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青柠的博客  
悠然山水间  
我的名片
青柠
注册日期: 2016-05-30
访问总量: 266,04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宫斗剧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学习
· 男人出轨,都是因为自己的女人不
· 你,害怕变老吗?
· 雪崩的时候 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
· 女人的人生,不需要被定义
· 对于婚姻,中国女性开始觉醒了!
· 影响幸福婚姻的“雷区”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钩沉】
· 古代怎么选择情人?
· 她是又丑又黑又胖的女佣 却当上
· 谢安是如何一步步 掌握东晋最高
· 古代根本没有“臣妾”这一自称
· 诸葛亮之妻黄硕 究竟过着怎样的
· 热播剧《锦绣未央》里河西王是谁
· 袁崇焕:以身许国心独苦
· 曹操为何要派人杀死周不疑?
· 三国最完美战将不是关羽和赵云
· 因为一双筷子而被皇帝抛弃的名将
【摄影】
【感悟】
· 宫斗剧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学习
· 男人出轨,都是因为自己的女人不
· 你,害怕变老吗?
· 雪崩的时候 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
· 女人的人生,不需要被定义
· 对于婚姻,中国女性开始觉醒了!
· 影响幸福婚姻的“雷区”
· 幸福的婚姻,是两个灵魂的共同成
· 一个女人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样?
· 恋爱中女孩子是否该主动?
【诗词】
· 一首不同寻常的纳兰词“不为登高
· 古代情诗赏析(一) 《江城子》
· 张爱玲:我爱你 可是关你什么事
· 最是人间留不住——看诗词里光阴
· 世人皆道妖娆,谁知才情多少?
【随笔】
· 有趣,才是婚姻的春药
· 乡愁仍在 故人已逝!余光中先生
· 我们为什么喜爱郭襄?
· 这世界有时很坏,愿你被温柔以待
· 嫁人,就是嫁给一个家庭的三观
· 你以为高情商就不是体力活吗?
· 你有没有拼命爱过一个人?
· 他不找你,因为他不喜欢你啊
· 为什么他从不评论你的朋友圈?
· 我那么有趣,还不是因为喜欢你
【唯美】
· 年味渐浓 乡愁乍起
· 你会怎么称呼你心中最美的那片雪
·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
· 冬夜读纳兰 颤了谁的心弦
· 那些惊艳生命的美丽
· 今日小雪: 一片飞雪一片寒
· 性和爱,哪个对于婚姻更重要?
· 古诗词里关于“雪”的雅称
· 天青色等烟雨 与诗人李白刘禹锡
· 我愿以花为名,醉卧唐诗宋词~
【评论】
· 所有的不避嫌,只是假装不懂
· 《延禧攻略》:白莲花,再见!
· (ZT)外国人眼中的许家印:中国式
· 什么叫“低智商的善良”
· 我们有没有权利偷看另一半的手机
· 屈原放逐 楚国被灭皆因这四大硬
· 三国时期蜀汉战功彪炳的五虎上将
· 李纨是《红楼梦》中笑到最后的职
· 鲍勃 迪伦挑战了诺奖的学术领导
· 世上最早卧底女记者:装精神病我
【分享】
· 有利于心理健康的9个日常习惯
· 新西兰“政坛新秀”,新鲜出炉“
· 谢谢你来过我的世界。
· 《欢乐颂》背后隐藏的真相:心越
· 原来育良书记和陈羽凡一样,离婚
· 达康书记的婚姻,就是10年后侯局
· 世界上最会做早餐的姑娘,比童话
· 丁义珍是谁?揭秘《人民的名义》
· 《人民的名义》中崩塌的女性人设
· 品味经典 领略名家笔下年味
存档目录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品味经典 领略名家笔下年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视的节日,那些传统的仪式和规矩中充满了敬畏与守望的意味。梁实秋笔下的春节是小孩子“吐槽”的对象,老舍眼中的春节充满了京味儿,林语堂描绘了逛庙会的有趣场景,沈从文家乡湘西的焰火最为著名,莫言憧憬着喝一碗腊八粥……在这些文学名家的妙笔之下,过年的场景有了独特的意蕴,令人回味。

