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北京发生了“六四”这样的大悲剧,但是中国岂是某些海外华人所想像的那么简单、落后呢?文革结束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应该让世界了解。这个使命,中国官方的媒体担负不起来,他们既受限于政治框架、受命于长官意志,又没有公信力
老高按:不少人对存活了十年的多维还怀念不已,让我感动和感激。我也是多维的半路参与者,为健全多维的品牌洒下不少心血和汗水,后来也为这个品牌毁于一旦而叹惋。于品海的多维,不能说毫无贡献和长处,我听知悉内情的人士说,现在的多维总部设在北京南郊,有百余位编辑在日夜辛劳。但是它不再是独立的、多元的、中立的媒体,是不争的事实。对比十年前的多维只有不到十位编辑和记者(还同时要操作《多维时报》等多个媒体),确实是鸟枪换炮啦! 各位对多维的怀念和关注,我的理解是,这并非对某个人的怀念,而是对一个独立的、多元的、中立的媒体的向往和呼唤。从这个意义上看,写出多维十年的经历,意义超出对某个中文媒体与媒体人的评价,而是可以让大家思考更多深层的问题。可惜当时我没有写完!而且直到今天,我仍然忙于各种事务,难以接续。 我连载了几篇文章之后,跟帖不少,众说纷纭。这是在我预料之中的。但是不少跟帖所述并非事实,评论之弱智让我笑掉大牙。例如: 有的说“老高的《發现》,就这繁体的名字也会让人联想起什么”…… 《发现》双周刊并非“老高的”,自不用我去辩白;写帖者如此神经过敏,难道不知道:中共“侨报网”上固然有简繁两种字体,也是以繁体为主,您输入www.usqiaobao.com,看看出来的是繁体还是简体?而且您没有读过印刷版《僑報》?看看是简体还是繁体?您从《僑報》这个繁体的名字“联想起什么”? 有的跟帖说“何频是中文网剽窃盗版的鼻祖”。 跟帖者难道不知道:多维创办于1999年,而此前多年已经有了若干中文网站?侵犯版权的行为,归功于何频为“鼻祖”,岂不是溢美、过誉?我当时在博库网工作,买下了中国大陆当红作家如王朔、方方、二月河、严歌苓等200多位中文作家的数千本书的电子版权,但在盗版横行的中文网络上一败涂地,就足以反证。 当时多维如何为不触犯侵权的努力,下文我还会详细交代。 有的说“何频这番解释纯属‘此地无银三百两’。媒体没有金主,那是骗三岁孩子的,当然有的金主是自己”; 跟帖者如果不是逻辑没学好,就是有意搅浑水。我们谈多维有什么样的“金主”,所说的“金主”,正常思维的人都知道,指的是政府、财团或有背景的机构。跟帖者却混淆视听,扩大为一切掏钱的人。然后教训我说:媒体必然有人掏钱,说“没有金主是骗三岁孩子”。这正如一段问答: 我说:“您这个手机真不错,谁掏钱给你买的?” 您说:“没谁掏钱!” 我义正词严地正告您:“买手机不可能不掏钱,你说没人掏钱,那是骗三岁孩子的,你自己没掏钱吗?” 还有人谈起明镜网的若干预测失误,我已经在跟帖中做了回答,此处不赘。有位朋友抨击说,何频没有给出判断的出处,让我诧异:他自己的反驳给出了出处吗?例如他说令计划他爹到了晋察冀边区工作;例如他说令计划是1978年而不是1979年到团中央工作,薄熙来他爹当时还没有平反……这些不实之词居然还得到某些人点赞,让我这个团中央前工作人员、令计划的前同事、也算是知情人,苦笑无言。
第一章 多维的创世纪(下)
《多维十年》连载之五
高伐林,《外参》月刊2010年 (续前:很多靠大老板、靠基金会、靠政府拨款的经济实力相当强大的媒体,事情做不下去,或者做不出多少影响来;而何频在初期靠的不过是自己的薪水、稿费,居然在一片质疑声中做起来而能长期坚持。这里头有什么奥秘呢?何频当时自我总结了最重要的三条诀窍:)
