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少年时代好友来信详叙当今武汉人过年 |
| 从初中起就结为好友的杜先荣,昨天写来一封长信,详叙武汉人今昔怎么过年,读来就像一轴写成了文字的《清明上河图》,字里行间透出乡情乡韵、汉味汉香。禁不住立即回信,征得他的同意,将之公开贴在这里,供所有生在武汉、长在武汉、或者曾经求学在武汉、谋生在武汉的朋友,共同怀念那个九省通衢。当然,杜先荣的信所平实写出的过年的林林总总,只是个案,他是用他的眼睛、他的耳朵、他的舌头来感受武汉的春节,但我相信,凡是了解武汉的人读了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我有很多年不曾在武汉过年了。原因很简单:怕冷。在北京工作,虽然冬天气温比武汉低得多,但单位和住家中都有暖气,比武汉暖和、舒服太多了。武汉夏天热,冬天冷,两头遭罪。那个年月也没有什么电暖器,零下3、5度的阴冷,雪后又一片泥泞,已经让人受不了,而室内往往比室外的温度还要低。少年时家中即使生了火盆或者蜂窝煤炉取暖,到早上室内也往往降到摄氏4、5度,从并不太热的被窝里(被子上肯定要将白天穿的棉袄、毛衣、毛裤等等统统再压上的)钻出来是一个需要咬紧牙、下狠心而且还要穿衣动作飞快的艰巨任务。也曾有几次回武汉过春节,每次都会被冻得感冒甚至发作支气管哮喘。后来就尽量避免在春节回武汉了,此时回想,已有四分之一世纪没在武汉过春节了! 尽管怕冷不敢回武汉过春节,但是对武汉的春节还是时常回味和向往的。用普希金的诗句来说:“而那过去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念。”感谢发小杜先荣,让我体验了故乡武汉春节的浓烈气氛和滋味! 伐林:你好! 来信收悉。你说:“每次读你的信,都十分过瘾。”我以为,不是我的文采有多好,我的缺乏文采近乎白描的文字能够唤起你的共鸣,一定是那份来自发小的真情,那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家乡情结。同样,我也特别喜爱你给我写的信,尽管有时只是寥寥数语。有那种不解渴、不解馋的感觉,不嫌其长,只感其短。 你离开武汉几十年,到美国二十多年,为了让你了解现在大陆普通人的生活状况,讲一讲我们现在怎样过年。 50年前,我们每家的过年大致都相差不远。文革前,过年之前,每家都要打扬尘、做卫生、擦玻璃……记得那时都是我们自己动手,爬到高处,用抹布、废报纸将玻璃擦得亮亮的,一些住在板壁茅草房的,就用弄来的报纸或包装纸用面粉熬成的浆糊糊墙,把家里打扮一新。如今,在做卫生这方面,几乎所有人家都还是继承了这种传统。条件稍好的家庭或是年老无力的,一般是定期(每周一次)请人来做清洁而不必自己动手。每次三个小时,50块钱。到春节前,三小时大约涨到80元钱。 还要洗衣被,当年遇到艳阳高照的冬日,家家户户晒满了用米汤浆好的被里、被面。那时洗被子、洗衣用搓板、打肥皂——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才用洗衣粉——洗衣是重体力活;现在,过年前洗衣被还增加了洗厚重的窗帘,不过比起过去轻松多了,放在大容量的滚筒洗衣机里,设定好程序,到时只用晾晒。这样的事情不用请人代劳,都是××(先荣的妻子)一人操办。不过再也没有人用米汤浆洗了。 早年间,每到过年过节都有计划物资要买回来,比如每人一斤猪肉、一斤冰冻的鲢子鱼、一斤糯米(也可买糍粑)、半斤京果、杂糖、半斤花生等。每家还凭票供应几盒3毛1分钱一盒的“永光牌”香烟,据说,质量足以和现在160元一盒的“黄鹤楼1916”香烟媲美。再就是买回各种蔬菜——大年初一到初四以前菜场一直关门,买不到蔬菜。好像记得有些菜也要凭票,主要计划供应的品种有莲藕、菜薹等,其他菜不一定限量。