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課的議題集中在culture shock (中文怎麼說,是文化衝撞?)。我很佩服老外學者的一板一眼,又調查,又論證。頭頭是道,說出culture shock經歷的幾個階段。語言深刻晦澀,害得人云裡霧裡老半天弄不明白。我琢磨琢磨,用中文來詮釋這深奧的“理論”,那就是第一階段,“見山是山”;第二階段,“見山不是山”;第三階段,“見山又是山”。同學問我,什麼意思?
意思嘛,很簡單。當你剛出國,如來到溫哥華,你的感覺怎樣?哇,好美啊!好山好水,清新空氣,藍天碧海,人們還禮貌友善……新奇,興奮,對新生活和未來充滿了渴望。這就是移民(或留學)生活的蜜月期,也就是第一階段——“見山是山”。可當時間流逝,原來的新奇和興奮慢慢減退,又遇到了很多困難:語言障礙,別人的行為很怪異,自己的善意又被誤解,學習和就業都不如預期想像,前途充滿了困惑和迷茫。這就宛如進入了山中,你不再看到山水之美,看到的只是荊棘、泥濘、亂石,感覺到的是疲累和無望。向上,看不到目的地,向下又無路可退,只好硬着頭皮往上爬。這就是第二階段——“見山不是山”。當你經歷了努力和掙扎,攀上了山頂的時候,終於鬆了口氣,這時定睛一看,這山宛如仙境,美倫美幻。到達了第三階段——“見山又是山”。在這一階段,逐漸認識本地文化並調適自己融入其中,學業有成,安居樂業,又看到了美麗的景象。但這一階段不是單純回到原始狀態,而是一種升華,不再新奇和迷茫,而是接受和融入。
我相信踏入異鄉的你我,大概都能體會到這其中的意境。我的老師是英國移民,他說他剛到加拿大不久,心理充滿了掙扎。“One day I loved Canada; another day I hated Canada.”但是現在他以他是加拿大人為傲。如果你說,Connie, 我還沒體會到。別急,光明在前方,只要肯努力,你一定能看到。當然,如果不努力,那我可不敢保證你能看到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