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的甲骨文 
一栋房子和一扇门,这里强调的是门的朝向。 向的金文 
与甲骨文相似。但中间上面有个尖顶,表示房顶。 向的小篆 
中间的顶变成了一点,房顶变平了。 向的隶书 
房顶的点变成了短撇,失去象形。 现在来看尚字。 尚的金文

上面是八,这里是它的原始意思:分,就是把东西分开。这里是房子,分这里是扩大房子的意思,表示一个很大的房子。这样的大房子古代肯定不是一般人能住的,而且国王住的,现在我们把它叫做“宫”。 读者可能会问:“你怎么知道是大房子,宫殿的意思“?我的研究方法是,先根据字的象形分析一个意思,比如这个”口“,也可以是说话,也可以是窗户。到底是什么?就把这个意思拿到含有这个”尚“字的合体字中检验,比如下面的“堂,赏”进行检验,说得通就是对的,说不通就是错的。有时候大部分说得通,少数说不通,这需要进一步分析。比如,是不是有些字简化了,原来不是这样?或者是不是有假借(比如“它”原意是蛇,后来假借为“它”。“蛇”只好加上一个虫子旁来区分),等等,再决定。有时候仍然不能决定,就放在一边,或许哪天就找到答案了,或许永远也找不到答案。 尚的大篆 
与金文相似。 尚的小篆 
向的上面的一竖就是夸张的房顶。 尚的隶书 
与小篆相似,但左边一竖变成了撇。 尚就是大的厅堂,国王也可能是很大的部落首领办公的地方。 “高尚”原来应该是高大宽敞的宫殿,后来转成品格高尚的意思。
“尚书”有两个意思。 第一,《尚书》,维基百科解释为:“字义为上古之书,是上古及夏、商、西周君臣的讲话记录,近于文告、谕令、公文之类,也是散文之祖、记言体之祖。元代以后,通称书经”。就是在宫廷(尚)里的记录。 第二,尚书(官职),战国开始设立,主要是负责皇宫(尚)里的奏章,文书工作,相当于秘书。到了汉朝以后地位大为提高,成为有权的官员。隋朝设立六部,首领叫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宣统三年,尚书改为大臣,相当与现在的部长,但比部长大,比如礼部尚书管理的事务有:外交,教育,文化。 现在来看堂字。 堂的大篆 
上面是尚,下面是土字。就是很宽敞的厅,但下面不是大理石,或地板,而是土。中国南方很多地方的房子正中叫堂屋,就是比较大,下面是土基。但后来堂字并不一定是土地基,比如礼堂,食堂,庙堂,甚至还有天堂。总之,是比较高大宽敞的室内建筑。 当尚变成了高尚,尚未,等意思,堂则继承了尚的原意。 堂的小篆 
与大篆相似。. 堂的隶书 
与小篆相似 现在来看赏字。 赏的金文 
上面是尚,中间小点是尚中向字表示屋顶的。下面是贝。就是国王在大堂上赏赐下面的功臣或官员。 赏的大篆 
上面是尚,下面是貝. 赏的小篆 
仍然是上面尚,下面貝。 赏的隶书 
与小篆相似。 赏的繁体宋体字 
与隶书差不多。 赏的简体宋体字

下面的貝变成了简体贝。 还有一些带尚的汉字: 裳-宫廷里穿的衣服; 尝(嘗)- 宮廷里品尝。注意繁体字下面是“旨”,国王下旨品尝,不然谁也不敢。 棠 – 宫廷里的花木 常 – 宫廷里挂的布?可能是国家的旗帜之类。有人认为是裤子或裙子,裳则是上衣。我倾向是国家的旗帜。 敞 – 打开。反文旁是做什么,自己做,或强迫别人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