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pearl的博格: 沙与花
  穿过岁月的风与尘,走过八千里路云和月
网络日志正文
重回故地北京游 -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2013-12-26 22:24:48

说起回国的这次经历,那是去年年底的事了。感想良多,但是因为懒惰,就一直拖着,拖了整整一年! 这两天有点时间,再不写实在说不过去。是为文。


-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都市-


我十岁到北京生活,二十五岁离开。北京不算是我老家,但我的心里,它是我最喜欢,也最觉亲近的城市。她的大气,清肃(这个词是我编造出来的,因为我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我的感觉),还有她的人文气质和平民感觉,都是独一无二的。 她的内秀雍容,文化底蕴都让我觉得她不是一个钢筋水泥的综合体,而是有魂灵的。那些年,我和朋友们,骑着自行车,走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和山山水水。我对她的感觉,用热爱二字不为过。


这次回去,我完全象一位异乡人。我所熟悉的一切,全都拆倒重建。我熟悉的建筑,几乎全部拆光,我熟悉的景观,也全部面目全非。连自己的中学母校,都找不到门。我是彻底迷失了方向。


陌生的城市,我可以慢慢熟悉起来,但是我完全找不回原来那种贴心和自在的感觉。连过客都谈不上,而完全是一个迷失了道路的人。这是我刚回北京时的强烈感受。


感觉最深的是满城无数的商厦,精品店,四处食肆林立,街上行人如蚁,人海汹涌。四个字,物欲横流。我对这四个字并无反感,只是觉得很讽刺。在最资本主义的美国,我并不觉得有物欲汹涌的感觉,但是在北京,这种大众对于物质的强烈感觉,就像十二月的寒风一样,扑面而来。大众对于房子,车子,票子的高度热情,让这个有着两千万人口的城市充满了热度和激情。我只是不习惯。我还想找回当年垂柳下,运河边看书的感觉。现在运河边寸土寸金,全是富人的别墅。我只是觉得自己的可笑,有点可悲,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 天气嘛。。。没有雾霾!


但是去年年底回去,没有赶上一天的雾霾。这是真的。可能是太冷了,下雪多,净化了空气。我们赶上了好些天的蓝天。真是很庆幸。但是也非常冷,零下十几度。我们住在婆婆家,因为不好意思天天赖在家里,婆婆就得老做饭,所以我们就尽量出去,去了我们都还找得到门的公园。


去北海公园的那天,又是零下十五度,我差点给冻成了冰棍儿!出国这些年,主要居住在南方州,适应了这里温暖潮湿的气候,北京去年的这份严寒,真是要了我的命!


在北海的那天,小儿看到冰面上有冰车玩,大感兴趣,结果他爸爸,还有那天一起出行的爷爷奶奶都陪着玩。我在结了厚冰的湖面上站了二十分钟,我先生就好心提醒我,你的脸。。。赶紧拿出小镜子一看,不是冻得青面獠牙的是什么。唉。赶紧跑到湖边一个卖零食的小亭子,央告人家让我进去烤烤火。人家马上让我进来,还给我一杯热水,问我,外地的? 第一次来北京吧?!看看!


- 孩子们太苦了!


回想起我的中学时代,我记忆最深的就是题山题海,痛苦不堪。这次回去一看,和现在的孩子们比比,那真的是不算什么。在一次饭局上,公婆的一对朋友,带来了他们的女儿。我们聊天,孩子一直低头在看书,我还以为她在看什么小说,好奇地问她,看的什么书啊? 小姑娘不好意思地说: 英语字典。。。别忘了,这可是星期六的中午,在饭局上。我幸亏扶住了餐桌,才没从凳子上掉下来。孩子的妈妈赶紧解释,“她还有一年多就高考了,最近摸底考得都不好,那可怎么办?不背字典不行啊。“


接下来的日子,约老同学来吃饭,凡是有孩子的,都不太能来。为什么? 都陪孩子去上周末辅导班了!上奥校补习的特别多,奥数是人人都谈论的话题。不上奥校的,孩子也要上大量的英语补习课和其他合式各样,民目繁多的补习班,而且经常是上整个周末。听到这个情况,我就很不好意思让同学们出来和我吃饭了。


和当年的好友吃饭,谈到这个问题,她说,就是这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算有家长不认可这种疯狂的补习潮流,但是又很担心耽误了孩子,心里的矛盾,不忍,纠结,真是难以言述。


我感觉可怕的地方在于,这是一场全民运动。我凡是接触到的,听到的父母无一例外都是如此。我父母朋友的小孙子,才七岁,已经跳进了补习和题海。小家伙痛苦不堪,有一天对他妈妈说,妈妈,我真想去流浪!


