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中国大飞机 特有理 2015-11-4 中国大飞机的商业化制造能力是否已经成熟?许多人很怀疑、很不信任,这是凭以往的经历和经验。有些在高科技行业混的人更是从科技研发水平的角度,质疑中国大飞机的技术成熟性和技术全面性。我觉得这些有点意气用事或悲观了。 航空飞行器有五大技术层面:航空材料、空气动力、航空发动机、飞行器控制、航空电子。前两项估计不会有太多的人质疑,中国航天都能涉足了,航空自然不在话下。传统的焦点在发动机,这的确是中国的弱项。但是,这要从三个方面看:一是发动机有性能和可靠性之分。中国的发动机性能肯定比不上国际的先进水平,但是可靠性又是另外一回事。可靠性依赖于设计的安全冗余度、原材料、生产及加工工艺。现在中国的大飞机仅是一款中等航程的中型飞行器,因此对发动机的要求并不是特别的高,只要生产及维护按照设计要求即可。因此,只要性能可以满足飞机的需要,可靠性达到行业MTBF的要求并不是难事。因为中国的飞行器有很宽的应用范围,经验已经相对充足,火箭发动机就是很好的例证。二是发动机的可靠性有很大成份依赖于定期的维护和保养,这就跟私家轿车一样。中国的航空产业发达,航空发动机的维护,哪怕是进口的大飞机,基本上是自己维护。这一方面为发动机的可靠性提供了支持保障,同时也必然会对发动机的技术产生反馈而惠及自己的开发。第三,也是最现实的一点,就是民用大飞机都是商业化的,其发动机完全可以全球采购。就像iphone,没有说所有模块都是美国技术、美国生产。作为商业用途,完全可以具有不同选项等级,发动机可以选中国造,便宜;也可以选英国造或德国造,加钱就是。 至于飞机控制和雷达、通讯、导航等关键系统,随着电子工业的水涨船高,取世界中等水平还是有很大把握。而且,关键模块还是可以进口再集成。说实在的,飞机电子器件的复杂程度并不比手机高,功能上更是很窄。特别是关键系统模块都是双备份,只要组装和测试时别粗心大意就完全可以满足安全需要。何况,飞机关键还是人来操作,只要机械部分不出故障,飞机总体上是安全的。 当然,谁也保证不了意外的发生,哪怕是最先进的飞机。其实很多意外都是人为造成的,真正由本身故障造成的占很小比列。因此,应该理性看待中国的商业化大型民用客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