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多莉扎•賴斯(Condoleezza Condi Rice)是美國第66任國務卿,也是上任前簡歷最耀人的國務卿之一。具有51%黑人血統的賴斯1954年生在美國南部阿拉巴馬州的一個中產家庭中。她在26歲時從丹佛大學拿到博士學位,旋即加入了名校斯坦福大學,進而成為該校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第一個女性和最年輕的副校長(Provost)。在35歲時,她在老布什總統內閣擔任了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蘇聯問題專家。在就任國務卿之前,她是小布什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除了事業上的成就外,賴斯還是個出色的業餘鋼琴演奏家,並在多家跨國企業當過董事會成員。賴斯另寫了一本書講述她的家庭與個人經歷。在我們要介紹的《無上光榮》(No Higher Honor: A Memoir of My Years in Washington by Condoleezza Rice)中,賴斯集中回顧了她在布什內閣服務的經歷。 《無上光榮》基本上是按時間順序敘述的,在每個時段突出一個重點事件。因此本書像是一個學術性的完整記錄。但缺點是,有些長期發展的外交事件就被割斷了,不容易形成清晰的脈絡。也許正因為此,在各大報紙的書評中,評論員對於該書主要內容的看法大相庭徑,他們認為值得一提的事情也各種各樣。也許作者的意圖是,人們會像讀教科書那樣反覆閱讀這長達本七百多頁的自傳,而終於把握其整體內容。 這本書的學術性還體現在缺乏個人感情。賴斯試圖把個人體驗摻加到那些事件的描寫中去,例如她的音樂演出,她作為黑人女性高官的感受,和她對父親的懷念。她有時也說到對於外國首腦性格的觀察。但總的來說,全書偏於枯燥,更缺乏女性作者特有的語感和視角。我不知道這是因為賴斯過於扮演社會角色而隱藏了自己,抑或她本性原來便是如此。 賴斯在書中為任內所有的重大決定辯護,這是毫不奇怪的。特別是,她堅持說伊拉克戰爭是正義和明智的決定。所有的問題都在執行層面,而且是國防部的錯。然而,她也坦承了不少錯誤,主要是公關和對付媒體方面的。這些認錯的言論似乎讓她的自我辯護更令人信服。但是,也可以說她是在避重就輕。 另一方面,賴斯的書也敘述了一些不被媒體密切注意的時間。其中重要的一個是中東和平進程。她把布什提出的“兩國方案”(即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看作中東和平進程的突破性進展。(但實際上巴勒斯坦正式建國在80年代就開始了。)在北朝鮮核武裝問題上,賴斯也聲稱布什政府取得了重大進展,雖然出現過數次反覆。在這些錯綜複雜的博弈中,賴斯講述了有趣幕後縱橫和互動。但在我看來,這兩個問題在今天比布什上任時都只有更糟糕。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次要事件”,如俄國與格魯吉亞的衝突,非洲國家的饑荒戰亂,台灣海峽的風雲變幻等。賴斯回憶了美國在這些危機中的作為,反映了美國在當今世界的作用。在很多國家,美國都具有巨大的影響力。我不清楚這些影響力是基於什麼,但肯定不只是經濟和軍事實力。 《無尚光榮》是本很有趣,有用的書。但令我遺憾的是,全書缺乏一種戰略的眼光。在這方面,它比同為前國務卿的歐布賴特所著《實力與信仰》(The Mighty and the Almighty: Reflections on America, God, and World Affairs, by Madeleine Albright)要遠為遜色。在賴斯的書裡,我們看到一個忙碌的政府官員整天扮演救火隊,而自己沒有多少主動行動。當然,在這些年中美國發動了兩場經年持久的戰爭。但在賴斯筆下,這些戰爭都出於簡單的動機(打擊凱達恐怖集團和應付薩達姆的大規模殺傷武器),而對其長遠的戰略影響並無考慮。布什總統在第二任就職演說中提出了“自由日程”:“美國的政策是在全世界每個國家,每個文化中尋求和支持民主運動和民主團體的成長,而最終目標是在全世界結束專制。”賴斯在書中一兩次提到這個“自由日程”。但由此導致的行動卻語焉不詳。對於一個政治學教授來說,這樣的寫作風格是出乎意外的。我衷心希望這只是隱瞞某些敏感信息的需要,而不是美國外交運作的真實反映。 賴斯與大多數前國務卿的另一個不同之處是:國務卿的職務未必是她政治生涯的最高點。面對“是否參與總統競選”的詢問,她總是笑而不答。雖然她將任羅姆尼副總統的傳說沒有成真,但賴斯已成為本屆共和黨大會的重點演講人之一。所以,也許若干年後,我們會有機會讀到她的又一本回憶錄。我也希望她這樣的學者型政客能給當今高度兩極化,煽情化的華盛頓帶來一點平和之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