- 同学们的生活


听下来,同学里没有大发横财的,也没有落魄的。大家都在自己的天地里过着平稳幸福的生活。很大的一批已经进入了所在企业和单位的中层以上领导或者骨干。可能是因为年龄的问题,当一把手的还少。但是多数人生活相对富足,有些还有数套房产。他们不羡慕出国的同学,觉得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但是多数人还是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出来读书。


也有个别自己开公司,很有财力的同学,对于在海外的一批很不以为然。他说,给别人打工啊,出息都上哪儿去了。(这话不是对我说的,而是另外一位回国探亲的同学)。我想,这体现了一部分人的想法。


不过这对我的心情毫无影响。在北京的那些天,我已经开始想家,想念我在美国的家。想念美国的开阔,不拥挤,后院的玫瑰和批把,前院的鸟巢和树荫,还有我的工作。有些伤感。原来觉得北京是我的家。她不再是。我心灵的寄居处,已经换了地方。


 - 北京的挤逼让我无法呼吸!


这次回京的另外一个感受,就是挤压。四处极难找到空地,找个车位比登天还难!公公带我们去隆福寺那带去吃小吃,为找个车位,得转了快一个小时。到处是高楼,便地是人流,抬头望去,我只看得见被两栋高楼挤压成片的一线蓝天。比纽约都不如。我觉得喘不上来气。


有时候很难相信,这片地方怎么装得下两千多万人口??简直insane。北京现在已经扩展到远郊县,甚至河北,我看帮助不大。有时在想,这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怎么来承受这个巨大的压力,包括交通,用水,用电。。。从这个角度而言,北京还算井井有条,算是一个奇迹。


- 吃得真好!


我不赞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主张吃上太过奢侈和花时间。这次吃,没有去吃很奢华的东西,又吃得舒服,很喜欢。


最喜欢的两顿饭。有次去吃沸腾鱼乡,一个菜是水煮鱼,一个大海碗里全是加了花椒的清油,浸着一条全鱼,其鲜,嫩,麻,难以言述。好吃。


另外一个是小肥羊火锅,非常大众化,大厅里得有几百人进食。场面甚是壮观。你想想,那是什么场面,几百人甩开腮帮子大快朵颐,四处热气蒸腾,氤氲缭绕,国泰民安,莫过于此。羊肉鲜嫩,蘸料可口。我们吃得很高兴。


还值得一说的是,特意去重温了老北京的小吃,比如我最喜欢的爆肚,炒肝,卤煮火烧,还吃了猪肉大葱包子,真是香啊。我公公是老北京,特意给我点了一碗豆汁,这个我还是不行,差点吐了。他老人家最后自己享受了。:)


在北京的那些天,我们完全变成了吃货。如果精神上有所失落,食物绝对是最好的安慰剂。这是毋庸讳言的。


- 离开的那一刻


公婆给我们送行。最后我们要进去的那一刻,公公哭了。我的心很酸楚。他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怕以后见不到了。我悄悄和他说,爸爸,我们还要回来的!


我想的是,不做归人,做过客也是很好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还是让心灵轻松一些。轻松的心灵,才更有感受的余地。人生,归根结底,是一个过程,一个感受的过程。所有你所体验到的,都将是心灵永恒的财富。


颐和园一景

还在颐和园

佛香阁

玉泉山。就是这种很难说清楚的感觉,疏离清阔。

浏览(6312) (0) 评论(3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6-10-19 21:40:39

"在北京的那些天,我们完全变成了吃货。如果精神上有所失落,食物绝对是最好的安慰剂。这是毋庸讳言的。"----太同意了!:)

好文章!