于是过年前,粮店、菜场排着长长的队,没有一两个小时是排不到的。只是那时不兴涨价。那时,在菜场、粮店上班的人,比现在当老板的都牛!那时政府可以炫耀的政绩是“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现在物资极大的丰富,就连北方贫瘠寒冷的甘肃定西市,我们前年春节前到过那里,什么南方的时兴蔬菜也都有卖的。 到超市买东西要跑几次。我们只买烟、酒、糖果、糕点、成箱的牛奶、饮料等,这些商品相对比集市要贵不少,但在这里买,质量比较放心,我们很少在超市买蔬菜。集市上的菜春节前涨得很厉害,比平时要贵许多。但人们为了一年一度的春节,不得不买。粮油批发市场,各种杂粮、豆类、面条、大米、糍粑、豆丝应有尽有,价格比超市便宜得多,这也是我们要光顾的地方。过去过年,要炒花生、煮瓜子、炸米泡(爆米花)、炸翻饺、炸鱼、炸圆子、磨吊浆、包饺子,二十年前我们家每年都还要做一些,现在都有成品或半成品卖,再也没有人自己去做了。不过有些老人怀旧,还是要专门去买京果、杂糖、酥糖,也在家里炸翻饺。 现在武汉人还在坚持的一项传统,是家家户户过年前(一般在冬至以后开始)要腌腊鱼、腊肉、香肠等,有的还腌鸡、鸭、蹄膀等。我喜欢吃四川烟熏的腊肉、香肠,有时,请朋友回汉帮我带一点来。用武汉话说,这叫“办年货”。 再就是买衣服。我们小时候每到过年要做新衣服,现在则依个人条件而论,到和自己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地方去买衣物——武汉像新世界、世贸、武广、万达等超级大商场的衣物,动辄几百上千元,我是从来不去光顾的,连看的兴趣也没有。一般是直接到批发市场,我们附近就有一家,买比较便宜实惠的。今年冬天,正逢我的好多衣物、鞋子都没有换的了,我花390元为自己买了一件冰川羽绒服、300元买了两双皮鞋,200元买了两条休闲裤。质量、式样都很好,绝不是那种虽然价廉却质劣的货色。儿子那辈人多半在网上购物,网购相对大商场要便宜得多。前年年底我们搬家时,家里用的冰箱、彩电、洗衣机等都是在网上购买的。都是送货上门并安装。我们在家经常为儿子媳妇接收网购快递送来的东西。虽然买东西的形式各异,但全家人的消费观念大致相同。 关于挂灯笼、贴对联,武汉普通人家比较少,多半是机关单位、企业、私企老板的一些人有讲究。我们小区物业公司在小区的大门口挂了很多灯笼,也贴了灯谜等。现在会写毛笔字的越来越少,所以自撰对联的几乎绝迹,一些报纸订户会收到报社赠送的印好的对联。因为现在的房子门口位置不够宽敞,有很多也不对称,所以人们不愿贴。挂灯笼的家庭也不多。有的家庭买两个大灯笼,接上电灯安放在阳台上。倒是在江西吉安市这样内地中小城市,还保留了这些传统。前些年我们有几次春节前后到吉安,见到几乎家家户户贴春联;他们还保留了除夕晚上通宵不熄灯、初四之前不扫地(怕把财喜扫出去了)的习俗。 吃年饭,是最近一二十年来当局、民间都非常热衷的一件事。新闻媒体不断报道市长、市委书记与农民工一起吃年饭,当然是由各级政府和工会等机构买单。上行下效,各单位、企业也形成传统,过年将几乎所有人(包括单位的临时工)请到大餐馆去吃一顿。那些当领导的,一天到晚都有陪吃的任务,还要喝酒,机会太多了也不是好事,肠胃身体都受不了,时间也浪费了,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他们将此美其名曰“人性化管理”、“和谐社会”,其实,这些只是糊弄百姓。 民间自发地吃年饭则是人们联系感情的一种手段,过年前,我也请单位里比较潦倒的两位穷朋友一起吃了一餐饭。也有的是生意上有来往,借过年过节一起坐坐。今年习近平上台,提倡“反浪费”,我儿子、儿媳的单位订好的年饭都取消了。当然,那些该应酬的对象绝不会因此不去表示,而是改换了方式。现在,吃饭是领导们很忌讳的事了,于是改为送一张500元的购物卡了事。