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思羽的博客  
乃识乾坤大 尤怜草木青  
https://blog.creaders.net/u/4822/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转贴:中国特色的“闹感”文化 2013-04-08 08:07:17


这篇妙文有点长,可是骚到了中国特色文化的痒处,就像一面哈哈镜,让人不经意间窥见一个奇怪但又并非不真实的自己。


中国特色的“闹感”文化


作者:花满楼100

 

      这个世界存在各式各样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其风情万种处。我很怅恨于那西方文化,不论其枝桠有多少分岔,根须有多广多深,却可以一言以蔽之——“罪感文化”;那蕞尔小帮的日本,竟然也能与西洋分庭抗礼,美其名曰“耻感文化”。何我泱泱大国,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里面酱缸子文化菜坛子文化酒瓶子文化屎盆子文化样样俱全,却找不到一个精当的词汇来一言以蔽之?此恨在心中堆积已久,苦于不能解恨。


   近段时间闲下来翻翻《水浒传》,偶然间翻到最前面的回目一页,扫视几眼,突然有了发现,让我豁然开朗,以前种种积恨一朝开解。


   因为我于不同的回目名称看到同一个字重复了若干遍,哪一个字让我如此欣喜若狂呢?答案是一个“闹”字。


   请看:九纹龙大闹史家村,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鲁智深大闹野猪林,阎婆大闹郓城县,郓哥不忿闹茶肆,武松大闹飞云浦,花荣大闹清风寨,镇三山大闹青州道,船火儿大闹浔阳江,病关索大闹翠屏山,宋江闹西岳华山,张顺夜闹金沙渡,李逵元夜闹东京,李逵梦闹天池。《水浒》一百二十回书,举凡用一十五个“闹”字标目,施耐庵施公是有心人,把中国文化的秘密藏在了这里,我等上下求索,旁搜远绍,每每当面错过,想来不禁惭愧之极。


   君不见《水浒》里最精彩,读者最喜欢看的,恰恰是里面最闹的情节。不必要千军万马,不必要天翻地覆,鲁智深的一根禅杖,李逵的两把板斧,武松的两个拳头,张横的一手板刀面,华荣的一支神箭,甚至阎婆的一身泼辣,郓哥的一肚子忿气,都可以大闹一通,闹得读者们——或者可以叫看客们哈哈大笑。闹的舞台不拘一格,或者是五台山上的神仙古刹,或者是野猪林那样的猛恶林子,或者是翠屏山那样的荒山野岭,可以是天子脚下,可以是县衙门口,可以是月黑风高的江边,可以是月明星稀的村寨。闹的时间不拘光天化日,不拘月黑风高,不拘风雨如晦,像李逵一样,连做梦都无比地闹,竟然闹到了天池。闹者的身份不一,有好汉,有歹徒;有和尚道士,有丫鬟婊子;有水面讨生活的,有拦大路剪径的,有当垆卖蒙汗药酒的;有山大王,有朝廷命官,有升斗小民;有小厮,有婆子。地无分南北东西,人无分好坏官民,时间不论昼夜春秋,舞台不论咫尺万里,演员不论大腕龙套,观众不论多寡贤愚,总是付诸一闹,闹的效果总是哈哈大笑。古今多少事,都付哈哈大笑中。


   在这样的哈哈大笑中,黄文炳和王婆被一刀一刀地剐掉了,黄文炳的心肝还做成了醒酒汤,他两被剐时的惨叫被淹没了;野猪林里董超薛霸并没有被鲁智深的大闹所吓倒,后来又继续做了押送犯人的鸟公人,可以继续迫害卢俊义;小霸王周通强抢民女的行径本来比高衙内还恶劣,被鲁智深一闹,居然上了梁山做了和鲁智深一样的好汉;阎婆自不量力大闹郓城县,宋江若无其事找柴进喝酒去了,让人忘记了阎婆的女儿阎婆惜是个二十出头的花一样的女孩,拿来祭宋押司的刀万分可惜;武松从景阳冈到阳谷县到快活林到飞云浦一路闹到张都监家,杀了万恶的淫妇嫂嫂踢了万恶的恶霸蒋门神杀了或万恶或一点都不恶的张都监满门良贱,呸,今日才出了一口鸟气;船火儿张横大闹浔阳江,留下千古名句——你要吃板刀面还是馄炖,此名言足以与没有大闹浔阳江的白居易在这里写就的《琵琶行》媲美……


