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稱“權力獵手”和“加勒比海盜”的郭文貴,一個在輿論場裡本讓人感覺陌生的人仿佛頃刻間成了“網紅”。關於他“發於畎畝,鏖戰京華”的身世起底;關於他與某些高官從結盟到反目的獵官奇事;關於他獲得“戰神”和“加勒比海盜”稱號的種種商場戰例;關於他擅長“把明白事搞得不明白然後再渾水摸魚”的造霾式行事風格;還有動輒以億為單位的造富能力,都成了媒體和公眾在網上網下的嘖嘖談資。近幾日,他的新聞成了一個持續發酵的輿論頭條。
想必看過相關報道的人都會為一個個細節觸目驚心。因為,在報道里,郭文貴的圈錢線路圖和關係網,一目了然。當然,這些報道其實也說明郭文貴的問題存在已久。問題的關節點也就在這裡:俗話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按道理,郭文貴如果用不正當的手段去欺壓別人的權益,擾亂商界秩序,一定會有人反抗。可為何這些反抗者的聲音被淹沒了?媒體的輿論監督職能為何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能起到該有的效果?
郭文貴受關注的“焦點”,來自於他對權勢鑽營的利用。關注他,其實是關注權力之霾蒙蔽的社會公平之路。
但這些,並不是郭文貴最值得說道的地方。回望近幾年打下的老虎蒼蠅,哪個不是“身懷絕技”創下令普通人驚異的新高峰,郭的以上諸條“傳奇”,遠未達到技壓群芳獨占蠅頭的地步:論草根起家,他比不上洗衣農婦丁書苗;論政商及江湖關係的聳動性,他不如不久前伏法的劉漢;連他那在江湖上傳得神乎其神的空中四合院中間的項目,也未能超越“紅樓”在街邊文學中占據一角。 也正因如此,當他因高官落馬而被帶出地面時,甚至有人驚呼:“郭文貴是誰?”足見他低調行事悶聲發大財的策略,在事發前,是非常“成功”的,儘管在此前,包括“盤古會”的種種傳聞,及資本市場上只聞其風格卻不見其人的郭式併購和資本轉移案例,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他的痕跡。但他就像某類幕後人士,躲在高處,從背後觀察並操控着暗箱交易,並從中獲得難以想象的利益。他們也最明白:神秘本身,就是價值。 那些隱藏在常人難以到達的會所與高樓之間的謀劃與設計,那些躲藏於媒體與輿論監督之外的策劃與運作,那些游移於法律監督之外的計算與機巧,構成一幅幅難以想象的利益之網,挾持和綁架着某些規則,朝對他們有利的方向悄然運行。如果不是他們之間因貪婪和利益爭鬥而相互撕咬,多數的利益被侵害者永遠都不會知道,有些莫名蒸發掉的呆賬壞賬進了哪些人的腰包,有些不遵循市場規律的資本運作背後有多少明爭暗鬥。 行文至此,猛然發現:郭文貴受關注的“焦點”,來自於他對權勢鑽營的利用。正是憑着脫韁的權力之繩,郭文貴才取得了令人難以想象的“成就”,但種種跡象表明,這種予取予求的能量,隨着助佑他的貴人的倒台而不復存在。他必然也會像其他許多落馬的官員或商人那樣,後悔不迭地將所有戰績變成另一片戰場上的呈堂證供。 關注郭文貴,其實是關注權力之霾蒙蔽和茲擾的社會公平之路。而說到底,只有所有的事情都運作在法治陽光下,這樣發端於神秘成長於霧罩的“神人”才會更少,我們社會的清明程度才會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