用生意人的话说,再少了就拿不出手了——比请吃一顿饭还花了更多的钱。 真正意义上的“吃年饭”,是各家各户的大家庭团聚。我们家我这一辈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是在除夕那天晚上,全家到父母家团聚,几个兄弟都提前去帮忙做饭。吃完了饭,再携家带口骑着自行车往自己小家里赶。近几年全家出行都是坐出租车。三十年来,我从来没有哪一次看过半个小时以上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事后也绝不补看。 父亲不在了,则改为轮流到各家去。这样的团聚以前比较困难,因为住的条件差,我们七兄妹拖家带口,加起来就有二三十人,妻子家兄妹加上子女和第三代,来的客人更多,连饭桌椅子也不够,我们在原来住的小房子里请客时常常要向邻居借凳子甚至借房间(邻居家全家外出,将房间腾出来借给我们用)。而到了二十一世纪以后,各家都住上大房子,最小的一套住房也有八十多平方米,聚会的场地已经不是问题。大家都感到在自己家里做太累,后来兴起在餐馆吃年饭,我们也尝试过,但有人觉得餐馆没有过年的味道,吃过就得走,于是就还是回到家里。今年过年前,我母亲在医院住院,我们弟兄四家每家带几个菜,妹妹家再做一些补充,搞出中午和晚上两餐丰盛的年饭。下面是中餐的菜单(事前写好了菜单,实际上有变化): 卤牛肉 大蒜炒牛肚 糖醋排骨 烧鸡块 排骨藕汤 清蒸桂鱼 蒜苗炒腊肉 西芹炒腰果 鱼圆肉圆海鲜火锅 豆米炒虾仁 土豆烧牛肉 腊鱼香肠 炸鸡柳 王鸭子(烤鸭块) 炒小白菜 炸藕夹 八宝饭 南瓜饼 除夕以后,从初一开始,我们家人是在妻子的兄妹几家轮流转,每家一天,直至上班才结束,然后再是同事们、朋友们之间的互请,直到正月十五方休。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初一有一件事,就是到上一农历年内去世的有亲缘关系和要好的朋友、同事人家里,去烧香,一般是买一个花篮和一挂一两万响的鞭,放完鞭、烧完香,坐一会就走。逝者亲属在初一到初三不能到别人家里去,否则对别人来说是不吉利,要在设立灵堂的家里等候接待来人。这个仪式叫作“逝者的新年”——这个习俗好像是近些年兴起的。 到各家去拜年,一般拿一点水果、两瓶白酒或是买些营养品,东西不在多,有一两样就行。但是到领导家去拜年就不一样了,一般烟酒要买好的,还要准备红包给领导的小孩或老人,我的邻居的孩子每年去给顶头上司拜年,红包都是2000元,还有其他礼品。我们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从来没得过红包;我们成家后,给亲友小孩的红包依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从一元涨到现在的200元,个别的给1000元(一般是小孩在上大学或是在国外留学)。 亲戚聚到一起一整天干什么?多数人首选打麻将,其次是“斗地主”(湖北首创、风行全国的一种扑克牌游戏)。邓小平当政以后,基本不治赌博罪,普天同庆,全国到处是一片麻将声,以致许多人公开在家里开麻将室,靠此为生,警方从不干涉。工会干部甚至工会主席,工作之一是组织职工打麻将(一般是开会租场地,安排吃饭、娱乐),但我从不学麻将,也不会跳舞、唱流行歌曲,像我这样的人在大陆非常少,被人视为“另类”,但我们来往较多的同学都和我一样,对这些事没兴趣。这其实也是生存能力不强的表现! 初六在内侄家,我在网络电视里找到了《唐山大地震》和苏联二战的片子,看了两场电影。现在的有线电视,有的有七八十个台,有的一百多个台,但好看的节目太少,我一般 是看看重大新闻,其它的电视节目很少看。 武汉的报刊很发达,在我看来绝不比北京、重庆、深圳差。晚报、晨报、日报、都市报、商报、金报……那么多报纸能生存下去,而且都还过得挺滋润的,发行量都很大。