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道还的博客
  纪念李宗吾
网络日志正文
金庸及其他 2018-11-03 07:00:21

金庸及其他


杨道还


一个网络上的笑话讲:爷爷向读哈利·波特着迷的孙子吹嘘金庸,说那才是真正的小说,14本小说的题目里第一个字,可以组成一句诗:“碧血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孙子问他:“那你知道哈利·波特的系列七本,第一个字也可组一句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金庸已去,这个武侠时代和其中的人也将过去。我很多年没有读武侠了,只有些拉拉杂杂的记忆,写下来作为一个纪念。


(一)

我原本是个武侠迷。记得读到的第一部武侠,是梁羽生的《飞凤潜龙》。这是个中短篇,情节一波三折,夹杂着穴道铜人的神秘传说,抗金的民族主义。令我从此对武侠着迷。比起梁羽生,金庸作品当然更令初读者着迷,可说是现代武侠小说的巅峰。


但金庸的这14本,良莠不齐,风格不一,里面有些不对味,后来读的书多了,迷的劲儿也就渐渐解开了。读《鹿鼎记》这一部时,恰好不久前,刚读了高阳的《胡雪岩》。《胡雪岩》里面的巧言令色和投其所好,令人感到如鲠在喉。《鹿鼎记》恰恰也是这个味道,与其他作品落差很大。这是金庸武侠最后一部,反而不如前面的,这就在我心目中把金庸小说的质量整体上拉低了。后来这个味道被大陆作家学了去,变本加厉,有位作家的作品,小说加电视剧,很流行。我当时已在国外,偶然在朋友家看到这位大作家的一本小说,当时网络不发达,海外乏书,立刻僵坐一天,将其读完,读完之后,受了“内伤”,再就很少读国内现代作家写的小说了。


有传说,金庸这些书部分是代笔。听到这个传闻时,已经不很着迷也就没有追踪,不知是真是假。等到后来看到金庸去读了个什么学位一类的事情,我的金庸瘾也就痊愈了。代笔小说并非不寻常的事情:邓友梅的《那五》中,就写了那五买人家的书,自己署名出版的事情;至于古龙有代笔,其中佼佼者如黄鹰,在古龙死后自立门户,似乎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疑从无,金庸小说仍得说是金庸的小说。


梁羽生和金庸的书,在武侠里,文字是很好的了。古龙,温瑞安,箫逸等人,或者文字问题,或者构思“奇特”——我私人认为不太正常,所以与梁和金没法比。如温瑞安的书里,挟持人质的僵局常出现,一来笨拙,二来是现代式的老套。构思太机械,只显出作者下了逻辑上的功夫,真实感就缺乏。作者机心流露,满书就见作者在每个人物身后,人物如傀儡,没有了人味儿。这一点,不仅作者,读者也需注意。如吴闲云解《水浒》,有些篇章见精彩,但失之于机心太过:施耐庵没有演木偶戏的心,水浒人物只知道恩仇,从机心算计看这些人物,至多能说智者见智,所失却多。


梁羽生写书,有点儿古板,靠近正邪相争的老套路。梁羽生小说里,有很多众人拼斗的“大场面”,这种场景很难处理,显示了梁羽生驾驭场景的能力,但我个人觉得有些无味。除此之外,就还很不错。梁羽生对故事背景的处理很见功力,轻描淡写,但其意醇然,不使人有突兀之感,是其他武侠小说所无的。金庸的书,更现代一点儿,个人英雄,亦正亦邪也无不可;言情加煽情,比梁羽生的一对对先行配好,更适合现代人的品味,但金庸所描写的爱情大体上也还是从一而终。


这两人都有些奇思妙想,这些读起来令人惬意,赞叹而佩服。作者要写才子佳人,自己先要领略过何为美人,当得起才子,这两人对此显然游刃有余。


金庸的《射雕》显然是他所有书里,最精彩的一部。《神雕》就差了一点儿,杨过成长的烦恼,不很吸引我。《射雕》中,七怪托孤于丘处机一段,“唯义所在”的意思很明显,很好地展示了侠的意义,但注意到的人可能不多。而梁羽生的书,我最喜欢的是金世遗的故事,大概是《冰川天女传》里的。但续集到了金世遗的儿子那一代,内容就差了很多。


(二)

