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多思的博客  
既然上帝赋予每人一个脑袋,或许就是为了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https://blog.creaders.net/u/3213/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漫谈美国的电视广播 2010-08-24 06:17:56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我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听广播、看电视。本文仅对美国的广播、电视引发一点儿粗浅的体会与感受。

 

“中央台”

 

记得在大陆的时候,无论听广播还是看电视,中央台永远是我的“第一选择”。她不仅代表着政府部门最有权威的消息来源。而且电波覆盖面积最广;节目种类最齐全;经济实力最雄厚;影响力最大……我猜想,中央台的收听率或收视率恐怕也是全世界最高的。

 

来美国之后却惊奇地发现,美国根本没有属于联邦政府管辖的“中央台”。在美国,除了PBS等公共电视台之外。好多电视频道都需付费购买网络服务之后才能收看。假如不加入任何付费网络服务,可观赏的电视频道最多只有NBCABCCBSFOX等网络频道。这些覆盖面最广的电视网络全都不属于政府管辖,而由私人公司的掌控。比如,NBC创立于1926年,长期为美国无线电公司(RCA)所有。1986RCA被通用电气公司(GE)收购之后,NBC也随之转入GE的旗下;ABC是从NBC分解出来的公司,现在是迪斯尼的全资子公司;CBS1995年为西屋电气公司收购,1999年又转手给巨型传媒集团维阿柯姆(Viacom)公司。而Fox则是是由著名的默多克新闻公司于1986年组建。难怪人们常说,美国的新闻媒体全都由商业巨头所操纵、控制着。

 

不知出于何种因素,美国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电视网络的总部全都不是设立在首都华盛顿。NBCABCCBSFOX的总部都在纽约;CNN的总部在亚特兰大……中国政府强调新闻媒体要与中央保持一致,强调新闻媒体必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而美国的广播电视却像躲避瘟疫一般地“远离”联邦政府。在美国,假如一家新闻媒体的立场与观点被认为老是与政府“保持一致”,也就没有读者观众了。因为在美国民众的传统意识之中,新闻媒体就应该保持独立,就应该对政府、政党或领导人实行监督。正如西方俗语所说:“要像盯贼那样盯住政府和官员”。

 

由于NBCABCCBSFOX等广播电视网络公司都有自己的“地方台”,所以将这四大网络频道称之为美国的“中央台”似乎也未尝不可。每年二月美国总统都要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届时美国的主要电视广播媒体都要进行实况转播。讲演一结束,各自都要邀请著名人士对总统演讲进行讲评。其中虽然不乏小骂大帮忙,但很少看到“一致叫好”的现象。原因就是要表现新闻媒体的“客观、公正、独立”。假如美国的新闻媒体(包括报刊杂志)对本国政府都始终抱着监督或批判的立场,要求他们对外国政府“开恩”恐怕也就是“天方夜谭”了吧?

 

对于美国的广播电视公司,政府部门的主要责任就是反对垄断1927年,经过几家财团的不停收购,NBC正式组成了NBC红网(The NBC Red Network专门播出娱乐和音乐节目)与 NBC蓝网(The NBC Blue Network专门播出新闻和文化节目)。但好景不长,1934年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成立之后,规定一家公司不得拥有两个以上的广播网,并认为当时NBC的两大网络及其所掌控的广播电台垄断了美国的广播市场。经联邦电信委员会起诉以及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 NBC1940被迫分解成两个公司。其中NBC红网变成现在的NBC国家广播公司)。而NBC蓝网则变成“NBC蓝网有限公司(NBC Blue Network, Inc.,后来演变成今天的ABC美国广播公司)。正是因为这种反垄断政策的施行,逐渐形成了现今这种NBCABCCBSFOX“多方割据,四角鼎力”的竞争格局。

 

