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即时新闻的博客  
即时新闻  
我的名片
即时新闻
来自: usa
注册日期: 2013-03-18
访问总量: 315,87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小日本是怎样琢磨和行动的呢?
· 日本人对中国人友好吗?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埋尸最新统计
· 美国将军麦克阿瑟说: 对日本人,
· 为何日本给双手沾满日本人鲜血的
· 日本人为何爱自杀 分析称因性格
· 为何日本给双手沾满日本人鲜血的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即时新闻】
· 小日本是怎样琢磨和行动的呢?
· 日本人对中国人友好吗?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埋尸最新统计
· 美国将军麦克阿瑟说: 对日本人,
· 为何日本给双手沾满日本人鲜血的
· 日本人为何爱自杀 分析称因性格
· 为何日本给双手沾满日本人鲜血的
· 美国:对日本人将其当畜牲看待才
· 日本人为什么怕俄罗斯却不惧中国
· ,赞扬日本的书籍摆放在显眼位置
存档目录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俄:中国核武库超英法堪比美俄 或全球最大
   

俄:中国核武库超英法堪比美俄 或全球最大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军工信使》周报7月24日报道,原题:《中国的核大礼——中国可能拥有世界最大的核武库》,作者:俄罗斯政治军事分析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赫拉姆奇欣。文章认为,如果从生产能力的角度评估中国核武库,那它至少能具备几千枚核弹头,甚至上万枚也有可能。

-

  俄媒称,中国没有透露任何关于核武库规模的官方资料,在可预计的未来也不会公布。北京不打算讨论核武库的规模和部署情况,仅仅宣称自己的核弹数量非常少,并以此为借口,坚拒参加任何核裁军谈判。大部分西方消息人士提供的中国核武库非官方资料不过是不着边际的揣测,简直都解释不通。西方著名的研究机构,如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和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认为,中国拥有不超过250枚核弹头。但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每年能制造不少于140枚核弹头。即便部分旧弹头已经被拆解,250这一估计数字连个蹩脚的笑话都算不上。

  文章指出,如果从生产能力的角度评估中国核武库,那它至少能具备几千枚核弹头,甚至上万枚也有可能。中国核工业能轻而易举地保证这种生产规模。中国第一次核试验于1964年进行。西方和俄罗斯的许多媒体都转载着250这个数字,难道中国在40多年里仅仅制造了250枚核弹头?巴基斯坦的科研与生产能力均不能与中国相提并论,在13年间都能制造出110枚核弹头。

  文章说,中国洲际弹道导弹、中程弹道导弹和战术导弹的数量被提及的次数最多。但这些数字可能只是实际数量的零头。中国军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掩护洲际弹道导弹的庞大地下隧道系统表明,中国可能单单是洲际弹道导弹就有近千枚,中程弹道导弹的数量也不会低于这个数。考虑到这几种导弹在中国的生产历史已持续40余年,它们的数量总和也许不低于5000枚。

  文章认为,总的来说,中国的核弹头数量比英国、法国和四个非正式核大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鲜)的总和还要多,这一点丝毫也不应该被怀疑。倘若将中国的核武库与美俄对比,结果很难判断。但鉴于美俄在冷战结束后大规模削减各层次的核武器,可以有把握地说,中国核武器数量至少可与美俄相提并论,甚至有可能全球最多。在此不能忽略地理因素。中国洲际弹道导弹的性能看起来仍旧比美国逊色(不过,差距日渐缩小,中国正在生产最新式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

  文章指出,在全面而彻底核裁军进程中,中国也许会和美国一样凭借近年来性能显著优化的大量常规武器胜出。但中国目前在高精度武器领域依旧与美国相差甚远,因此核武器能弥补这一差距。核武库的主要作用在于潜在威胁,一旦启用将给人类带来可怕的“惊喜”。(编译:艾国 审稿:刘昆)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