   另一边,高俅和赵佶在蹴鞠场上把大宋江山闹得乌烟瘴气,赵佶和杨戬在婊子家里把天朝上国闹得风流无比,蔡京领着一般维新官吏拉上王安石的灵牌跟旧党大闹,童贯大公公带着大宋军队一直闹到辽国迎来了女真人……


   这一切,演得热闹,看得热闹,笑果出奇地好。一切的残忍、强横、暴虐、荒淫荒唐,一切的呻吟、哀告、惨呼、撕心裂肺,一切的恻隐、仁慈、廉耻、生人之气,一切的反思、教训、痛悼、洗心悔改,轰轰烈烈花花绿绿的造反啊,起义啊,变法啊,驱除鞑虏还我河山啊,等等,全都是演出闹剧的材料,全都不过供人破颜解颐哈哈一笑。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两者都是要达到引人注意引起疗救的目的。而闹剧的本质,是要把那些有价值的东西通通变成无价值的东西,坚决干净彻底地把价值剔除出去,让人没有价值,让人毫无心肝地在哈哈大笑中活着。


   《水浒》这部奇书里的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只不过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北宋演出一回,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地演下去。看客们得到什么了呢?得到了无限满足,戏散了各自走散,戏接着演出下一回,走散了的再乌合起来接着看戏。
   
   施公明明提醒我们,中国文化的秘密就是一个“闹”字,四字以蔽之——“闹感文化”,与那东洋耻感文化西洋罪感文化恰成对仗之势,如此方可在文化的大观园里鼎足三分。
   
                    

                                 二

   翻翻其他几大名著,也是满纸触目惊心的一个“闹”字。


   孙悟空大闹天宫,大闹地狱,大闹龙宫,闹来闹去,天宫还是那个天宫,玉帝还是那个玉帝,如来还是那个和尚,观音还是那个圣妇,猴子还是那只猢狲,妖精还是躲在深山躲在闹世躲在皇宫血盆大口吃凡人。孙悟空闹来闹去,也不过让神仙们瞧了一回热闹,何曾触动过体制半分。


   一部《三国演义》,最突出的情节是张飞在马上横了丈八蛇矛大闹长坂坡,独对曹军二十万,大喝一声,吓得曹军大将心惊胆裂而死,吓得曹军士卒屁滚尿流而逃。董卓吕布二袁曹操刘备孙权或轮流或合作上演闹剧,司马氏后起之秀后来居上接着闹,看客们大饱眼福眼福无穷接着看。


   《红楼梦》换了丫鬟小姐公子小厮闹,闹得最出格的是王熙凤,为了老公黑杏出墙大闹宁国府,全不给诗礼簪缨之族留半点体面。少爷老爷小姐老姐们闹来闹去,闹了个白茫茫大地不干净,末了兰桂齐芳家道复兴还要无休无止地闹下去。


   《金瓶梅》里作者谆谆告诫的色空之说,淫欲害人之论无人理睬,大家津津有味欣赏的是“潘金莲大闹葡萄架”这回书。西门庆的结局:精尽继之以血,血尽继之以丝丝凉气。这个宿命世人视而不见,到今天香港人拍三级片拍得最起劲的就是潘金莲闹过的葡萄架。


   翻遍白话文言,正史歪史,官修私修,志鬼志怪,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无一不看到一个“闹”字。


   好一个“闹感文化”。
   
  

                                   三

   

    中国人最喜欢看热闹,也最喜欢演热闹。我们看那京剧戏台子,人没出现,先是一通锣鼓。这锣鼓乐器,喧哗盈耳,是中华独有,透着格外热闹,比西洋的什么歌剧舞剧悲剧喜剧闹热多了。他们那些个交响曲,演奏的人一大摊子,但说到热闹,远远不如几声锣鼓响。


   还有一样道具,透着无比喜庆热闹的,那就是鞭炮。婚丧喜庆,逢年过节,家家户户放鞭炮。过去有一穷汉,过年买不起鞭炮,怕人笑话,于是到点时猛拍桌子几掌,第二天邻居称赞,说就数这穷汉家里鞭炮贼响亮,来年一定大兴大旺。笑话归笑话,放鞭炮盼热闹的心里闹得很。闹新年闹新年,新年不闹怎么像新年?