虽然新闻媒体是独立的,但媒体与政府间的依存和博弈仍然很微妙。“从最简单的层次说:广播机构从政府(FCC)那里拿到执照,可以独占某个电波频段,它就同时有公共服务的责任。有些(如在紧急情况下播送政府通报)也许是法定的,但有些责任是约定俗成的。例如总统的重要讲话,各电台都会播放。这个理论上说是自愿的,但实际上不播的话也会有压力。从更深层次来讲,政府依靠媒体来‘释放自己的信息’,媒体则依靠政府这个重要的信息渠道。如果哪个媒体太与政府过不去,政府只要命令要员们都不接受它的采访,它在竞争中就会头痛了。当然,这种互动不是全部,但也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政府还会以‘匿名消息’的手段通过媒体来影响公众观点而不负责任。几年前调查副总统钱尼的助手抹黑CIA雇员就是一件比较大的案子。所以,我们读到来自政府的信息,都要想想背后的政治目的”---上述论述来自网友欧阳峰的留言。

 

美国的电视网络之间充满了竞争,每家公司都在努力开创自己的独特产品比如,ABC的“Wheel of Fortune”与“Jeopardy”;CBS的“Entertainment Tonight”;NBC 的“America’s Got Talent……除此之外,每家电视台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都要“抢新闻”。比如,从1954年被迪士尼公司收购之始,ABC就不断播出迪士尼制作的电视节目。而2004年,CBS又是最先报道美军在伊拉克的虐囚事件”……其目的都是为了以自己的独特性来争夺观众。

 

顺便说一句,百余年间,反垄断的管理方法也体现在美国的其他行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以及微软等大公司与美国政府之间的反复较量。从政治与文化角度来讲,反垄断就能迫使不同新闻媒体的竞争,防止被一种声音所迷惑、所霸占。让读者、听众与观众有更多媒体可供选择。而从经济角度而言,反垄断就会迫使每个行业里永远都存在竞争对手,迫使各大公司努力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收费标准。总而言之,从反垄断里受益的应该包括普通民众。

 

“地方台”

 

NBCABCCBSFOX等广播电视公司实力雄厚,它们还设有一些分台。比如NBCCNBC MSNBC。其中CNBC专门播送商业新闻和实时金融信息。CNBC则是与微软公司合办了以新闻为主的电视台。同样, FOX也有好些分台,比如Fox Soccer ChannelFox NewsFox Business等等。这些频道都需付费加入网络服务之后才能接收信号。

 

假如说NBCABCCBSFOX的总台就是它们电视网络的“中央台”,那么它们还在各地设立很多的“地方台”。它们与中国的中央台与地方台(省市台)又有着本质区别。比如:

 

隶属关系---中国的中央台与地方台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分别属于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领导管辖;而美国的“中央台”、“地方台”都属于私人公司。在业务上“地方台”与各自的“中央台”有着合约关系;

 

规模格局---中国的地方台与中央台几乎是同一模式,同样设立新闻部、文艺部、专栏部等等部门科室;而美国各大电视网“地方台”的编制与规模都非常之小。

 

节目制作---中国的中央台举办春节联欢会,地方台也同样举办,只是规模大小有所区别而已。而美国各大电视网的“地方台”基本不制作任何娱乐、体育或专题节目,只是负责报道当地新闻、气象、交通等等;

 

播出时段---中国的中央台与地方台各有自己的节目播出表,只是在每天的黄金时段,地方台必须转播中央台的新闻联播等重要节目;美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在NBCABCCBSFOX等频道每天的播出时间里,绝大多数的节目都由它们的“中央台”提供。而每天的黄金时段则由地方台负责报道当地的新闻、气象与交通状况。

 

如果遭遇突发事件或气候剧变(比如雷阵雨、暴风雪或龙卷风等等),NBCABCCBSFOX的等电视频道都会中断来自“中央台”的节目播出,而集中报道当地信息。前些天,我们地区遭受暴风雨和龙卷风袭击,一连两个多小时,这几家电视台全都在连续播放气候信息。假如遇到冬季下雪,这些频道都从一早开始持续播出路面交通状况和学校停课或推迟上课的信息,为百姓生活提供了不少方便。但其中夹杂的广告之多,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同样的现象也表现在报刊杂志。首先,美国主要的报刊杂志全都属于私人公司,不属于政府部门;其次,主要的报刊杂志都带有明显的党派倾向;第三,除《今日美国》以外,美国几乎没有全国性的报纸。好多报纸都冠名于某一具体城市。除了刊登国内要闻之外,它们每天刊登世界新闻的版面只有一到两页,却要开辟十几个版面来介绍当地新闻。这都说明“地方性”在美国新闻媒体里的重要地位。而美国新闻报道(包括报刊杂志与电视广播)的共同特点就是“国际少,国内多;正面少,负面多”。