喜欢读书的人有种“无书可读”的恐惧。“江湖侠骨恐无多”,读完一个作家所有著作之后,唯恐再无新书可读。读过所有梁羽生和金庸的书之后,难以找到可以惬意过瘾的武侠,这种恐惧就促使我去读他们之前和之后的,以及国外的。古龙有几本,质量尚好,但古意太淡,换成枪战,大概需要改的地方也不甚多。古之遗意无存,武侠也就失去了根本。二十多年前,很不容易地搞到了日本的《宫本武藏》一套,四本还是五本,很兴奋,但一翻开,就意兴索然了——就像很多日本小说一样,思维不是一套的,不兼容:主人公想的和选择的,我不同意,奈何。这就只剩下梁羽生和金庸之前一个选项。还好,在他们之前,仍有大家。侠客古已有之。写侠客的人也不少。


在看现代武侠之前,我已经读过《史记·刺客列传》和一本竖版的《唐宋传奇选》。刺客如荆轲也是武侠。“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句诗是陶渊明的《咏荆轲》里的最后一句。陶渊明这样清淡恬适的一个人,却有此豪情,可能会使人惊异。


刺客列传中,荆轲鹤立鸡群,不是因为他的事业,而是他用身的决绝从容。荆轲的事业未竟,而且如果没有荆轲刺秦,张良在博浪沙未必有误中副车的失败。后人对荆轲的钦佩,用现代人话说,就是重过程,而非重结果了。“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荆轲对自己身命的使用,在如虎狼环伺的不测危险中,举重若轻,达到了人能达到极点。荆轲平常是一副从容悠游的样子,剑客侠客不能识英雄,对他不以为然,“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荆轲能忍心于己到了这个程度,其心有如碧水寒潭,任何危险都不足引起微澜。骆宾王有咏荆轲诗,“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个寒意至今令人凛然。


有人认为墨子是侠客的始祖。墨家的人,包括墨子,也是唯义所在,用身“以自苦为极”,“枯槁不舍”,用命也有“死不旋踵”。墨子可谓侠之大者,知大义。荆轲则是游侠中的翘楚,知小义,可义可不义,常不讲是非。这大概是侠客大小的两端。大体上,田横五百士,周处,郭解,朱家等人处于两者之间。


韩非说,“侠以武犯禁”。侠客因为是一种行为,多少都与武勇,武技有关。但武并非评论侠的首要。大侠,大体上可说是超越法之上,而游侠是法外的,与法处于同一层次,挟义与法争一雄长。


“侠”通“挟”,所挟只有自己的身,唯勇是从,易于流于恩怨情仇,是小义。《水浒》中数一数二的好汉武松就是个“小义”。武松帮着金眼彪施恩去打死蒋门神一事即是如此:蒋门神固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施恩又是什么好东西?《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也是如此。《三侠五义》中,只有北侠还能说是侠,其余都是小义。《三侠五义》等虽然是评书,算不得大雅,这一点,却分的很清楚。用身决绝的“小义”,在先秦颇有些记载,晏婴“二桃杀三士”,死的即是唯勇是从的“小义”。另有齐国两个勇士事:两人寻肉下酒,一人说自己身上即有肉,何必另寻,两人遂割自己的肉下酒,因而俱死。所以此类小义,虽时有可取,但有些实在相当无聊。


墨子大侠,知道如何用身,也知道何为大义,因而不轻用,不滥用,而能真正地舍身取义。与陶渊明对荆轲的赞叹仿佛,《庄子·天下》篇的作者,一个道家人,对墨子推崇有加,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显示出墨家与道家的渊源。实际上,墨子的行径,就如《老子》所讲,“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所讲的是对三种对象的原则,墨子实行的就是这些原则。墨子的“兼爱”即是慈,其对象是天下人,因而生勇。睚眦必报,是“恶向胆边生”,看起来与胆勇仿佛,却实际是恶。墨子的“节用”即是俭,对象是身外之物,所以能为广大,成大功。郭靖保家卫国是假的,墨子能够非攻,却是真的。墨子“自苦”即是不敢为天下先的一种,对象是身,却因此成为“真天下之好”,“将求之不得也”,“才士也”。


(三)

