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庙街梦幻曲 3 (方言小说)附:官话版) |
| 阿文唔知道“超记茶餐厅”里面讲紧佢嘅家史,佢一边走一边諗紧最近郁手写嘅嗰一曲《南浦送别》。呢支曲嘅灵感来自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嘅《南浦别》。原诗只得廿几个字,佢想写出一支有如《桃花依旧笑春风》咁嘅曲嚟。
黄昏嘅阳光透过大榕树密密麻麻嘅树叶喺“天后庙”前嘅水泥地塘织出一张光网,啲老街坊三三两两咁坐喺石板条凳上。呢度啲老人大多数都认得阿文,阿文少不免同佢哋一一打招呼。一打招呼就將佢原先嘅思路打断咗。阿文一諗算罢啦,都係返到屋企至斟酌咯。放低咗心事,阿文至发觉今日“榕树头”嘅气氛同往常有多少唔同。除咗啲老街坊常客,多咗啲打扮得花枝招展嘅妙龄女子,仲有一啲往常好少喺度玩耍嘅細路喺大树之间奔跑追逐。佢正想話搵个人问下,忽然间望見东边空地上搭起咗一座小舞台,上面一条横額写住《庙街坊众庆贺小桃红从艺三十年晚会》。原來係红姐返咗嚟,唔怪得平常冇乜讲究嘅老街坊都着返件“饮衫”,好似过节咁。“小桃红”係庙街人嘅骄傲,佢由一个街头卖唱嘅妹头蜕变成今時今日享誉港,澳,星,马嘅大歌星,三十年来嘅努力同机遇,係庙街人永远嘅话题。
三十年前,庙街有一个卖唱家庭,由一对夫妻带住三个細路每日穿梭喺各大茶楼酒馆卖唱。当年呢啲歌者毫无社会地位,比沿街乞讨的乞兒略为好一啲,但係亦都经常要睇人眼色。三个細路之中,老二小红能歌善舞,嘴仔又甜,有啲客人本来唔想听曲,小红都有能使到佢哋改变初衷。一个偶然嘅机会,令到小红跳出咗街头卖唱嘅行列,有机會喺舞台上展现佢嘅才华,因为佢遇到咗一个贵人。
小红当年遇到嘅贵人就是佢嘅恩师“销魂莺”。讲起呢个“销魂莺”原先亦係一个好有名嘅粤剧老倌,佢擅唱子喉,曾经係一个好出名嘅花旦,仲出过唱片,原来嘅艺名係“柳闻莺”。戏剧改革以前,男女不能同台演戏,所以女角亦都要由男人嚟扮。“销魂莺”嘅子喉唱得有一种特殊嘅韵味,当时曾经有报道話佢嘅唱腔“比女人仲有女人味”,有人仲贊佢嘅歌声“直教人魂销神授,不能自持”。后来佢就用“销魂莺”做咗艺名,一时间誉满省港,各大戏班爭住搵佢埋班,皆因“销魂莺”三个字就係票房嘅保证!可惜呢种风光嘅日子冇几长久,因为佢冇耐就失咗声,唔再唱得戏。关于佢失声嘅原因有好多种唔同嘅讲法,但係从来冇人能夠由佢口中得到确实嘅答案。最为大众接受嘅一种讲法係因为得罪咗一个“大天二”。
话说“销魂莺”名头大振嘅时期,曾经被人请去“出堂会”。佢一向甚少“出堂会”,所以亦都唔想应承呢台戏。无奈戏金非常丰厚,而且对方係一位好有来头嘅“大天二”,若果逆佢意唔知会有乜嘢后果,故此好多人劝佢勉为其难去一趟。“堂会”演得好成功,“大天二”觉得好有面子,除咗戏金之外,仲封咗封大利是俾“销魂莺”。咁嘅事情“销魂莺”都唔係第一次见,略为推辞就收咗。过得一排,个“大天二”使人嚟请“销魂莺”到佢嘅庄院住几日。“消魂莺”早就听聞呢个“大天二”好男风,上次出堂会嘅时候已经係步步小心,今勻仲会咁轻易落疊咩?于是婉言推拒。点知个“大天二”好似溼手揦麵粉 - 捹都捹唔甩,一次又一次咁使人相请,“消魂莺”亦係一次又一次咁推搪,终于激嬲咗個“大天二”,出到声话要令“消魂莺”由戏行消失。“消魂莺”亦都知道个“大天二”心狠手辣,之不过諗到自己多数喺省城,断估个土皇帝对魔爪未伸得到咁长,故此当佢只不过係跌落地揦返揸沙。“大天二”一连几个月冇嚟骚扰,“消魂莺”以为事情就咁过咗去,继续安安心心咁唱佢嘅戏。直到有一日,佢喺台上演唱自己手本名曲嘅时候突然间失咗声,同时自己个“近身”又不辞而别,佢至意识到可能遭人暗算。但係无赃无证,唯有暗啞抵,从此退出舞台。
