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马英九先生的公开信
深山兰注:几年前,在马英九先生刚执政时,我写了这封公开信,曾投台湾某报社。他们拒绝刊登。鉴于当时马先生几乎没有可能哪怕接受其中一点的建议,我遂没有再投其他报社。
今天,马先生好像要和大陆会面。我把旧文找出,贴于此。不是奢望它会发生什么作用,仅想表示曾经有这样的文字存在过。
为了保持文章原貌,我一个字未改。我用繁体字本,没有用简体字本。不识繁体字本的读者,可以用网上繁简互换软件“翻译”。
台灣能做什麽?
致馬英九先生的公開信
作者按:文中的“台灣”指台灣政治實體及各黨派,“大陸” 指中共政權。“台灣人民” 指台灣形使行政權地區的民校按箨懭嗣瘛 指中共行使行政權地區的民小
尊敬的閣下:
本人對國是有幾點疑惑,望先生賜教。
台灣該向何處去?對此,作爲局外人,我完全中立。台灣能或應該做什麽?出於人類的良知及與兩岸民型壔蛲幕當幝牵救税l表看法及建議如下。
一 台灣所面临的局勢
無論台灣各黨派的觀點如何,但有一點彼此都該同意:台灣必須和大陸打交道,無論你喜歡還是厌惡。目前大陸對台灣採用一切手段進行打壓,欲使他發不出任何聲音。同時用武力恫嚇。此情况短期內不會有實質改變的跡像。無論台灣前途走勢如何,與一個始終充滿敵意的鄰居相處是一個巨大挑戰。如何應付這一挑戰?一,投降,如大陸所愿。二,积極進取。對第一個選擇,本人不發表意見。第二個選擇是本文主旨。
任何政治實體要長期生存或有所作爲,必須遵守一個原則:在內外部提供的限製條件下,利用一切人類良知所許可的手段,以達到增加全體人民長期的褔祉。請注意,利益指長期的而不是指眼前的,否則,水中的魚呑食誘餌便是合理的選擇了。
目前大陸聲稱,衹要台灣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什麽都可以談。手段是三通。台灣的反應是在言辭上下功夫,三通則拒絶。給世人的印像是拙於應付,不知所措。在古今中外還沒有這樣的先例:相鄰的兩個敵對政治實體僅僅靠不交往而自存的;僅僅因交往而灭亡的。其自存或灭亡乃另有原因,而非交往的有無。問題的關鍵是如何交往。換言之,該做什麽。孔子曰:“遠人不服,脩文徳以來之。”諺曰:“得人心者得天下。”修何種文徳,用何種手段,慾來多遠的人民,視多遠爲天下,玄機均在其中。眼界不同的政治家均會有不同的攷慮與答案。
二 台灣可以做什麽
如果你接受了慾來的人民包括了大陸人民這一前提,那麽該做什麽呢?一個可選擇的方案是:
在合适的時機,發表政治聲明,宣佈在有機會行使行政權時,與大陸舉行平等談判。不預設任何限定。這個星球表面上任何一點都可作談判地點。原則上接收“三通”,具體技術細節在談判中敲定。“三通”中除人員與商品的雙嚮流通外,必須指定包括文化産品如印刷品,影視産品的雙嚮流通。因爲任何限定爲現代文明國家及人類的良知所無法接受的。在進行“三通” 談判的同時或之後,舉行關於兩岸未來命叩恼勁小F湟c如下:
台灣與大陸實行行政統一。慾完成這一過程,需滿足幾個必要條件:雙方開黨禁,報禁,雙方政黨均可到對方建立分部。待這一過程實行一段合适的時間後,在雙方的行政區域內進行選舉。其技術細節可由雙方行政和法律專家製定,本人不提建議。但有一點必須坚持:那就是必須一人一票。此點萬不可妥協,否則便喪失了談判的意義。理由是:此點一提出,大陸人民立即看到了自身的力量。這是任何政治實體不可小看的力量。而這一力量最終必成爲台灣人民的友好而不是敵對力量。偉大的林肯說:“如果你想赢得一個人參加你的事業,最能說服他的是讓他知道你是他的忠心朋友。”(If you would win a man to your
cause, first convince him that you are his sincere friend.)
爲了保証大選的公正及有效性,一個自然的要求是雙方軍隊國家化。這是一條不可動搖的原則。
要進行這一政治活動,關鍵是:在談判之前一定將談判的上述原則公開發表。至於談判能否進行,則是第二步纔考虑的問題。可以預期的是:衹要這一原則公開发表,必定會在大陸人民中間掀起巨大的波澜。無論這一波澜如何演進,一定會對中國的民主進程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最終大陸、台灣人民都從中受惠。這樣的聲明會産生比十本偉大著作還大的影響力。現代心理學和教育學一再重申:人們對于活動的響應要比對于觀念的響應更爲敏感和迅速。发表聲明是“活動”而不是“觀念”。
當然,這一影響長時間纔會顯現出來,近視眼是看不出來的。
中國一直有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一說。現代秏散結構理論斷言,一個系統在牠遠離平衡态的時候,一個微小的隨機扰動可産生無法預料的惊人後果。例子如一輛在懸崖邊上左右晃動的車子,一個手指頭就可使牠命叽笞儭H绻麪谄降靥幱诮胶馓臅r候,踢十腳牠也絲毫不動。無論怎樣定义“平衡态”,兩個政治實體激烈對抗,一定使兩者都遠離了平衡态。對抗愈激烈,離平衡态愈遠。顯而易見,要叱咤風雲,就要出現在風雲變幻剧烈的時候,而不是出現在無風無雲的藍天下。
一個有作爲的政治家當审時度勢,把握時機,勇於進取。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天予不取,天必棄之。《史記·趙世家》曰:“愚者暗成事,智者睹未形。”求名當求萬世名,若眼界不超出一世,何來萬世之名?具有了遠大目光,還必須具有宽阔的胸懷。大海般的胸懷方可納百川,一個海島的水庫之胸,納一川必定肚滿壩破。上帝是公正的,有多大的胸懷,纔有可能得多大的天下。
孟子曰:“故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展望前程,風雨驟多。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天下有厚望於先生,愿先生三思。
祝 政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