   当然西方人不那么讲求热闹,他们偷走了中国人造鞭炮的材料——火药,却拿来做大炮,真真无趣得紧。


   晚近以来的中国人里,爱瞧热闹戏的首推慈禧,中国的闹剧大发展,慈禧功莫大焉。在老佛爷面前,演悲剧是不合适的,除非优伶们不想活了;演喜剧还是不行的,因为喜剧离不开讽刺,谁敢在老佛爷面前讽刺呢?剩下只能演闹剧了。闹剧怎么个闹法?《红楼梦》里有精彩描写。“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毕露,甚至于扬幡过会,号佛行香,锣鼓喊叫之声远闻巷外。弟兄子侄,互为献酬,姊妹婢妾,共相笑语。”这种场面,在最喜欢热闹贾宝玉看来,“繁华热闹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一般稍有钱的士绅财主,或为庆生,或为庆节,无不请戏班子热热闹闹一番。如果像贾宝玉家里那么有钱有势,即养起戏班子来,随叫随到随听。中国的闹剧文化遍地生根,蓬蓬勃勃发展起来。


   按国人对闹剧的嗜好,虽无明文可考,但可以说从北宋以来就得到了大发展。北宋的勾栏瓦肆,热热闹闹的,大底上演闹剧的居多。宋有话本元有杂居明有传奇清有京剧,热闹形式代有创新,闹剧人才代不乏人。


   中国的优秀剧目,大多是闹剧。我们看窦娥冤,看着看着就像是悲剧了罢,到结尾清官问案,沉冤昭雪,坏人得到恶报,皆大欢喜。牛郎织女恩恩爱爱,喜气洋洋,不料王母娘娘横加干涉,“拆鸳鸯在两下里”,银河波浪汹涌,眼看就要向悲剧方向发展,到末了却喜鹊搭桥金风玉露一相逢,羡慕死人间男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芝与焦仲卿,悲悲戚戚一番,最后一对化蝴蝶,一对化鸳鸯,和和美美双宿双飞。


   中国的传统剧目,无论中间如何悲喜,到末尾离不开热闹,总不忘让人开心一笑。像《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麦克白》,莎士比亚笔下那样的悲剧,一个都没有。中国有的,只是闹剧。


   现在不玩京剧了,嫌它不够热闹。改为玩抗日剧。一个小孩子张嘎玩得日本鬼子团团转,一个泥腿子李云龙像搓泥巴一样搓日本鬼子,残酷的抗日战争,付出了三千万中国人的生命,到今天不过成为一场回肠荡气的闹剧。


   “闹感文化”已是深入中国人骨髓。

  

                                四


   不管是无事生非还是有事生非,只要有热闹可瞧,中国人是一定不肯放过的。这里又有一个笑话说明国人这种心态。有一大汉喜欢看热闹,有一天他发现大街上围了一大堆人在看热闹,便冲上去看。因为人太多了,挤不进去,便灵机一动,说道:“请让一下,我是死者的家属!”大家哗的一下闪出一条道来,他便冲进去。一看,转身就跑。为什么呢?原来死的是头猪。


   鲁迅先生曾经在《呐喊自序》里非常气愤中国人爱瞧自己同胞被日本人处死的场景, 在《药》里又气愤了一回,以为太没良心,伸长了鸭脖子看烈士砍头。其实这跟良心麻木无关,中国人天性爱热闹,什么革命起义到头来都是闹剧而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有幸在一个小县城里看到枪毙犯人的一幕,那当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瞧热闹的人不住口称赞那个犯人毫无惧色“英勇就义”。猪死了都要瞧热闹,何况人死了?


   我敢说中国人的婚丧嫁娶最热闹了,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凑到一起,吃吃喝喝热闹一番就散。


   我参加过太多朋友的无聊之极热闹之极的婚礼。婚姻本是神圣庄严的,偏要搞得热闹。婚礼的主持人不准备几个黄段子笑话,不能把吃酒席的人逗哄堂大笑,保证下次再没人来请他。热闹吃喝热闹敬酒之后,还有更热闹的呢,那就是闹洞房。 最奇怪的是,死了老子死了亲娘居然也叫喜事。请了一班和尚道士敲锣打鼓一番,胡言乱语一番,让生者不能睡觉,让死者不能安眠,居然把这个叫做尽孝。几天几夜的道场,热闹给活人看的。在当下中国,父母活着的时候不给饭吃,死了风风光光热热闹闹办丧事的不乏其人。


