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郭超闻的博客  
早起黑不贪  
我的名片
郭超闻
注册日期: 2013-01-21
访问总量: 3,13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李克强只有搞好民生一条道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原创】
· 李克强只有搞好民生一条道
存档目录
01/01/2013 - 01/31/2013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李克强只有搞好民生一条道
   

李克强还是有搞好民生抱负的

 

郭超闻

 

辽阔星原在博文《指望李克强改善民生,看来是扯蛋》中,通过未来总理李克强肯定此次政府部门雾霾应对的举动,就得出李克强搞不好民生的结论,似乎过于武断。

事情的起因是,据报道,日前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推荐一篇小文章时顺便对外界透露,李克强对于政府部门的雾霾应对,“给予充分肯定”。

 

笔者仔细读了这篇报道,这篇报道比较有意思。环保部部长是在通过他主管的中国环境报向读者推荐一篇名为《美丽中国呼唤共同行动》中,看似顺手地加了句:“又及,此次应对,克强同志给予充分肯定。”

 

其实读者都很明白,这看似无意的一句,其实是部长先生有意透出来的。部长先生的用意其实很简单,面对众多质疑和重重压力,用领导的一句肯定来缓解、抵挡一下,也是官僚们常有的心态。毕竟面对雾霾如何百般应对,在不透明的政治惯性下,外界是不多知的。领导自然知道下属的个中辛苦,那么领导的一句肯定,当然对于下属的“殚精竭虑”也是一种证明了。

 

一般而言,中央常委文件上的正规批示,有传达层级,除非规定或领导首肯,不得轻易向外披露。中央常委的重大批示若要公开,也应由中央相关机构统一组织传达,一般通过新华社对外发布学习。不对外传达学习的指示,往往在相关负责部门内部进行限制传达。

 

口头等一般性肯定或指示的传达就要看内容了。一般都要保密,但具体到环保部部长透露的这个“充分肯定”,可能是批示,也可能是口头。但这类肯定,往往也就是领导出于鼓励,顺口一说,顺手一写,下面即可视为表扬,也可视为客套,也可视为鞭策。一般内部传达一下也就了事。像环保部部长这种见诸报端的委婉传达”,实不多见。大概的确是压力山大,摆出来壮壮行色罢了。

 

但这类做法,在官本位时代,于己有短利;而在民本位时代,却于领导无益甚至有害。官本位下,领导的肯定就代表着一切,领导肯定,就是国家肯定,就是百姓肯定。但现在互联网时代,民智开启,当民意与官意相符时,领导的肯定就是民众的肯定,皆大欢喜。当民众关注点与领导关注点不同时,就容易造成冲突甚至反感。

 

急切之下,操作失当,固守官本位,无视民本位,而招致外界纷议,这应当是很多官员从这个事件中汲取的教训。

 

另外,虽然中共常委的话也是金口玉言,但考虑到当下这个现实,这个“充分肯定”是较不得真的。

 

所以,看人看事,不能一棍子打死,李克强对于雾霾事件,认识还是很清醒的。比如据中新网最新透露,此前PM2.5的公布就是李克强力主的。再比如他说,“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雾霾天气,有自然因素也有生产方式粗放的因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问题的解决也需一个长期过程。”而且特别强调,“但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还要求要直面雾霾天气,政府“应公开透明、及时并如实向公众公开PM2.5的数据”。这个“有所作为”虽不表明以前无所作为,但也表明李克强是有改善环境的抱负和行动打算的。

 

环境治理中国也摸索了相当一段时间,作为民生的重要内容,李克强这一代应当是有一个通盘考虑的。

 

另外,民生问题,是攸关中国,尤其是中共执政的头等大事。六四之后,经过江朱搞市场经济打底,胡温搞科学发展探索,到了第五代,已经成为中共执政的重中之重。能力如何且不论,第五代搞民生的抱负和责任都是具备的。

 

所以,风物长宜放眼量。还没真正上台呢,此时下结论,还早了点。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