《唐宋传奇选》大概囊括了唐宋时代的武侠,甚至《柳毅传》也包括其中,因为那时写这些邪狭题材的,不入主流,所以写的人也少。故事虽少而短,但书中虬髯客,红线等,尤其空空儿精精儿一故事,雪泥鸿爪,却精彩已极,有些句子到现在我还记得。空空儿“一搏不中,即翩然远逝,耻其不中”。这是一种不以事成与不成为念,而耻于己不能行的态度。虽然是不讲是非的小义,却有可观,与道家和儒家都有交集,如孟子言:“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空空儿和精精儿后来又出现在梁羽生的某部小说里,显然梁羽生对这个故事也是印象深刻。


近代的武侠名家也很多,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搜寻。类武侠的《三侠五义》《七侠五义》《小五义》等评书,接触到的人广,但却不能算作上好的武侠。于这些书中,我最喜欢三个大家,按时间先后是:林纾,还珠楼主,和王度庐。


林纾是文学名著的大翻译家,在清末民初有大名,有人讲与严复齐名。林纾也是个奇人,不懂任何外语,却能听人讲解,随听随翻,常能曲尽其妙。一些翻译家对他成就的评价可以很容易找到,兹不赘述。林纾翻译出来的是文言,因此他的书很少有人读了。林纾的诗文书画都因为他的翻译工作太显眼,不被注意,我也所知不多,但读过他的一本《技击余闻》,不知这本书的本末。这本书里收集了一些短的武侠,或者说传闻传奇故事,虽然简短(文言文),却如散金碎玉,精彩非常,只看文字便是一种享受。这本书金庸应该读过,《天龙八部》中段誉在酒馆将酒从脚下逼出,这说来甚为无公德的一段,就是从这本书里来的。其他还有一些内容被金庸和其他人拿去翻讲,但记不得了,不能一一列举。金庸的《鸳鸯刀》中说的,老人少女文士不要乱惹,几乎可以说是《技击余闻》的读后感。林纾应该说是后来内功派武侠的鼻祖。


还珠楼主李寿民的武侠大大有名,有名的程度不必细说,还珠楼主的名字即有一个爱情故事的背景,为人津津乐道。还珠楼主对阴阳五行,周易八卦有专业程度的研究,所以还有好事的人去研究他书里这些内容。他的武侠,可说是种仙侠,其中的师择徒,有《聂隐娘》中主动找上门的意思,飞剑有点儿像《古今小说》中“吕洞宾飞剑斩黄龙”一类,法宝又有点儿《西游记》的意思,幻术元神等又有道教的意味。还珠楼主的想象力宏大而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只是他的故事节外生枝,枝上有枝,十几卷之后不知岔到哪里去了,不见收束,大概他也没想收束。因此看他的书,只能任由他带着一路看过去:他兴之所之,流溢不定,精彩间发,令人不虚此行。还珠的景物描写出众,有些段落,如海底奇境的描述,绮丽而丰,如在眼前。这些现代人可以从电视上看到,他却是神思游历的,谁更能欣赏,自在不言中。


王度庐的名字大概出于“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诗。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元吕仲实这一段好诗,在《儒林外史》中被吴敬梓拿来嘲笑好几个人,是我熟悉的,所以看到他的名字,就很有好感。最初读到王度庐的书,署名却是另一个人,书名叫《玉娇龙》,而不是原来的《卧虎藏龙》。后来王度庐的后人出面打官司,才得知有个王度庐。王度庐的书难求,但却是值得辛苦的。林纾和还珠都有一点儿不完美,王度庐的铁鹤系列五本,却少有遗憾,读完之后有种餍足的丰盛感。


王度庐笔下的人物,贴近普通人,功夫没有什么特别神奇的地方。这五本多是悲剧。金庸的小说某些情节或者伤情,王度庐却令人伤心。这种伤心不是文字上的拨动,而是情节里蕴含的,令人回味的张力使然。他的书应可以算作艺术一流的。金庸《书剑》中的李沅芷,有点儿玉娇龙的影子,情节也类似,但相比起来,玉娇龙大家闺秀,李沅芷小家碧玉,器局大大不同。金庸的境界,对玉娇龙来说,大概有点狭窄。梁羽生的飞红巾似乎也从玉娇龙得到了一些启示。