“消魂莺”冇法子再唱大戏,只好另稚啤诜档郊蚁缍敢桓鲂≌颍鈪銎堂妫簟昂退抽保凹佑ψ印保疤敲方保盎懊贰蹦乩嗫诶印!昂退抽庇纸凶觥岸∠闳夤痖保嗣家寰蛡S用丁香同肉桂嚟腌制橄榄。“和顺榄”滋味匀长,往往係榄肉嚼完粒核都仲有味。“加应子”有啲似番鬼佬嘅蜜饯“西梅”,係用大粒嘅李干同白糖为原料,加上几味中药材嚟调味,真空浓缩熬煮。成品甜而不腻,果肉绵软又有嚼头,係深受大众欢迎嘅零食。“消魂莺”所卖嘅零食质料上乘,加上乡亲哋同情佢嘅遭遇,都好肯帮衬佢,故此佢嘅生意都唔错。可惜好景不长,佢所得罪嘅嗰个“大天二”竟然雇咗班烂仔嚟搞乱档,白食白拎仲要恐吓其他客人。“消魂莺”眼見冇法子捱落去,唯有执咗档生意,搬返省城度住。返到省城做乜好呢?佢都係卖零食。今勻佢唔再租鋪,而係將啲零食摆晒落个大簸篱,去烟館同大档兜售。当年省城嘅烟馆同大档遍地开花,加埋佢卖貨好有噱头,故此生意零舍好过人。佢嘅噱头就係穿戴打扮得好似戏台上嘅梅香,卖嘢嘅时候扭腰碎步学花旦走台步嚟取悦客人。49年以后,省城禁烟禁赌,佢嘅生意一落千丈,唯有落香港投靠一个老朋友。佢呢个老友喺庙街有层楼出租,就將其中一间房租咗俾佢。“消魂莺”諗唔到竟然喺庙街见返好多以前嘅同行,故此亦都不愁寂寞。当年有啲艺人沾染咗唔好嘅习气,嫖賭飲荡吹,无所不好,因此晚景凄凉。“消魂莺”属于洁身自爱嘅一个人,而且一贯秉承“身后有余忙缩手”嘅古训,因此到咗香港手头都仲有啲积蓄,粗茶淡饭,间中叹下“一盅两件”都仲得。
有一回,一个戏行嘅朋友请“消魂莺”喺酒楼食晚饭,听到小红喺隔离包厢唱小曲,觉得个細路女把声唔错。佢嘅朋友叫个企堂等小红唱完就嗌佢过嚟。小红为“消魂莺”同佢嘅朋友唱咗两支曲,两人大为赞赏。“消魂莺”觉得小红嘅根基唔错,从此免费教佢唱戏。小红由“消魂莺”度学到好多粤剧嘅基本功,为佢后来登上舞台打落厚实嘅基础。由于消费模式嘅改变,小红并冇喺粤剧舞台走红,反而係后来逐渐兴起嘅“粤曲小调”造就咗佢嘅名气。令佢声名大噪嘅係连唱十二首《小桃红》,係由当时一位作曲家根据古词所写嘅套曲。从此“小桃红”个名就叫开晒啦。呢十二首曲佢后来到冇乜唱晒成套,通常都係唱其中两三首。
幅横额令阿文諗返晒由啲老叔父口中听返嚟嘅呢啲梨园轶事,不由得有些微白云苍狗嘅感慨。东边的角落忽然起咗一阵骚动,阿文拧转头望向东边,只见一群人簇拥住一位女子缓步行近舞台。个女子四十几岁,着住一件衫裙,上身係象牙白,由腰部开始渐渐有些少红色,越落越深,到裙摆部分就係一片桃红,呢位就係“红姐”啦。“红姐”喺啲街坊头面人物嘅陪同下喺舞台前面款款落座,舞台上弦索之声即時响起,二十几个一色桃红衣装嘅妙龄女子鱼贯而出,企成两排。前奏之后,班女仔轻启朱唇,柔美嘅歌声随风吹遍成个“榕树头”:
采莲人语隔秋烟 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 共留连
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 终非吾土 问何日 是归年
阿文知道呢首係元朝诗人,文学家王恽 嘅作品,正係十二首《小桃红》之一。呢个词牌亦叫做《平湖乐》,仲有一个叫法係《采莲词》。阿文听过“红姐”演唱这支曲,唱到结尾嗰句“问何日 是归年”嘅时候,台下听众无不动容。
一曲既罢,阿文見時候唔早,继续起行返屋企。
官话版
阿文不知道“超记茶餐厅”里正在讲他的家史,他一边走一边在想着最近动手写的那一曲《南浦送别》。这首曲子的灵感来自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南浦别》。原诗只有二十个字,他要据此写出一首有如《桃花依旧笑春风》那样的曲子来。