第一是他熟悉网络,擅长于获取网上资源,大大降低成本; 第二,得益于他后来津津乐道的“中央厨房”概念:生产了一件产品之后,通过多种媒体,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渗透到不同的读者群中——我们看到,他将明镜出版社出版的书中某些章节,在杂志上选刊,又在网络上连载;或者倒过来,在网上推出的文章,随后刊登在杂志上,过一段时间辑录成书; 第三,何频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北美从事过几乎每一种媒体:报纸,电台、电视,杂志,出版社,网站……“我不仅熟悉四地,而且体察各种媒体的特点——不仅如此,我从在中国大陆当报纸编辑、电台编辑和出书的时候起、就有意识地不仅在自己采访和编辑的业务上磨练,而且去熟悉整个流程,参与每一个环节。” 何频曾经跟美工学画版,跟排版编辑去看菲林,到印刷车间了解情况,跟送报员送报,跟广告业务员去游说客户……对每个流程,他都熟悉,许多事情可以自己下手,也可以随时顶班。何频不无得意地说:“在多维出报纸时,从编辑身边走过,他会叫:何频,我这篇稿子标题想不出来!我马上给他安一个标题;从排版员旁边经过,他说:快帮我,这篇多出了几个字!我一秒钟都没有就给他删得长短正合适;从广告设计者身边走过,他会叫:帮我想个最响亮又妥帖的广告词!我也马上给他想出一句话来……很多文化人去做媒体,因为不熟悉各个环节,于是千难万难,搞半天搞不出来。我是性子很急的人,同时也是个高效率的人,为什么会比别人快?就是因为我在走第一步时,我已经想好了第二步、第三步……绝对不能因为第二步出现问题,影响第三步;我在考虑第二步的时候,就想出了几个替代方案。减少环节、节约成本。” 何频说,到那个晚上的聚会为止,他居然压根没想到到哪里找钱、到哪里去找投资人的问题:搞起这样一个网站,需要“烧钱”吗?能“烧”多少钱呢? 见他诚心诚意地集思广益,大家也不客气,七嘴八舌,有泼冷水的,更有扇热风的,网站的内容,特点,资源,运营模式……多数人只是兴之所至,说说醉话而已,但是何频后来说:那天晚上的讨论,可以算是关于多维网的第一次筹备研讨会吧。
“多维——这个名字好!”
何频请了一个朋友小朱,就在自己家的书房鼓捣,进行新闻网站的设计。 网站取什么中文名字呢?当时在美国的华人搞企业、搞网站,起名离不开“中国”与“中国人”的概念——不是“美华”就是“华美”,再不就是“大中华”“国际”“太平洋”“亚洲”……有一次,何频与费城的一个新闻界朋友——她是多维初期的参与者和后来的领导人之一——通电话聊天时,突然脱口而出:我想到了一个名称,叫“多维新闻网”,怎么样?那朋友一听:这名字好!就是它了! 想到用一个标明理念的概念来命名的人不多。很多人开头并不习惯这个名字,有人叫成了“维多”,还有人问,这个名字是否从“万维网”来?他说,“其实都不是,这是我多年来的一个理念很自然的流露。” 何频那天晚上对一起喝酒的朋友简略地讲过,后来他多次对多维的员工、对关注海外中文媒体成长的学者和同行也讲过,例如,他在新泽西的一个中文媒体研讨会上,在哈佛的研讨会上……一次比一次表达得完整: 纵观上个世纪末的海外华人媒体,凡是有点规模的,都是来自香港和台湾,“香港、台湾发生的芝麻大的事,也看成天大的事,反复报导”,而对中国大陆的报导,简直少得可怜,微不足道。香港媒体很多涉及中国大陆话题的专栏文章,都是八股,那种看不起大陆人的口吻,让何频很受刺激——他们哪里了解大陆!台湾媒体,也好不了多少。这些媒体,意识形态的气味那么浓,对海外华人本身的生存状态却很少着墨,连编译美加的新闻都很少。而华人的社团虽然山头林立,也多半是基于血缘、地域:台湾同乡会,北京联谊会……各自为政,分成很多很多小圈子。 何频进一步说:粗粗分一下,当时在美国的华人大体上有三股力量:第一股,是1949年之前来到美国的“老广”,很多人来后再没有回过国,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始终停留在1949年前;第二股,是香港来的新移民,他们害怕1997年香港回归的大限;第三股,是台湾来的移民,多半是外省人,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当然讨厌中共。