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四大玩笑之三修齊治平
習總日記(2015,2,22)
修齊治平,一千多年來讀書人的中國夢。依我看來,也是一個笑死人不償命的大玩笑。
說到修齊治平,讀過點書的人不會陌生。當然不是韓寒郭敬明春上村樹的書。修齊治平的出處是《大學》,屬儒家經典“四書”之一。《大學》原本是《禮記》中一篇,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學者程頤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入門讀物。所以,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首。
《大學》有三綱領與八條目,由個人之“明明德”(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做起,發揮“親民”(齊家,治國,平天下),以達到“止於至善”的境地。近代現代讀書人很少講格致誠正,卻總把修齊治平掛嘴邊。你道是為何?治國平天下幾個字太激動人心了,那誘惑實在是擋不住的誘惑啊!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已經掛在讀書人嘴邊一千多年了,經千年風乾,修不成妖精鬼怪至少也修成了木乃伊。看看今天的讀書人,那些社會精英公知領導幹部,有幾位能夠與修齊治平沾上邊?
塌陷式腐敗,全民腐敗,這樣的用詞頻繁出現,除了證明修齊治平是個大玩笑還能證明什麼?如果有人認為那是毛澤東文革打倒孔家店的結果,那麼我們穿越去看看自稱孔子門生的儒教信徒又是如何以實際行動嘲笑修齊治平四個字的。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據查,此言最早出現於宋朝,明話本中已有出現,清儒林外史直接道出。歌詞大意,即使是不貪贓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來,僅例所應有的各項陋規收入也有十萬兩銀子的進項。如果是黑心貪黷的知府,那就不知要撈多少了。請問,從古代官吏身上哪有丁點修齊治平的影子?
看歷朝歷代,哪一場改選大戲不是以王朝腐朽而落幕,哪一次打雞血中興盛世不是以反貪腐整頓吏治為手段,無論是王朝覆滅還是中興,都與各級領導幹部貪污有直接關係。官逼民反,又描繪出了多少孔子門生的醜惡嘴臉。
獨尊儒術罷絀百家國策起於漢,興於宋。在宋朝首先發展形成王安石荊公學派、司馬光溫公學派、蘇軾的蜀學等派。後來談兼性理而著名者,有周濂溪的濂學、張載的關學、二程(程顥、程頤)兄弟的洛學。後來洛學由朱熹發揚光大,在福建創出閩學,成為居正統之位的程朱理學。濂、洛、關、閩四學派,人稱理學四派。
到了隋唐,從民間選拔領導幹部制度的科舉制誕生。全國統考的參考書便是儒教的經典“四書五經”。從此孔子門生高擎修齊治平幌子披上領導幹部外衣口稱為人民服務招搖撞騙,上矇騙君王下勒索百姓。
請問,哪裡見修身哪裡見齊家哪裡見治國又哪裡見平天下。即便是有,寥寥無幾。
修齊治平的本意是說,對天下事理的推究之後,才能充實知識,獲得知識後 心意才能真誠,使自己心意誠實之後,才能端正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思想之後,才能進行自我修養,進行自我修養之後,才能整頓好家,整頓好家之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之後,才能使美德彰明於天下。從高高在上的總書記國家主席一直到平民百姓,無一例外都要以修身養性作為人生的根本。
一千多年以來,生生死死的懂得修齊治平道理的知識份子領導幹部就總共加起來算一億吧,這一億位之中,有幾位能做到?若絕大多數都做不到,修齊治平不就是一個大玩笑嗎?
一樁做不到的事情,大家互相以此勉勵,作為人生奮鬥目標,不是一則民族的大玩笑是什麼?
今天若有人勸誡你說,為共產主義奮鬥。他一定在開玩笑。不過這個玩笑的歷史也僅僅一百年。而修齊治平的玩笑已經開了一千多年了。
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幽默感的民族,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