电影《卧虎藏龙》出来,引起王度庐热。但这个电影实在令人难以恭维。书中,玉娇龙见李慕白,露出想拜他为师的意思,李慕白是个谨慎,而正直到古板的人,能宽容于己无关的玉娇龙妄为,却不能宽容作为徒儿的玉娇龙任性,所以立刻明言拒绝了。这里面,包含着李慕白对玉娇龙的理解和尊重,不愿意因自己的古板去毁伤真正的玉娇龙。李慕白是能欣赏玉娇龙的,他们本质上是一类人。毁伤真正的玉娇龙,对玉娇龙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后来的她的人生悲剧和痛苦会不会因此避免?真是很难说。王度庐出了这样一道题目,电影却让李慕白剑指玉娇龙,逼其拜师,将两个人物和王度庐的问题都毁掉了。这个电影到此,已经让我无法看下去。次第春风到草庐,电影《卧虎藏龙》引起的王度庐热,这股变味的热风不知令王度庐何堪。


(四)


武侠小说向来为很多人诟病,认为从内容到社会影响都有害无益。但这并不妨碍更多的人喜爱武侠小说。这就有个武侠小说意义何在和如何定位的问题。


有人认为武侠小说可以教给读者一些历史,有用,因此仍是有益的。这种观点很难站得住脚。武侠小说中的历史并不是真正历史,凭着武侠小说来了解历史,不仅知识性稀薄,真实性更谈不上。


从有用无用来争论武侠小说是否有益,是无意义的。反对武侠小说的人,似乎并不反对西方的玄幻,像《魔戒》,《龙枪》,《冰与火之歌》,《地海巫師》(A Wizard of Earthsea,我的最为钟爱)一类的;又或者阿西莫夫,克莱顿的科幻。这大概是因为前者有英语之用,后者有科学之用,预知未来之用。但这种有用,与武侠小说之于了解历史一样,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一厢情愿。


我以为,真正理解武侠小说的意义,需要知道无用之用。如庄子与惠施的对答,“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有人讲,武侠小说是成人的童话。这句话并没有错,但也没说对。这句话隐含着成人和童话的错位,并无意义。儿童需要童话,是他们的精神需要内容的滋养,童话的内容与他们精神的无拘无束的程度相符合。成人欣赏武侠小说,却因为成人的精神需要自由自在的空间。这个空间不存在于童话内容里,而在于童话所得以存在的那个境界。


人们通常以为,得以使人立足的一小块地方最重要,其他的地方可有可无,无之最好,可以省很多麻烦。这样的人是闭固的人,有了容足点,就不再有所去往。“精神封闭的人,已经停止了作为人的发展。”(此句是引用的,忘记了出处)对于精神没有封闭的人,他需要有去往的地方,有精神漫游以及发展的空间。


人从自然之流游弋出来,有自己的发明,人的精神上的发明,构成了一个人为的故事空间,我据《老子》,称之为名的空间。这个空间背倚坚硬的物质世界,面对的却是可供精神无穷无尽发展的空间。名空间因此不是物质世界的一一对应的镜像或映射,覆被更为广大。如,物理学家提出平行宇宙的存在,这种存在到目前为止,实际上是在名空间中的存在。武侠小说中的历史,也是如此,可以类比为平行历史空间发生的事情。从人类尚未出现的过去到未来,这样的平行世界,在名空间中可说无穷无尽。不论武侠,玄幻,还是科幻,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隅。


名空间是人的精神能够通达的空间,人的想象力所能有所创设的基础。这个空间对于闭固的人来说是无用的,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精神呼吸所必不可少的。精神呼吸所必不可少不同于所谓的精神食粮,在精神世界里不必光想着吃了。名的空间是无用的,但没有名的空间,这个世界是沉闷无聊,可以窒息精神的。


一些物质世界的普通人,却可以有丰富的精神,享受精神世界的广袤。这里,一个美国玄幻电影,《可可》(coco),值得一提。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个墨西哥人的死灵世界,其构架的基本思路与中国人相仿。这个死灵世界中,当一个人被彻底忘记的时候,灵魂也就从死灵世界消失了;而当始终被人怀念时,却似乎可以永生。中国人认为“神者,申也”,“聪明正直者,死而为神”,“鬼者,归也”。神在人间的申,即是伸展到未来,当然也就需要总有人记得,即聪明正直者。而鬼的“归”,即是慢慢被遗忘而消散。这个电影其他值得一提的地方还多,不能一一述及。这里要讲的,是主人公小男孩的曾祖母,即可可的母亲,一个音乐家丈夫失踪,自己独立养大可可的普通却异常倔强的女人。她在死灵世界里,意志力外化出来成为个精神向导(spirit guide)。与其他人微弱的精神不同,她在死灵世界里的精神向导是一个头上长角,身生双翅,巨大的美洲虎(jaguar)。当这虎五彩斑澜地在天空翱翔时,不禁令人想到,这是一个普通女人,但这是何等精神,正如电影所展现的,真是一个绚丽的存在。