“我九十年代初期接触的就是这三个群体,海外中文媒体、经济命脉、政治资源,都掌握在这批人手中。” 那么八十年代之后来美国的中国大陆人呢?何频回忆说,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不少人到美国,但是主要是穷学生,少数是来投亲靠友的。海外华人除了对刚刚过去的“六四”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太了解大陆,大陆来的新移民仅仅是他们同情和帮助的对象,“本地老华人华侨给了我们很多关怀,但是大陆人基本没有力量,更没有话语权。” 何频感到更震惊的是,服膺民主、鼓吹自由的一些学人,在意识形态上的固执,并不亚于他们极力抨击的对手,甚至比其对手,更少包容气度,更党同伐异。这里面当然有很多原因,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被迫害、打压得太厉害了,以致于他们的心态也畸变,向打压他们的人的心态偏移。这使得他们创办的一些媒体,也充满容不得一点不同意见的杀伐之声。 何频要搞中文网络新媒体,就是基于这种现状:虽然在北京发生了“六四”这样的大悲剧,但是中国岂是某些海外华人所想像的那么简单、落后呢?“文革”结束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化,应该让大家了解、让世界了解。这个使命,中国官方的媒体是担负不起来的,他们受限于政治框架、受命于长官意志,既有诸多禁忌,又没有公信力; 另一方面,正因为海外有点规模的媒体,像《世界日报》《明报》《侨报》《星岛日报》,多是中国大陆和港台媒体母体的延伸,着眼的都还是故土情结,报导的焦点便多集中在故土的人和事上,反而漠视了移民的生存状态,忽略了移民的各种权益。何频后来还接触了东南亚的华人,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因为媒体对来源不同、背景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的华人,都只“投其所好”,报导其故土的热点,导致他们彼此之间缺乏共同话题,对起话来也是鸡同鸭讲,很难凝聚起所有黄皮肤黑眼睛的华人的共识。何频认为,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平台,不仅是关心台湾的新闻、香港的新闻、中国大陆的新闻,而是要讨论华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哪怕是争辩呢,也要交流起来,才能打破藩篱。 何频强调:“事实应该先于、重于、高于价值理念、意识形态!——可惜这个概念在当时很少有人能接受。” 何频认为,传统平面媒体要做到包容,有很多技术上的困难,但是网络媒体有可能做到。网站比任何书籍、杂志或报纸,有大得不可比拟的空间,足以让不同的声音都可以发出来,读者可以自己去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对不喜欢的,也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当然,一些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自己不喜欢的文章,也会给多维网贴上某个标签——何频说,这也是很正常的。 初期的投资完全是何频一个人投下的,包括给技术员的酬劳。既然打出了24小时滚动的特色招牌,就得做到。初期没有财力雇很多编辑,于是何频就自个儿“滚动”,起早睡晚,瞅个机会就上去发一篇稿,读者看来,这个网站可不真就是时时在更新嘛!而当时其它网站多是平面媒体的网络版,定期更新,每天一次。后来,费城那位朋友也“滚动”起来,多维新闻网的信息流速更大为增加。