 

“主持人”

 

美国电视新闻的另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几乎从来不曾看到姿色出众的年轻人担任新闻节目的主持人。

 

美国可以说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源地,但有趣的是,美国从不举行主持人选拔比赛,也没有专门培养主持人的学校与专业。据说,美国的传播学者曾对美国三大商业电视网CBSNBCABC历任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进行考察后得出结论:43岁是主持人的“黄金年龄”--这个年龄段的人成熟、稳重、有权威和性别魅力,显得成熟自信,容易赢得人们的好感和信任。由此可见,美国雇用新闻主播的首要标准就是如何赢得民众的信任。

 

那么新闻主持人究竟从何而来呢?据说,美国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几乎都是记者出身。NBCABCCBSFOX这些广播电视网的记者遍布全国,乃至全球。这些记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特邀专职记者,专门从事某一领域的采访报道,比如,专门负责华尔街(经济)、五角大楼(军事)或政治(国会)方面的报道。

 

在白宫就有一批来自全国与全球各大新闻媒体的派驻记者(我同事的邻居来自日本,据说他就是日本共同社派驻白宫的专职记者)。白宫每天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会议室里就坐满了这批记者。总统出国访问时,这批记者也时常搭乘总统专机。由于这批记者长驻白宫,连总统都知道他们的姓名。所以,观看美国总统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实况转播时,常常看到美国总统指名道姓地请某一记者发问。

 

另外一类就是负责采访报道当地新闻的“地方台”记者。在“地方台”担任记者或新闻主持人工资与地位并不高。只要素质稍稍好一点,大学新闻专业学生都可在“地方台”当个记者甚至主持人。虽然他们的地位与名声远不如前一类记者,但假如遇到地方上的突发事件,“地方台”记者就大有用武之地。19631122日,肯尼迪总统在达拉斯被刺身亡,当时担任CBS休斯敦新闻主管的丹·拉瑟在第一时间发回新闻(据说比竞争对手快了十七分钟)。随后,他又从现场第一线持续不断地发回跟踪报道,引起CBS公司高层的注目。随后,丹·拉瑟就开始从“地方台”向“中央台”迈步晋升。最后成为CBS非常著名的晚间新闻主持人。

 

有人曾经总结了那些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成长轨迹---中学时就喜欢办报、写文章---大学毕业后在地方媒体工作数年---被大媒体看中。也就是说,好多新闻节目的主持人都是记者出身,不仅熟悉采编业务,而且醉心于第一线的采编。所以,常常可以看到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从现场第一线发回的采访实况。

 

据说,CBS新闻部经理威廉.伦纳德在20世纪80年代初挑选克朗凯特的接班人时曾提出了四项具体要求:“第一,具备在电视上传播消息的能力,必须有能力写作、播报并且让观众看起来顺眼;第二,在屏幕后应有记者的才干;第三,在危机关头,在不利的情况下,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时刻能沉着冷静地报道新闻;最后,主持人的个人品德作风必须符合CBS的形象。由此看来,美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绝对不是仅仅坐在播音室里念稿件的播音员。

 

尽管有财大气粗的商业财团的强力支撑,尽管从“地方台”一步步走进“中央台”的新闻主播个个都是身经百战,但他们依然丝毫马虎不得。因为无论是他们个人还是整个广播电视网络,最最看重的还是品牌与信誉。信誉越好,公信力越高,也就意味着收视率越高,广告收费越高。所以,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主播也将自身的品牌名誉看得很重很重。

 

20041124日, CBS晚间新闻主持人兼总编丹·拉瑟昨天突然宣布将于053月结束其在CBS晚间新闻(CBS Evening News)的生涯,引起很大震动。自1981年担任美国三家最大电视台之一的CBS晚间新闻主持人,丹·拉瑟已在这个岗位上干了整整23年。他主持的新闻节目颇受欢迎,为什么突然辞职呢?原因就是039月总统大选期间,丹·拉瑟在主持CBS的“六十分钟”节目里,根据一份已故国民警卫队空军中队长的备忘录提供的资料,报道了70年代布什逃避兵役的丑闻。但事后发现那份备忘录是伪造的。为此,不仅CBS公开道歉,丹·拉瑟也在晚间新闻中向全国观众道歉,承认他“在判断上犯了错误”。

