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哲學觀
科學論據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科學就是客觀存在的時間、空間和包括生物在內的各種物,它們的特性和相互之間的影響。空間也是物的一種存在形式。
時間、空間和空間中所存在的各種物及各種物的本性,是沒有開始時間的,是一直存在的,且永無休止。但各種物的本性卻會因相互影響達到極限時而發生變化。
目前所知的太陽系內,物有生物和非生物兩種。生物和非生物的區別是:生物有自身的感覺和思維能力,而非生物則沒有。所以用非生物永遠製造不出生物來。就地球範圍來說,生物有動物和植物兩類;非生物則有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上的103種元素和它們的化合物。有些液體、氣體和硅土、岩石等是含有生物和非生物的混合物。
由於化學反應和物理變化,——這種反應和變化是與時、空同在的。——所以非生物也在不停地變動,這種變動是相互影響的,是無意識的,但卻有一定的變動規律。時間是無始無終的,但一定範圍內的時間是有始有終的;空間是無邊無際的。但一定範圍內的空間是有邊有際的。時間和空間兩者組成了宇宙。宇宙是指包括地球在內的全部空間和時間。時、空都沒有中心點,任何一點都可以是它們的中心點。這裡的空間是指無邊無際的總空間,不是指總空間中的有一定範圍的空間;時間是指無始無終的總時間,不是指某一階段的時間。Stephen W Hawking所著《時間簡史》一書中的時間,僅指從“大爆破奇點”到“大擠壓奇點”中的一段而已。時、空一定會有數字來表示。所以,空間、時間、數字三者合為一體,缺一則其它兩者皆不存在。因之,有什麼樣的數字就必定會有對應的時間和空間存在。對於光速來說,有比光速每秒約30公里大的數字,就應當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而且是沒有極限的。
時間永遠是往前運行的,決不會逆行。時間有自己的特性,生物只能從物的變化中才能感覺到它的存在。由於不同的環境會對生物身體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在同一時段中,各環境會給生物以在時間上長短不一的感覺。越大的生物會感到相同時段里的時間越短;反之益然。
空間裡包涵物。物,是有無限種的。至於一定範圍內的物是有限的。物及其本性和相會間的影響、變化是與時、空同時存在的。
包涵物的空間可以這樣理解:假設以銀河系星群體為起點,類似銀河系星群體為a,巨量的銀河系星群體a所存在的第一個範圍為a1,億的億萬次方以上的aI所存在的第一個範圍為a2。如此類推,空間A為aN+1。趨向無限大。N是零之外的正整數。這個空間是立體形擴展。A空間是有限的。反之亦然。趨向無限小的空間為aN-1。我們可以把各大小空間都想像為一個不規則的球形體。
各個大小空間中皆有與之相應的包括生物在內的物的存在。因之,地球外的生物肯定有。而且從很大到極小,千奇百怪,種類繁多,數量無限。地球外空間中普通低級的微小生物隨時有可能進入地球;至於高級外星生物是否已進入地球,尚在爭論。但從古到今有那麼多的疑是UFO的出現,就說明可能性很大。我是認同高級外生物已進駐地球的,進駐地球的高級外生物是我心目中的神。如果高級外星生物已進駐地球的話,那他們肯定比我們早進化百、千年以上,具有我們難以理解的神奇力量。我們不能以地球上現有的知識來看待這個問題。
地球離開太陽後雖處於高溫狀態,但乃是生物和非生物的混合體。由此推論,熾熱的太陽本體也應有生物存在。對於生物能在極高溫下或極寒冷下乃能生存,我認為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們有極小極小的身體。要從科學上來得到證實,是一件遙遙長期的事,但確實是事實。地球自漸冷卻後,地球本身所有的生物便開始滋長,另有地球外空間中的生物進入,經過長期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地球上生物的現狀。地球上的各種外來生物大部份都是通過各種途徑自行進入地球的,有些則是成群結隊同時同途徑地進入地球。人類也一樣,世界各地的人類有地球本身滋生的,有的是從外空間進入後在那兒滋長的,一定時間後就會有混居和遷移居住的現像。在地球範圍內,人類決不會來自於同一個祖宗,而是有許多各自不同的祖宗。任何生物都在為適應生存而奮鬥不息和使自己的身體素質及體形不停地變化,人類也一樣。