回复 | 0
作者:pearl 留言时间:2013-12-29 20:06:20
朵儿好。你也在北京那么多年?想来你一定很明白我的感受。其实生活就是这样,过了那个站了,还是忍不住老回头看看,想找回当年的感觉,虽然是不可能了。
回复 | 0
作者:朵而 留言时间:2013-12-29 18:50:57
peral 好,好朴实的文字。很亲切。你这里真热闹,看来你的文章引起了很多共鸣。我是去年八月末回北京的,十月末回加拿大的。我是19岁到北京,待了23年,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首都,但这次回去,无论老领导,老同事,老同学,环境,等等,已经没有了那种家的感觉了。本来也没有什么留下的,处理了该处理的,剩下的也就只是一个念想。谢谢好文。新年快乐。
回复 | 0
作者:pearl 留言时间:2013-12-28 21:14:05
山哥好。也祝新年好!全年顺利!
回复 | 0
作者:山哥 留言时间:2013-12-28 08:20:02
pearl:朴实的好文。

祝佳节愉快,新年平安。
回复 | 0
作者:苏联是党老爷爷 留言时间:2013-12-27 22:12:18
说实话,我就从来没觉得北京哪里好?污染几十年前就这个样子,风沙可能从来也是如此,冬天从来没有绿色,冬天食堂从来就是晒大白菜,小胡同永远都是垃圾成堆馊臭弥漫,北京大爷永远一副大舌头。只是到了外地别人觉得你是北京来的羡慕一把而已。

现在,这一切更加严重。连出差都不愿意去北京了。
回复 | 0
作者:中国喜剧 留言时间:2013-12-27 14:57:40
我是那种超级怀旧的人,在我这里是衣不如旧,人不如旧 :) 谁写个回国游记,那种是要点开看看。 我一朋友被派回国2年,回来后3高,把他太太气死了,可能还真是饮食引起的。 到我家来吃饭,他太太一直恶狠狠地盯着他,嫌他吃太多,老哥假装没看见 :) 一回去那是少不了昏天黑地的海吃,同学请,亲戚请,同事请,其实最喜欢的还是曾经路边的苍蝇馆子,美国没有那味道。
回复 | 0
作者:hotmoon 留言时间:2013-12-27 14:12:41
针对个别回复里的言论.

在中国评中国,在美加评美加---这是正常的.

在中国评美加,在美加评中国----也算正常的.

在美加不许别人评美加----是独裁偏执狂...哈哈.

要认清资本主义的理论和西方的实情,不从资本主义国家出来,还能从哪出来?

不出来,还真不了解这世界的真面目.

出来了还不了解这世界的,那就是文化水平有限,兼英文太差,或者还是刘姥姥逛大观园,对着红楼匝吧嘴呢....红楼梦! 惨哦......
回复 | 0
作者:pumbaa 留言时间:2013-12-27 13:59:37
华政委,

请不要转移交点,讲清楚那个创造性的爱国降低人口论。
回复 | 0
作者:华山 留言时间:2013-12-27 13:33:23
胖猪,还有另外一位,不管你们愿不愿意承认,你们拖儿带女出来,客观上为中国减轻了人口压力作了贡献。你们让出了工作,让出了住所,让出了公车上的坐位,让出了消耗的食物,饮用水,也让出了那份氧气给了别人。如果你们还在国内,都是社会反叛者,又不愿上井岗山去自给自足,那不是对社会百害无一利,出来嘛,应比谁的贡献都大。

胖猪挺有意思,讲中国污染,但一直抱着上海是世外桃源不放,什么法国水厂是假,它老公爹在那儿是真。不把它公婆接到加国解放区明显是不孝。所以对上海的污染,米博的文章,黄埔江上飘浮的死猪,它都一概充耳不闻,像是说死猪不怕开水烫,老爷子给我挺住,革命需要你们在沦陷区的牺牲精神。

这下子为了“今不如昔”,北京的过去又变得美好起来。不知那时是共产党统治,还是日本人占领时代,反正信口开河。就是当年的龙须沟的水也会好过法国水厂的水质,一切为了革命的需要。

咱是在美国,能挣到钱也为中国减少点压力,双赢。Rondo 有篇77级感言,可惜把评论关了。咱也是77级,最近向山哥学习,豁达点。人家国内过得不错,咱为人家高兴不就得了。人家有能力送子女出来,作为老同学,咱帮助照顾点不就行了吗?用不着自悲自艾,只是这世界变化得太快了点,没几个人能想到不到二十年,人们就能送孩子出国开眼界。