 

从丹·拉瑟的去留之事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作为新闻媒体的主持人,可以参加某一党派或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场观点,但在播报新闻时,必须保持客观真实。否则就是违法美国新闻操守的准则,很容易失去民心与民意

 

同样的情况也反映在美国的报刊杂志。美国的各家报纸毫不隐讳自己的党派倾向,比如《华盛顿邮报》倾向与民主党,而《华盛顿时报》则倾向与共和党。但在报道新闻时,无论哪家报纸都要摆出“不偏不倚”的客观立场,否则,这家报纸就很难获得公众的信任。更加无法扩大自己的受众面。比如,倾向于民主党的《华盛顿邮报》曾揭发了尼克松与共和党政府的“水门事件”,但它也照样揭发了民主党总统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面对党派利益与公信度这一天平,美国的新闻媒体多半会选择后者。因为客观、公正、独立才是新闻媒体赖于生存的根基。

 

“广播”

 

目前,美国最著名的四大电视网络公司的名字都带有“Broadcasting(广播)的字样 

NBC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国家广播公司

ABC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美国广播公司);

CBS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FOXFox Broadcasting Company, 福克斯广播公司)。

 

顾名思义,“广播”就是要传播得越广越好;覆盖面越广越好;功能越强大越好;内容越丰富越好……但在美国,情况却并非如此。

 

首先,美国没有全国性的广播电台,更没有代表政府立场观点的“中央台”。报刊杂志也是如此,除《今日美国》之外,其他著名报纸几乎都是地方性的;其次,美国的广播电台通常设立在大城市,覆盖面也就是大城市以及周边地区而已;再有,美国广播电台的节目内容也非常狭窄,每个电台几乎都只播放一种节目内容,而且分工很细很细。就拿播放音乐的广播电台来说吧,有古典音乐、乡村音乐、爵士乐、摇滚乐、软摇滚、硬摇滚、蓝调、圣歌等等、等等。

 

电视频道也是如此。除NBCABCCBSFOXCNN这些电视网络播出综合性节目之外,美国其他电视频道似乎都是内容极其单一、极其专一的。比如,ESPN专门播放各种体育节目;还有专门播放高尔夫球比赛的GOLF与介绍橄榄球HFL频道;喜欢烹调美食的可看Food;喜欢动物的可观赏Animal Planet;喜欢历史的可看History Channel;关心科技的可看Discovery;关注房屋购买与装修的有TLCHome & Garden TV……即便同样是专门播放故事影片的频道。每个频道也都有明确分工。比如有专门播放家庭孩子题材影片的Disney Channel;有专门播放喜剧的Comedy Central;另外,AMC专门播放美国的老电影;Family则专门播放家庭伦理片;即便同是专门播放不带广告的故事片的HBO,也还设有HBO FamilyHBO ComedyHBO WestHBO Latino等等……我们这个地区可以接收的电视频道就多达数百个。

 

总之,美国人似乎不喜欢制作或播出一个“样本”或“样板”去面对“大众”。而是喜欢借助或依靠许许多多的类型化、专业化的“单一元素”来满足民众的众多需求。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用“广播”去广为传播,而是有好多单一的“窄播”去编织成一个“完整”的电视广播网络。

 

*****

 

我在《浅析美国影片产销的商业化倾向》一文里曾经写到,美国影片类型化特征非常明显,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审美需求;我在《浅析美国的体育赛制一文里也曾写到,美国从来不举行“全运会”、“工运会”、“农运会”或“城运会”。也没有常设的国家队。但每年都举行各种单项的年度比赛,比如游泳、花样滑冰、田径或球类运动等等。

 

总而言之,不注重统一的“同”,不追求包罗万象的“全”,更注重“个体”的“异”,更注重“多元组合”,这大概也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吧!