浏览(2546) (11) 评论(24)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道还 回复 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11-07 13:02:36

呵呵,【学控制论让我倾向一个大系统本身就是复杂浑浊的】,那么道德问题在更复杂的社会系统里,怎么会是【must,should,ought to就基本涵盖了】。这里有问题呀。这个问题在于,混沌与混乱(浑浊)是不同的,我在这次改书里,几乎删掉了书中关于混沌与混乱一段。大体上,混沌生秩序,生新秩序;混乱破坏秩序,从中得不到任何东西。热闹类似,门道不同。

如我在嘎博文后的留言。西方的“理性”的哲学像个仪器在桌子上,明日黄花,后来居上,后来人往往要smash前面的才有地方摆新的,因而争论不休要不要smash。中国的在田野,不要听“子曰,卢梭曰,达尔文曰”(李宗吾语),不需吵,社会在那里,自己去看。并肩看,得到的总是类似的,“前人”留胜迹,吾辈复登临。理性哲学列举种种好处去吸引人,如庄子讲用羊肉腥膻吸引蚂蚁,这样实际上只能吸引来好龙叶公,讨论理性却言不及义;中国的学术不同,不去吸引人来,而是没自发的兴趣不要来。

【李道还】没有,黄鹤升却是有的。我以前在万维说,我往前走,碰到了个道兄。过几天,新书出了,我会把鹤升先生两个月前写的序post出来,你可再看他如何讲,呵呵。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11-07 01:35:59

。。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18-11-07 01:35:38

"不需挣扎的人,老庄孔孟及黑格尔所讲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认知,我觉得我跟你是类似的。有时我很奇怪,我是个中国出生的人,但是感到理解西方的历史顺延的演变倒是容易的多,比如道德问题,三个字,must,should,ought to就基本涵盖了,但是中文里或者中国文化里就找不到如此“简单”的描述比较。我听过多次youtube关于东方和西方的辩论,对关于西方的论述,即便是我不赞同的,跟起来不会掉队,东方的,我就很吃力了,当然我的智力不够,语言理解能力不够恐怕是主要原因。我的挣扎是在于我没法轻易陷入reductionism,我学控制论让我倾向一个大系统本身就是复杂浑浊的,而且也会stay复杂浑浊的。这也符合我的另一个认知,那就是浑浊是常态,清晰只是人的主观。我不要求人的清晰能客观,但是希望看到多个主观之间的博弈,不管我选边或者站队,主观站队自感清晰是常态和本性。假如浑浊的确是常态,中国文化和你做引用的这些大师的东西,并没有经历过heavy,vigorous, and sustained intellectual debate。很多人让我感到拿了这些就跑的那种急。你老兄不一样,也不简单,要把这些给串起来,我只是希望看到还有李道还,张道还,跟你一起串或者他们也在串,而且最好你们三道还边串边吵,甚至不可开交。哈哈!

回复 | 0
作者:道还 留言时间:2018-11-06 05:40:03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11-06 05:39:31