任何一定範圍內的物,都有生有滅。當然,生物也是如此。
在目前已知的太陽系內,[本文所有關於生物的看法,皆限於此範圍內。]任何生物都是以其它生物為維持自己生命的食物。活命和延續後代及令生活更舒服是生物的本性。
生物都和其他任何物一樣,有一個產生、壯大、和死亡的過程。產生來源於孕育他的生物。本身死亡後,作為一個整體生物來說,便永遠消滅,不再存在。但他的遺體中的非生物的部分還是非生物;生物部分會成為分散的相對於他本身來說極小的各種生物。這些各種生物或是成為其他生物的食品,在此生物體內繼續生活;或是在自然界中生長、繁殖、死亡,進行生命循環。這種極小的生物死亡之後,它遺體中更細小的生物會重複上敘的情況,如此無休止的進行。所以,從廣義上來看,生物永遠是生物,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變成非生物的。至於生物形成的化石,那也是生物存在的一種形式,不同於非生物。注意,化石本身是一個已死去的生物體,它是一個由無數的極小的生物構成的整體。無數的極小的生物由於風化、缺少水分,便處於一種暫停生存狀態。如此類推下去,化石本身便硬如岩石。化石是一個以極小生物的一種暫停生存狀態為主[這點看法有待指教]與非生物質的結合體。如果把這個化石長期保存在適合生物生存的環境中,它仍會恢復充滿生機的原狀。生物體中含有非生物質,同樣,非生物質中的微隙間也含有生物體。生物體在高溫下會化成氣體狀態和極少量的非生物質;非生物質在高溫下,除了少量含在體內的生物化作氣體形態外,本身也會液化以至於氣化,飄浮在空間。但它仍然是非生物質。生物在高溫下所化成的氣體會四散飄浮,離開高溫,在適合生物生長的環境中,繼續自己的生存發展。在持續極高溫的情況下,物的變化達到一定的極限時,原物會起到質的變化,變成別一種物。但非生物乃然在非生物範圍內變化,不會變成生物;反之亦然。
地球冷卻後,逐漸形成適合於生物生存的地方,除了本身滋長的各種生物外,各式各樣的外生物也逐漸先先後後來到地球上生存,地球上就有了植物、動物等各類生物。外低級生物一直有進入地球的情況,現在也一樣,只是人類沒發覺而已。——大道理其實已知曉,太空人歸回地球,或是外來隕石,都要經過嚴格消毒才可展現在人們面前。
來源於地球內外我們人類最早的祖先,要和環境作艱苦的奮鬥,才能使自己以及整個人類成長、壯大。現在,人類已發展到為自己創造出美好的環境,不須像以前那樣為生存而十分艱苦地奮鬥了,再加上享用的物質多樣、富裕。因之,人的精神境界起了變化,舒服享受漸趨多而艱苦奮鬥日益少。人類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往人類的滅亡點邁步了。這個趨勢只能延長時間,而不可能逆轉。很明顯,現在叫人赤身在冰天雪地中去追逐野獸維生,誰也不會去。
生物有思維能力,有主觀能動性來使自己的身體更適合環境。生物的生理狀況影響着生物的心理狀態;生物的心理狀態同樣能使自己的生理狀況發生變化。當然,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有時甚至於需要在傳種接代中幾十代以上的時間。這種狀況,在現實中,我們稱之為“精神作用”或是“心理作用”。
人類在成長發展過程中,這種情況可以這樣理解:初時,人類思索着怎樣更好地向生活舒服的方向進展,並會努力奮鬥以達到目的;男女會對異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愛欲望並思索着怎樣使自己健壯、美麗以取悅於異性。在現代社會中,尤其在先進、富裕的地區,這兩種人類主要的欲望已在實際生活中逐步減弱,並在逐步走向消失過程中。
蜜蜂的目前狀況可以提供我們參考。由於性生活越來越自由,而兩性由於自己身體的特性,就使得男性性能力越來越衰弱,(這點在先進、富裕的地區已經很明顯。)像雄蜂一樣,成為女王的傳宗接代的工具,慢慢地走向滅亡。女性則因逐漸減少男性的性配合而逐步演變成類似工蜂的身份。人類慢慢地走向了自然滅亡,由於人類的智慧,可以延緩這個過程,但不可能逆轉。
[201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