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不老正经
  经,读第一声,都是些严肃的东西。
网络日志正文
zt“南京”电影引动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再度交锋 2009-05-25 23:23:24
“南京”电影引动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再度交锋 自由主义者看《南京!南京!》。 民族主义者看《拉贝日记》。 这似乎已经在一个有限的知识阶层里达成共识。 不过这种“共识”却达成得很有“古怪”:因为《南京!南京!》是中国人自己拍 的,而《拉贝日记》却是德国人拍的。 虽然两部电影我都看了,但在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我当然宁愿选择更“民族” 一些,不过支持《拉贝日记》却不是“宁愿”而是“自愿”的,因为在我看来《拉 贝日记》并非简单诉求民族主义的电影,它的创作团队是清一色的外国人,这和中 国的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嘛关系也没有,只不过这部外国人拍的以“第三方视角” 重视审视南京大屠杀那段历史的史诗电影基本契合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 《拉贝日记》把南京大屠杀放在一个世界性的视角下,第59届德国电影劳拉奖颁奖 典礼4月24日晚在柏林给予这部电影最佳影片金奖、最佳男主角、最佳服装设计和最 佳美术奖(中国美术设计师屠居华)4项大奖,说明这种“契合”或者被证明也颇有 世界共性。 《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两部“南京”电影引动的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 交锋,在中国电影,已不是第一次,而至少是第四次──第一次是2007年11月关于 李安的电影《色,戒》,第二次是2008年1月关于冯小刚的电影《集结号》,第三次 的规模相对比较小,即2008年夏天关于台湾导演魏德圣的电影《海角七号》,第四 次即这一次。 而网络上,尤其是那些未被中国主流媒体机关和既得利益者所控制的相对自由的论 坛和博客社区,对《南京!南京!》越来越激烈的批评则让人一下子想起2007年底 的《色,戒》批判潮,而我电话询问当年《色,戒》批判风潮的主将们如黄纪苏先 生等人对《南京!南京!》的态度时,对方则差不多都回答,他们因那部《色,戒》 就早已中国电影失去信心,根本没有兴趣坐进电影院看《南京!南京!》了。 但广大而草根的网友却仍然没有失去对《南京!南京!》看后即批的兴趣。 其实,陆川的电影《南京!南京!》在还没上映和上映之初都一直打着“民族主义” 的招牌,它的宣传主题一直是“抵抗”,导演自己也一直在强调,中国人在南京是 有抵抗的,但他更强调曾经拯救了大量中国人的约翰·拉贝毕竟是个德国人,他似 乎想说的是在1937与1938年之交的南京,大量中国人是自己拯救了自己。 《拉贝日记》则用世界性替陆川回答了这个问题,是谁拯救了他们? 很明显,他的宣传口号“抵抗”是受到了2008年的“四月青年”运动和刚刚发生过 的“中国不高兴”事件的强烈影响,那些打着“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行为 现在不但可以作为一种思想运动,更被外化为可以带来巨大市场利润的商业驱动力, 之前无数人对《中国不高兴》的谩骂,甚至是根本没有读完书就开骂,还不是因为 它创造了让许多人嫉妒的发行量。 从技术上说,《南京!南京!》算得上中国电影的中等以上作品,尤其是它的黑白 影像风格颇得人缘,但在内容和思想上,它非但对发动那些屠戮浩劫的日本战犯们 控诉不够,反倒凭角川、伊田这些日军中小层军官1937年在南京的“亲身经历”, 居然从那支黑暗的魔鬼军队里“抠”出了几株人性的嫩芽,这几株嫩芽又被导演加 以大气力的讴歌。 角川和伊田是《南京!南京!》里露面的军衔最高的日军军官,所以说他们的“人 性嫩芽”只代表个人而不代表群体且一点儿典型意义都没有是没有道理的。 人性,是自由主义这些年来得以在中国风行的最有力武器之一,似乎什么东西一和 这两个字沾上边,就变得至高无上,《色,戒》里大汉□和女学生的性爱被李安导 演也抹上一层“人性”金边儿,就被许多人歌颂,人们已经“惟人性至上”,其实 是“惟某个人的人性至上”,而不顾及这种“人性”是不是建立在损害整个民族或 者某个人群的整体人性之上的(《南京!南京!》