“几乎”“是中文新闻网站的先锋”
以后的事态发展,比何频预料的要顺利。 尽管没有在任何媒体上做广告,多维网还是开始有了一定知名度,读者们不请自来,越聚越多,浏览量增长得很迅速。 何频分析说,可能是我们这种作法比较新颖:批评共产党的和赞扬共产党的、抨击台湾当局的和支持台湾当局的报导和文章,破天荒地在同一个平台上呈现,加上明镜出版社诸多书稿的资源,内容也显得很丰富、很吸引人。世纪之交那段岁月,海外几乎还没有专门的中文新闻网站,像新浪这样的大型综合性网站,也正在合纵连横、购并整合的过程当中,尚未起步;多数中文网站还是论坛式的。多维明确打出“中文新闻网站”的旗号,横空出世,带动了很多网站走向新闻化。何频说得比较谨慎:多维“几乎”“可以说是中文新闻网站的先锋”——但据我检索,还没有查出更早的中文新闻网站。 网站试运行了一段之后,申请了独立域名:www. 这时,何频也为之正式注册了一个独立的公司。 拉开架势要正式大干,就需要有专业的行家。有一个朋友给何频介绍了一位电脑软件专家赵小麟,他是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正在哥大做研究员,非常聪明,何频设想的意图,赵小麟都能写出程序来加以实现。 何频告诉我,小赵与小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小朱的性格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他一心只盯着技术难题,别的都不在他视野以内,他成天默默无言,扮演的纯粹是技术员的角色;而小赵就有很高热情,他自己也写文章,而且写得还不错;他对新闻网的内容,有很强的参与欲,甚至忍不住会以他的价值观来干预编采——这就埋下了后来何频不能接受的伏笔——本书后面还会详细写到。 何频拿出部分股份,给了小赵、小朱两个技术员,公司就成了股份有限公司,最初的股东,就是他们三人。 随着知名度暴涨,很多中文、英文和日文的媒体介绍了多维网的作法;多维原创的一些稿件,被不少媒体转载;学者们也注意到了多维。投资者也找上门来了。 何频回忆说,“很多人找到我,要来投资。我对‘风险投资’并没有概念,对发财也毫无想象力,我所要的资金,只是能让多维新闻网能够运行、能够发展,而且——最关键的是:能保持独立性!我对任何投资者的要求,第一句话就是:你投资,但你不能干涉多维的新闻运作。我是从中国大陆出来的,我对宣传部、对任何人的干涉新闻自由深恶痛绝。对新闻自由的尊重,是我不能触动的底线!一直到我离开多维,我始终坚守这一点。” 新泽西的一位商人,找到何频谈投资,但他希望多维公司搬到新泽西他的很宽大的办公室去,何频婉拒了;香港一位投资者也很有兴趣,专门从香港飞过来,希望多维将总部改设在香港,以香港为基地,何频也婉拒了;台湾一个企业家在纽约跟何频谈过几次,但理念相差太远,何频同样婉拒了…… 何频对有意投资者经过一番权衡挑选,很快多维媒体公司有了“升级版”——由四个实质的投资者组成了新的多维媒体公司。除了何频本人,另外参与了初始投资的三人,两位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一位是毕业于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 对这些投资者,本书后面还会写到。多维的投资者并不像外界所绘声绘色地臆测风传的那样,也不像某些人所自我吹嘘的那样。 (未完待续)
近期图文:
多维创办人何频告别多维的一段秘辛(之一) 多维创办人后台金主是谁?人们各有答案(之二) 揭一揭多维创办人何频的老底(之三) 媒体在左右夹攻中挣扎求存的一次预演(之四) 造访纳粹德国集中营的样板——达豪(组图) 毛泽东为何对革命文人比对反动文人更狠 说不完的毛泽东,写不尽的邓小平 毛泽东为何对革命文人比对反动文人更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