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学堂里传来钟声,三两个穿着葛布长衫的年轻人手中拿着一两本书匆匆走向课堂。 夏日的竹林里,隐约看到一群女生穿着蓝思林布的短短上衣配着黑色长裙的背影,她们的笑声带来了绿荫的一丝清凉。 过了许久许久,一种新鲜而又抽象的符号,象杨林里絮在飞舞,如柳丝在水中游移。晚风中,我听到,遥远的天空传来了一首略带感伤的骊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注1)
有人说同窗是一个充满怀旧的词,我同意。
母亲最近来电话说,她回了一次老家,参加了毕业60年的中学同学聚会,母亲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向我娓娓道来一些经历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古旧的往事。母亲说起这些往事就如同描述昨天发生的事情,母亲说,看到了阔别超过半个多世纪的同窗,眼前浮现的是从未陌生的同学少年的影子,时间在这一刻失去了力量。 全国各地一共聚集了二十多个同学,最远的来自新疆,多数已是耄耋之年。有些自从离开学校,从未见过面。他们各自在不同的生活空间里划着各异的的生活轨迹,有坎坷,有坦途,有艰辛苦难,有快乐满足。他们都很认真地活出自己的曲折和精彩,突然有一天,他们发现,记忆里最深刻最不容易抹去最难以忘怀的是遥远的少年,于是他们象年少的孩童,冲动地回到故里,回到母校,来寻找少年的印记。 母亲的中学坐落在江南的一个小镇,这所中学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 这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江南名校,经历过新文化运动教育救国的理想时期,学校奉行的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康健的体魄, 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 艺术的兴趣, 改造社会的精神”。抗战期间,为延续国家的教育命脉,他们学校和江南十几所中学合并,辗转大山深处,流亡师生从各地负笈来归,修葺校舍,读书救亡。教师殷勤施教,莘莘学子,苦读不怠,弦歌未辍。(注2) 。
母亲他们进入学校还是民国时期,等到他们毕业,世代已是变迁。。。 注1:这是弘一法师(李叔同)于1914年根据美国十九世纪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写的一首南乡子《送别》。这首歌民国时期在各大校园广为流传,深受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喜爱,是那个时代青年学子思想和情感的寄托。我最喜欢的是那种意蕴悠长的童声合唱,它最能传递同窗好友离别的情绪。它分别作为电影《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里的插曲。 注2:这次母亲回校参加聚会虽然是他们这个年级的聚会,但正赶上大舅从台湾回来探亲,他们一起回到了母校。大舅早母亲十几年毕业于此校。大舅就曾在流亡学校里读过书,他回忆说,那是常常听到外面的日机轰鸣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