也不想与胖猪的加拿大比,没比头。作者怕冷,别比加拿大。否则多伦多圣诞前的这场冰雨和停电,绝对让你黑暗中想起那歌曲:

夜半三更吆盼天明
寒冬腊月吆盼春风。
回复 | 0
作者:haochilao 留言时间:2013-12-27 13:32:18
佩服!佩服!
你竟敢吃北京的餐馆!但不能适应北京的天气!
怪哉!
回复 | 0
作者:2012 留言时间:2013-12-27 13:16:35
华山:有本事写点东西出来,躲在人家背后骂骂咧咧,典型的精神分裂。
回复 | 0
作者:秋念11 留言时间:2013-12-27 13:05:19
数套房产还是抵不上后院的玫瑰和琵琶,前院的鸟巢和树荫
回复 | 0
作者:中国喜剧 留言时间:2013-12-27 12:11:24
呵呵,有点意思 :) 还有把自己定位成造粪机的。 哪怕是事实,也别说出来啊? :)
回复 | 0
作者:pearl 留言时间:2013-12-27 12:08:09
更正一下,我记错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作品。
回复 | 0
作者:newjoy 留言时间:2013-12-27 11:52:50
还是华山同志政治觉悟高,看出了博主游记背后潜藏的政治“攻击”。佩服佩服。
既如此,就借机会“政治化”北京的现状和未来一下,顺便解博主之惑:全国人民的血汗钱(远远不是北京市自己收上来的那点税)都花在了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因为这里是“首善之区”、中国的心脏,对了,尤其是中南海,那就是今天的皇上和皇族们(此外才是北京当地的诸侯和小地主们),为了他们的生活方便(包括他们自身以及多代家人、远亲的住宿、医疗、教育、交通等等),“人民政府”怎么能舍不得花钱,怎么能让北京没有世界上最现代化的设施和最繁荣的气象?于是,不管中国和美国具体国力对比如何,反正北京绝对不能是华盛顿,甚至连纽约都要超过,于是摩天楼、新机场、地铁网、高速路、一流医院、重点大中小学,都只能增不能减。当然,全国人民也不是傻子,既然自己的钱都花到北京了,而自己的家乡却迟迟改变不了破烂差的面貌,有本事的自然就要到北京跟着沾光享受了(但老北京还老大不乐意了——外乡人也来占咱们皇城根儿子民的便宜,切);就连外地那些既没有北京户口、也根本没打算到北京正经住上一年半载的新富新贵们,也知道在北京先搞套房子是只赚不赔的买卖,所以才有陕西房姐、山西煤哥、各地表叔贪官们一旦出事就被曝出有几十上百套北京公寓豪宅呢。想想看,这样的北京,除了不断膨胀,直到有朝一日爆炸自毁,还有别的出路么?当然,不用为海里的人民公仆们担心,他们随时可以迁都,那就同时救了自己和北京。虽然目前他们还下不了这个决心,但等到一年365天天天雾霾,对屁民严格限号马路照样天天堵死的时候,他们就会下了。

最后,对华山同志再次致敬。一直以为您移民的任务就是在海外反美爱国,为党分忧,今天才知还有为国内减轻人口负担、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博大胸怀。我由此坚信,您一定是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无论您现在是否需要隐藏身份,您骨子里永远是!
回复 | 0
作者:pearl 留言时间:2013-12-27 11:43:40
多思,我已经改了设置,现在应该不用翻页就可以看到所有评论了。

谢谢建议。
回复 | 0
作者:pearl 留言时间:2013-12-27 11:39:51
pumbaa,谢谢流言。我这次也是对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妈妈说,北京是首都,全国各地,但凡有点办法的人,都想来北京看看,或者留下来学习,工作。这个城市的人口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巴黎老高,你好。好儿女志在四方? 那不是我,不过开心创天涯,大概是的。:)我觉得,在这一生中,如果能有机会感受不同的文化,环境,氛围,是一种幸运。在平淡和丰富中找到平衡点。

