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还是有搞好民生抱负的 郭超闻 辽阔星原在博文《指望李克强改善民生,看来是扯蛋》中,通过未来总理李克强肯定此次政府部门雾霾应对的举动,就得出李克强搞不好民生的结论,似乎过于武断。 事情的起因是,据报道,日前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推荐一篇小文章时顺便对外界透露,李克强对于政府部门的雾霾应对,“给予充分肯定”。 笔者仔细读了这篇报道,这篇报道比较有意思。环保部部长是在通过他主管的中国环境报向读者推荐一篇名为《美丽中国呼唤共同行动》中,看似顺手地加了句:“又及,此次应对,克强同志给予充分肯定。” 其实读者都很明白,这看似无意的一句,其实是部长先生有意透出来的。部长先生的用意其实很简单,面对众多质疑和重重压力,用领导的一句肯定来缓解、抵挡一下,也是官僚们常有的心态。毕竟面对雾霾如何百般应对,在不透明的政治惯性下,外界是不多知的。领导自然知道下属的个中辛苦,那么领导的一句肯定,当然对于下属的“殚精竭虑”也是一种证明了。 一般而言,中央常委文件上的正规批示,有传达层级,除非规定或领导首肯,不得轻易向外披露。中央常委的重大批示若要公开,也应由中央相关机构统一组织传达,一般通过新华社对外发布学习。不对外传达学习的指示,往往在相关负责部门内部进行限制传达。 口头等一般性肯定或指示的传达就要看内容了。一般都要保密,但具体到环保部部长透露的这个“充分肯定”,可能是批示,也可能是口头。但这类肯定,往往也就是领导出于鼓励,顺口一说,顺手一写,下面即可视为表扬,也可视为客套,也可视为鞭策。一般内部传达一下也就了事。像环保部部长这种见诸报端的“委婉传达”,实不多见。大概的确是压力山大,摆出来壮壮行色罢了。 但这类做法,在官本位时代,于己有短利;而在民本位时代,却于领导无益甚至有害。官本位下,领导的肯定就代表着一切,领导肯定,就是国家肯定,就是百姓肯定。但现在互联网时代,民智开启,当民意与官意相符时,领导的肯定就是民众的肯定,皆大欢喜。当民众关注点与领导关注点不同时,就容易造成冲突甚至反感。 急切之下,操作失当,固守官本位,无视民本位,而招致外界纷议,这应当是很多官员从这个事件中汲取的教训。 另外,虽然中共常委的话也是金口玉言,但考虑到当下这个现实,这个“充分肯定”是较不得真的。 所以,看人看事,不能一棍子打死,李克强对于雾霾事件,认识还是很清醒的。比如据中新网最新透露,此前PM2.5的公布就是李克强力主的。再比如他说,“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雾霾天气,有自然因素也有生产方式粗放的因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问题的解决也需一个长期过程。”而且特别强调,“但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还要求要直面雾霾天气,政府“应公开透明、及时并如实向公众公开PM2.5的数据”。这个“有所作为”虽不表明以前无所作为,但也表明李克强是有改善环境的抱负和行动打算的。 环境治理中国也摸索了相当一段时间,作为民生的重要内容,李克强这一代应当是有一个通盘考虑的。 另外,民生问题,是攸关中国,尤其是中共执政的头等大事。六四之后,经过江朱搞市场经济打底,胡温搞科学发展探索,到了第五代,已经成为中共执政的重中之重。能力如何且不论,第五代搞民生的抱负和责任都是具备的。 所以,风物长宜放眼量。还没真正上台呢,此时下结论,还早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