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天津狗不理包子
高氏蛮儿犬也厌,补丁包袱闯天津。
小摊隐巷炉笼挤,大内垂帘唇齿亲。
七瘦三肥圣贤道,骨汤米面庶民心。
西施裙美何须褶,画虎新成猫不闻。
跋: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杨村镇)有个名叫高贵友的年轻人,小名叫“狗子”,后来天津开了个小包子摊儿谋生,因包子好吃客人很多,忙不过来,所以收钱后让客人自己取包子。天津人口顺,竟编了个歇后语:“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之人送外号“狗不理”。后来买卖兴旺开了店,起名“聚德号”,就是叫不响,客人接着叫“狗不理”,于是干脆改名成了“狗不理”。
袁世凯在天津练新军时,喜欢吃狗不理包子,进京时还献给慈禧尝鲜,慈禧食罢称香,自此名声大振。
最传统的狗不理包子,用半发酵的米面做皮,馅肉三肥七瘦,煮骨头汤来拌;其它作料皆属秘方。吃起来确实很香。狗不理包子也很注意外观,一个包子大约捏十几个褶儿,非常均匀。但俺们天津人却有句骄傲的口头衔:“包子好吃不在褶。”呵呵
为了沾“狗不理”这个名牌的光,天津近年有一种冷冻饺子名叫“猫不闻”,不是很好吃,但这个牌子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