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的观念哪里来的?
中国人中很流行一种大一统的观念。他们甚至完全忘记了这种大一统为什么要存在。那么,这个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
它的来源很古怪!
本来是诗集的《诗经》,后来竟变成了儒家的经典。它一旦变成儒家的经典,其名字就成了“经”。它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眼中也变成了神圣的经,这和《圣经》在欧洲人眼中的地位几乎一样的。中国的文人或当官的人在上皇帝奏折的时候,引用的东西无非是《十三经》加上历史书的例子,这些就是他们推理的理论根据。这些举止有几分像西方的法官在法庭上,引用以前的判例来作根据的意思。
奏折中经常有《诗》曰如何如何的。《诗经》中《北山》曰:“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这本来是一个小官吏,抱怨自己的事做不完,而没有什么本领的笨蛋们却轻松自在,好处独得。他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一种找不到乐土的心态,他的潜台词是:走到哪里都逃不出他们手心的意思。就是这样的几句牢骚话,竟成了中国人眼中大统一的“理论根据”。每当大臣要对什么地方发兵掠夺,他们就把此二句话搬出来。当然,什么叫“普天之下”,他们是不太关心的。只要他们想要的地方,就是“普天之下”;否则就不是。
他们连大一统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都不清楚,更不会去思考为什么要大一统,它对人民有利吗?等一类问题了。
中国古代思维能力如何,这里可见一斑的。
大一统的观念盛行,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对外部领土野心勃勃。相反,他们的一切努力只对内部,对外部则是懵然无知为满足。
中国人长期对“漠北”就是蒙古高原及以北的地区,充满了恐惧。中国人很早就知道漠北最远处是大海。夏天时,太阳不落。认为:就是控制了那个地区,也不能让百姓去居住。公平地说,这在当时是一种现实的态度。这样的心态自然也是清朝所有文人的态度。这样的心态永远不变,这才是中国的悲剧所在。这是农业社会中,缺乏冒险精神的标准心态。只有商人才会去冒险,才善于冒险。而商人在中国的朝廷中是根本没有任何发言机会的。就是有人说了,其他人也根本不会去理会的,得到的只能是被嘲笑一番。这也是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在现代,只能成为从西方远来的俄国囊中之物的根本原因。
一个国家,在过去的时代里,有什么样的心态,才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你想都想不到的事,一定是做不到。只有蚂蚁的眼光,那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做到天鹅那样翱翔千里的壮举。今天也是同样的。
中国人大一统的观念,竟然是从那样一个古怪的地方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