   中国人从生到死,不过闹剧一场,笑话一场而已,闹完笑完人到终点。所以中国人身上,少有崇高的东西。

  

                                       


   三皇五帝们最能闹腾,有的武闹,有的文闹。


   武闹的方式是杀人盈野,流血漂杵,血泊里红袍黄袍加身;文闹的方式是“禅让”,雍容揖穆,井然有序,一团和气和平交权。


   “闹感文化”的一个特点是闹过玩过笑过就算,很少去追根究底,很少去寻找出路,很少去寻求救赎。


   它把那些悲伤很好地掩盖,把血泪揩拭干净,把无耻轻轻洗刷,然后披上一席华衮,又开始新一轮闹腾。


   “闹感文化”熏陶下,悲伤与欢笑,崇高与卑鄙,来路与去路,全都模糊不清,全都混为一谈。


   所以我们千万次掉进同一个陷阱。


   古往今来,有多少闹剧在神州大地上演?前一阵子闹革命,现阶段闹心。要问闹够了没有?答曰:我们是闹着玩的。

 

 


 

浏览(861) (2) 评论(10)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思羽 留言时间:2013-04-14 06:14:01
谢谢寡言博顶文。你的“航母 国母 水母 酵母”真是谐趣横生,又针砭时弊的妙文一篇。佩服。
回复 | 0
作者:寡人 留言时间:2013-04-11 14:21:06
这我想是否是与中国人日常生活缺乏乐趣与个人自由有关:只能通过这种自己闹/看热闹(看他人闹)的方式来获得一种补偿--直接的/代入式的快感。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喜欢热闹的居多,爱独处的甚少。
思羽,你的上一篇(关于“国母”的)很有功力,学习了。
回复 | 0
作者:思羽 留言时间:2013-04-09 13:28:08
谢谢吴言的妙评。“红杏枝头春意闹”和“江南三月,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的”闹“,”乱“”杂“,不但不令人厌烦,反觉得不如此不能烘托出初春的无限生机。古人对天地鬼神尚有敬畏之心,所以古人的闹也多是有节制,甚至有韵味的闹。今人的闹,则越来越变成无底线的胡闹了。
回复 | 0
作者:吴言 留言时间:2013-04-08 22:36:49
嗯,该文作者挺有才的。“闹”字选用的好!

当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宋祁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评价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位花满楼100将中国文化对比西洋/东洋文化归纳为"闹感文化",可谓境界全出也。

谢谢思羽的转贴。
回复 | 0
作者:思羽 留言时间:2013-04-08 16:05:10
凡平兄春安。谢谢到访。
回复 | 0
作者:多瑙河畔-凡平 留言时间:2013-04-08 14:11:02
好文,思羽、星辰、芹泥诸评论也妙,学习了。大顶!
回复 | 0
作者:思羽 留言时间:2013-04-08 10:35:26
芹泥:谢谢来访和留言。我也觉得只有群星璀璨,令人荡气回肠的先秦文化,才是值得中国人自豪的。

在国外时间长了,不知道为什么反而更喜欢思考这些“遥远”“虚无”的话题。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本来是属于年轻人的思考吧?。
回复 | 0
作者:思羽 留言时间:2013-04-08 10:25:07
星辰:

谢谢来访,完全赞同你的分析。其实也并不是中国人不肯做深刻的反思。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后来的八十年代不是思想极为动荡,文化上深刻反思的年代么?可惜前者遇上了“九一八”,中国再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后者就不消说了。时也,命也,运也?
回复 | 0
作者:芹泥 留言时间:2013-04-08 10:05:28
的确是好文,大顶!