PH,你可能说得有道理。不过我想我的同学生活都过得很好,也都人到中年,他们是真的不愿意出来再从头开始。想把孩子送出来,与其是让孩子追求更好的生活,不如说是他们想让孩子换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华山好,我这个小文章,把你这个大神都给招来了。:)别生气,我开玩笑的。解释一下,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是我改用了茨威格的小说的名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原文是,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小说很有名,还拍了电影。我一直很喜欢。为什么要把之轻改成之重,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以后专门谈。生活的轻重之分,最终还是个人的体会和心灵的感受。

我在北京的那些年,没有这么冷,有好些暖冬,冬天一直不下雪,虽然气温高些,但是空气里都是病毒,我总生病。特别是九几年。风沙一直都很大,三月到五月,到处黄沙滚滚,女孩子头上都裹着纱巾,然后一到五月份,就忽然热了,夏天就来了。我很喜欢北京的五月份。

中国喜剧好。是这样,出来的,多半都不会回去了。不是真的回不去了,而是选择不回去了。这大概是现在大家讨论得最多,最频繁的话题了。

艺萌好。看来找不到归家感觉的,不是我一个。有时候我在想,将来退休了,我会怎么过,我想,我还是要经常回北京,甚至去常住的,再去踏西山,看红叶,重温多年前的感受。和北京的再亲近,需要时间。

多思,谢谢你,我会试的。

黄小仙,你好。是这样的,很难控制,因为多数父母都这样,担心耽误了孩子。

berry好,是,没在北京住长,不容易喜欢这里。我基本上是在北京长大的。适应了她。刚到北京的时候,我根本吃不了馒头和面食,后来才喜欢的。那会我爸爸总和人家在食堂里把面票换成米票,好给我买米饭吃。这都好像还是昨天的事。
回复 | 0
作者:berry 留言时间:2013-12-27 11:22:56
北京本来就不怎样.本人大学毕业分到北京,是在北京前五名最好单位之一.之前也在北京实习,我们上海同学没一个要去北京工作生活.当时还有南京杭州等地的也分到北京,也不想在北京.好在当时是八十年代后期,政策较宽松,本人在北京一共前后住了一年都不到就回上海,88年出了国.

我们上海同学基本上都回了上海或出国.现留在北京的一共两个,其他都是外地同学.北京当时风沙就不小,街上有人带纱巾蒙脸,吃的也不好,又贵又粗糙.奥运前带小孩又去了北京,映象很不好.
回复 | 0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3-12-27 11:19:33
哈,要说孩子补习风已是飘洋过海。哪有华家长哪就有补习孩。没办法。考试机器成了代言,不补啥成机器?
回复 | 0
作者:pumbaa 留言时间:2013-12-27 11:04:39
华政委又在这儿放臭屁了。

原来华政委呆在美国是爱中国,为中国降低人口压力的了,大功臣呀。按你的逻辑,那么多的高官富豪赚了钱就离开国家,全是爱国行为。那么多受高等教育后离开国家的精英全是爱国爱得不得了的?

邓小平的孙子美国籍,回国当官是什么行为?据我知道,朱镕基的女儿朱燕来是加拿大国籍,老公原来是多伦多老华侨的后代,两人一起到香港利用父亲关系做金融发大财,也是爱国的了,降低人口压力了嘛。

习近平的兄弟姐妹女儿都离开了中国,也是爱国者,李克强,汪洋,李朝源的孩子全离开了中国,原来,党国的头儿脑儿全是爱国者的老爹呀?

他们带着金钱与资源走了,去爱国降低国家人口压力了,留下那片被污染,被过度开发,被掏空了的国土上的人民怎么办?

他们无法离国无钱无权如何爱国?难道要他们自杀来降低国家的人口压力?

至于北京到底变好或变坏,让北京人说话!我是八十年代经常去北京的,每年秋天要去开行业会议,我说,那时的北京起码呼吸是令人放心的。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3-12-27 09:41:04
pear的博文总能引来很多读者与留言,建议你登录之后,点击“控制版面/博客显示设置”,并提高“日志评论显示”里的数字,比如增加到50或100。以便读者浏览所有评论而不需点击下页。感谢分享!
回复 | 0
作者:华山 留言时间:2013-12-27 09:18:59
2012,老黄历了,怎么老长不大?对这篇文字本人基本上持肯定态度,只是觉得用辞不当,什么叫“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生命都不可承受,以后还回不回去探望亲人,冒不冒这个生命危险?