黄昏的阳光透过大榕树密密麻麻的叶子在“天后庙”前的水泥地塘上织出一张光网,石板条凳上三三两两坐着些老街坊。这里的老人大多数都认识阿文,阿文少不了和他们一一打招呼。这一打招呼就把他原来的思路给打断了。阿文一想算了,还是回到家里再琢磨吧。放下了心事,阿文才发觉今天“榕树头”的气氛和往常有点不同。除了那些老街坊常客,多了一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妙龄女子,还有一些不常在这里玩的小孩子在大树之间奔跑追逐。他正要找个人问一问,却看见东边的空地上搭起了一座小舞台,上面一条横幅上写着《庙街坊众庆贺小桃红从艺三十年晚会》。原来是红姐回来了,难怪平常不太讲究的一些老街坊都穿着自己的“饮衫”,好像过节一样。“小桃红”是庙街人的骄傲,她从一个街头卖唱的小丫头蜕变成今天享誉港,澳,星,马的大歌星,三十年来的努力和机遇,是庙街人永远的话题。
三十年前,庙街有一个卖唱家庭,由一对夫妻带着三个孩子每天穿梭于各大茶楼酒馆卖唱。当年这些歌者毫无社会地位,只比沿街乞讨的乞丐略微好一些,但也是经常要遭人的白眼。三个孩子之中,老二小红能歌善舞,嘴巴又甜,有些客人本来不想听曲子,小红经常能使他们改变初衷。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小红跳出了街头卖唱的行列,得以在舞台上展现她的才华,因为她遇到了一个贵人。
小红当年遇到的贵人就是她的恩师“销魂莺”。说起这个“销魂莺”原来也是一个大有名头的粤剧名角,他擅唱子喉,曾经是一个很出名的花旦,还出过唱片,原来的艺名是“柳闻莺”。戏剧改革以前,男女不能同台演戏,所以女角也得由男人来演。“销魂莺”的子喉唱得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当时曾经有报道说他的唱腔“比女人还有女人味”,还有人夸他的歌声“直叫人魂销神授,不能自持”。后来他就把“销魂莺”作了艺名,一时间誉满省港,各大戏班无不极力延揽,因为“销魂莺”就是票房的保证!可惜这种风光的日子并不能长久,因为他很快就倒了嗓子,再也不能唱戏。关于他倒嗓子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从来没有人能从他嘴里得到确实的答案。最为大家接受的一种说法是因为得罪了一个“大天二”。
话说“销魂莺”名头大振的时期,曾经被人请去“出堂会”。他一向甚少“出堂会”,所以也不想应这台戏。无奈戏金非常丰厚,而且对方是一位很有来头的“大天二”,要是拂了他的面子不知会有怎样的后果,所以很多人劝他勉为其难去一趟。“堂会”演得很成功,“大天二”觉得很有面子,除了戏金之外,还给“销魂莺”封了一个大红包。这样的事情“销魂莺”见得多,略微推迟就收下了。过了一阵,那“大天二”叫人来请“销魂莺”到他的庄院小住几天。“消魂莺”早就听说这位“大天二”好男风,上次出堂会的时候已经是步步小心,这次岂会轻易就范,于是婉言推拒。谁料那“大天二”竟是“王八吃秤砣 - 铁了心”,一次又一次地差人相请,“消魂莺”也是一次又一次的推搪,终于把“大天二”给惹恼了,发了话要令“消魂莺”从戏行消失。“消魂莺”也知道“大天二”心狠手辣,不过自己多在省城,想来那土皇帝的魔爪还伸不到这么长,因此只把那当作一句下台阶的话。“大天二”一连几个月没来骚扰,“消魂莺”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安安心心地唱他的戏。直到有一天,他在台上演唱自己的手本名曲时突然间倒了嗓子,同时自己的“近身”也不辞而别,他才意识到可能遭人算计。可是无赃无证,只好打落牙齿和泪吞,从此退出舞台。
