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君 十点电影 2014年,赵薇,黄渤拍了一部片「亲爱的」。
在一水的商业大片里,这部片没特效,没打斗,没爱情,讲的还是现实题材。
啥,这样的片子也想赚票房?你们混的一定不是内地电影圈。
但它“打拐”的主题一出,整部片子的立意,马上就高了差不多10个「小时代」。
甚至有人说:这样的片子不用好或者不好评价,而是它应该存在。
对于这句话,十点君是赞成的。
纯商业,为观众口味定制的片子,做得好,举双手支持。
但愿意放下身价,走心的片子,双手双脚一起支持!
当然,如果能两者兼备的话,我们也是不会拒绝的。#微笑脸#
但「亲爱的」最让人感动的,不是片子里的演员寻子,而是它促进了现实中的打拐。
更为难得的是,它居然还促进了刑法修正案的修改。
终于在有生之年,等到国产电影照进现实了啊!
但吃瓜群众拍手叫好的同时,就想问:
为什么这种题材的电影,国内不能多一点呢?
实际上,是有的。
只可惜,你看不到。
比如,下面这位导演,他的片子你几乎都只能看到删减版。
7月末的时候,李扬导演发了一条微博:
他的“盲”系列三部曲的第三部「盲·道」,在跟XX部门打了一年的口水战,割地赔款无数之后终于通过审查啦!
喜大普奔~
但大多数人看到这个消息,是懵逼的。
“盲”系列三部曲?什么鬼。
这种高冷的片名,一听就不太想看呢。
李杨又是谁,这年头随便谁都可以当导演哦。
事实上,李杨导演还真是少有的,保有社会情怀,但同时也是最让某局头疼的电影人。
别人拍电影赚钱,他拍电影就是为了让你看到和谐社会,不和谐的一面。
所以,他的片,大部分都被和谐了···
比如他的代表作“盲”三部曲,一部被禁,两部被改,但即使是这样,你还是会被他的片子震惊。
”盲“系列,有一个更接地气的名字——底层三部曲。
就讲那些被掩盖了的残忍真相。
对不起,我尽力了,但三部片我真的只找到了一部的海报。
第一部,盲井。
两个小混混,整天在矿区东游西荡,没什么正经工作,但小日子却滋润得跟大爷似的。
因为,他们有一条一本万利的生财之道——发死人财。
他们仗着自己嘴巴子能说,到处装好人骗人下矿区采煤。
本来矿区就风险极高,九死一生,但被这俩混混蛊惑下矿的,连可怜的一线生机都没有。
只要人下了矿,就会被混混直接杀死,伪造成矿难。
无冤无仇,也下得下去手杀人?为什么?
还不是钱。
人一死,俩混混就直接伪装成死者家属,上门索赔。
我就想问一句,这钱,你们用着安心吗?
还有更没人性的,俩混混不仅用这种方法害死了老子,连人家的儿子也不放过。
他们驾轻就熟地哄骗了元凤鸣(王宝强饰)—— 也就是刚死在他们手里那个人的儿子,下矿。
这是要灭人全家啊!
可怕吧?
人命居然会低贱到这种程度,在钱面前,屁都不是。
但更可怕的是,这个剧本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民警回忆称:“案卷有1米多高,当时去抓捕时犯罪嫌疑人拉了整整一节火车皮”
我们以为电影就够夸张了,但真正的现实比电影残忍100倍。
黑灯瞎火的矿井里,埋掉的不仅是罪恶,还有人性啊!
第二部,盲山。
女大学生白雪梅找工作时被人贩子看上,拐进了大山。
才22岁的她,人生才刚要开始,就这么被卖给了40岁的老汉当老婆。
又是拐卖,但被卖的孩子还可以做孩子,被卖的女人就只能做奴隶。
她反抗,逃跑,反而激怒了老汉。
先是被强奸,之后被暴打。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一个“惨”字都根本说不完!
但更令人背脊冒冷汗的是,整个山村里所有的人都知道,她过得是生不如死的日子。
面对求救,村民们的表现是,冷漠。
不是表情包里面那个冷漠,而是把人当做杂草蹂躏的冷漠。
村民们不仅不帮她,还做帮凶。
全村变成了一个没有希望的牢笼,所有村民都是看守,一旦逃跑,马上抓回来,当众毒打。
一个女人最好的青春、前途,统统断送在吃人的大山里。
但是,你没猜错,这种混合着血和泪的事情,现实里也找得到原型。
甚至,还更可怕。
没多久之前,也就去年,网上因为一篇旧闻吵得不可开交。
被拐女成了“最美乡村女教师”的候选人。
被拐女被打、自杀、生不如死的日子没人关心,反而到处宣扬要学习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据说还感动了河北····
一个被拐卖进大山的女人,走投无路不得不认命,居然被包装成了全民学习的典范?
是要我们学什么?被拐了就乖乖留下来,争做奉献大山的好青年吗?
合着还得感谢人贩子给了她这个发光发热的机会哦。
这种三观真的比拐卖还要恐怖好吗?
心盲了,拿什么来救?
煤矿工,被拐女,这些现实虽然都有人讲,但十点君前面就说了,李杨导演的片子你几乎都看不到。
更别说有什么对应的解决办法了。
「盲井」2003年成片,获得了30多个国际大奖。在法国「电影」杂志评出的2003年全球十佳影片中,这片排名第二。
「盲井」获得包括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第5届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2届美国纽约崔贝卡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在内的三十余个国际奖项。
但是,在国内,这片是禁播的。
豆瓣电影上甚至都找不到这部片子的信息。
再说「盲山」,好不容易闯过了总局爸爸的刀山,甚至阉割了结局在国内公映,但还是没越过票房后妈的火海。
不到800万,惨淡收官。
至于它们反映的黑暗问题,呵呵。
从头到尾,好像变成了导演一个人的自嗨。
十点君在为我们有李杨这样的导演,自豪的同时;也为这样的片子不被重视,觉得悲哀。
与这些片子相似,很出名的一部,是韩国的「熔炉」。
但比「熔炉」更出名的,是因为它才修订的「熔炉法」。
同样是真人真事改编,电影以发生在韩国光州一所残障学校的性暴力案件为原型。
但与“盲”系列奇迹般的平静不同,「熔炉」上映后立马在韩国媒体、民众中间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弹。
不仅政府对当年的事件重新调查,国会也对性侵罪,量刑上作出了修订。
电影改变现实的案例,不只这一个。
1999年比利时电影「罗塞塔」,展现了比利时挣扎在贫困线的青少年,活过今天可能就没明天的生活。
政府在电影播出后修改了法律,保障青少年的工作权,并直接用电影名命名为“罗塞塔计划”。
1978年美国电影「午夜快车」,讲述美国囚犯在土耳其监狱内受到的非人待遇。
41天后,美国政府就开始了与土耳其交换囚犯的谈判。
电影,绝对是能让世界更好的曙光。
不过还好,从「盲井」的禁播,到「盲山」的上映,总局爸爸对电影的宽容度虽然是龟速,但也在不断扩大。
当年我们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国家有“电影改变法律”,而我们却只有“被法规改变的电影”。
而“盲”系列第三部「盲道」的过审,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电影改变现实的可能。
「盲道」,原名「盲流」,讲述了落魄音乐家与流浪儿童之间救赎的故事。
关注的,是商业发展下中国的几百万留守儿童。
剧本会被修改已经是明规则就不说了,但仍值得我们期待的是:
这部片,还能不能像「亲爱的」一样,影响舆论,甚至改变留守儿童的命运呢?
我们期待有更多这样的好片,也期待有更多用良知做好片的电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