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绝转载!
我所知道的美国同志 (二)
情为何物
大凡世上男女,都敌不过一个情字。难免为情所苦,为情所困,故而痴男怨女,比比皆是。殊不知情之于同性恋人,亦如普通男女。西汉时,汉哀帝不忍叫醒枕着他衣袖而熟睡的同志恋人董贤,宁肯断其衣袖。这一故事最终衍申成了“断袖之癖”这个有十足贬义的词。我个人对同志之情的了解,是从我对那些朋友的观察得来的。罗切曾是我的助手,与我一起工作了两年。他是一个
Gay。在感情问题上他可谓历尽坎坷,但却痴心不改。多年来他换过几个恋人。每一段感情他都非常投入,而每一次的分手又让他伤心欲绝。最惨的是他在与前任男友分手很久后还在替他付欠款,那人用罗切的信用卡花了一大笔钱。由于信用卡贷款利息高,利滚利的结果害得他以后很久每月都要交 800美元来支付那笔本不属于他的欠款。 罗切最近的一个恋人和他同居了三年,他对他真的是柔情万种。常听见他在公司里十分温柔地和他的爱人通电话。二人一旦闹矛盾,罗切的情绪马上就溢于言表,以至于影响他的工作。曾经有一次他爱人决定和他分手,他几乎完全垮掉了,根本无法进行正常工作,一连几天几乎每天都做错实验。当时我们做的是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实验周期较长。公司与学校不同,课题都有时间限制。他接二连三的出错让我非常冒火,但当我看看他那一张惨白的面孔和那恍恍乎乎的神情,实在下不了狠心苛责他。只好自认倒霉 ,替他收拾烂摊子。还好的是他和他的同志爱人最终和好了。
一个让人好奇的问题是同性恋人如何能在人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半。其实,答案很简单,“甜蜜的爱情从哪里来,是从那眼睛里到心怀”。正如男女相恋,同性恋人也能从眼神里分辨出自己的同志。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部电影。男主人公押解一个女犯人,路途中在一家酒吧休息,遇到另一男人。四目相对,短短一瞬间,道尽千言万语。女犯人在一旁洞察秋毫。于是悠悠地问:“你可是充分地享受了刚才那一瞬间”?一语道破了男主人公的同志身份。当然除了眼神以外,还有其他的方式。一个同性恋朋友曾告诉过我他们之间有一定的手势。只是这手势可不能谁便乱打,万一打错了对象,而对方又懂得此手势,则有可能会有生命之虞。随着社会的开放,各大城市里都有同性恋人聚集的地方,如像前面提到的
Gay Park 或同性恋人酒吧 (Gay Bar),在这些地方应该容易找到自己的同志。 金星家庭与火星家庭
多年前,两性关系学专家
JOHN GRAY出了一本畅销书。名为:男人从火星来,女人从金星来 (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这本书探讨了男人和女人的与生俱来的差异,把他们比之为从不同星球来的人。这种差异,使男人和女人永远不可能完全沟通,也就造成了普通夫妻之间的基本矛盾。有趣的是,这种矛盾在同志家庭里却不存在。从这个角度上讲,同性所构成的家庭倒还有他的独特之处。当然这不等于同性恋人的家庭就没有问题了。根据统计数字, Lesbian 的家庭要比 Gay 的家庭稳定性高,原因主要在于男人的见异思迁。男人对爱情的专注本来就不如女人,而两个男人在一块时,不稳定的因素自然就更高了。相反的是, Lesbian 的家庭就要稳定得多。除了女人对爱情的专注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她们中很多人都养育了孩子 (而 Gay 的家庭大多没有孩子 )。母性对孩子的责任,增进了家庭的稳定性。 前面提到的芭芭拉 ,她的配偶艾丽丝即生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当然这些孩子都不是艾丽丝同其他男人生的,而是人工授精的产物。我的朋友萝拉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作为女人,她比我幸运,因为她可以和她的配偶商量谁生孩子的问题,而我则是别无选择。这话倒是很幽默。其实这种方法生养孩子的另外一个“特别之处”是可以选择生什么样的孩子。精子库里有着完整的捐精人的资料,购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挑选自己想要的基因以决定小孩的长相,头发,肤色等。我个人对她们养育孩子的事持保留态度。总担心对小孩的心理成长不好。女人有想做母亲的天性,生养孩子也是她们的权利,本无可厚非。然而对于无权挑选自己出生的孩子们来说,似乎不太公平。这种有两个妈妈 (孩子们称呼她们皆为妈妈 )的家庭出来的小孩难免在学校里不被其他孩子笑话。再者小孩从小没有父亲,对他们的心智成长也不好。
路在何方
近年来,同性恋家庭的合法权力问题,一直是媒体关注的中心。同性恋希望他们的关系能够合法化,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他们的配偶也能够享受一些合法权益,如像家庭医疗保险,等等。有不少同性恋家庭是得到了父母的理解。一位朋友曾给我看了她的结婚照片。她的婚礼办得像其他人的传统婚礼一样堂皇。在碧绿的草地上,她身着美丽白色婚纱。她的女配偶则打扮成男人模样,身着白色西装。两边家庭的父母都来给她们贺喜。这一对人无疑是幸运的。更多的同性恋则没有这么幸运。但不管怎样,与从前相比,社会对他们越来越宽松,同性恋人至少可以选择他们自己愿意的生活方式,而不会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委屈自己。一个让我不解的问题是当真有这么多人是生就的同志,还是媒体对此负有责任?是否因为媒体的过分渲染使有些人对自己的性向发生质疑,便选择了同性家庭。从今年 2月 12日开始 (注 ),旧金山市新上任的市长同意给同性恋发放结婚证书,这一举动在世界上引起渲然大波。到目前为止,已有三千多对同性伴侣来旧金山领取结婚证书。其中很多人是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各界人士对此议论纷纷。此事发生后,布什总统即明确表态支持宪法修改案里加进一条禁止同性婚姻合法化。根据统计数据,尽管大多数人士认为婚姻只应该是男女之间。然而,却并非个个赞同将此事写入宪法修改案,。何去何从,尚未可知。 ( 全文完 )
