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laoden的博客  
野石 自由的孤僧  
我的名片
laoden
注册日期: 2008-04-09
访问总量: 73,49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我躲入一座雕像
· 夜雨中那个眼神
· 假如我是顾城
· 顾城的孤魂 悼念顾城谢烨
· 顾城杀妻事件若干细节的分析
· 顾城姐姐顾乡在顾城事件两天后的
· 评胡平文章:民运精英为何分不清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大风起兮召诗魂】
· 我躲入一座雕像
· 夜雨中那个眼神
· 假如我是顾城
· 顾城的孤魂 悼念顾城谢烨
【铁面苍髯见须惊】
【漫将闲笔写人间】
· 顾城杀妻事件若干细节的分析
【敢遣春温上笔端】
【萧然物外别有天】
【狂借心弦闻天籁】
【往事非梦亦非烟】
· 顾城姐姐顾乡在顾城事件两天后的
【时评】
· 评胡平文章:民运精英为何分不清
存档目录
01/01/2013 - 01/31/2013
04/01/2012 - 04/30/2012
05/01/2008 - 05/31/2008
04/01/2008 - 04/30/2008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顾城杀妻事件若干细节的分析
   

顾城杀妻事件的若干细节分析 兼评顾乡的文章


笔者最近看到李银河博客转载李之林所谓对顾城激流岛事件的解读,看到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对谢烨口诛笔伐,甚至狂呼“死有余辜”,这令人十分痛心。谢烨本来是顾城心中的“天”。在他们离世近二十年之后,谢烨成为自己被害事件的“罪魁祸首”而受到人们诅咒辱骂,甚至在社会学家李银河的论坛上被很多人以污言秽语加以侮辱。其实,辱骂谢烨也就是践踏顾城的灵魂。这表明我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以及我们判断是非的价值观确有问题。谢烨是一个近乎圣洁的女子,在当今红尘滚滚的世界里,恐怕很难再找到谢烨这样高尚的女性。而且谢烨毕竟是被害者。记得二十年前顾城事件发生的时候,虽然也引起华人世界的种种评说,那时人们虽然观点不同争论激烈,至少还没有如今这样的“斯文扫地”,互相以谩骂为光彩。而今天有人再次炒冷饭的时候,竟然在李银河的博客上出现一片网络混混的喧嚣叫骂。这真是我们大家的耻辱。由此一端可见,这些年来世风的日下与道德的沦落。笔者注意到,奇怪的是根本没有多少人对“事实真相”感兴趣,很多人只是对李之林的奇谈怪论感兴趣,甚至可以说,很多人仅仅对能够找到一个可以施加恶毒辱骂诅咒的对象更感兴趣。至于这个对象是谁他们完全不管不顾,只要有的骂,骂得狠就成。怪不得网络上有人故意标新立异以奇谈来吸引大家的眼球,他们拼命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而这种表演正好暴露了这些人内心的无知浅薄与精神上极度荒凉与无聊。这令人想到文革的愚民政策,正是文革造就了这样一批内心阴暗品德低下的群氓。今天,为了谢烨的公道,我们有必要还原这个事件的真相。

 
有关谢烨的谎言全部来自顾城姐姐顾乡的文章,即“我面对的顾城最后十四天”,我们要明白,顾乡作为顾城最“亲近”的亲属以及唯一的旁证者,她写的东西一直深远地影响读者。然而,顾乡在文章里却采用春秋曲笔来贬损陷害谢烨。读者如果仔细品味就能发现,顾乡虽然在表面上描写谢烨的“好”,却暗中埋伏了重重的谎言。在她的文章“最后十四天”中,埋伏了一个顾乡所精心谋划的曲笔,她要使读者相信,谢烨从开始就设计了谋杀顾城的阴谋。在顾乡笔下,谢烨是整个事件的策划者。谢烨心计多端,异常狡狯,虚荣无比,城府极深。顾乡仅凭无人能够佐证的顾城的话来暗示我们:谢烨什么都要,既要诗人夫人的尊贵地位,又要世俗社会的荣华富贵,而正由于谢烨特别“爱恋”顾城,所以谢烨一定要逼死顾城,她们甚至出谋划策让顾城去谋杀李英(英儿),然后自杀,谢烨要逼死顾城,等顾城死掉后好享受“顾城遗孀”的名分,然后可以心安理得地在世俗社会过上物质丰盈的生活。这样,谢烨就成了杀人案件的设计者与真凶。读者若是按照顾乡的指引,在顾乡的表面上一片赞叹谢烨的花言巧语中,一步步地误入顾乡的圈套。这就是传遍世界的“遗孀阴谋”。这个说法虽然与顾城死前的遗书有相似之处,但是我们必须考虑顾城在那时的心理状态——他认为全世界都欺骗自己,这也使得顾城痛恨这个世界。事实上顾城那时已经陷入一种疯狂状态。我们可以由顾城杀人自杀来判断顾城的心理状态。那时他的想法是非常怪异毫无理性的。顾乡作为正常人,完全没有理由继续一个神经病人的思路来演绎一个谢烨欺骗顾城的谎言。然而顾乡所作的比顾城的想象还要厉害。顾乡的文章真正作到了“诬杀天下”!这使人们在痛恨咒骂谢烨的同时,也就原谅了真正的杀人犯——顾城。这样,顾乡利用顾城的诗人桂冠,以及她的“暗示笔法”成功地演出一场“卫冕”之战。不知多少读者因此迁怒于谢烨。在李银河的博客论坛上,对谢烨口诛笔伐甚至喊打喊杀的人不是大有人在吗?这证明顾乡的谎言成功地欺骗了大众。如今有了李之林先生有意无意的以讹传讹,再借助著名的性学大师社会学家李银河的“话语权”,这个无耻的谎言居然堂而皇之地流传天下,成为构陷谢烨美化顾城的标准版本。于是顾城得到美容师的化妆,而谢烨再次遭到人们唾弃与谩骂。因此我决定站出来揭穿这个恶毒的谎言,虽然顾乡的动机是想以这个谎言来补救顾城杀人犯的形象。

