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过边界线进入了中方一侧。面对中国外交部的指责,印度陆军参谋长宣称,印度此次是在为2.5线战争做准备,应对中国、巴基斯坦和国内的安全威胁,并声称2017年的印度已经和1962年不一样了。
所谓2.5线战争,提法其实来源于冷战时期的美国。
当时美国担心苏联和中国在欧亚的威胁,提出要“在欧洲应对一场大规模战争,同时在亚洲应对一场大规模战争,在世界其他地区应对一场小规模地区冲突”需要注意的是,2.5线战争的概念是在美国本土不受波及的假想下提出的,至于波及到本土的双线战争会有什么下场,德意志第三帝国算是做了一个很好的演示。而事实证明即便是有非常严苛的前提,这种2.5线战争的设想也是基本是没法实现的,所以到了伊拉克战争过后,0.5不见了,美国的提法变成了“同时打赢两场战争”,而且这时候的“战争”是以“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为标准模板的,本质意思是“同时打赢两场小规模地区冲突”。
一个美国都力不从心的假想,从印度的军方高官口中发出,而且还是加强版的——准备在自己的本土,同时和两个有核国家开战,外带同时对抗国内多达数万人的武装反对派。
印度这种仿佛没经过大脑一般的叫嚣不仅让中国人为之错愕,就连印度人民也有很多摸不到头脑。一位印度网友就帮他算了这样一笔账:
“好吧,请让我们理性一点……中国有230万兵力,全球第二大的空军和海军,经济实力是印度的5倍,GDP增速达7%。制造业远远超过我们,更好的基础设施、健康、住房,还有足够的厕所……你真的认为印度能对抗中国吗?”
不过这种理智派毕竟是少数。
在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一水美械,信心暴崩的印军被土共平推麦克马洪线,几乎打出了1:5的战损。为了掩盖这种近乎于耻辱的失败,印度的舆论和精英一股脑地将责任推到了中国的头上,将中国塑造成了背信弃义者的形象,与此同时还不遗余力的宣扬中国撤军是因为畏惧于阿萨姆平原的印度大军,再加上印度对1976年中印边界冲突的诡异渲染(这场冲突中方的记录是阵亡32人击毙印军101人,印度则宣称阵亡88人、负伤163人,击毙中国军队340人、伤450人,连击伤几个都一清二楚!)这直接造就了一批对印度实力有着盲目自信的印度人民。比如这些。
好吧,尽管印度普通民众的认知在多年的愚民政策中有些偏差,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印度的高层,特别是掌握实权的高层,对于中印的实力对比其实是有比较清晰的认知的。毕竟他们有着更为广阔的信息获取渠道。
这就引出了一个疑问,印度有决策权的人,很清楚中印实力的对比,却依旧以一种近乎狂妄的姿态,发出了战争挑衅,他们的底气在哪里?
