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生活又開始了一陣稀里糊塗的忙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擠掉睡覺的時間。所以大多數情況,只能勉強當個看客。
這幾天,我們的谷語網友非常有心的給大家貼了《歸來》這個電影。這個電影未演先紅(還受到了不少官媒和網友的抨擊),這些都讓我的好奇心倍增,只好先睹為快看個盜版:
看了電影后,我不得不再犧牲兩個小時的睡眠時間,為張導說幾句話。
記得幾年前的《金陵十三》我是差不多把它說得一無是處的。而且,我的評論還發表在國內專業雜誌上 (當時,人家主編還夸俺,說那是最貼切的發言。。。博克里有,可以參考)。
正因為有了我對《金十三》的評價,才使我覺得,我一定要寫一下我的感覺:張藝謀真的歸來了。。。起碼在回歸的路上,他能不能回到從前(他說過,初拍電影就像初戀,是無法重複的),我不會期待,但我真的看到了那個身影!
看這個電影最大的感覺就是,我體會到他為什麼與張偉平分家 。 雖然張製片,將他扶植到了國際線上(憑藉《英雄》),但是能看出他們在創作理念上的分歧,讓他們無法前行。與其將就,不如分道揚鑣。
雖然我也看過一些負面的評語,比如說,對文革的探討不深入 --- 這是理念上的批評,還有一些就是針對電影本身的處理上的批評,比如說,有些細節交待不周,語言對話過少。。。等等。
這些問題的確存在。但我是這樣理解的:一個電影藝術創造者,不是一個政治家,沒有義務強化自己的政治傾向和觀點;當然,一個文藝工作者,沒有自己的是非立場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你要寫出一個首先能打動你自己的作品,那麼你一定是在一個狀態下, 這個狀態肯定離不開你固有的生活態度,哪怕你想隱藏得多好。
另外,就是幾個因果關係不明。我同意這個說法,但電影就兩個小時,有時想面面俱到是很不容易的,況且電影導演可能要把持一定的風格,所以難免會忽略一些細節交待,如果大致可以跳過去,忽略不計,一般電影人,都不會強求。還有就是,對話偏少這個問題 --- 這個電影的確比很多中國電影的對話少一些。這一點,我倒是感覺欣慰,因為如果像我這種習慣於西方電影模式的人,就不喜歡對話多。其實,對話少,對表演,劇本,攝影,剪接是比較難的。
在電影的學習中,常有一句:“show, not tell” 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這種電影對了我的胃口。相反,比如有人提到的《白日焰火》,我倒是覺得說得多,秀得少-- 很多重要的情節都是靠說出來的,沒有意思。雖然該片還得了一些國際獎。總之,這是一個人的訓練和口味決定的。沒有誰對誰錯。
鞏俐非常出色。其他的,也算不錯。雖然我認為鞏俐的演技了得,但看到差不多4/5 -- 讀信的地方,我就有點“膩”了--- 大概她一直都演得重了一點,開始的確是有這個需要,但後面,看客就有點累了。不過,她應該怎麼把握更好,我還真想不出來。
要說非要挑點毛病,那就是那場找方師傅的戲--- 方師傅的老婆如此衝動與整個格調不協調,要是我,我可能會拍得憂鬱一點,其實不大吵大鬧更能說明問題。但是這場戲太小,怎麼都不會走題,所以也算不上失敗。
如果要我拍的話,也許我會採用titanic的收尾,我會讓鞏俐的角色死在陳道明推的那個小車上--- 這樣的結尾看似殘酷,但卻是希望的開始 。。。
這個電影攝影,燈光,場景等各方面協調一致,很不錯 的冷色調。(其中有些動鏡頭的聚焦不好 - 可能因為用的Sony F65的原因。但問題小,可以忽略)。剪接流暢。同時音樂作曲也相當出色。個人覺得值得奧斯卡提名。
新增:雖然音樂的作曲很好,借用的 [魚光曲]也非常美妙。但音樂在中段缺乏爆發點--- 這也許是為什麼有些觀眾覺得台詞欠少,表演吃力的另一個原因。因為表演者的情緒沒有被烘托出來。
這個電影的演繹和詮釋跟以往的《活着》不太一樣,看得出在往一個比較“international viewpoint”的路子上靠,這是一個好的嘗試。但西片的音樂比較講究和到位,它們不僅是一種獨立的音樂形式,而常常可以幫人忽略一些電影中的不合理的細節處理。比如,《titanic》這麼好的電影,其實要深究,也是有漏洞的。
這個感受是經過與其他網友比如譚岳討論後形成的。共商榷。
早期影評:
也談《金陵十三釵》 part II
(為什麼這上面的鍵無法激活。請高手解析。先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