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的女儿可可比我的大儿子大一岁,在国内读初三。去年夏天我们回国时,儿子有时到她家去跟她玩儿。虽说两个人“男女有别”,语言也不是很通 (大儿子的中文有限,小表姐的英文应该还不错,但她非常害羞,打死也不愿意在人前开口),但毕竟是同龄人,所以在一起还是满开心的。不过,小表姐没有多少时间和我们在一起,因为她要去这样那样的暑期班去补课。对此,儿子很不理解:“上了一年的学,暑假就是让我们开开心心休息的机会,为什么还要去上学呢?是姐姐的学习不好吗?”我跟他说,姐姐上的是成都最好的中学之一,明年就要考高中了,竞争很激烈,所以她不能像你一样那么自由自在。 五月份我爸妈来后,经常和表姐打电话,其中当然会问起可可的情况。得知她现在每天早上六点多钟就要起来去上学,一直要到五点多钟才能回家,晚上还要去上晚自习,儿子当然又是一番感慨:“他们每天上那么多小时的学,真的有那么多东西要学吗?他们学的都是些什么呢?”我妈妈告诉他,国内的中学生学的东西比他们在这里学的深得多,而且他们要不停地练习不停地考试,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在重复学过的东西,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考试,所以每天上这么长的学,还觉得时间不够呢!儿子听了,更加庆幸他没有在中国读书,不过他也想不通:“中国人那么聪明,又那么用功,可为什么他们的科学和技术还是不如美国呢?” 这个问题当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但我认为这和中国的教育体系有很大的关系。从很大程度上讲,中国的教育制度扼杀了孩子们对知识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一句话,中国的教育到今天还是应试教育,虽说教育改革喊了这么多年,素质教育还是一句空话。而美国学生的基础能力(数学计算,历史知识等等)虽然不如中国,但他们的教育体系能够让孩子始终对知识保持浓厚的兴趣,而且孩子们有很多的自由去探索求知。因此,很多中国的学生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上大学,而一旦考上大学,学习的动力就消失了, 因为他们的精力和兴趣已经被“榨干”了,而很多美国的孩子们上了大学后还能按照自己的选择和兴趣去寻求发展,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能够继续得到满足和发挥。我的美国朋友Robert 曾经在中国大学教书,他自己还创办了一所为5-14岁孩子学英语的课外学校。他对中国大学生的感觉是,他们的创新欲望和钻研精神非常缺乏,而中国的中学生到了十几岁,这些能力也在迅速消失。当然,中国大学生中也不乏“精英”,但这样的学生往往集中在为数很少的“精英”大学,而且很多在学成之后选择到国外求学或者发展。 另外,美国的教育体系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能力,研究能力,以及组织,领导,和团队能力。最近大儿子在学校做的几个 project 让我对这些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其中一个项目是Communication 课上要求的主题辩论。孩子们被分成三人一组,然后每一个小组从十几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这些题目五花八门,有关于安乐死的,有关于死刑是否应该废除的,儿子和另外两个男生选的是关于用动物做药物试验的题目。他们要在网上和图书馆做有关的研究,找出支持自己一方观点的数据和事实,然后做成辩论大纲,再和另外一方进行辩论。不巧,儿子他们的“反方”正好是三个“insanely enthusiastic animal loving girls" (儿子的语言),所以尽管儿子和他的队友收集了很多关于动物试验如何能够帮助人类战胜疾病的证据,他们还是输给了对方。听他讲述辩论的情况,我不由想到,我们第一次真正地接触这样的辩论,是在大学二年级!这些辩论的题目对孩子们的要求其实是非常高的,有很多题目(像安乐死,死刑)涉及到很深刻的社会背景和道德准则,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能够把自己的论点组织得这样条理清楚,是非常不容易的。美国的学校也很注重跨学科的合作,像我儿子的科学老师和数学老师就经常一起给一些研究项目,而且科学课和社会学课对于写作也有较高的要求。前一阵他们还去位于普渡大学的挑战者宇航训练中心做一个项目,在此之前每个学生要写自己的简历和背景材料,然后申请一个这个项目中的一个职位。被“雇用”之后,不同职位的孩子要在一起合作完成各种任务,最后到宇航中心去进行“实地模拟”。这个过程当然不仅仅让孩子们学到了有关天文和宇航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了团队合作的实践。 儿子最近的另外一个项目是关于大选的。孩子们两个人一组,每一组抓阄分配到一个总统候选人,然后准备关于这个候选人的背景资料做成 poster,并且要对全班进行一个讲演,来说服听众为什么自己的候选人应该被选为下一届总统。儿子和他的夥伴正好分到名不见经传的Ron Paul,他很失望,但也没办法(如果可以自由选择的话,大概很多人都会选希拉里或者奥巴马,所以老师来了一个绝对公平的方法分配候选人),不过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这位候选人的有趣之处。往后他们还会密切跟踪选举过程,分析选举结果,而这些都是social studies 课程的规定活动。我在上一篇博克文章中写到美国社会道德观的来源,其实这些根植于整个教育体系的活动,正是孩子们了解这个社会的体系和游戏规则的极好机会。相比之下,中国的中学生们恐怕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思去关心类似的国家大事吧。 老公的同事有个儿子,正在读高中二年级。前一阵他给老公打电话,说他们正在学有关中国政治发展的题目,要做一个关于六四的采访,希望能够跟我们会面。随后他给老公一份他自己准备的列有四十多个问题的单子。这些问题包罗万象,有关于当时中国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有关于游行,绝食行动的具体过程的,有关于六四当天的情况的,也有关于事件过后的反思和感想的。这个问卷引起了我对那个特殊时代的回忆,同时也让我感叹美国中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机会。 相比中国教育一边倒地注重“核心”学科和应试教育,美国的中学生们有很多课外活动,包括体育,音乐,戏剧,及其他通过教会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活动。和中国孩子们业余时间去上这个班那个班不同,美国孩子的这些课外活动往往是以团队形式进行的。这些活动往往占据他们宝贵的课外时间,但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都乐此不疲。我儿子的朋友有的整个夏天都要进行橄榄球训练,有的一年到头都要进行足球训练和比赛。学校的乐队每天排练 45分钟,而且乐队老师经常让孩子们接触和欣赏各种风格的古典音乐。今年他们的汇报演出上,几十人的交响乐队表演了包括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在内的曲子,而儿子参加的室内乐队更是演出了难度很大的维瓦尔第的“四季”中的“秋天”和“夏天”。孩子们在演出中轮流向观众介绍每支曲子的来历和特点,整个音乐会让你感到振奋和感动。这不仅仅是在make music,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精神陶冶和文化熏陶,以及团队精神,对他们的影响应该是长期而且深刻的。 当然,我看到的大多是美国中产阶级社区的学校的情况,美国也有不少学校没有机会和条件对学生进行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注重培养兴趣和钻研精神,注重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应该是贯穿美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主要理念。而对比中国的基础教育,早早就把孩子们分成文科理科,而且到了大学还不能轻易转换专业,造成很多孩子对所学的东西根本没有兴趣和动力,当然是得过且过混日子了。而美国的大学生能够自由选择专业,双学位,多学位非常普遍,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很多科学家和学者能够做到真正的博学多才,触类旁通的原因之一。可以说,中国的制度培养的大多是思维狭窄的“专业”人才,而美国的制度更倾向于培养思维活跃能力全面的人才。孰优孰劣,当然不是黑与白这样分明,但美国教育的长远优势应该是很明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