【让不是大师的intellectual沮丧】,这个是很对的。颜回和子贡这样的人才,都表达了沮丧感。墨子门下也是如此。墨子和孟子因此说,不因匠人不能用,而废绳墨规矩。王阳明说,不能做,勿乱吾法。学者为人,就会像佛家说的“方便讲法”,要取容于人。为己,则不然,庄子是为己的,是通向理解这几个人的关键,儒家视为很难的事情,对庄子却很简单,但庄子很被忽视。我的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讲庄子如何通向老孔,为何这条路行得通,并且简单。简单不同于容易,但化繁为简,能走的人更多。老庄孔孟很多实用主义,就近取譬,平常人能做多少,做多少,只管走路,莫问前程。死了心,走到哪算哪,反而不沮丧,如我。我的intellectual只能算中上,这类资质遍地都是,但我的困惑比较“彻底”,很多人认为理所当然的,我客观能理解,主观却觉得困窘不安,要挣扎,老庄孔孟把我多少从这个困境里拉出来了。不需挣扎的人,老庄孔孟及黑格尔所讲又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历代读懂和能行的人很多,历史每次变局,都有道家人儒家人冒出来。黑格尔从语言和历史层次,所见文本质量,思维方式,理解能力,和时代机遇等诸方面,都雾里看花,不足以理解老庄孔孟。我在下本书中会试图在中国学术里打个大包,将西方古典哲学装进去,包括黑格尔,到时思维差别就会明白了。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18-11-05 21:09:38

黑格尔认为中国文化缺乏主观思辨,并不是贬低,而是他能感觉出中国老子,庄子,孔子的精深. 我个人也是这么认知. Intellectual的本性和本质的最高诉求是自己能发明或者discover,没有反反复复的主观思辨的生态,你说的这个package没法被感知. 老庄孔能感知没用,我说我的最高境界是indifferent就是这个意思. 要是有三个道还能够在我面前反反复复的辩论,不管我跟的上还是跟不上,我相信这个过程肯定会把我的indifferent搞掉的,可惜没有,中国历史上也没有,这多多少少让不是大师的intellectual沮丧,还不如实用点更好. 二战著名的战役market garden,也称a bridge too far,经常提醒我这个现实主义者.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11-05 19:39:14

远方,老庄认为世界是非常delicate的,包括人,所以以极其慎重的态度看对世界和人的互动。人也非常delicate。以delicate的自我,行走于delicate的世界,只凭着知行合一是不行的:或者如荆棘丛生,自我受伤,或者以刀去割折,伤人。这两种其实都是两败俱伤。《庄子养生主》专门讨论如何存养人的生之主,即是对上述情形的讨论。知不足用,常有不知而不得不行。这时,是从生活和爱生出来courage,然后才能认识自己的courage的生成是什么样的。一味坚持courage,就会在不当有的生活和爱上,borrow别处来的courage,不适用,就两败俱伤。这就是心死之后,又要自生的必要性。人与世界,本来是一个package里来的,又融回package,才算真正逍遥,即贵德又尊道,以道价值与德价值合一的身,游走在俗价值中。这就是大隐隐于市的意味。“人与世界,本来是一个package”,科学使人越来越深地意识到这一点,就有世界出于一种设计的观点。这其实就是道通为一的内涵。本来是一个package,却要努力去be compatible,天地人一定有什么地方没弄对,我们各人的struggling,我想是这个问题引起的,要有个结果才行。你说的没错,去中国化,就到“知”止步了。我现在正在写的一本书,就是我自己在struggling中得到的认识,如何解脱束缚。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18-11-04 20:46:49

确切的说 我需要courage对待生活和爱,也需要scorn对待自己关心的人和事,你看包括我还是很认真在万维博客跟其他网友互动,甚至争论,但是心底里,我还是profound indifferent的。也许一个去中国化的人只能到此了,哈哈!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11-04 19:19:41

是这个感觉,但我没感觉【世界是我的】,呵呵。《阿甘正传》里captain dan跟上帝make peace,我觉得就是这一类的。这之后又有个对世界重新感兴趣,重新“主动”连接的过程,这个问题我在书里称为“自生”,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如何做过客。这个过程可能要很多反复才能完成。书里没涉及到,还有一个做完过客之后,又往何处去的问题。老几最近好像往后一个问题进发了。大道甚简,呵呵。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老豆子 留言时间:2018-11-04 18:52:30

多谢豆兄。

你说得对,那个key maker是个中国书呆子的形象,大概剧本作者或导演接触过这样的中国人,所以选了个中国人演。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双不 留言时间:2018-11-04 18:45:12

呵呵,我觉得【看不下去“鹿鼎记”】是正常反应,这样人不多也是对的,不大正常的社会最流行的往往是大不正常。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18-11-04 18:35:41

这么说来我来美国后趋进找自己,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找起来容易一点。找自己也很“累”的,不过那是一种孤独的“累”,好处是走在拥挤的大街上听音乐,开车堵着听音乐,就好像是自己一个人在走,世界是我的,哈哈!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18-11-04 17:32:25