现在的北京总体上应该比三十年前的北京要好,收入,吃,住,通讯,长途旅行都有进步,能历史地,全方位地比较与鉴别,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也才能释怀自己人为造成的什么之重。

2012 地球没毁灭,2014 也不会毁灭。咱心态不错,才比你能多码几行字。
回复 | 0
作者:中国喜剧 留言时间:2013-12-27 09:17:07
前两天看了个中国电影:私人定制。 嗨,冯裤子的电影怎么能烂到这种地步了? 彻底黔驴技穷了。 老冯整这种京油子电影一回两回还新鲜,亲切,总这么整就很低劣了。 很久没去过北京了,10年了吧? 在北京的时候,从来没找到过自己 :)
回复 | 0
作者:2012 留言时间:2013-12-27 09:00:27
华山:

人家写个游记,你也来批评。你自己水平高,写个出来给人看看行吗?

你这样的人, 要去看看心理医生。自己活的太累。
回复 | 0
作者:fk50c 留言时间:2013-12-27 08:48:34
説明作者在美国吃到地道中餐的机会不多,如果是在華人聚居的大城市吃惯了中餐的,回国时连这唯一的优点也体会不到了。
回复 | 0
作者:艺萌 留言时间:2013-12-27 06:53:10
pearl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还是让心灵轻松一些。轻松的心灵,才更有感受的余地。人生,归根结底,是一个过程,一个感受的过程。所有你所体验到的,都将是心灵永恒的财富。" 我到点子上了。好文。我的心中对北京真是五味杂陈,因为我出生在北京,算是北京人。现在的北京,诶,对我来说,我已经是个过客了。
回复 | 0
作者:中国喜剧 留言时间:2013-12-27 06:20:27
我每年回国。 主要是看看亲人。 第一次回国,还新鲜,上上街,然后故地重游。 几次以后,街都不上了。 感慨还是很多的。 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中,只要是有能力的,简直就找不到没有把孩子送出国的。 而且都抱怨,怎么一出去,都不想回来? 我老大从中国回来,立马入了美国籍。 那个国,是回不去了。
回复 | 0
作者:华山 留言时间:2013-12-27 05:52:35
写的是事实,用辞有点过分,尤其是比较的不当。

你在北京是哪一年,为什么那时冬天的天气不冷,风砂不大?我八十年代初刚毕业时在北京待过几个冬天,因为是南方人,觉得北京冬天几乎看不到绿色(皇家苑林除外)北风刺骨,风砂很大,年轻人外出都戴口罩。更不适应的是没素菜吃,除了白菜就是芹菜,难得食堂有一次绿色的油菜,尽管比荤菜贵,那对我已经像是节日。

提到口罩,想多说两句,实际上口罩在国内是日常用品,很容易买到。不仅防尘,也防寒,防传染,冬季年轻姑娘戴着口罩,白衣天使般的,有时也算一种装扮。国外没这风俗,也买不到那种加厚的白口罩,出来时间长了,有人也会错把杭州当加州,看到口罩也谈虎色变,不想想自己年轻时是怎么过来的。

当时并未常驻北京,所以要乘火车来往。冬天临近节日的京沪线,那简直是地狱。多次乘车没有坐位,走道上挤满了人群,上厕所都要拼搏。车行北京南郊,那无边无际的垃圾场上,白色的塑料纸随风飞舞,堵得人心口发麻。那时的想法是:别了北京,千万再别派咱来北京工作进修,特别在冬季。。。

讲这么多的意思是人们要向前看。去国多年的人们,用佛州看北京太冷,用阿省看北京太热,但北京还是北京,变化了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先入为主的心境。想想自己不过是过客,早已不是北京人。若从一直生活在北京的老北京角度看。如果他们适应了,自有他们的理由;如果他们有报怨,譬如堵车等,那是问题,但那是中国人口众多的大问题,这才是我们出来目的之一,缓解国内人口压力,为自己,为家庭,也为当今中国所作的重要贡献。
回复 | 0
作者:PH 留言时间:2013-12-27 05:50:08
"他们不羡慕出国的同学,觉得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但是多数人还是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出来读书。"

