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Pascal的博客  
“朝廷不是讓我隱蔽嗎?”“你也不看看,這是什麼時候了?!”  
我的名片
Pascal
註冊日期: 2014-10-22
訪問總量: 8,690,168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最新發布
· 執政秘訣.永遠不要把老百姓當人
· 烏軍無人機拍攝.俄軍威武-裝甲車
· 美國政府起訴郭文貴案庭審前動議
· 全球瘋傳主流社會痛罵死不打苗的
· 張平教授.觀察以巴衝突平民傷亡
· 一進大英博物中國館眼淚止不住地
· 人類政治文明中.英國12大貢獻:法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他山之石】
· 執政秘訣.永遠不要把老百姓當人
· 烏軍無人機拍攝.俄軍威武-裝甲車
· 美國政府起訴郭文貴案庭審前動議
· 全球瘋傳主流社會痛罵死不打苗的
· 張平教授.觀察以巴衝突平民傷亡
· 一進大英博物中國館眼淚止不住地
· 人類政治文明中.英國12大貢獻:法
· 到敵人後方去!到美國海軍基地去!
· 占領德英法建國哈里發!世界就是
· 愛死俄羅恨死烏蘭你河南戰友再曝
存檔目錄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1863年蘇州太平軍向淮軍投降.卻慘遭李鴻章屠殺.英人戈登憤怒至極
   

image.png

作者: 趙小昭

1863年,蘇州的太平軍守軍向李鴻章的淮軍投降,但開門獻城投降迎來的卻是一場屠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蘇州殺降事件”。

信仰儒家傳統的李鴻章,為何要行“殺降”背信棄義、殘暴不仁之舉?他專為此事上奏朝廷的專折能否採信?英國“常勝軍”將領戈登為何持槍追殺李鴻章?清廷又是如何平息此事件帶來的國家信譽危機?

一,慕王血戰守蘇州

公元1863年2月,李鴻章率領的淮軍和英國人戈登帶領的“常勝軍”聯手攻打蘇州,那是忠王李秀成的“大本營”,江南太平軍的主力所在。

▲油畫《金田起義》/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巡迴展

《影響中國的100次戰爭》( 張秀平、毛元佑、黃朴民主編,2004年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書中,對當年太平天國保衛蘇州城防的描述是這樣的:

“蘇州城四面環水,太平軍憑河修築長牆,牆內又築石壘、土營數十座,南自盤門,北至婁門,聯絡一氣。城內穴地為屋,上面覆板堆土,以御炮擊。由於太平軍設防相當堅固嚴密,因此,程學啟、戈登率部圍攻兩月,進展甚微。”

蘇州守城的主帥是李秀成的愛將——慕王譚紹光。太平軍在他的領導下打退了清軍一次又一次進攻,淮軍與常勝軍傷亡慘重。

1863年7月,江蘇巡撫李鴻章派出原太平軍降將程學啟為先鋒,配合戈登“常勝軍”圍攻蘇州,但屢屢被譚紹光擊敗。

11月27日凌晨1時,戈登率領的洋槍隊頭纏白毛巾(便於夜間分辨敵我),向向蘇州北門的婁門柵寨開進,打算夜襲蘇州。當他們靠近柵寨的時候,太平軍突然開火,向敵軍發射葡萄彈(一種土炮炮彈)。

洋槍隊架起二十多門大炮猛轟反擊,時間前後長達三個小時。但是炮彈紛紛落入太平軍的防禦工事內。

身披戰袍的慕王譚紹光身先士卒,指揮太平軍從暗處殺出。在他的鼓舞下,太平軍士氣大增,一些士兵跳出戰壕,用大刀和洋槍隊展開近距離肉搏.......

這次夜戰,儘管太平軍傷亡眾多,洋槍隊跟是損失慘重:士兵和軍官傷亡約200人,3名大尉和1名中尉均陣亡,柯克漢姆少校頭部重傷。

▲太平天國士兵戰鬥情形。1850年代外媒繪製

▲洋槍隊與太平軍戰鬥情形。1850年代外媒繪製

後來,戈登調整作戰方案,採取佯攻柵寨左翼的辦法,把太平軍的精銳部隊吸引過去,洋槍隊主力趁機泅水過河,攻占了柵寨。

太平軍無奈只得退守婁門城樓。儘管城內糧草彈藥不多,且外無援軍,但譚紹光仍堅持死守,誓與蘇城共存亡,戰局一時間陷入了膠着狀態。

二,投降的技巧

正如《紅樓夢》裡探春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守城的太平軍將領,除了慕王譚紹光,還有“四王”:納王郜雲官(郜永寬)、康王汪安均、寧王周文佳、比王伍貴文,以及“四天將”:張大洲、汪花班、汪有為、范啟發。“四王”和“四天將”控制着蘇州城內四分之三的兵力和(閶、胥、盤、齊)四個城門。