可以呈现那么多的强□戏,其实 还不是因为受到了“人性招牌”的保护,似乎越自然主义或现实主义地表现强□, 才能越证明电影管理体制开放,其实谁都明白,那些强□戏不过大多是导演为了吸 引观众的噱头罢了)。 我看到一个最可笑的说法来自己陆川的父亲陆天明,他在博客里透露,《南京!南 京!》里的角川正雄的背包里有一本西方思想家的书,但这个细节被剪了,陆天明 觉得可惜,陆川本想以此提示观众角川是着西方教育背景的云云,但,我倒想问问, 那些发动了侵华战争的日本甲等战犯们哪一个没有西学背景呢,而日本明治维新本 身就是师从西方的一次政治革命,但师从西方让日本停手侵略中国了吗?而中国近 代史上最惨痛的战争,又有哪一桩不是被西方国家所害呢?角川书包里的那本西方 思想家的著作又能说明什么呢? 相反这个细节如果不被剪也只能证明,在中国某些知识分子眼里,只有“西方”这 两个字是最好的,最有公理的,他们最不能回答的问题是,南京大屠杀发生在中国, 直接受害人是中国人,这岂能用几本西方思想家的著作就可以粉饰? 一个被西方思想武装起来的日本军国主义军人,对当时的中国和中国人来说,可能 更可怕。 当然,陆天明先生爱子心切,本应被理解,而且老人家从前的许多反腐力作也是我 所称道的。 而,我,和许多人,在看过《南京!南京!》之后,也多方求证,在南京大屠杀期 间是不是真的有如负疚自杀的角川正雄的史实,很遗憾,确实没找到,所以,这只 能证明以角川为代表的日本军人在南京期间萌发的那一点点人性的嫩芽也是中国导 演编造出来的,想当然想出来的,中国的自由主义影评以此作为“人性伟大”的证 据,当然要反受其累。 你们懂历史吗? 自由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这次在面对“南京”电影时的一个最大不同是,前者首 先肯定“人性至上”,而后者首先肯定“正义至上”或“国家至上”,在这两部电 影里,分别有两处段落表达了这两种不同的观照,在《南京!南京!》里有一段长 达6分钟的日军入城神道仪式,而在《拉贝日记》里也有一段不少于2分钟的南京渡 口送别拉贝的群戏,前者导演用古怪地方式隐喻了日本军人被精神催眠,并试图让 观众也体验一下那种催眠作用,而后者则直接表达了中国人对“救命之恩”的膜拜, 显然两位导演都不想让这充满血腥的电影压抑到最后,但在客观上,《南京!南京!》 的处理太过黑暗,《拉贝日记》则可以在此延伸到世界普遍人性对日军兽性的战胜 的大主题。 我更认为,这两个段落亦都可以剪去,真正的思考和回味应留给中国观众。 《南京!南京!》或者代表了一向以“反思”为能事的自由主义者们对这一段惨痛 民族史的“反思”已经走火入魔,而《拉贝日记》虽然根本不是中国人拍的,但却 契合了中国的爱国主义者(他们总是被扣上“民族主义”的帽子)们长期以来寻找 的那份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体验: 国家要强大,人民才可能幸福。 记住伤痛和记住恩情一样重要。 同时,我个人亦认为,《拉贝日记》将南京受难者的人性与世界普遍人性的深刻结 合,对当代的中国人,对每一个自称爱国自强的中国人都深有启示。 中国人民大团结胜利万岁!
浏览(527)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不老 ,18岁
注册日期: 2006-10-26
访问总量: 89,95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好高骛远 不求甚解
最新发布
· 我和酪的故事
· 《捕兽记》和《狼王洛波》(修改
· 辛亥指环
· 回忆我在五七干校的那些日子
· 三天时间游览维也纳
友好链接
· 老黑鱼:老黑鱼的战壕
分类目录
【不老的老东西】
【不老的历史】
· 辛亥指环
【山水之间】
· 三天时间游览维也纳
【一本正经】
【不老的回忆】
· zt“南京”电影引动民族主义和自由
· 配乐朗诵-散文《野荷》作者:沈
· 理性,感情,和它们的具体应用
· 从范跑跑,邓玉娇案到法律道德和
· 春妮儿 再登一次 天路
· 《南屏晚钟》
· 【古调笑】 鱼之乐
· 金银价格走势的两种乐观预测: 慢
· 一片落叶 by snakebaby
· 《爱在天地间》-- 山西一号、江
存档目录
2009-05-01 - 2009-05-25
2009-04-01 - 2009-04-30
2009-03-01 - 2009-03-31
2009-02-01 - 2009-02-28
2009-01-26 - 2009-01-30
2007-07-10 - 2007-07-10
2007-05-30 - 2007-05-30
2007-03-20 - 2007-03-2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