他们实际上羡慕,嘴上不服而已这种人见得多了。否则他们开会送子女出国。越不自信,越要显得自信
回复 | 0
我的名片
pearl
注册日期: 2007-01-13
访问总量: 299,99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短片
· 谈一谈奥斯卡提名电影《Hidden F
· 给瑾子和思羽说两句
· 小说《断章》的缘起,一个以胡歌
· 断章(小说)结局篇 - 十二,十
· 断章(小说)十,十一
· 冷眼看大选 - 顺便和解大侠商榷
分类目录
【游遍青山】
· 又是人间四月天(有图)
· 重回故地北京游 - 生命中不可承
· 我爱纽约
· 得克萨斯的春天
【居家轶事】
· 陌生人的善意
· 说说老公和我怎么改变了对方的饮
【闲谈杂论】
· 短片
· 谈一谈奥斯卡提名电影《Hidden F
· 给瑾子和思羽说两句
· 再说朱令案 - 我们怎么真正帮助
· 中国这次为什么得分 - 钓鱼岛事
· 奥巴马的艰难道路-小谈创造工作
· 看潮起潮落 - 招聘二三事
【往事如梦】
· 临江古镇忆旧 - 涉过时光的洪流
· 青春祭
· 山行
· 云在青山月在天 - 展望2010年
· 舞会
· 父亲
· 故乡小语
【国谈家事】
· 冷眼看大选 - 顺便和解大侠商榷
· 中国,你怎么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也谈男人的胸怀 - 比最近黄奕家
· 中国南海的这两记耳光究竟打在谁
· 阻止SCA-5生效的短期最有效办法
· 看看这份成绩单说明了什么?
· 对孩子最重要的 - 藤校乎?或者
· 彭丽媛,我为你倾倒
· 你觉得你是这里的主人吗?- 再谈
· 谈谈谷歌退出和中国的民主进程
【灵性人生】
· 喝茶的境界
· 我的“白粉墙”情结 (多图)
· 过了一关又一关,过了一山又一山
· 茫茫十年网络梦 - 感受文学
·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 一个人在山顶上(六则)
· 让肉体和灵魂一起憩息
· 诗情画意
· 传奇
· 江南
【寒窗夜话】
· 小说《断章》的缘起,一个以胡歌
· 断章(小说)结局篇 - 十二,十
· 断章(小说)十,十一
· 断章(小说)(九)
· 断章(小说)(八)
· 断章(小说)(七)
· 断章(小说)(六)
· 断章(小说)(五)
· 断章(小说)(四)
· 断章(小说)(三)
存档目录
2017-08-20 - 2017-08-20
2017-02-11 - 2017-02-18
2017-01-07 - 2017-01-14
2016-11-04 - 2016-11-09
2016-10-03 - 2016-10-29
2016-09-27 - 2016-09-27
2016-08-24 - 2016-08-24
2016-07-15 - 2016-07-15
2016-03-12 - 2016-03-12
2015-04-18 - 2015-04-18
2015-01-03 - 2015-01-03
2014-11-21 - 2014-11-29
2014-08-17 - 2014-08-17
2014-06-21 - 2014-06-21
2014-05-18 - 2014-05-18
2014-04-26 - 2014-04-26
2014-03-01 - 2014-03-05
2014-02-15 - 2014-02-25
2014-01-03 - 2014-01-12
2013-12-23 - 2013-12-31
2013-11-01 - 2013-11-01
2013-10-02 - 2013-10-31
2013-08-31 - 2013-08-31
2013-06-02 - 2013-06-02
2013-05-04 - 2013-05-11
2013-04-14 - 2013-04-14
2013-03-22 - 2013-03-22
2012-11-03 - 2012-11-03
2012-04-14 - 2012-04-14
2011-12-25 - 2011-12-25
2011-11-12 - 2011-11-12
2011-03-25 - 2011-03-25
2010-10-03 - 2010-10-03
2010-09-27 - 2010-09-27
2010-01-18 - 2010-01-27
2009-12-31 - 2009-12-31
2009-11-10 - 2009-11-25
2009-06-26 - 2009-06-27
2007-01-12 - 2007-01-12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