眼見大勢已去,一向與慕王不合的納王郜永寬、汪安鈞等便密謀投降,“密介副將鄭國魁,為請於鴻章,乞反正,許之”。他們通過淮軍營官鄭國魁,搭上了淮軍主帥程學啟,“遞稟乞降”。

▲從左至右:程學啟、劉典、韓進春, 1862年於上海/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

投降,講究的是經驗和技巧。選擇找程學啟,因為他在“投降”方面經驗豐富,堪稱典範。

程學啟原為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部署,守安慶,後降清。加入清軍後,程先是在曾國荃麾下,雖履歷戰功,但卻因“降將”這一不光彩歷史和不是湖南人,在湘軍中受到排擠。淮軍成立後,他轉投李鴻章,如魚得水,短短幾年官至總兵。

雙方都相信洋人最講信用,遂由戈登居間做保,定下了“投降計劃”:

1、獻城;

2、“生擒忠逆或斬慕逆首級來獻”。“慕逆”指的就是慕王譚紹光。

▲慕王譚紹光(徐洪浩飾),圖自 cctv歷史劇《太平天國》

12月3日,納王派人轉告清軍將領程啟學:太平軍除了慕王,其他諸王已同意投降。他本人不求軍職,只希望攜帶自己的財物回鄉。但其他人要求得到軍職。

12月4日早晨,原計劃是納王騙譚紹光上城樓上,推他下城,讓清軍俘虜。但此計因慕王不在未成。

當天下午2時,太平軍諸王進行祈禱後,穿上朝服、戴上朝冠,去慕王府參加軍事會議。會上,譚紹光要求大家同仇敵愾堅守蘇城。諸王便說守城太困難,指責慕王不顧將士死活...

爭論越來越激烈,康王汪鈞安突然從身上抽出匕首,譚紹光倒在血泊中。這個十七歲就參軍的太平軍一代名將,清軍圍城、洋人炮火都未能讓他屈服,卻被“自己人”割下了頭顱。

▲圖/電影《投名狀》

第二天,郜永寬來到清軍營中,將慕王首級獻給程啟學。“驗視無訛”後,清軍進入蘇州城,譚紹光舊部1000餘人被全部剿滅,慕王府被太平軍的一些將士和清軍趁機洗劫。

英商奧斯威爾德(Richard Oswald)創辦的英文報刊《中國之友》(the friend of china)的副主筆,他在遊覽蘇州時,曾去過慕王府的廢墟,他在日記中寫道:

“在這麼許多叛徒之間,紹(指譚紹光)終對自己的事業抱着耿耿忠心。”

當晚,投降的太平軍士兵全被剃髮。至此,投降(看似)圓滿結束。

三,李鴻章“殺降”

▲佩戴雙龍寶星勳章的李鴻章

昭曰:投降不讀《水滸傳》,獻盡城池也枉然。假如蘇州“八降王”讀過《水滸傳》,就知道投降的宋江們接下來的命運有多悲慘。

10月26日,郜永寬等“八降王”來到清軍營,喜迎朝廷“招安”。李鴻章命人捧出八件官服,當場封他們為總兵副將,並設宴款待。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快,又到時間說拜拜。”酒酣耳熱,“八降王”沉浸在升官發財的喜悅之中。這時,程學啟突然率精兵百名沖入帳中,八位降將當場斃命;另一邊,毫無戒備、手無寸鐵的數萬太平軍降軍,遭到全副武裝的淮軍屠殺,具體多少人數已難考證,一般認為兩萬多(也有說二十萬)。

“戰須移死地,軍諱殺降兵。”(《塞下曲》唐.姚合)

中國向來有“殺降不祥”之說,如同詛咒般籠罩在歷史的天空中,是古今中外兩軍對壘信奉的第一戒律。

殺降為何“不祥”?