 
在顾乡的“十四天”里,顾乡的故事存在不少自相矛盾之处。她的故事存在一个最大的破绽在于:按照顾乡的描述,谢烨认为梵高那样的天才由于有一个金钱富足的弟弟才能“支住天才”。而谢烨悲哀地知道自己在经济上一贫如洗,在德国谢烨有了一个追求者“大鱼”。那时谢烨考虑与大鱼的结合,却又纠结于顾城的夫妻感情。因此谢烨那时曾天真地设想,在与大鱼安顿好生活以后,她也可以在经济上“支住顾城”。这样可以继续造就顾城,至少能避免天才诗人陨落的命运。这样一个“反例”,就足以证明,谢烨根本没有想要逼死顾城然后坐享“诗人遗孀”的这种卑劣心思。何况在九十年代初已经到了商品经济大潮席卷中华大地的时候,所谓的“诗人桂冠”早已黯然褪色,遑论什么“诗人遗孀”!顾城本人都说:“这本书(英儿)卖不了钱”,他甚至想到炒作自己,即所谓以“自杀”来“哄起来”这本书。由此可见,诗人遗孀在那个时代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价值使得谢烨来“坐等顾城之死”。顾城他们这些诗人是八十年代中“哄起来”的,那些诗作其实与“伤痕文学”的水准一样,根本谈不上“传世之作”。到了九十年代初,这些诗人已经成为精神上的漂泊者,再也找不到精神贵族的优越感。所谓“诗人遗孀”的地位,绝非顾城自己在精神错乱的臆想中那样“高贵”。顾城那时处于狂乱的心理状态,他虚构“遗孀阴谋”来给自己找到杀人的理由,对此我们或许可以谅解。但是顾乡在精神上是正常的,她为何一定要沿袭精神病人的思路来发扬构造这个“诗人遗孀”的谎言呢?

 
谢烨最为欣赏顾城的才华,虽然《英儿》彻底伤害了谢烨的感情,谢烨岂不是高度评价说:“真是盖了!”今天的人们恐怕不懂这些当年流行的语言。这句话说明谢烨对顾城的极度欣赏,近乎到了盲目的程度。另一方面,谢烨毕竟要操持他们日常的生活,而顾城极为窘迫的经济状况以及他出于骄傲不愿加以改善的态度,也是谢烨不能不考虑离开顾城的原因之一。顾乡的描述虽然扑朔迷离令人迷惑。但是,冥冥之中自有昭昭天意,就在她自己的笔下,留下一个揭穿自己的漏洞。这个“反例”足以证明谢烨绝无杀死顾城的动机与设想。也足以证明顾乡编造的谎言是无法立足的,谢烨在极度贫困与顾城乖张跋扈的情形下忍受照顾顾城长达十年,她终于想过正常的人间生活,这时谢烨有了男朋友。这在道德上是无可厚非的,而同时,谢烨仍然以她一贯的“高尚”,设想着她今后如何在金钱上“支住顾城”。对谢烨来说,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因为她在与顾城十年婚姻中就是如此一贯地行动,也就是毫无回报地为顾城作出牺牲与付出。深知内情的顾乡在顾城杀人自杀事件两天后与友人的电话记录中,她分明说过:谢烨当然是无辜的。这才是一句真话,因为她来不及编造任何谎言。

