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ay is history. 今天就是历史。
北美时间2015年5月27日今天夜晚,即北京时间5月28日星期四,
亦将成为历史性的一天 —— 上证指数有可能直上半万5000点。
最近十年,已经过去的“昨天”有哪几个历史性的一天呢?
2005年6月6日, 上证指数 998点;
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 6124点;
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最低点 1664点;
2015年5月27日, 上证指数收盘 4941.71点。
假设: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证指数回调洗盘、震荡上行至八年前
的历史最高点——6124;之后,还要上冲7000点、7500点 ...... 与之
对比而言,今晚就是历史,实在是不足乐道的小小历史片段。
“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5月26日星期二到位于杭州高新区的海康威视
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视察时,非正式场合一名女记者玩笑地说她是专
职炒股的,习总回了一句:炒股好呀,很快就到一万点了。真人真事,
说明高层对破万点是有心理预期的。 ”
http://news.creaders.net/china/2015/05/27/1535470.html
2015年4月26日有文为证:
这两天,有个段子很火︰沪市突破4400点,一拨人怀揣资金疯狂往里投入,另一拨人则快速逃离。两拨人擦肩而过,互相斜视一番,心里暗念的却都是同一句话: 傻逼啊 ... 傻逼 ...
32天过后,沪指又上涨了600点,with hindsight 事后来看,我们现在知道,哪一拨人才正是应该被腹讽的对象。
1983年,深圳大学建校初期,笔者在西安一所大学教授电工原理的表姐夫,拟筹划前往该校任教,因为薪酬远远高于他当时的水准。结果,却被表姐拦阻下来,“去那么老远干嘛?举目无亲的。”最终,失去了一次起码人挪活且活得更好些的契机。回首看看留学或移民抵达北美、总计人数几百万的我们,有几位来时是举目有亲的?
人生中像这样作茧自缚、自以为对、沉溺于一些只言片语的陈词滥调而不能自拔的事例,还有许多、许多。眼下最触目惊心的实例,莫过于我们怎样眼睁睁望着波澜壮阔、来势汹汹的国内沪深股市持续半年之久的超级牛市上涨行情。2011年春节回京探亲之时,有同学语重心长地询问,你移民北美,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你失去了一次挣得八位数的机会。”他指的是八、九年前上一次上涨行情。
现在, 这“八位数的机会”又来了许久,就在眼前。作为隔洋观火、场外围观、自以为计、泰然自若的绝大多数的我们,听闻炒股,就有一种强烈的不屑一看之感;多年的道听途说,耳濡目染,总以为那不过是不劳而获、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无业游民之举,哪有一个正经人会沉湎于此?!
随意看看这些天网络上评论全民疯狂炒股的案例,层出不穷,从300年前
的法国国家牛市、荷兰郁金香泡沫到2008年的次贷危机,最终结局,往往都是欲哭无泪、血本无归、捶胸顿足、一贫如洗、天塌地陷、跳楼排队。没有说这里罗列的四字词组,是什么夸大其词的陈词滥调,因为,事情的报道是真实的,而泡沫破裂之前的全民疯狂挣钱,也同样是真实的。
据同花顺对全国各地区的A股获利情况统计发现,今年1月—4月全国人均
从A股获利1.4万元。
炒股水平最牛的要数上海和北京两地的股民,两地人均获利高达15.64万
元和8.02万元,位居各地区人均获利水平前两位。
除了上海和北京外,浙江、广东及江苏三地人均获利也比较突出,分别
为3.69万元、2.9万元和1.84万元,分别排在第三、第四和第五名。
有博友说过,中国是个疯狂的国家,就会有疯狂的机构,疯狂的官民。
既然九千岁强哥恩典浩荡,洒向臣民都是金,谢主隆恩的我们不妨顺势
把藏匿于国内的1、2、3、4、5、6、7百万资金翻上一番。不然的话,
太平洋分隔的两岸同胞,有点儿像上述描绘的两拨人,互相斜视一番,
心里暗念的却都是同一句话, XXX ... XX。
5月24日,《福布斯》負責商業投資和新興市場報道的記者拉波扎(Kenneth Rapoza)在該媒體上撰寫題為《中國不是泡沫》的文章,指出在中國的股市里有幾件事情值得注意。
“5月早些時候有一種說法,認為上證綜合指數下跌5%,這說明泡沫就要爆裂。在彭博社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的大部分文章和評論中,你幾乎都能讀到這類觀點。等待中國泡沫破裂就好比等著基督再來。如果事情發生時你正在現場,這也許值得一看。但如果再過20年、100年,事情依舊沒有發生,到了那時候,也許你已經不在人世了。”
Waiting for a bubble to pop in China is like waiting for the Second Coming of Christ. It might be worth it when it happens and you’re first on the scene. But if it doesn’t show up for another 20 or 100 years, you’ll probably be dead by then anyw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