“消魂莺”无法再唱大戏,只好另寻生计。他回到家乡东莞一个小镇,赁了一个小铺面,卖起了“和顺榄”,“加应子”,“糖梅姜”,“话梅”等各式著名的零食。“和顺榄”又名“丁香肉桂榄”,顾名思义就是用丁香和肉桂来腌制橄榄。这“和顺榄”滋味匀长,往往是把橄榄肉都嚼完了还舍不得把那核给吐出来。“加应子”有点像洋人的蜜饯“西梅”,使用大颗的李子干和白糖为原料,加上几样中药材来调它的香味,真空浓缩熬煮。成品甜而不腻,果肉绵软中带有嚼劲,是深受大众欢迎的零食。“消魂莺”所卖的零食质量上乘,加上乡亲们同情他的遭遇,都愿意光顾他的店,因此他的买卖做得不错。可惜好景不长,他所得罪的那个“大天二”竟然雇了一些流氓来他的店里捣乱,白吃白拿还要恐吓其他客人。“消魂莺”眼看这买卖做不下去,只好草草结束,搬到省城里住。到了省城做什么好呢?他还是卖零食。这回他不再租店,而是用一个大簸箩把各种零食装上,到大烟馆和赌档区兜售。当年省城的大烟馆和赌档是遍地开花,加上他售货还特别有心思,所以比其他同行要受欢迎。他的绝活是穿戴打扮得像是戏台上的丫环,推销的时候扭腰碎步学花旦走台步来取悦客人。49年以后,省城禁烟禁赌,他的生意一落千丈,只好跑到香港投靠一个老朋友。他这朋友在庙街有一套出租房,把其中一间房租了给他。“消魂莺”想不到竟然在庙街见到了很多以前的同行,却也不愁寂寞。当年的艺人有些沾染了不好的习气,吃喝嫖赌,无所不好,因此晚景凄凉。“消魂莺”属于洁身自爱的一个人,而且一贯秉承“身后有余忙缩手”的古训,因此到了香港手头也还有些积蓄,粗茶淡饭日子倒也还过得下去。
有一回,一个戏行的朋友请“消魂莺”在酒楼吃晚饭,听到小红在隔邻包厢唱小曲,觉得这小女孩的嗓子不错。他的朋友就叫堂倌等小红唱完了把她叫过来。小红为“消魂莺”和他的朋友唱了两首曲子,两人大为赞赏。“消魂莺”觉得小红的根基不错,从此免费给她讲戏。小红除了从“消魂莺”那里学到了很多粤剧的基本功,为后来登上舞台打下了厚实的基础。由于消费模式的改变,小红并没有在粤剧舞台走红,反而是后来逐渐兴起的“粤曲小调”造就了她的名声。使她声名大噪的是连唱十二首《小桃红》,那是由当时一位作曲家根据古词所写就的套曲。从此就得了“小桃红”这个专属的称呼。这十二首的套曲她后来并不是常常演唱,往往只唱其中的两三首。
那幅横额令阿文想起了从老辈人口里听来的这些梨园轶事,不由生出些白云苍狗的感慨。东边的角落忽然起了一阵骚动,阿文扭头望向东边,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位女子缓步走近舞台。那女子四十多岁,穿的一件衣裙上身是象牙白,从腰部开始渐渐有些微红色,越往下越深,到裙摆部分就是一片桃红,这就是“红姐“了。“红姐”在街坊头面人物的陪同下在舞台前宽宽落座,舞台上弦索之声响起,二十多个一色桃红衣装的妙龄女子鱼贯而出,站成两排。前奏之后,众女轻启朱唇,柔美的歌声随风吹遍整个“榕树头”:
采莲人语隔秋烟 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 共留连
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 终非吾土 问何日 是归年
阿文知道这是元朝诗人,文学家王恽 的作品,正是十二首《小桃红》之一。这个词牌也叫《平湖乐》,还有一个叫法是《采莲词》。阿文听过“红姐”演唱这首曲子,唱到结句“问何日 是归年”时,台下听众无不动容。
一曲既罢,阿文看看时间不早,继续走他的回家之路。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