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曹诗里的问句 雨斤 很多诗词里,都有问句。 通常诗句里的问句,分为两种:设问句和反问句。 设问句,是真问。就是作者真的感到迷惘,没有答案。例如,屈原的《离骚》和《天问》里的许多句子。再比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屈子悲愤
反问句则不同,是假问。诗人对自己提问的答案,其实早已“胸有成竹”。之所以用问句来表达,其实只是为了加强语气,增加修辞效果罢了。 比如,老曹的徒弟题帕三绝里的“暗写闲抛却为谁”,和“不识车城路也无”二句。 前者问,却为谁,作者自己当然心知肚明。但,挑白了说,既不文雅、太过直白,又不符合修辞的美学原理。读诗的人,见了此句,也会砰然心动,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心有灵犀一点通”,见诗如见人。所以,这种反问句,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后一句,问的意思是“我难道不认识去那个城市的路径吗?”注意,前面还铺垫了一句“眼前纵有千条道”。也就是说,我眼前的道路再多,我也能从中轻松的认出我想去的那条路。 既然认识路,那为何不去呢? 这个么,先卖个关子。下回接着再侃。周末愉快,祝你平安! 再比如,七律末尾的那句“浮生识得几莫愁”,表面上看似乎在问认识几个。其实是说,没有几个,只认识你一个。这是在变着法儿,婉转的表达“你是我的唯一”。正是:杜鹃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送春 宋 王龄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