最后一句的“伦理”,应为“理论”。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11-04 17:28:46

呵呵,多谢远方。这本书很快出来,我会写一些博文介绍。

【自己想要的和能得到的之间的gap】,是很重要的问题。庄子提供了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思路,他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人心无穷,“俗”价值不在我,所以从这种价值出发,没有尽头;而且我所贵,可能别人或时代以为贱。以“物”的德来看,当这一物是指我,那么就有我的真正需要,从这个价值观出发,我能得到的很多东西对我没有意义。以真正的我为衡量,我为贵,“俗”价值为贱。从道来看,任何一个人只是逆旅过客,如露如电,争论贵贱也就失去了意义。道家尊道贵德,承认过客的身份,因而实现过客的本我。这似乎与“俗”价值矛盾,但并非如此。(这一段,在书中有所述及)金庸小说从俗价值看是巅峰,从德来看,却未必上乘。

“迷”因想要,而想要源于不足感。仰人鼻息,就永不能足。即便俗价值认为已经很足了,但一个人可能还是觉得不足。这时“不足”不是缺乏引起的,而凸显出其独立的部分。这个问题,需要通过返归自我来解决。即能独立呼吸。这个问题解决后,gap就只是缺乏的问题。因为省下其他过度补偿所需精力,缺乏反而容易解决,并得到真正解决。伦理上,即是如此。

回复 | 0
作者:老豆子 留言时间:2018-11-04 11:00:52

写的好!道还兄旁引博证读起来很有趣味。 特别是侠和义一段,写的真棒。

关于侠义,想起电影matrix(中文翻译成《黑客帝国》)里的key maker,他应该也算一个有侠义的人。 他临死说一个人的生命有purpose, 有命定的意味,也有一种中国式的侠义。

回复 | 0
作者:双不 留言时间:2018-11-04 09:29:21

也看不下去“鹿鼎记”。但发现韦小宝特别受女人喜爱。还真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回复 | 0
作者:双不 回复 gugeren 留言时间:2018-11-04 09:25:36

【《鹿鼎记》可说是金庸的巅峰之作,与前10几部迥然不同的风格,描写出一个混迹于社会的二流子,怎么跻身于上流社会的。

韦小宝究竟影射的是谁,各位可以见仁见智。】

川普

回复 | 1
作者: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11-03 21:48:28

道还真是牛啊,怪不得能写书。大作出来一定要给个购买链接,最后给个签名本。

我在来美国之前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读过一些武侠小说,老实说读了一些就读不下去了。记得当时在读者文摘上读到一个法国哲学家的一句话,记不清是谁了,大意是人的痛苦是在于自己想要的和能得到的之间的gap,这个gap没有变小,却是不变和越来越在扩大。针对这种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人会再提出一个更高的目标,却不想这个gap会是更大。武侠小说恐怕会提供一些安慰。武侠小说解决不了我的这种痛苦,我出国也是受这种痛苦的驱动。还好,我认为美国的日子多少帮助我减小了这种痛苦。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吕鱼冰 留言时间:2018-11-03 19:17:14

多谢来访。虽然读武侠,但还没到能分析的地步。这篇与其说纪念金庸,不如说是纪念自己迷武侠的历程,有些偶得偏得,如《技击余闻》,是很难碰到的书。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溪谷闲人 留言时间:2018-11-03 19:02:52

野哉。

回复 | 1
作者:道还 回复 gugeren 留言时间:2018-11-03 19:02:27

【博主可能不了解《鹿鼎记》写作的时代背景】。是这样,读《鹿鼎记》时,一书难求,没有其他信息渠道。【韦小宝究竟影射的是谁】的文章看到过,心不在焉,一点儿也记不起了。