 

初稿写于  2000年春

修改稿写与2010年夏

 

相关链接:浅析美国影片产销的商业化倾向浅析美国的体育赛制多元组合的魅力

浏览(3889) (2) 评论(37)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8-25 06:01:28
山梓,你说得非常正确,媒体的倾向性是必然的。任何人、任何媒体都无法保证自己能够做到绝对的“一碗水端平”,都无法保证自己的立场与观点不是偏左就是偏右。最最关键的是要容许不同声音与不同媒体都有“说话的空间”。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与鉴别,听众、观众与读者自然会加以“去伪存真、鉴别真假”。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8-25 05:53:52
bbcc,非常感谢!已经按照你的提醒对文章做了修正。说实话,我对美国“中央台”与“地方台”关系确实了解很少。至今都不知道它们之间是如何协调合作的。比如,我常常发现,虽然播放的节目显然是面向全国并来自该网络的“中央台”。但节目之中穿插的广告则带有明显的地方性。真的不知它们是如何操作运行的。再次感谢你的留言与指正。
回复 | 0
作者:brush 留言时间:2010-08-25 05:43:49
去了解一下越战后期的历史,看看政府是怎么成立部门来限制媒体的自由,强制媒体按照政府的意志来发声的。媒体是否私营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不是被限制。这种表面开起来自由实际上被上了枷锁的媒体在由最大的欺骗性,最大的危害。看看米国自己对世界重大事件的报道,对于米国对于世界的侵略,独裁和奴役的美化,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洗脑。

渡轮运贪不是不知道这点,而是为了自己能继续舔Si,必须装作自己是在天堂。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8-25 05:38:41
梦华园,你说得非常正确,美国的新闻媒体始终对美国政府持有批判与监督的立场,其实这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因为他们希望政府做得更好。这就说明,高唱赞歌不等于是帮你,揭露批批评也不等于是害你。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鲁迅始终对中华民族的弊病持有解剖与抨击的立场,柏杨就曾写下《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他们的爱国之心同样是无可置疑的。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8-25 05:30:16
百草园,小时候,亲戚从河南郑州来我家做客,那位三、五岁的小男孩第一次看见电视机很好奇,每次看到电视里有人讲话,他就将脑袋伸到电视机后想看个究竟。几十年后我来到美国。对于美国社会好些现象的好奇不亚于那个小男孩。比如,美国为什么没有“中央台”?美国的“地方台”与“中央台”是如何互相协调合作的?美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从何而来?等等,等等。于是我就去努力了解,于是就写了一些文字给我生活在上海的母亲与兄长。向他们介绍我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仅此而已!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8-25 05:22:04
k19,我还是第一次听说infowars.com。看来我实在是孤陋寡闻啊!谢谢!
回复 | 0
作者:山梓 留言时间:2010-08-24 21:21:21
谢谢你的介绍,使读者看到了美国又一个方面。
媒体的倾向性是必然的。问题在于在美国不管什么倾向都可以有说话的空间,向听众“洗脑“的空间,政府不能干预。这就保证了言论自由,不会出现”党和政府的喉舌“,”舆论导向“这类为专制服务的工具,以及政党,政府垄断的”洗脑“。
回复 | 0
作者:bbcc 留言时间:2010-08-24 20:56:49
大作对”中央台”和”地方台”的关系的介绍不对。 美国的“地方台”跟”中央台”,衹有合约关系。并无行政∕财务 的统屬。
回复 | 0
作者:梦华园 留言时间:2010-08-24 18:43:58
多思的文章充满观察、比较和分析。让人总有收获。

多思说的对,美国的传媒是当产业来办的。所以,消费者的意愿决定一切。不象中国的媒体,使党的喉舌。没有一分钱的收入也可以生存。

只要是媒体,就会有倾向。美国的影视作品其实是充满爱国主义的。批评政府,也是爱国的表现,因为希望政府做得更好。

中国的问题是目前的当权者自己比谁都清楚,他们没有想着国家和人民,因此,他们害怕人民知道真相。所以要愚民。但他们自己又不够聪明,所以采用了一些最愚蠢的方式来愚民。
回复 | 0
作者:百草园 留言时间:2010-08-24 17:06:39
多思,每次读你的文章都受益不小。

也听广播,也看电视,可从来没想的这么深。是的,无论广播和电视,在美国都不受政府控制,舆论与政府就像,美国的医疗界和保险业一样,互相起着控制和协调的作用。
回复 | 0
作者:k19 留言时间:2010-08-24 15:12:03
To tell people what you believe isn't brainwashing.

