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新体诗第一人? 雨斤 前篇:·哈巴涅拉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向来以写古体律诗,填曲牌词为傲。自二十世纪初叶,西风东渐,发源于西方的自由体诗,或称新体诗,也慢慢传入中国文坛。 那么,谁是中国写新体诗的第一人呢? 洒家以为,是郭沫若。(有人认为是胡适,下文再论。) 
郭沫若,1892年出生于四川乐山。1914年东渡日本。1919年12月在日本写下中国三千年来第一首新体诗:《地球,我的母亲!》 郭沫若的首部新体诗诗集《女神》,是中国新体诗最早期的代表作品,1921年8月由上海太东书局出版。其中共收录新体诗57首,均为作者留日期间的1918年-1921年所作。 《女神》里,洒家最爱的是《炉中煤》。这首诗写于1920年,郭当年28岁。《炉中煤》首先发表在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上。全诗感情真挚,比喻热烈奔放,酣畅淋漓。洒家年轻时发神经期间的最爱!昨天,2019年6月27日,我要重温一下它,是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炉中煤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底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女郎,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郭沫若一生著述甚丰,是鲁迅等人开创的“新文化运动”的一面先锋旗手。他对甲骨文的释读,简直是无师自通,令人景仰! 当然了,鲁迅曾骂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流氓我不敢说,才子那是绝对的。BTW,鲁迅这个人有个坏毛病,就是爱骂人。骂的人太多,很毒舌。 话又说回来,郭沫若后来对待郭安娜(原名佐藤富子)的那种行径,洒家以为,实在是缺少一个大男人的担当。上演了一幕活生生的“后宫出逃”。 不管怎样,他的这首《炉中煤》,的确是好诗!老朽而今虽年过半百,读来仍然让人热血沸腾,心驰神往。 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