  名家笔下的春节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卢喝雉,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梁实秋《过年》

  梁实秋生于1903年,亲历了晚清和民国之交北京的社会生活,他在《过年》一文中对中国传统过年习俗进行了回忆。很多人都是童年时期最爱过年,梁先生则说自己是小时候不喜欢过年,因为除夕要守岁,“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所以,他在文中对当时年俗的描写是以一种幽默调侃的口吻展开的,这些风趣的“吐槽”令人读来不禁莞尔。

 

  我不过旧历年已经二十三年了,这回却连放了三夜的花爆,使隔壁的外国人也”嘘”了起来:这却和花爆都成了我一年中仅有的高兴。

                                                                                   ——鲁迅《过年》

  鲁迅先生对于旧历年的态度似乎非常平淡。1934年,他在《过年》中说,“我不过旧历年已经二十三年了,这回却连放了三夜的花爆。”可见,鲁迅先生对于旧历年一向是很冷淡的,如1934年一般的过年的兴致在他的一生中也是极少的。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惯例,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们,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老舍《北京的春节》

  作为老北京人的代表,老舍先生对于老北京的年俗是如数家珍。1951年,他专门写了一篇《北京的春节》,来描写北京春节前后的日程、吃食、礼仪等,充满京味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


 

  北京城外一里远,有个巨大的道士庙,叫白云观。由正月初一到十九,北京的男女老幼好多人去逛……男人举行徒步竞赛,女人有赛车,还有成群的人到那儿去会“神仙”……“神仙”也许像大官儿,也许扮作乞丐,也许像狗,也许像驴。

                                                                        ——林语堂《京华烟云》

  在北京,春节有逛庙会的习俗。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写到才女木兰和妹妹莫愁过年逛白云观庙会的情节,很是有趣。

 

  记得那时我所欣赏的,是“六神牌”和祭品盘上的红纸盖。这六神牌画得非常精美,一共六版,每版上画好几个菩萨,佛、观音、玉皇大帝、孔子、文昌帝君、魁星……都包括在内。平时折好了供在堂前,不许打开来看,这时候才展览了。祭品盘上的红纸盖,都是我的姑母剪的,“福禄寿喜”、“一品当朝”、“平升三级”等字,都剪出来,巧妙地嵌在里头。我那时只七八岁,就喜爱这些东西,这说明我对美术有缘。

                                                                             ——丰子恺《过年》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一向以意境隽永而闻名,他在散文《过年》中对春节的回忆也充满了朴实的生活气息,还从中找到了自己与美术的缘分。

 

  我生长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口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

                                                               ——沈从文《忆湘西过年》

  沈从文的创作常以家乡湘西为背景,以至于他已成为湘西的一个文化符号。对于湘西的年俗,沈从文先生也在《忆湘西过年》中进行了回忆。

 

  熬到腊月初八,是盼年的第一站。这天的早晨要熬一锅粥,粥里要有八样粮食——其实只需七样,不可缺少的大枣算一样。……我曾经十分地向往着这种施粥的盛典,想想那些巨大无比的锅,支设在露天里,成麻袋的米豆倒进去,黏稠的粥在锅里翻滚着,鼓起无数的气泡,浓浓的香气弥漫在凌晨清冷的空气里。一群手捧着大碗的孩子们排着队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脸冻得通红,鼻尖上挂着清鼻涕。为了抵抗寒冷,他们不停地蹦跳着,喊叫着。我经常幻想着我就在等待着领粥的队伍里,虽然饥饿,虽然寒冷,但心中充满了欢乐。后来我在作品中,数次描写了我想象中的施粥场面,但写出来的远不如想象中的辉煌。

                                                                          ——莫言《过去的年》

  莫言在《过去的年》中回忆起幼时幻想领腊八粥的场面,充满了童真的趣味。他说自己虽然饥饿,虽然寒冷,但心中充满了欢乐。后来莫言虽多次在作品中描写这种场面,也不如想象中辉煌。


  诗歌中的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 文天祥《除夜》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孔尚任《甲午元旦》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 叶颙《已酉新正》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 陆游《除夜雪》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