湖北、武汉的记者能写,什么事都能上报纸,武汉经常出轰动全国的新闻。比如最近一位东湖风光村的妇女,家里有十七套住房还在扫大街,成为全国闻名的新闻人物。武汉人爱买报纸,连农民工到了武汉也入乡随俗,早上过早时顺便买一份报,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有报摊。武汉的大报如《长江日报》也办得很生动。因大报不好卖,市民很少买,机关单位又订有大报,报贩子就将五毛钱一份的《长江日报》和八毛钱一份的《参考消息》打包卖一块钱,这可能是全国的一个首创。几十年来,尽管在单位我每天有一大摞报纸,家里有电脑,但我一直订着晚报等报刊,有时也买《长江日报》和《参考消息》,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毕竟感觉不同。春节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六七八天,几乎所有的报社都放假,报纸停印,报贩停业(有少数大报可能还在坚持出报),这可能也是中国特色。一周多时间没有报纸看,没有新闻人员对社会生活进行记录、报道,我感觉很不习惯。 网络上的信息,十八大前后有两个月控制得非常严,很多网页根本上不去。但是,网民的智慧高过管理者,后来有人自发地负责义务搜集各方面信息,几乎每天都收到各种群发的邮件,各种信息都有,各种观点兼备,类似于新华社编的《大参考》,数量太多,只能择其要点浏览后即删,否则电脑就会被塞满,比封锁前的信息量不知大了多少倍。 拜年最隆重的节目是吃饭、喝酒。一般是在一家呆一天,有的是两餐酒席,有的一餐便饭,一餐酒席。下面,我附上了初五的菜单供你欣赏。其他家大同小异,规模都差不多。 正月初五外侄女家菜单 中餐 猪肉香菇白菜饺子 晚餐 凉菜:卤菜拼盘(卤牛肉、卤香干、卤藕) 草莓沙拉 皮蛋拌香菜 热菜: 洋葱爆炒猪肝 黑木耳山药片炒肉片 鲜玉米棒炖排骨 土豆烧牛腩 鸡肉丁炒香菇丁 笋子炒肉丝 鲜豌豆炒虾仁 腊肉炒菜薹 藜蒿炒香肠 红烧桂鱼 炸地菜猪肉春卷 脆皮鲜奶(炸奶油棒) 炸鸡柳 蒸菜:糯米珍珠圆子 芋头粉蒸肉 排骨藕汤 甜品:桂花汤圆糊米酒 武汉的菜肴虽列不进八大菜系,但湖北、武汉是鱼米之乡,的地理位置处于南北交界处,出产的蔬菜品种多,质量好,比南方、北方、东方、西方的都要好。特别有名的是莲藕、藕带、菜薹、藜蒿、小白菜、青椒、喜头鱼及其他鱼类(弟媳妇在上海呆了几年,可能是水土和口味的原因,她说上海的菜和鱼都不好吃)、皮蛋、盐蛋等。在武汉买菜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本地出产的蔬菜,菜贩大都标上“本地”二字,以示品质优良。这在全国是少有的现象。再加上现在非常流行家常菜,比餐馆做的菜更受欢迎。武汉人做菜没有江浙人精细,没有广东人讲究,没有四川人嗜麻辣,但武汉人饮食习惯南北并蓄,武汉人看不起上海人无处不在的甜味和小碗小碟,瞧不起广东人的温补和一点点食量,武汉人既会吃,又能吃,还能喝酒,在这一点上有点像四川人和湖南人。所以,在武汉这样的南方城市过年,吃得是非常好的。 今年空气质量差,政府提倡减少放鞭,这项提议得人心,今年春节期间鞭炮声比起去年减少了七八成,看来,政府想要老百姓听话,其实并不难做到,关键是要符合民意。老百姓的素质提高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如果引导得好,风气自然会好转。武汉人打赤膊是多年的习惯,并不是因为武汉比全国所有的城市都热(最近二十年,中央气象台有一个统计,全国最热是重庆,武汉早已甩掉火炉的帽子了),这二三十年,在街头已经很难看到打赤膊的人了。 也有利用长假到国外过年的。胡××、××夫妇和他们两个女儿全家,这几年都到国外过年。