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乾爹”包了一層情色“糖”衣,就叫“糖爹” |
| 二三十年前,物資缺乏,上升途徑有限,很多家長都為子女找個或多個“乾爹”,圖的是多認識一個人(尤其是有地位的)就多一條途徑,萬一哪一天會用得上“乾爹”的關係呢?但在那個幾乎禁慾的時代,“乾爹”止乎於“乾巴巴”,很少有情色成分。“乾爹”關係儘管有高攀、利用的成分,但大體純正。
昨天看美國電視連續劇《About a boy》,其中一個情節就是兩個好朋友,一個要另一個做自己孩子的“乾爹”。雙方商定,如果親生父母雙亡,“乾爹”就要負擔起撫養朋友子女直至成人的的義務,有點“託孤”的意思。
這讓我想起剛到美國時,讀到猶他爵士隊卡爾·馬龍,要隊友約翰·斯托克頓做馬龍幾個孩子“乾爹”的報道。當時我就想不通,卡爾·馬龍夠成功的了,錢多的是,他有什麼有求於斯托克頓的呢?當然那是我當時純中國式的思維,因為我們那時找“乾爹”就是找關係。
後來才知道美國“乾爹”跟中國“乾爹”大相徑庭。美國“乾爹”一開始有宗教上的含義,也有宗教上的戒律。如“乾親”和“生親”家長之間不能通婚,“乾親”和“乾女兒”或“乾兒子”之間也不能通婚。這種戒律到現代已大大鬆弛,但有的美國家長還是樂意給孩子找個“乾爹”,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乾爹”能起個精神導師的作用。
倒也是,少年男女往往對自己的父母不夠敬畏,反而是家庭外面的人(尤其是成年男人),說話有份量。象斯托克頓,為人正派,家庭幸福,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球又打得好,這種人做“乾爹”,影響力肯定大大高於一般的“親爹”。可能斯托克頓一句話,頂卡爾·馬龍一萬句。
現在的中國已經進入了“笑貧不笑娼”的快車道,好多女孩子用不着家長操心,自己主動找“乾爹”。“乾爹”和“小姐”一樣,已經變成了情色用語。年輕女孩子和長於父輩的男子大搞權色交易、錢色交易,還得意地炫耀有個後台硬的“乾爹”,英語裡有一個詞形容如此這般的“乾爹”:糖爹(sugar daddy)。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