注:此文写于
2004年,贴出时几乎没作任何改动。所以这里的“今年”是 2004年。 我所知道的美国"同志" (一)
文章评论
作者:老冬儿
留言时间:2011-09-06 15:14:31
宋歌同志,谢谢你又回来。才注意到你的新留言,迟复为歉。 你给我的连接我去了,大概是我的网速太慢,看得断断续续,不过我已知道大概了。我相信这是应该真实的故事。决定性取向的应该更多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因素。我有一个关系很近的老美朋友,夫妇都是很虔诚的基督徒,孩子从小也是进教堂的,管得极严,家里从来连酒都没有。没想到有一个儿子却是同志,他们也只好接收了。 我想现在的世界上真正极端反对的人并不多,而且多半是因为宗教的原因。信仰产生的观点很难改变。
作者:宋歌同志
留言时间:2011-09-03 01:43:15
非常欣赏你的开放心态,哪怕是在这个坛子上,都是比较难得的,多谢了。 那个链接,讲的是一对男同性恋者,相亲相爱20多年,收养了一个孩子,孩子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是个“正常”的异性恋者,并没有耳濡目染“变”成同性恋。 那种口口声声以保护孩子为借口,反对同性恋结婚的理由,其实是一个迷思Myth,而不是事实Fact。
作者:老冬儿
留言时间:2011-09-01 13:30:00
宋歌同志,谢谢你的评论。这篇文章是2004年写就的,当时这个话题讨论的人不多,而我是因为周围有很多同志朋友,我对他们了解比较多,所以才稍作介绍。至于同性婚姻这种大话题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因为这个议题设计政治宗教等等,远非小文能够驾驭。 对于同性家庭养孩子的问题,当时我确实是比较担心小孩子会受歧视。读了EASYGOING 的留言很受启发。所以特别赞同你所说的要Open mind 的观点。 你给的连接我一定会去拜读。再次谢谢!
作者:宋歌同志
留言时间:2011-08-31 22:42:42
多谢你对同志议题的关心,虽然是2004年的旧文了,但还是对万维网上的网友,有启发意义。 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因为了解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所以你对同性恋的上司也好,下属也好,都相对来讲,比较心平气和,奇怪的是,一旦讨论起同性恋总体的权力,比如结婚的权力,泛泛而谈同性恋这个整体,那些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好像都不起作用了,你好像又陷入异性恋惯常的老生常谈,比如,同性恋结婚,对孩子们影响不好,诸如此类。 我刚刚在博客上发了一个链接,有空去看看?
作者:老冬儿
留言时间:2010-07-23 09:35:02
北雁,过奖了。我跟叶子一样,读你的文字就喜欢你了,好实在文字,应该也是很实在的人。
作者:北雁高飞
留言时间:2010-07-23 09:26:34
冬儿:我是因为自己写东西时干干巴巴,讲不清楚,因而非常羡慕你的文章挥洒自如,读起来很有趣。
作者:老冬儿
留言时间:2010-07-23 09:23:59
多谢百草!是有些旧货(虽然不多),这不是在贴吗?不好意思,有点像是cheating. 咱这是响应环保节能,re-use。:-)
作者:百草园
留言时间:2010-07-23 06:07:06
老冬儿,你的文笔非常棒,顶一下! 这个是2004年写的?那么你应该有很多存货了?赶快都拿出来,要看更多的精彩文章!
作者:老冬儿
留言时间:2010-07-22 19:27:13
谢谢北雁!看来我不是个passionate writer 哈 :-)
作者:北雁高飞
留言时间:2010-07-22 17:18:42
冬儿:喜欢你的文笔,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期待儿子学中文3。:)
作者:老冬儿
留言时间:2010-07-22 09:46:29
Easygoing: 你讲得极有道理。谢谢你的关注和评论!
作者:老冬儿
留言时间:2010-07-21 20:46:29
北雁,谢谢来访留言。你的笑话2让我又想起两则笑话,过几日写出来贴上(权当3)。你的幼儿园照片太漂亮了。
作者:北雁高飞
留言时间:2010-07-21 17:41:58
冬儿:我在美国东部。我公司有一个同事是同性恋,我很喜欢他。他待人和蔼,聪明,喜欢和女同事在一起。
共有14条评论 当前为第1/1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跳转到: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