Brainwahsing is purposefully mislead mass into believing a false idea or a fake news so that the author will gain from it while hurting those who believed it.
回复 | 0
作者:k19 留言时间:2010-08-24 15:07:43
看来你们都不懂啊.

CBS, ABC, CNN, MSNBC, FOX etc are all for brainwashing. If you want to hear the real news. Visit infowars.com. Alex Jones will tell you what is really going on in the world. Wake up, people.
回复 | 0
作者:成去为 留言时间:2010-08-24 14:26:37
我指的“洗脑”定义如下,因此你我著文,以表达自己的理念,即使也想影响他人,但这种行为可能不属“洗脑”范畴. 除此之外,我完全赞同你的结论。
Definiton of Brainwashing: Intensive, forcible indoctrination, usually political or religious, aimed at DESTROYING a person's basic convictions and attitudes and replacing them with an alternative set of fixed beliefs.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8-24 14:04:52
成去为,其实,每一种新闻媒体可以说都是在“宣传”(或者说都是在“洗脑”)。即便是我写博文,也可以说我在“宣传”我的看法或理念。关键是要容许不同观点,甚至观点对立的不同媒体同时存在。这样一来,读者、观众或听众就可以自由选择,并加以比较与鉴别。而不至于仅仅只听到、只看到一种观点。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8-24 13:57:36
欢乐颂、雪枫,谢谢你们的关注与留言!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8-24 13:55:58
白凡,你的补充非常精彩。我从来没有听说竟然有这样的例子:同一老板开设两家带有不同政治倾向性的媒体。这种现象确实很有意思。

你补充的另外一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商业与政治倾向的关系”。我们说美国媒体比较注意公信度,比较注意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不是说媒体本身的立场有多么完美,而是因为美国的新闻媒体都由私营公司开办,收视率、上座率、赢利才是最最主要的。假如一家新闻缺乏公信力与可信性,就无法引得读者观众的信任,就无法赚钱赢利,无法给老板带来利润。所以,我说“面对党派利益与公信度这一天平,美国的新闻媒体多半会选择后者。因为客观、公正、独立才是新闻媒体赖于生存的根基。”这一“生存”就包括银子的来源。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8-24 13:46:54
蛮夷,你留言提到的现象很有代表性。美国人没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抱负,更没有“将世界上三分之二人民从水深火热里解救出来的”豪情壮志。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居住地与自己切身利益最最直接的那点儿事情。新闻媒体的顺序几乎也是当地>国内>国际。

这种现象还表现在各种方面。比如,我在《业余体育运动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魅力》一文里曾经写到:2002年,世界篮球锦标赛在美国中西部印第安纳波利斯(Indianapolis)举行,前往那里为美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助威的观众寥寥无几。反倒是那些美国队的对手常常受到移民美国的该国民众的热烈支持,搞得美国队感觉很不爽。而在同一城市的NBA印第安纳遛马队比赛时,前来助战观众却非常踊跃。为此,我曾与公司一些老外球迷进行过探讨,他们说美国的文化里有着一种强烈的Localism (地方主义)。也就是说,很多美国人对于国家的事情不太在乎,但对于自己切身有关的地区或地方上的事情却非常关注。

