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理李克强去年访问德国,专程访问波茨坦并发表演讲,讲话声称: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携手,维护二战后确立的和平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
他去德国访问前,正好本人去德国开会,跑去波茨坦参观,碰上了一帮中国官员也来了,看上去很神秘。我问他们是那里来的,谢绝回答。后来才知道是帮总理打前站的。下面照片里的这个人,我没有认出来,大家看看是外交部那位高官?
有意思的是,有一位地位好像高点的官员对其他几位年轻人说,“大家不用都进去了,领导进去就行了,里面没有什么好看的。门票要多少欧元,,,。” 我当时觉得很好玩,国家已经很有钱了,为什么要省那几个钱呢?大家来都来了,不进去走走?
德国人是怎么想的,咱们不知道。我猜想他们的心情可能比较复杂。所以,这次据说习近平访问德国,中方提出要去与二战历史有关的地方,德国人就不大配合了。
对与德国人来说,谈二战后的秩序,估计他们的心情比较复杂。任何国家的国民,对于自己国家被战败,损失国土都不会心情高兴。也不大愿意被人不停的提醒。
德国人二战后割地赔款,失去了大片领土,东普鲁士的土地基本上全部没有了,一部分给了波兰,一部分给了俄罗斯。所以,领土问题都按照历史来申索,估计得要打个第三次世界大战才可以了。所以,我现在一听到什么“自古以来”等话语就头大:多久以前算是自古以来?以前拥有过的都要回来可行吗???
下面是从网上找的关于加里宁格勒的历史。读来很感慨。
************************************************************************
图中橘红色的部份是俄罗斯的领土,图中可见「加里宁格勒」(Kaliningrad)(箭头所指的部份)和俄罗斯本土的距离相当远,中间隔著立陶宛和白俄罗斯,即便因为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同属「独立国协」(C.I.S.)可视为一体,加里宁格勒和俄罗斯间还是间隔著立陶宛和波兰。
在前苏联时代,加里宁格勒东边的「立陶宛」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因此,生活在加里宁格勒的俄罗斯人来去俄罗斯或苏联其它地方都没有任何障碍。苏联解体後,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托维亚和立陶宛三国独立,处在波兰和立陶宛之间的「加里宁格勒」与俄罗斯本土的陆上交通被切断,成为一块远离俄罗斯本土几百公里的「飞地」,俄罗斯人要从这里经过,必须两次通过立陶宛边防军的出入境检查;俄罗斯的货物要过境立陶宛,必须接受立陶宛海关的全程监管。好在俄罗斯与立陶宛之间签署了一个公民往来互免签证的协议。这样加里宁格勒居民要到俄罗斯其它地区探亲访友、公务旅行才没有障碍。
但是现在这块「飞地」遇到了麻烦,因为,波兰和立陶宛在2004年加入了「欧盟」,加里宁格勒和俄罗斯本土间的人员与物质来往出现很大的问题,他们在过境波、立时必须按欧盟的规定办理签证。
‧据闻,俄方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简单的办法是仿效二十世纪七○年代中期在西柏林和西德其它地区间实行的无签证制度,但这个建议已被欧盟否决,欧盟认为,一旦加里宁格勒居民获得特殊照顾,俄罗斯公民都可以利用这个缺口进入欧盟国家;而俄方认为在冷战被埋葬的今天仍有人抱持这种态度,实令人不可思议。
俄方又要求经波兰和立陶宛开设连接加里宁格勒与俄国本土的运输走廊,且在波、立两国入盟後为俄方居民发放一日签证,以方便他们自由来往於加里宁格勒和俄本土之间,而欧盟对此建议态度非常消极。
加里宁格勒市(Калининград)旧称「哥尼斯堡」(Königsberg),原来是德国东普鲁士地方的首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因德国战败,根据「波茨坦宣言」,此块土地划归俄罗斯,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现在的加里宁格勒市和其周围的土地合称「加里宁格勒州」(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ая область)。之所以如此命名乃因为1946年时,苏联总理加里宁(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Калинин)正巧过世,为了纪念他而将「哥尼斯堡」改名为「加里宁格勒」。
此图乃1871年,德意志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图。帝国极东的领土为「东普鲁士」(East Prussia),它的北半部就是今日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
第壹次世界大战前的德意志帝国,绿色的部份是「普鲁士王国」,帝国极东的部份就是「东普鲁士」(EAST PRUSSIA)。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签订了「凡尔赛和约」(Versailles Treaty),图中黄色的部份为德国因战败而割让的土地。
‧为了给波兰留个「出海口」而特地设立「波兰走廊」,在「但泽自由市」,波兰人也有特权,「东普鲁士」就此和德国本土分离开来,北部的「米美尔」且割给立陶宛。
「东普鲁士」和「但泽自由市」、「波兰走廊」的关系图。
此图为1939年二次大战前夕的「东普鲁士」。
‧「米美尔」於大战前在希特勒的威胁下,立陶宛将之交还给德国。
‧1938年10月24日,德国向波兰提出下列两个要求:
1.把但泽自由市归还给德国。
2.容许德国越过波兰走廊建设铁路和公路以使东普鲁士可与德国的其它部份互相交通。
这两个要求被拒後,成为纳粹德国侵略波兰的藉口。
二次大战德国战败後,德、奥由盟军分区占领。
(1)紫红色的部份由英军占领。
(2)黄色的部份由美军占领。
(3)蓝色的部份由法军占领。
(4)绿色的部份由俄军占领。
(5)红色的两个「点」是柏林和维也纳,由英、美、法、俄将之划分为四区占领之。
(6)浅蓝色的部份由波兰兼并。
(7)黄绿色的部份(东普鲁士北半部)由俄罗斯兼并。
第(7)点的这一部份即今之「加里宁格勒」。
美、英、法占领的部份在1948年以後合并成「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联占领的部份则单独成立「东德」。
‧浅蓝色的「Further Pomerania」、「Silesia」和东普鲁士的南半部由波兰兼并成为波兰的领土。
‧东普鲁士的北半部由俄国兼并後即成为「加里宁格勒」。
东普鲁士详图。二次大战後,东普鲁士以如图中之紫色线分南北,南由波兰兼并;北由俄罗斯兼并;「米美尔」归立陶宛。
「加里宁格勒州」於焉形成!
1864年欧洲各国疆界和今日波兰疆界(白色线)之对比。
经历两次大战後,德国在东方丧失的领土(黄色至绿色的部份)。
今日之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