1.兩軍勝負已定,對已經繳械投降的敵軍再行殺戮,違背天理和人心;
2.從戰略角度來看,殺降是不明智的,只能加劇敵方的怨恨恐懼,不利於分化瓦解對手;
3.從治國理念上說,殺降是相當愚蠢的短視行為,因為戰爭的目的是征服而不是殺戮。

所以,違背這條戒律“殺降”的將領,往往都會招來“不祥”的後果,難得善終。

秦國名將白起,號稱“人屠”,因在長平之戰後坑殺40萬趙國降卒,至今仍被很多人所垢病,最終被秦王賜死;

“西楚霸王”項羽坑殺秦軍降卒20萬人,失去了秦國人心,斷絕了項羽入關以後在關中立足的可能;

“禍莫大於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也。”日本史學界普遍認為“李廣難封”是因為李廣殺死已投降的羌人800餘人,所以百戰不得封侯,死於刀筆吏之手;

北宋帝王多次頒布禁止殺降的詔令,並對殺降的將士予以懲處;

毛澤東在讀《魏書·劉表傳》時,就裴注中所載劉表“殺降”之事批曰:“殺降不祥,孟德所不為也”,表明了他對曹操“不殺降”的肯定......

一生以儒學思想教育他人的李鴻章,當然是知道“殺降不詳”這一道德文化古訓的。然鵝,中國文化就是這麼博大精深,除了“殺降不詳”,還有“顧全大局”。在私信中,李鴻章這樣解釋:“此事雖太不仁,然攸關大局,不得不為”。

太平天國是近代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農民起義,歷時14年,先後攻克過600餘座城市,極大地動搖了滿清的統治。

依照雷鋒同志所說“對待敵人要像秋風掃落葉般殘酷無情”,將太平軍趕盡殺絕,只是手段稍微過分了點,無傷大雅。所以清廷認為李鴻章“所辦並無不合”、“甚為允協”!

號稱“理學家”的曾國藩也稱讚道:“此間近事,惟李少荃在蘇州殺降王八人最快人意”、“殊為眼明手辣”。

殺降帶來的後果,最明顯的就是斷了太平軍中,如陳坤書、黃子隆等原本有“叛變企圖”的人投降的念頭,“欲保常州以為金陵犄角,奈事不成,只有盡忠”即使投降也無法保命,不得不繼續與清軍死戰;在李秀成自述中,對“蘇州殺降”事件也有相同的說法,“是以至今為頭子不敢投者,因此之舉”。

誰也不能說,假如李鴻章沒有“殺降”,剩下的太平軍會乖乖地放下武器,開城投降。

但是李鴻章的戰友---“常勝軍”主帥英國人戈登顯然不懂中國文化,更不明白中國人的“兵不厭詐”、“斬草除根”其中的智慧和玄機。

四,憤怒的戈登

▲查理·喬治·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1833年1月28日—1885年1月26日),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工兵上將。參與過占領北京和火燒圓明園,後任“常勝軍”洋槍隊隊長,助清朝鎮壓太平天國。

“蘇州殺降”事件震驚中外,一時間輿情洶湧。

作為太平軍和淮軍約降的證人,“殺降”讓戈登大受,憤怒異常。他認為李鴻章背信棄義,毫無“簽約精神”,侮辱了他的人格,他抱着郜雲寬的首級大哭不已,提着左輪手槍在蘇州城內到處找李鴻章決鬥。

李鴻章只能躲到城外的小汽船上處理公務。

對清廷的賞賜,戈登(一開始)是拒絕的,“陛下所授與物品,因蘇州陷落以來之事情怏怏而不敢納受,實為千秋之遺憾”;戈登向英領事館通報此事件後,揚言要將蘇州交還太平軍,並且率領他的常勝軍攻打李鴻章的部隊。

“殺降”竟然引發了一場嚴重的外交事件,這是李鴻章始料未及的。

英國最高統帥薄朗將軍指示戈登“中止對清朝事業的全部援助”;英國公使卜魯斯通知清政府,根據他的命令“戈登不得以任何方式同李鴻章保持聯繫”;各國駐滬領事館官員代表全體外僑,“無保留地譴責李撫台最近在蘇州的舉措,是違背人性的極其嚴重的背信棄義行為!”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70M052T0521VDH4.html



image.png


      瓦格納普里戈津 — 死定了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png


image.png


Image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