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老家地大,历史悠久,饮食风俗,东西南北风格迥异。有关中国人吃辣的顺口溜,号称四川人辣不怕,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其实江西人,湖北人,云南人和西北地区的居民也好辣,不过比较起来,这湖南人怕不辣,是不是更辣一层,无辣不成席,怕就怕它不辣。有幸尝过湖南寻常人家的辣饭菜,算是见识过一回,就一个字"辣",要多说一字就是
"真辣"。
大概是八十年代末期,去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差。十一月份的天气,穿起了羊毛衫,长沙的气温还是比南京高一些,白天还是有些热,冲凉时,水还温温的。那次长沙之行,学问倒没见长多少,意外收获有二,一是有机会品尝了湖南寻常人家的辣菜饭,二是见识了几位名人,至少到过头在我看来。第一位,华裔宇航员,焦立中博士,那时他还很年轻,还没有飞天,和父母一同去国防科大,进行技术讲座。万维时髦话说,海二代,中文能讲一点,不是太好。他父母是材料专家,非常和善的一对海一代,标准的国语。第二位,是和我住同一间的一位航天部的老者,不知他的姓名,回想起来,应为航天部的一位高级别的专家,如果当时能知道他的名字,也许就会和神舟之类的项目联系起来。一天晚上,国防科大的好几位具有大校军衔的人来拜访他,大校军衔在国防科大应是系主任以上级。他们的话题是有关发射飞船和打平台上天。第三位,就是这几位大校中的一位,看着很面熟,他们走后,老者告诉我,那位就是粟裕将军的侄子,说实话,叔侄二人,长得真象。
国防科大食堂的饭菜,和全国各地的大学食堂相比,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硬要和湖南联系起来,也就部分菜有点辣味,可能也和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关。那时的校门口,商业摊铺不是很多,校门的侧对面,有家小饭馆,晚饭时喜欢溜达出来,在那里吃一点。最喜欢点的一个小菜,干炸泥鳅,其他还点过什么,不记得。唯独这干炸泥鳅,这么多年后,舌尖上还留有回味。虽说是干炸,并不酥,很有咬劲,类似咸鱼但不咸,拌上辣椒粉,对我来说,辣的程度刚刚好,所以每次都会点它。
既然到了长沙,总要看看长沙的大学同学,当年他还是光棍一条,单位有宿舍,但饭都在家吃。他父亲是一厂长,家里的条件还算不错。有朋从远方来,自是要尽尽地主之谊,去他家撮一顿。进门时,她妈妈就告诉我,知道你们那一带不吃辣子,今天我们只放了一点点。菜是满满一桌,那个年头,不外乎鱼肉之类的,具体的也记不太清,但这是湖南人的饭桌,肯定是辣。首先,觉得天气有点热,脱去外套。过了一会儿,可能是饭菜太烫,脱去羊毛衫。再后来,咱也别讲究了,脱去衬衫,穿着背心在那儿大块朵颐。就这样,浑身上下还直冒汗,总算是体会到什么叫酣畅淋漓,这只是放了一点点,严格说起来,虽不是嗜好辣子,还是能吃一些辣子的。这湖南人的辣是辣在嘴上,也有幸在重庆吃过正宗的重庆火锅,在晚上去成都的火车上,感觉胃烧得厉害,难受,一点享受的感觉都没有。还是喜欢长沙同学妈妈烧的,放了一点点的湖南家常辣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