 
顾乡暗示给读者的主题是:“谢烨坐等顾城死后再作遗孀”。无论顾城先杀英儿再自杀抑或干脆自行了断,总之要“坐等顾城之死”。然而顾乡的书里岂不是描绘了一个“世事洞明”的顾城吗?用俗话说:“他心里明镜儿似的”。顾城再单纯也知道杀人的后果。顾城难道那么容易就会在别人唆使下去行凶杀人?谢烨与顾城朝夕相处十年,她非常了解顾城的脾性,所以谢烨一直说“顾城死不了”。现在居然有很多人相信这样一个荒唐的谣言,即谢烨与大鱼甚至为顾城买了杀人凶器,好让顾城去谋杀李英然后自杀。这个谎言生灵活现,其实这只不过是近乎玩笑的臆想。了解内情的人解说:刀子是谢烨和大鱼为顾城准备的,因为英儿走掉,顾城天天闹自杀,谢烨像哄小孩一样哄顾城说:给你买刀子去,找到该死的英儿你杀了她,之后你还想死的话再死。这样的解释才是真实合理的。世事洞明的顾城当然知道杀人是后果极其严重的事情。即使不提顾城,那位动辄从法律角度考虑问题的大鱼难道不明白“教唆杀人”的法律责任吗?自以为了解顾城的谢烨根本没有“坐等顾城之死”的念头,谢烨是胸怀坦荡毫无计谋的,故此谢烨一直说“顾城死不了”。当然谢烨没有明白,顾城在女儿国的崩塌之后是无法生存的,顾城在一片绝望中内心充满疯狂与错乱。既然顾城的“天”要蹋了,那就不妨在天崩地裂中大家一起同归于尽吧。顾城在最后两小时内写了四封遗书,却居然没有给谢烨的遗书。仅此一端即可明证顾城确实蓄意要杀死谢烨。


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说明顾乡的暗示如何误导读者。在大鱼来岛之前,谢烨在小屋做了一锅米饭和半锅炖肉之类,在顾乡的文章里这锅米饭被直接暗示为:大鱼和谢烨要在“小屋”同居。这是顾城所绝对不能容忍的,因为他们的小屋是顾城一草一木辛苦修成的爱情圣殿。顾乡给我们的暗示是谢烨把事情作绝了,谢烨真地逼死了顾城。事实上,按照顾乡的描述,谢烨不是自己一个人开车出去为大鱼寻找住处吗?这证明谢烨根本没有请大鱼到顾城小屋里同居的意向。这一锅米饭为何不可能是谢烨为自己准备的晚饭?而谢烨开车回来就被顾城杀死了。事实是,谢烨与大鱼约好在星期六晚上在谢烨弟弟处见面,这更加证实谢烨完全没有与大鱼在“小屋”同居的意思。顾乡确实不愧作家出身(顾湘),这样一锅米饭居然被顾乡的妙笔描写成谢烨逼死顾城的铁证。事实上,顾乡的书处处以这样似是而非的“细节”来暗示顾城是被谢烨逼死的。通过这种“草蛇灰线”式的小说笔法,读者被误导出一个结论:谢烨之死乃是“死有余辜”。顾乡无法在道德上为顾城辩解。如果说顾城因为谢烨有了男友因此杀了谢烨,这在道德上是站不住的。因为顾城首先大张旗鼓地为自己有了“第三者”而炫耀,顾城在道德上损害了谢烨。顾城是“始作俑者”。他甚至在儿子不到两岁时将儿子一脚从沙发上踢到地面。这是举世皆知的事实。因此顾乡巧妙地闪避这个要害,代之以曲笔来描述顾城如何被谢烨“欺骗”以致被逼死的结局。这是顾乡极其精明的地方。

 
顾城谢烨在人间的最后两个小时,是最关键的两个小时。谢烨开车出去为大鱼安排住处。在这两个小时内,顾城在读书、写家信或者在思考自杀以及谋杀谢烨。这些我们不得而知,顾乡也完全不知道。她只看见顾城在看书以及在纸上写什么,然而顾乡的文章却强烈暗示说,在这段时间里谢烨一定说了什么来激怒顾城导致顾城挥斧杀人。她暗示这个惨案与谢烨对顾城的挑激有着直接因果关系。这样一来谢烨就成为自己被谋杀的“真凶”。顾乡故意将读者的思路引导向谢烨才是导致惨案发生的直接原因,这就完全排除了顾城很可能是在冷静思考以后决定要杀死谢烨的可能性。其实这是比顾乡所推测的“可能”更大的一种“可能”。原因是顾城留下四份遗书,其中却没有留给谢烨的遗书。这表明顾城很可能在内心里已经决定要杀死谢烨。远为合理的推想是,顾城在听说谢烨的男朋友要来岛上的消息,感觉自己的“女儿国”真正面临崩塌,他这个女儿国的皇帝也将没人搭理奉承。这导致他的心理错乱。顾城这种心理上的狂乱情形在顾乡与顾城友人的电话记录里表露无遗。事实是,顾城在最后的“两小时”里已经清醒地盘算了自杀,故此他留下四封遗书。这表明顾城在那时已经下定决心离开尘世。至于顾城是否冷静地决定要杀掉谢烨来殉葬自己,这其实也是非常可能的事情。在顾城心目中,他作为女儿国的帝王,认为在自己死亡时必须要人殉葬乃是天经地义的“礼节”。我宁愿相信,极度骄傲与虚荣的顾城在精神错乱下举起利斧,杀了谢烨。 这确实表明顾城的极度自私与乖张。而这恰恰正是那个时代“诗人”的通病。在八十年代,“玩诗”的诗人比今天的亿万富翁的风采可要耀眼百倍。也正是那个文革刚结束百废俱兴而又弊端重重的时代,造就了这些诗人。