还是“闹”比较贴切,总体来说,缺乏冷静的独立思考。 但我觉得这种文化在前秦是没有的,是一次次农民或绿林造反慢慢形成的拳匪文化的一部分。

谢谢博主转载好文!
回复 | 0
作者:星辰的翅膀 留言时间:2013-04-08 09:12:35
思羽,

上篇文章看过后,觉得写得非常好,没有来得及赞一句。这篇虽是转载,却也看得出你看问题的深刻。

反思中国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问题,因为我们遇到了“千年未遇之危局”,那就是西方文化的挑战。中国文化被普遍认为是“乐感文化”,也就是追求(肤浅的)快乐。这篇说的“闹感文化”,与“乐感文化”相比,似乎更低级了点,呵呵。中国文化太感性了,缺乏深刻的思辨和深沉的宗教情感。中国人就喜欢在嘻嘻哈哈,热热闹闹中忘掉自己。
回复 | 0
我的名片
思羽
注册日期: 2011-02-13
访问总量: 517,69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也谈黄花岗哪去了
· 极品人妻梅兰妮亚
· 今天是川皇登基的日子
· 川普为何不告推特
· 是真爱还是家暴
· 川普败选感言/川粉如何自救
· 也谈万维上小鱼和老嘎的“失踪”
分类目录
【我思故我在】
· 也谈黄花岗哪去了
· 极品人妻梅兰妮亚
· 今天是川皇登基的日子
· 川普为何不告推特
· 是真爱还是家暴
· 川普败选感言/川粉如何自救
· 点赞人数,点击率,网红
· 也谈万维上小鱼和老嘎的“失踪”
· 也谈为何写博
· 杨安泽的发言与我们的文化
【闲潭梦落花】
· (ZT)美貌的秘密-也说三庭五眼(
· 从梅兰妮和彭妈妈的衣品谈起
· 再谈老人自杀问题及其他
· test
· 歪批《幽梦影》
· 木棉的葬礼
· (ZT)红楼梦中的爱情--评《红楼梦
· 国内就医小记
· 渥太华郁金香节(多图)
· “红楼梦谭”一周年祭
【心远庐】
· 《李园恩仇录》整理版
· 《春明外史》和民国时代的爱情
【那些感动过我的文字】
· ZT:美国的小孩为什么个个自信
· 转贴:中国特色的“闹感”文化
· 先看旧居的竹子——“民国范儿”随想
· 老旧与朴素的魅力 - (转贴)台
· 《幽梦影》警句
· I Promise Myself
【原创小说】
· 《李园恩仇录》大结局
· 《李园恩仇录》之二十一:情归何
· 《李园恩仇录》之二十:去意徊惶
· 《李园恩仇录》之二十:去意徊徨
· 李园恩仇录之十九:铁血丹心(下
· 李园恩仇录之十九:铁血丹心(中
· 李园恩仇录之十九:铁血丹心(上
· 李园恩仇录之十八:卿本无缘(下
· 李园恩仇录之十八:卿本无缘(中
· 李园恩仇录之十八:卿本无缘(上
存档目录
2021-03-04 - 2021-03-12
2021-01-09 - 2021-01-14
2020-11-08 - 2020-11-08
2020-04-06 - 2020-04-26
2020-03-09 - 2020-03-29
2020-02-07 - 2020-02-27
2019-08-20 - 2019-08-20
2019-06-18 - 2019-06-18
2018-11-21 - 2018-11-21
2018-09-18 - 2018-09-18
2018-08-10 - 2018-08-26
2018-02-21 - 2018-02-21
2018-01-22 - 2018-01-29
2017-12-06 - 2017-12-11
2017-11-08 - 2017-11-27
2017-10-30 - 2017-10-30
2017-01-12 - 2017-01-12
2016-11-30 - 2016-11-30
2016-03-10 - 2016-03-10
2015-11-17 - 2015-11-22
2015-09-15 - 2015-09-25
2015-08-20 - 2015-08-20
2015-05-19 - 2015-05-29
2015-04-24 - 2015-04-30
2015-01-26 - 2015-01-30
2014-10-14 - 2014-10-14
2014-09-02 - 2014-09-02
2014-07-28 - 2014-07-28
2014-06-10 - 2014-06-22
2014-05-02 - 2014-05-24
2014-04-30 - 2014-04-30
2014-02-17 - 2014-02-28
2014-01-01 - 2014-01-25
2013-12-05 - 2013-12-30
2013-11-01 - 2013-11-30
2013-10-01 - 2013-10-31
2013-09-11 - 2013-09-30
2013-08-09 - 2013-08-15
2013-07-05 - 2013-07-29
2013-06-03 - 2013-06-27
2013-05-01 - 2013-05-29
2013-04-08 - 2013-04-29
2013-03-25 - 2013-03-25
2012-05-01 - 2012-05-09
2012-04-18 - 2012-04-18
2012-02-13 - 2012-02-13
2012-01-24 - 2012-01-24
2011-02-23 - 2011-02-23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