想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懂中国的态度。
对于可能爆发的中印冲突,中国的态度可以用6个字概括:不想打,不怕打。
从中国的整体战略来看,海洋战略是在东方寻求稳定,而在南方等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多诞生几个岛礁,而后寻求实际控制权,由于中印的海权冲突并不是本文重点,暂且按下不表。但我国陆地战略是偏向于向西北方向辐射影响力,这就注定会动到印度的蛋糕。
其实这种宏观战略早在一带一路提出之前,就已经在实际行动了。重点是,这一系列的行动,其实是以经济为主导的。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以经济为主导,自然是要以修建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建设为根本。而想要搞基建,最害怕的莫过于地区局势的不稳定。所以在我国西进的战略部署上,和平是一个必要的基本条件。这就注定了,在西进的道路上,中国是不希望看到战争的,也是不希望自己被卷入战争的。这是中国不想打的一面。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忘记了毛爷爷“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的名言。所以我们尽管不希望看到战争,但依旧做出了积极备战的准备,国防部、外交部的强势回应,新型坦克的进藏,乃至于央视甚至抛出了“勿谓言之不预”的禁句。
《人民日报》曾于1962年9月22日发表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其中最后一句就是:“局势是险恶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要正告印度当局,勿谓言之不预也。”随后中印战争爆发。此后,“勿谓言之不预也”一般被视为中国当局对外战争的最后通牒,尽管CCTV-4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喉舌,但以央视的身份,在对印事件上提起这句话,也可以算是表明了一种几乎不可扭转的态度。这是中国不怕打的一面。
反观印度呢,他们的态度正好和中国反过来:很想打,很怕打。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世界史的研究中,学者们通常并不把印度当做一个国家而仅仅是当成一个地域或文明符号,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在印度的历史上,它的内部四分五裂、矛盾重重——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宗教冲突、高种姓、低种姓和贱民的种姓冲突、北方人和泰米尔人和东北人的地域冲突,内部矛盾可谓罄竹难书。对内印度人民往往同时有着地域符号,宗教符号和种姓符号,而只有对外冲突的时候,他们才会统一的认同自己“印度人”的身份。这就决定了印度的民族凝聚力,必须依靠对外战争,或者至少是渲染对外战争的舆论来获得提升。
过去的数十年,印度一直是依靠树立中国、巴基斯坦再加上偶尔提及的尼泊尔这2.5个假想敌来维持自己的民族向心力的。但是到了2017年,内部矛盾大规模爆发,失业率上升,基础建设为人诟病,治安恶化,废钞引发一系列经济与金融问题,加上强奸高发更是被联合国妇女署一次又一次的找茬,这种树立假想敌的手法,就有点力度不够了。所以印度迫切的需要打一场对外战争,来转移内部的视线。这时候如果再加上军方为了谋求更多军费的推手作用,发动战争叫嚣,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印度很想打的一面。
但是与此同时,印度高层对中印的实力对比,其实是心中有数的。
军事力量方面,尽管印度的烈火4就可以射4000公里打击到中国中原地区,现在更是有了号称射程更远也更精确的烈火5,但是除非真的做好全人类一起灭亡的准备,不然中印都不可能动用核武器,同样也不可能真的去打击对方的首都或是人口密集区来刺激对方的神经。
中印如果发生冲突,那较量的必然是常规部队投送与作战能力,而在这一方面,联邦制的印度对比中央集权的中国执行效率上有着天然的不足,兵员素质也居于下风,常规装备更是从军费开支上就能窥见一二。更何况现代战争打的不仅仅是军事实力,更是背后的综合国力,这方面印度更是远远的被中国甩在身后。即便是从地缘角度来说,新德里离边境线也实在太近了,相对的,中方一边整个西藏几乎都可以作为缓冲区。所以对印度而言,这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最好的结果也不过就是陷入胶着。然而稍有闪失,恐怕就是重蹈1962年兵临城下的危局。所以印度从本质上是不敢打这一仗的,这是印度很怕打的一面。
当“不想打、不怕打”的中国,遭遇“很想打,很怕打”的印度,局势就变得相当富有戏剧性。双方都不希望真正的爆发一场战争,而同时,双方又都不可能率先服软。于是局面就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僵持状态,双方进入了一个试探对方底线的博弈环节。
你越过边境线,我就提一下1962,你叫嚣一句2.5线备战,我就来一次“勿谓言之不预”,力度固然是越来越大,但却又时时顾忌着有没有过分,而在两国国防和外交机构隔空口水战的时候,上合组织会议依旧热火朝天,而且会议主旨就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边界管控机制,就仿佛两国自古以来相濡以沫,世代交好一般。
毕竟,双方是在试探对方的底线,而不是要突破对方的底线,所以也都要留给自己一线空间。
在这样一种大局势之下,印度不管发表了何等诡异的战争言论,也就都不足为奇了。因为这就是“很想打”对“不想打”的试探,印度在这里占据着主动权,这就是印度的底气。
但与此同时,却也不必太过担心,因为当印度试探的差不多了,最终中国的“不怕打”总是要对上印度的“很怕打”,那时候印度不服软也只能服软,这是国家硬实力决定的结果,并不是外交手段能改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