回复 | 0
作者:吕鱼冰 留言时间:2018-11-03 17:04:55

拜读很好的概述。作者还可以分析一下金庸是如何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武侠流派。

回复 | 0
作者:溪谷闲人 留言时间:2018-11-03 09:55:00

懒婆娘的裹脚布。

回复 | 0
作者:gugeren 留言时间:2018-11-03 09:09:13

呵呵,博主可能不了解《鹿鼎记》写作的时代背景。

本人认为,《鹿鼎记》可说是金庸的巅峰之作,与前10几部迥然不同的风格,描写出一个混迹于社会的二流子,怎么跻身于上流社会的。

韦小宝究竟影射的是谁,各位可以见仁见智。

回复 | 0
我的名片
道还
注册日期: 2016-01-10
访问总量: 194,31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中国传统学术之结构:从道德到厚黑学》近日开始发行
杨道还的博客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链接!
最新发布
· 去中国化,内卷也
· “不”与“弗”
· 御梦人
· 杨道还的“吾”“我”之辨
· 黄鹤升:古人“吾”与“我”之义不同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两个版本
· 善
友好链接
· 老几:老几的博客
· jingchen:陈京的博客
分类目录
【书海偶识】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两个版本
【新书简介】
· 御梦人
· 杨道还的“吾”“我”之辨
· 黄鹤升:古人“吾”与“我”之义不同
· 善
· 体用
· 灵感非直觉小议
· 思维的本质
· 现实世界是半开半闭的
· 哲学家的工厂
· 传统学术与个人修养
【得支离】
· “不”与“弗”
· “有教无类”的英文翻译
·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 杂谈《老子》与老子
· 《老子》中道的“常”与“恒”
【随感】
· 去中国化,内卷也
· 也说木心:千里之行,始于竹下
· 玉帝遣神 等(二则)
· 敝帚自珍(二) 2019-11
· 无题
· 金庸及其他
· “封建二字不可滥用”一文读后
· 2017岁末感怀
· 读“越狱:徐洪慈——中国版肖申克
· 文化差异之一斑:中国绘画有没有
【诸子偶拾】
· 君子不器
· 识与见——读罗素的《如何避免愚蠢
· 三十而立
· 庄子与理工男
【杂谈】
· 贼
· 不轮回,也成佛
· 金庸及其他
· 在魏中军博文章后的回复
· 关于“有”的哲学
· 中国传统学术是必由之路--对嘎拉
· 中国人的性格:风气篇(下)
· 中国人的性格:风气篇(中)
· 中国人的性格:风气篇(上)
· 中国人的性格:明恩溥篇
【中国学术视角】
· 经济的两重性
· 《中国哲学之结构》内容简介
· 人之德,人生目的,论命——略论老
· 道与德的关系--略论老庄异同(之
· 老庄与西方--略论老庄异同(之三)
· 通老必先通庄--略论老庄异同(之
· 略论老庄异同(之一)
· 道德谈略
· 在老几,润涛阎,慕容博主的文章
· 人道的完整循环
【中国学术泛论】
· “不”与“弗”
· “听专家的”,有毛病么?
·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五
· 识与见——读罗素的《如何避免愚蠢
· 无字天书虽好,可人读得懂吗?——
· 谈谈无字天书
· 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四
· 丸之走盘(三)
· 政治由于人才,人才由于学术(一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二
存档目录
2021-06-11 - 2021-06-11
2021-03-07 - 2021-03-12
2021-02-15 - 2021-02-15
2021-01-11 - 2021-01-11
2020-12-13 - 2020-12-29
2020-11-05 - 2020-11-05
2020-10-08 - 2020-10-08
2020-09-05 - 2020-09-30
2020-05-06 - 2020-05-06
2020-04-12 - 2020-04-12
2019-11-10 - 2019-11-10
2019-08-14 - 2019-08-14
2019-05-27 - 2019-05-27
2019-04-20 - 2019-04-20
2019-03-20 - 2019-03-20
2019-01-27 - 2019-01-27
2018-12-12 - 2018-12-30
2018-11-03 - 2018-11-03
2018-02-28 - 2018-02-28
2017-12-24 - 2017-12-24
2017-11-30 - 2017-11-30
2017-07-05 - 2017-07-05
2017-06-09 - 2017-06-09
2017-05-13 - 2017-05-13
2017-04-04 - 2017-04-28
2017-02-08 - 2017-02-08
2017-01-01 - 2017-01-01
2016-12-10 - 2016-12-29
2016-09-04 - 2016-09-19
2016-08-14 - 2016-08-14
2016-07-06 - 2016-07-30
2016-05-06 - 2016-05-21
2016-04-05 - 2016-04-23
2016-03-01 - 2016-03-26
2016-02-07 - 2016-02-14
2016-01-17 - 2016-01-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