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游前的Sockeye三文鱼
美洲西海岸的Sockeye 三文鱼在秋天时分要洄游,就是从大海里,千里迢迢地沿着河流,游回它出生的河流浅滩,在合适的沙砾中产下所有的卵,雄鱼授精后,雌雄鱼就渐渐死去了。
很多的三文鱼要洄游几百公里的路程,逆流而上,历尽千辛万苦,才能回到家乡。
三文鱼在进入河口前,就停止了进食。现在,对于它们而言,目的只有一个,遵循在它们大脑中存储的家乡河流气味的路线,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到达目的地,产下卵,结束生命。在河流中所以停止了进食,原因是河流中的食物本来就不丰富,如果它们在路途中还吃,那么,明年它们的后代在河流中的食物就更少了,那会减少它们存活的概率,而亲鱼是想尽一切办法,努力使它们的后代尽量多的活下去。既然不进食了,那么,鱼体内的内脏也基本没有用了,所以,在洄游的路途中,三文鱼的内脏会萎缩甚至消失了。
邻居送我一条刚钓的Sockeye三文鱼。这是一条雌鱼。我刨开鱼肚,发现她的肝脏仍在,但似乎比通常的肝脏尺寸小一些了,而鱼肠一类的器官已经很小了,我几乎没有看见。她的肚子中充满了鱼卵,资料说一般有一两千粒之多。她的绝大部分的能量都给了鱼卵,那是保证下一代刚出生时存活的能源库。
有细心的人可能发现问题:既然三文鱼已经停止了进食,为什么人还能把它们钓上来?钓洄游期间的三文鱼,诱饵用的是外观像三文鱼卵的东西。鱼的一个特性就是,它发现了别的鱼卵,就本能地去攻击,试图消灭它们,好给自己的后代留下生存空间。这样它就上钩了。当然,还有,它们进食的习性还在,习惯性咬的动作,就使它们被钩住了。
1,这是已经洄游到了产卵地的sockeye三文鱼。此地离海洋有几百公里远了。它们正在寻找合适的产卵地点。
在她要洄游几百公里远的路途上,她只靠消耗体内存储的脂肪等能量。如果她幸运,游回了家乡,她的身体已经很消瘦了,甚至遍体鳞伤,伤痕累累。在她产完所有的卵后,雄鱼在多少秒内就必须立即授精。之后,雌雄鱼就悄然死去了。它们的身体腐烂后,部分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地化为下一代的食物。
它们的生命过程就是这样的悲壮!
2,这是产卵后死亡的三文鱼。百分之百的死亡,绝对没有例外的(东海岸的三文鱼是产完卵后,又返回大海的。与此不同的,那是另一个种)。生物大部分法则总有例外,但这个是上述法则(生物法则总有例外)的例外!没有了消化道的鱼是绝对不能再活下去的,它相当于变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任何生命都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系统。Sockeye三文鱼的生命t≤4年,个体的差异仅是天数上的区别。当然,被封锁在无出路的湖泊中的三文鱼,无法洄游,它的特性和此不同。
为什么是这样呢?简单地说,美洲西海岸,山高路远,河流湍急。三文鱼在太平洋中养肥了后,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才能回到出生的河流。只有它们产完卵后,全部死去,不再往遥远的海中洄游,不再去河流中抢夺本来不多的食物,把它们留给后代,这样才能保证它们的后代存活下来的最多。这是大自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反复调试后,得到的最佳结果。它们的基因就遵循着这样无情的法则,一代又一代,子代和亲代永远不见面的。只有它们在太平洋浩瀚的海中,遇到比它们大一岁的三文鱼时,它们才可能知道它们父母的模样的。
三文鱼,把一切能量都花费在多产后代的事业上,但人类对它们的乱捕及毁灭它们的产卵地,使它们的数量大减的。
三文鱼,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乡,沿着河流,向海洋前进。一旦进入大海,它们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漫游几乎半个地球。在此过程中,它们成长为肥硕的大鱼。然后,它们就从遥远的太平洋中,千里迢迢,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历尽千辛万苦,勇往直前,返回家乡。指引它们的是家乡河流中独特的气味。它们完成生命的接力后,悄然死去。少小离家,一生只返回家乡一次。到家之日,基本就是生命的终点!唯一留下的是河流中沙砾的卵在孵化,以及它们的身体为河流提供的食物链,那是它们后代需要的。
三文鱼的生命过程,使人感慨万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