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哲学的死亡与绝学的转弯-兼论哲学与绝学的关系 |
| 哲学的死亡与绝学的转弯-兼论哲学与绝学的关系
中国人很忌讳“死”。人死了,要说“走”了。人死了要哭个天昏地暗才行,非此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悲伤(如果自己哭不出来请人哭也行,自己可以在屋里喝酒打牌,如赵大叔的小品)。西方人在葬礼上讲死者生前幽默故事,使人葬礼上发笑的的事,在中国人听来简直匪夷所思。
国人这样对待死亡并不奇怪。因为中国人没有主观与客观区别的概念,没有事实与猜测谁重谁轻的概念,自古如此。所以“态度”就变成第一重要的了。从秦朝的“指鹿为马”,到近代毛泽东时代的“天天读”,到我们习同学的“中国梦”大张旗鼓宣传,说到底都是需要人们表示“态度”二字。中国人容不得“嘴上”不同,但对“脑袋”不同没有办法。所以总是一有大的变故就是“掉脑袋”,而少有西人的那种“光荣革命”。
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有死亡的时候,这个道理小孩不懂,老人才懂。因为老人经历了人生,知道自己的身体器官都逐渐衰退,既证实了死亡是在前边等待自己,所以想信了自己会死的。死亡,就是“一物转为他物”的过程。比如,人死了,转为骨灰和一屡青烟。所以“转变可以理解为转弯”,就是生命开始和结束的特征。生命的发展无疑都有自己的规则,既“内部逻辑”。内部逻辑,指得是一件事物内部的发展规律。张三听到李四被告发了,就说:“我早知道那小子早晚得出事”,就是这个意思-抓住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走向。
一门学问多是对某种“存在”的研究。存在多半是一种事实。当这个事实的自身内部逻辑发展,不能提供新的东西时,就是它的死亡时期的到来了,哲学也是如此。哲学,自从古希腊神话中诞生出来,开始追问的是“四大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世界是什么?我应该怎么活着?”(详见“论范例”)。哲学在其辉煌的巅峰,生下了一个孩子:自然科学。孩子至今已经500岁了,母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走向坟墓是自身发展的内部逻辑所迫,如一个人一样。哲学,用康德的话叫“纯粹理性”。纯粹理性的研究走到尽头,就是理性研究的死亡,也就是理性作为最抽象的形式,哲学,的死亡。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却是真的 - 因为它已经不再能够提供“根本上新的思想”。在哲学史上自“苏柏亚”时代以来的两大派,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到了现代变成语言分析和大陆理性哲学,两边的旗手分别为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都感到了哲学的末日来临,是毫不奇怪的。该分拆的都已经分拆到头了(语言),该抽象的已经抽象到了最后(存在),实在地从哲学内部的逻辑发展上说,不可能有新的东西出现了。哲学的生命,如同任何生命一样,都是一个系统。当这个系统在内外两个方面,都发展到“顶端”了,它只有“倒下”一条路了。
范例的产生,来自“纯粹悟性”。范例的本体研究,绝学,已经不是对“什么”的研究,如哲学一样,而是“转弯”到了“天外”。天外的绝对产生了范例,既“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范例,是对世界的概括和总结。在这个意义上说,绝学包括了哲学,范例包括了存在以及其他层次的所有研究,如心理,意志,理性,单子,形式,等等。
日本人对待死和生的态度就比中国人豁达多了。他们在河边将蜡烛点燃放在纸船上,让它顺流而下,然后念自己的祝福....我认为对哲学的逝去也应该这样 - let it go。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