 
顾城事件的读者必须了解顾谢之间的“对话语境”。如果我们熟悉顾城与谢烨的“对话语境”,就会透彻地看穿顾乡编造的那些谎言。什么“写完《英儿》就死”之类也是在那种夫妻之间即吵闹又爱恋的氛围中念叨念叨而已。而这一切在顾乡的笔下,竟然演变成一个真实而血腥的阴谋。从顾乡的文章来看,在那个最后的十四天内,顾城谢烨之间那些疯疯癫癫的话,虽然也有认真的抱怨、对抗,其实不过就是夫妻之间日常的吵架功课。任何具有婚姻经验的人们谁没有说过或听过诸如:“你该死”、“千刀万剐的”之类的话?顾乡的本事在于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摩擦、爱恨交加的互相抱怨等等,演绎成“基督山恩仇记”一样的阴谋情节,以侦探推理小说的逻辑给谢烨披上“阴谋家”的长袍。她甚至想盖棺论定左右舆论。顾乡也许忘记了,在事件的第三天,在她与顾城友人的电话记录中,她亲口讲过:谢烨当然是无辜的。这在当时是可信的,因为她还没有时间编造一个“诬杀天下”的故事。这个电话记录发表在香港的报刊上。

 

顾乡极力要表白的是:顾城并非故意杀死谢烨,这是误伤。于是什么顾城说“打了谢烨”而不是“打死谢烨”,什么斧子上面没有血迹,警方没有找到杀人凶器等等的细节都被写出来,想以这些细节来引导读者认为这确实是“误伤谢烨”,按照顾乡的说法,既然顾城如此心疼谢烨,顾城绝对不是蓄意谋杀谢烨。而这也正是顾乡的谎言。我们试问,除了顾城写了四份遗书却没有给谢烨的遗书之外,如果一个人在激怒时误伤了自己的亲人,那么他一定会下意识地抢救亲人,而不是急急忙忙上吊自杀。你看到自己的亲人或朋友躺在血泊里,你一定会全力挽救,而不是首先想到自杀。顾城在打了谢烨以后的自杀行为,恰恰证实顾城是蓄意杀死谢烨。至于使用什么凶器,哪怕只是一个石头,又有什么关系?顾城说“打了谢烨”还是说“打死谢烨”实际上也无关紧要。在这些细节上面大做文章试图误导读者的顾乡,你的良心何在?
 
顾乡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现在这个谎言流传天下,成为构陷谢烨美化顾城的标准版本。于是顾城得到美容师的再度化妆,而谢烨则被人起于地下遭到侮辱与谩骂。这样一个纯情高尚的谢烨不但倒在顾城的斧下,也遭遇了人们疯狂的诅咒与詈骂。顾乡的谎言简直比顾城的斧子更加血腥阴森。谢烨因此遭到第二度谋杀。了解这个故事的人不能不极度同情谢烨,也不能不感到人间的是非不分与昏暗丑恶,因此我决定站出来揭穿这个恶毒的谎言。

 

我曾经说过,即使抛开一切不谈,顾城毕竟是木耳的父亲,何况顾城在生命的最后还特意显露对小木耳的父爱。那也是人间自然情感的流露。我们相信谢烨愿意让自己儿子失去父亲吗?所谓谢烨太爱顾城以至于不能容许顾城的生存,必须要顾城死后再作遗孀的说法,完全是违反基本人伦天性的荒唐推理。其目的无非要诬陷谢烨而美化顾城。其实顾乡编造的这个谎言不但侮辱了谢烨,也践踏了顾城,我想,顾城如果在世,绝对不愿别人如此咒骂他心中的“天”。顾乡根本没有必要编造这个谎言来“欺世”。顾城在精神错乱下杀人并非十恶不赦的大罪。

 
这篇小文由博客评论拼凑而成,杂乱且重复,不过还是表达了我的看法。我在内心里同情顾城与谢烨,他们的悲剧是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造成的。时间所限,暂时写到这里吧。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顾乡的通话记录。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