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對施化博“魯粉,毛粉,革命粉”一文跟帖,因帖子較長,不願喧賓奪主,因此貼到自己博客上了。
施化博好,
我一直是您的讀者,您的博文時有真知灼見,文風也比較中平溫和,是我一直欣賞的。不過,你這篇“魯粉,毛粉,革命粉”似乎有失往日的水準,值得商榷的地方很多。
首先,牧人和溪谷博分析得有道理,現實世界裡的“魯粉”實在不多,在芹泥MM博文下跟帖,持不贊同意見的,大多數是不同意徹底否定魯迅的人。把這些人定義為“魯粉”,確有主觀武斷之嫌,恐怕和理性精神相悖吧。
芹泥MM的博文相當有啟發意義,而且我相信她的初衷正如她自己所言,不是為了倒魯,而是為了向大家介紹民國才女蘇雪林。但是我覺得探討魯迅對中國現代歷史的影響和他的文學作品,思想的現實意義也沒有什麼不好。
魯迅被中共當作"革命大師"和"革命家“推上神壇;"魯的文化遺產里,極少博愛,理解,寬容,大度,包容。"
---施化
以上都是很現實和客觀的看法。但是中共推出的玩意兒,大多數情況下必須反着看的:從魯迅先生的作品裡,看不出魯迅先生是個"革命家"。他骨子裡是個懷疑派。他的名篇"藥" 和”阿Q"正傳都是反應辛亥革命的後遺症的作品,確切得說,小說的焦點並不在於贊成或者反對革命,而是反思當時的社會,中國人的人性和沉重的歷史包袱。終其一生,魯迅沒有像胡適那樣,向中國人推薦一種反應現代西方文明的思想,他的一生致力於批判舊世界,他透徹敏銳毫不留情的批判到今天沒有人超越,但是他的批判並非以“毀滅"為目,正如醫生的診斷是以治病為目的,即使醫生沒有開出手到病除的良藥,也不能因此否定醫生的診斷書。中國人有個說法,叫諱疾忌醫:因為怕聽到自己有病,或者覺得醫生的話難聽,難以接受,就乾脆不治病了。在我眼裡,"恐魯"一症也有些諱疾忌醫的成分在內。
宣揚“博愛,理解,寬容,大度,包容”是好事,但是在典型的中國文化里,以上這些和“搗糨糊"恐怕只有一線之隔,尤其是在當代中國的現實里。君不見,網路世界裡到處是宣揚"博愛,理解,寬容,大度,包容"的雞湯文;魯迅一點,獨立思考,批判現實,針砭時弊,比醉生夢死玩小資好。因為歷史的原因,魯迅經常被與毛澤東,文革相提並論,然而魯迅的作品,言論卻從沒有提倡過獨裁和專制和盲從
- 以上這些恰恰是他畢生堅決反對的 - 有不看法者,歡迎舉出一個反例來。
網上的另一種觀點是 - 魯迅的影響和中共的插手使左派控制思想界-----民國的根基因此從思想文化陣線上上動搖----民國敗退台灣有魯迅的責任:且不說我們的對那段歷史了解的深度是否足夠支撐這樣的結論,那麼現在中共極力淡化魯迅的影響,使青年人忘記魯迅又作何解釋呢?魯迅這樣的懷疑論者和獨立思考者在哪個社會都不會受歡迎,經不起質疑的政權都是脆弱的
- 客觀得說,當時的民國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實際上也是很脆弱的
- 自己hold
不住了,不能怪到魯迅頭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