改换大号字体是遵循山哥的建议。
回复 | 0
作者:成去为 留言时间:2010-08-24 13:46:39
此文可谓是有关美国视听媒体的万宝全书。如果我是大陆教课书的编委成员,一定把你这篇文章编入中学教材中。让中国的孩子们知道世界上还有地方耳朵,视线和嘴不受政府所控制。
舆论和媒体报道的偏见固然有损公允,却很正常。然而洗脑却是一种害人的犯罪行为。受害人就是换了环境也会留下后遗症,容易排斥新的思想,个体的判断能力被钝化了。记得多年前,领事馆曾免费发送人民日报,吃惊的是,它仍然是留学生中的最热门读物。
不过如今美国的媒体和舆论也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因“政治正确化”而使大家对某些词语变得很敏感,似乎在嘴边多放了一层过滤器,以免说漏嘴。数年前单位有个博士后,曾是Rush的忠实粉丝,整天听他的秀,并把音量柠得铮响,却无人问津。如今大家故意避谈国事,特别是对那位黑皮肤总统的评头品足。想当初把小布什骂得狗血喷头的劲都烟散云消了。
回复 | 0
作者:雪枫 留言时间:2010-08-24 13:39:18
平时也听广播看电视,但没有想这么多.谢谢多思这么详尽的介绍.
回复 | 0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0-08-24 12:59:54
多思,我这里还可以补充一点,就是关于商业与政治倾向的关系。通常我们知道FOX是保守派的媒体,CNN是自由派。而且公司的倾向性是一目了然的。但是也有这种情况。一个公司经营的媒体,端看所服务的地区的受众情况,同时开办自由派和保守派的电台。比如大媒体公司Clear Channel拥有一定的频道。他先是有了KOGO这样的保守派电台,服务于圣迭戈地区。后来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又开办了一家宣传左派民主党理念的电台。因为这两派都有各自的受众基础,从而每一个电台都可以接广告,都可以为老板带来利润。至于他们各自的内容和倾向则完全可以互相打架去。当然两方都不得广播有关他们老板Clear Channel的负面评论和报道。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民主的实质。
回复 | 0
作者:欢乐颂 留言时间:2010-08-24 12:55:36
对不起,上边写错了字,应该是比较喜欢(爱看)o'reilly factor。同意你说的爱看某个节目并不一定要和他们的观点相同。

B.Williams鼻子不正但看上去很舒服,这事儿确实挺奇怪的。charles gibson也还行。katie couric印象有一点儿不好,选举那阵子采访Palin的时候把人家往墙脚里逼,但采访obama时又很恭敬,有点儿不太公平的感觉,不过我没怎么看过她其他的节目。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0-08-24 12:50:39
注意到多思最近使用大号字了,这可是需要带花镜读网的人的福音:-)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0-08-24 12:45:27
多思又“四平八稳”地把一个问题说了个清清楚楚。
在美国待得时间长了,发现许多美国人,包括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内,对美国以外的世界知之甚少,有时少得都令人吃惊。有一次我说印度是个亚洲国家,公司里一位专职写技术文档的写手马上就来纠正我,说印度是个欧洲国家,搞得我真不知说什么好。报刊电视上的“国际少,国内多“大概得对这种现象负一定的责任。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8-24 11:35:30
瀛洲大蟹,想不到你生活在欧洲也能看到美国四大电视台,看来美国传播媒体的力量真的很厉害啊!我听广播只是欣赏古典音乐而已,所以对NPR与Diane Rehm都一无所知。你最不喜欢FOX也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它是代表共和党保守势力的。而CNN等电视台则明显代表民主党的观点。在美国的好处是代表各种派别、带有各种倾向的新闻媒体同时并存,读者观众可以自由选择。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8-24 11:26:09
欢乐颂,的确,电视的节目好坏与主持人关系极大。我看电视很随意,没有特别的偏爱与喜恶。就新闻杂志类型的节目而已,我觉得60 minutes里的几位主持都挺不错。另外,我挺喜欢Brian Williams。我所说的喜欢与他们的政治立场与观点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觉得看上去比较舒服而已。
<P align=center><IMG border=0 alt="" src="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201008/20100824112236003876.jpg" width=300></P>
Brian Williams的长相很奇特,鼻子、眼睛、眉毛好像没有一样是笔直或平衡的,但给人感觉挺舒服。据说他过去曾经做过急救护理,曾在一次飞行途中抢救一位同机旅客的生命。我对他的了解仅此而已。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8-24 11:15:09
阳光兄,正如我的其他好些博文一样,都是十年前写给母亲与兄长们看的,为了向他们介绍我在美国的所见所闻。现在拿来作为博文发表,又做了好些修改与补充。但是,即便是写了整整十年,依然是漏洞百出(欧阳峰就做了重要补充与指正)。这还称得上“才高八斗”吗?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8-24 11:11:07
欧阳,非常感谢你的补充与指正!你补充的都是我所欠缺的。所以,在没有征得你同意的情况之下,我已将你的留言补充进我的博文,当然注明了文字的来源:-)