今年是到了泰国一个岛上,行程共二十天。还有不少子女在国外的,也到子女那里去过年。如×××、×××夫妇今年就是到美国的女儿处过年。 小时候过年都要看电影,特别是我们下乡的那几年。现在,那些闻名遐迩、耳熟能详的老电影院,如海员、光明、中南、七一、群众、江宫、武商、武机等早已被拆毁,农村人最喜爱的民众乐园虽保留至今,但早已改为了商场,没有演艺和娱乐活动了。后来修了一些豪华的电影院,电影票几十元一张,看的人不是很多,可能是年轻人的“专利”吧!电影对人的教化作用早已荡然无存,有的只是纯粹的娱乐。像当年出来一部新电影,满城流行一首主题曲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像那些话剧、杂技、文艺演出,票价都在一百元到几百元,除非是单位发票,很少有人去自己掏钱观赏。我这些年看过几场电影、杂技、话剧、文艺演出,都是单位送的票。 武汉的公园,除了像黄鹤楼、长春观、归元寺、动物园等要买票以外(凭身份证六十岁以上的半票,七十岁以上免票),其他大多数如东湖、中山公园、解放公园都免费开放,武汉后来又新修了不少公园,加上武汉人引以为豪的江滩公园(长江两岸沿江建起的公园)和许多城市小森林、广场(最负盛名的有比以前大几倍的首义广场)等,这些地方还是很受市民欢迎的。冬天室外虽然冷,在阳光灿烂的时候,游客还是不少。武汉的省市各种博物馆、美术馆都免费开放的,公交车和地铁对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免票。 武汉的书店,比如江汉路、交通路那些老书店、武胜路的新华书店都被拆毁,新建的规模宏大的汉口图书城建在后湖,那里有一家新华书店,所有的新书都是八折,因为交通不便,再加上网上阅读的便利,现在买书阅读的人、逛书 店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初七各单位开始上班,个体户多半图个吉利,选在初八开张;有些建筑单位要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开始上班。 春节上班几天后就是元宵节,儿子、儿媳单位都会发元宵(汤圆)。最近十几年来,一般单位过年过节发物资的越来越少,但是,越穷的单位越是会坚持发东西,以维持一种繁荣的气象。像儿媳的单位,过年还发米、发油。一般单位是发超市的购物卡,但几个传统节日还是会发实物,比如端午节会发皮蛋、盐蛋、粽子,中秋节会发月饼。这样一些东西,经过精美包装,价格大涨至少十倍。有的还将这些应时商品到香格里拉酒店等处订购,职工凭票去领取。结果会出现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一到节日前夕,那些大酒店、大饭店门口就会出现一些人,向行人兜售远远低于面值的购物劵。元宵节过去在农村,是要玩龙灯的,现在城市里也有一些,龙灯玩到哪个单位门口,都要放鞭,还要给玩龙灯的人送香烟、送红包打发。搞得不好还会扯皮打架。一些大单位当领导、当办公室主任的,到这时都会有接待的预案。元宵节过后,春节就过完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了。 上了点年纪,经常回顾过去,也很思念我们少年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希望能有机会见到你,想象能和你作深入的交流。 久不写信,一写就很长,但愿你看了不会打瞌睡! 先荣 正月十一 近期文章: 坚持党领导,教育没希望 历史本来是多么活生生 读书札记:梦·中国梦·毛泽东之梦 三年文革·十年文革·十一年文革 不遵循自由规律,社会将走向悬崖和崩溃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