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社。其间,他说了一句话令编前会印象深刻:“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今天的新华网报道中是这样说的: 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办好解放军报,必须坚持创新为要。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努力实现军事媒体创新发展。要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要深入研究论证军队新闻媒体改革问题,努力构建适合国情军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军事传播体系。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要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官兵,了解第一手材料。要善于观察,在众多材料中发现好材料,找到反映时代精神、反映官兵面貌、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材料。要善于思考,深入发掘好材料的内涵,梳理和阐发好材料中蕴含的隽永的精神和深刻的道理,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形式、方法、技巧创作出精品力作来。 其实,关于新闻内容创新,媒体人一直在探索。新华社记者肖春飞曾就此写过一篇文章《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文章说: 一般说来,新闻业务创新分为两种,一种是形式创新,一种是内容创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信息爆炸时代,平面媒体早就不再有信息匮乏年代的"洛阳纸贵"的辉煌。形式创新是"读图"时代平面媒体吸引"眼球"的一场持续革命,充分考虑了受众心理,以不同于传统的报道方式来吸导主动阅读、消除阅读疲倦。 形式创新,又分为以下几类:采访方式的创新、写作格式的创新和语言文字的创新。这几类创新经常以"组合拳"方式出现,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阅读快感。 采访方式的创新,是如今媒体"包装"自己记者的很好的方式。传统的采访方式有面对面采访、电话采访和小型座谈会采访以及目击式采访。如今采访方式已拓展到多种多样--体验式采访、隐性采访(暗访)等。日前,上海分社文教采访室还策划了一次《新华组稿·他们的一天》,选定6个采访对象,在单位时间分头出击采访,最终形成6篇单独成篇的目击式报道。这也可算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形式创新。 写作格式的创新,其实是新闻文体的改革。传统的写作格式有通讯、消息、评论,后来又加了一个评论。如今,越来越多的新闻文体得到了读者的大力推崇,例如新华社今年推出的"新华组稿",就是从各个角度对同一件新闻事件进行立体报道。 此外还有对话式报道,像《中关村与张江高科的对话》、语录式报道,例如2001年在广州举行的全国九运会期间,我与辽宁分社范春生合作了《马俊仁妙语录》,以语录形式将争议很多的马俊仁的话辑成一篇,播发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州当地的很多报纸都以显著版面刊发,很多新闻同行都感叹"想不到新华社的体育稿可以这么写。"新华社体育部资深编辑薛寿元评论说,这篇稿件里的材料其实都报道过,但经此"剪辑",形式一变,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还有日记式报道,例如2001年8月,我参与采写的"新华视点"稿:《金钱炮制的弥天大谎是如何破灭的》,就是以日记的方式,将广西南丹"7·17"事故从错综复杂到水落石出的艰苦的调查情况,抽丝剥茧般一一道来,有悬念,有起伏,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可读性极强,新华社播发此稿后,全国有上百家的报纸全文采用。 自述式报道,2000年底广西举办了一次很"冷门"的比赛--帆板公开赛,我独家采访了香港唯一一位获得奥运会金牌的帆板选手李丽珊的丈夫,他当时是香港队的教练,写稿时,我思考了很久,最后决定采用自述式报道,稿件"我们是很幸福的"经体育部编辑精心修改播出后,被评为"总编室表扬稿";2002年7月,我与体育部高级记者蔡君清还写作了一篇自述式报道:《美国人柏瑞琪的"双城故事"》,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得到了上海新闻界的赞叹。 语言文字的创新,则是记者这一个体劳动者文学修养的集中体现。我认为,新闻界个性化写作时代已经到来,读者早就看烦了公文式的干巴巴的新闻,文字优美、富有个性的新闻无疑极具竞争力。新华社的不少名篇,文字极富感染力,谋篇布局,更是令后来者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满腔心血。在新华社的体育稿方面,杨明无疑是个性化写作的代表,他的很多耳熟能祥的作品,无一不充满激情、想象力,有着良好的语感。 跟形式创新比起来,内容创新无疑很"虚"。也正因为"虚",所以内容创新比形式创新更重要,也更难为。在新闻竞争中,最高层次的竞争,其实比的是各自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可模仿、可"克隆",可以简化为固定套路,但内容创新,体现的却是一个媒体、一个记者的灵魂,"我思故我在",无法模仿。 就记者而言,内容创新,首先是观念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曾经接受过的新闻教育、在新闻实践中形成的新闻理念、对受众心理的概念,等等,都要受到一次强大的无情的挑战。具体而言,内容创新关系到选题策划,即记者的发现力;新闻判断,即对"新闻"与"垃圾"的迅速的判断力;思想表达,即思辨力,究竟如何以什么形式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动脑筋,或者只是单凭一点经验主义、一点小聪明,是无论如何都实现不了内容创新的。 我个人认为,要想在内容创新方面有所作为的记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强大的理论支持,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能够"吃透两头";二是有独立思考能力,不跟风;三是有人文关怀精神。所以一篇被同行与读者赞叹的内容创新佳作出笼,实际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在一定层面上,内容创新往往表现为一种新闻视角的变换,例如逆向思维,能够就同样一件新闻事件,写出让同行击节赞叹的稿件来。 逆向思维法,编前会曾使用过,各位可点击这篇文章《发掘新闻的8条技巧》查看。在这篇文章开篇,编前会提出一个看法:新闻是显性的,它存在于报纸网络上;新闻又是隐性的,它被埋在地下(已有信息中)等待我们去开采去发掘。现在看来,对隐性这一特点的发掘应该算是一种内容创新吧。 那么内容如何创新呢?编前会认为可以围绕“新闻6要素+2度”展开。所谓新闻6要素,是指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简称“5W1H”。这是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万变不离其宗。比如微信公号“学习小组”今天就发表文章《习近平为何“此时”视察解放军报》,这就紧扣了6要素中的“When”。 所谓“2度",主要指角度和深度。还以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这个新闻为例,编前会选取的角度是“习近平提出内容创新是根本”;微信公号“政知圈”的标题是《军委主席到军报发微博,释放啥信号?》,则是从深度上对此新闻进行了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