我几乎每天都收听广播,但只限于开车时,收听的电台也只限于没有广告的古典音乐台。我真的不知道现今还有多少人在收听并关注总统每周的“广播讲话”?
回复 | 0
作者:瀛洲大蟹 留言时间:2010-08-24 11:05:06
除了这四大电视台外,我在美国疆域外还能听到传统的无线广播NPR。特别喜欢Diane Rehm主持的节目。

四大电视台中我最不喜欢FOX。Cavuto特别自以为是,O'Reilly 特别颐指气使。不喜欢的原因是伊战时FOX有睁眼说瞎话的嫌疑。
回复 | 0
作者:欢乐颂 留言时间:2010-08-24 10:37:53
谢谢多思兄详尽的介绍。另外可否也推荐几个好的节目主持人?节目好坏很大程度上看主持人的水平。电视节目我看得很少,目前只有一个主持人比较欢喜:bill o'reily. 还有60 minutes 以前看过几次,印象很深。谢谢。
回复 | 0
作者:love阳光 留言时间:2010-08-24 10:34:51
多思兄:俺正在埋头写博,差一点漏看了你的大作。
看过你这篇“漫谈美国的电视广播”后,俺对美国的媒体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又发现这还是多思兄2000年的旧作,俺这才了解什么叫“才高八斗”!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多思
注册日期: 2009-12-14
访问总量: 319,242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秋日感恩
· 夏日梦想
· “爱”的“本质”
· 湖畔风情
· 闲话“左、右”
· 漫谈美国的电视广播
· 呼唤“真诚”
分类目录
【“制”在人为】
· 浅析美国的公共图书馆
· 浅析美国居民的“废物”处理
· 浅析美国的体育赛制
· 浅析美国的学校教育
【随笔漫谈】
· 漫谈美国的电视广播
· 漫谈“生命共同体”内的“批判式思
· 漫谈“批判式思维”与“建设性思考”
· 漫谈“融入主流社会”
【魅力四溢】
· 足球的魅力--兼谈决定胜负的各种
· 业余体育运动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
· “多元组合”的魅力
· “分享”的魅力
【奇谈怪想】
· “爱”的“本质”
· 闲话“左、右”
· 呼唤“真诚”
· 鉴赏“秘诀”
【杂感闲聊】
· 万维博客的“木村阳一”
· 从“外来词”说开去
· 闲聊“网络礼仪”
· “用脚趾头想”靠谱吗?
【艺海漫游】
· 浅谈音乐剧
· 大片的份量来自何方?
· 笑声过后--浅析春晚小品的选材
· 艺海漫游的“导航坐标”
【海外影视】
· 浅析美国影片产销的商业化倾向
· 南韩影片《太极旗飘扬》带来的反
· 日本影片《入殓师》带来的震撼
· 韩剧《爱丽丝》让人刮目相看
【热忱推荐】
· 热忱推荐电视剧《永不回头》
· 热忱推荐电视剧《情陷巴塞罗那》
· 热忱推荐几位“业余作家”
· 热忱推荐电视剧《小姨多鹤》
【养儿育女】
· 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四)
· 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三)
· 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二)
· 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一)
【自由代价】
· 自由的代价(三)日裔美籍国民纪
· 自由的代价(二)D-Day纪念园散
· 自由的代价(一)二战纪念园散记
· 找寻心灵的“自由”
【浮光掠影】
· 夏日梦想
· 湖畔风情
· 浮光掠影西雅图
· 浮光掠影看哈佛
【往事点滴】
· 秋日感恩
· 春光无限
· 怀念秋天
· 开博于母亲的提示
【他山之石】
· 巴非特与盖茨联合答问(ZT)
存档目录
2010-09-07 - 2010-09-28
2010-08-03 - 2010-08-31
2010-07-12 - 2010-07-27
2010-06-03 - 2010-06-10
2010-05-06 - 2010-05-27
2010-04-01 - 2010-04-30
2010-03-01 - 2010-03-26
2010-02-01 - 2010-02-26
2010-01-01 - 2010-01-29
2009-12-15 - 2009-12-29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