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lindazhang  
lindazhang  
我的名片
lindazhang
注册日期: 2014-09-16
访问总量: 117,80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一见倾心爱上你--台湾
· 电视剧《生死线》片尾曲 决定
· 莫再悲 林子祥
· 谁能明白我 林子祥
· 林子祥-谁为你
· 大地恩情 - 关正杰
· 人生的车站 (刘文正)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随便写点什么】
· 一见倾心爱上你--台湾
· 电视剧《生死线》片尾曲 决定
· 莫再悲 林子祥
· 谁能明白我 林子祥
· 林子祥-谁为你
· 大地恩情 - 关正杰
· 人生的车站 (刘文正)
· 镜子空瓶三十年 张镐哲
· 我独自在风雨中 : (高明骏)
· 圣托里尼归来美图分享
存档目录
02/01/2023 - 02/28/2023
12/01/2022 - 12/31/2022
06/01/2020 - 06/30/2020
08/01/2018 - 08/31/2018
08/01/2016 - 08/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0/01/2014 - 10/31/2014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从《老舍散文集》看老舍先生的高尚人格
   

《老舍散文集》收集了他各个时期的主要散文作品,他无论写人写事都爱憎分明,语言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独具一格地成为散文中的精品。他出生在极端贫困的家庭,幼年丧父,全靠母亲独自抚养他和几个兄弟姐妹,生活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长大成人以后,正是国内军阀混战,日寇兵临城下的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一个清贫的教师,要养家糊口,躲避战乱,还想着抵御外敌投身抗战,没有一份豁达的心境,怎么能度过期间的种种艰难困苦?在这部散文集中,读者看到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老舍先生的文风是幽默的,体现了他乐观开朗的品行人格。“考试制度是一切制度里最好的,它能把人支使得不像人了,而把脑子严格的分成若干小块块。一块装历史,一块装化学,一块装……”,“说回来,考试制度还是最好的制度。被考死的自然无须用提。假若考而不死,你放胆活下去吧,这已明明告诉你,你是十世童男转身。”(《考而不死是为神》)在他的文章中,先生以自嘲的心态,自娱自乐的写作态度,描绘经历过的各种艰辛,其中有对弱者的同情,有对恃强凌弱者的嘲讽,也有对世事艰难的感叹。

"有人说我很幽默,不敢当。我不懂什么是幽默。假如一定问我,我只能说我觉得自己可笑,别人也可笑;我不比别人高,别人也不比我高。谁都有缺欠,谁都有可笑的地方。我跟谁都说得来,可是他得愿意跟我说;他一定说他是圣人,叫我三跪九叩报门而进,我没这个瘾。我不教训别人,也不听别人的教训。幽默,据我这么想,不是嬉皮笑脸,死不要鼻子。"(《又是一年芳草绿》 )这里先生以诙谐的口吻体现了他精神上的巨大自由,他不趋炎附势,不对有权有势的人卑躬屈膝,他以传统旗人特有的正直的心态,对世间一切的不公正不公平现象做了有力的揭露与抨击。

他对于生活过的地方满含感情,他曾经在齐鲁大学做教师,在济南生活过。“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济南的冬天》在国内的中文教科书中作为散文中的经典,影响了多少莘莘学子。而老舍先生又分明是绘画的高手,那么明晰地阐述出古代山水画的意境。

先生曾经在青岛短暂生活过,非常惬意那里的自然环境,“青岛的人怎么能忘记下海呢。不过,说也奇怪,五月的海仿佛特别的绿,特别的可爱;也许是因为人们心里痛快吧?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联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五月的青岛》),当然先生因为身体弱并不能下海游泳,但这并不妨碍他欣赏大自然赐予的美好景致,当然海滨城市物价高昂,先生以微薄的教书薪水,显然生活在那里自感奢侈。

在日本侵华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北平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想北平》)他就是那样感情无比细腻,温婉地表达了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

他对于周围的亲朋好友又何尝不是充满感情?先生以崇敬的心情,记叙了曾经在早年苦难生活时帮助过他的一位慈祥的长者,“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今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他是宗月大师。”(《宗月大师》)

《老舍散文集》中有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他的几个孩子的出生与成长,他们给他这个慌张的父亲带来多少惊讶与欢喜,他宠爱着他们,容忍他们种种的无聊或者突发奇想的恶作剧,在养儿育女的繁琐过程中,享受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种种乐趣,在先生眼中和笔下,真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啊。他描写了当时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和片段,让现在的人们可以对那个时代的生活有了详尽的了解和感受。“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北京的春节》)人们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是的,很多民国时期民间的尤其是北京的风俗人情,都在老舍的作品里精彩地呈现了出来,丰富而又有趣。人们赞美这样的作家,因为他们提供了一幅幅可以洞悉过去那个年代的生活方方面面的画卷,因为他们让人感受到世间美好真挚的感情。

老舍先生就是一个单纯的书生,以他温文尔雅的性格,加入基督教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恐怕也是他日后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一个原因吧。他与人为善,不肯在政治上向当权派靠拢,最后被无情打击。他曾经在伦敦,南洋等地教学,作品后来翻译到国外受到热烈欢迎,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他还滞留在美国,最终被新政权吸引而回国。

整个散文集令人读来耳目一新,虽然作者在叙述自己的种种痛苦或者不堪,而读者却可以会心微笑甚至捧腹大笑,比如考试,比如挤火车,老舍先生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以苦为乐,苦中作乐,唯有心中对于文学事业的热爱,令他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按说这样一个历尽劫难的人,应该有很强的生命力。何以文革一开始,红卫兵小将一天的批斗毒打,就让如此豁达的人义无反顾地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告别了他无比热爱而又眷恋的家乡,亲人?老舍先生不喜欢参与政治党派,抗战胜利以后国共两党都在拉拢他,他以为可以做到左右逢源,都不加入,也不得罪,其实当共产党一方最后获得统治权力之后,他不去讨好巴结当权者,就会成为他人眼里特立独行的另类。

如果老舍先生的文章是让人笑,那么他的儿子舒乙关于老舍去世时的描述的文章却可以让人落泪。《父亲最后的两天》是对这老舍自沉太平湖这一悲剧的强烈控诉,文章详细记述了在那个全面疯狂的年代,人鬼不分,连老舍先生这样素来与世无争专心写作的文弱书生,他们都不能放过,极尽凌辱迫害之能事。想来老舍先生先前经历的苦难都是物质上的,物质上的匮乏他可以一笑了之,而文革时群众的批斗和打骂是精神上的,他一心为国为民,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却要被当做罪犯一样游街示众,他恐怕不能忍受的是这种面子上的屈辱,他以死抗争,既是对自己不公平遭遇的抗议,也是对不堪忍受的环境的解脱。他不会参与迫害别人,就会被人迫害,所以他选择宁愿站着死,不要跪地求生。当代人都很疑惑:何以中国现在没有文学大师?答案是:中国曾经有过深受世界敬仰的语言大师,但是不珍惜不爱惜,如同红卫兵们文革时期摧毁的无数古迹文献,老舍一代很多大师逃过了日寇的魔掌,躲过了国民党的明枪暗箭,却倒在了被称为自己人的手里的棍棒之下,一代大师伴随着一段文明史都被毁灭了。

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他人格品质的完美见证,他无愧于“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散文集与他的众多小说戏剧等作品一样,都是传世之作,他热爱人民,人民也会永远记住他和他的作品的。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