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 自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
好了,这段话说出了一个平时忽略的事实。
原来,如来佛祖最早的时候不是在灵山,而是在雪山修行。
看佛祖的描述,灵山最早应该是孔雀的修行道场,后来她把佛祖吞下,佛祖就在孔雀的肚子里来到了灵山。然后,佛祖降服孔雀,占领灵山,又封了孔雀为大明王菩萨。
说起佛祖修行的雪山,一定是天真地秀、日精月华的风水宝地。可奇怪的是,吴承恩的《西游记》中,怎么没有记载唐僧师徒是如何爬雪山的呢?
或许有人说,这说明唐僧师徒根本没有走这条路线啊。
不对。
那是因为,雪山不在81难之数。因为那里没有妖怪,于是被吴承恩略过了。
但是没有妖怪,不代表没有故事。
唐僧有一本《大唐西域记》,是他自述,他弟子辩机执笔完成的。那本书里,说了他的取经路线图,其中就有大雪山这一关。
具体说,大雪山的位置基本上就是在阿富汗境内的兴都库什山。
无独有偶,元朝时期丘处机西行去见成吉思汗的时候,率领弟子们也曾经翻越了这座雪山。更巧的是,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也把师父的事迹写成了一本《西游记》,其中还对西域雪山做了重点介绍。
那么,唐僧在大雪山是不是有什么奇遇呢?
当然,佛祖修行的道场,既入宝山,岂能空手而回?
1唐僧雪山奇遇记:一个来自上古的燃灯古佛的忠实粉丝
唐僧在乌斯藏界的浮屠山,遇到世外高人乌巢禅师,传授他一部《心经》,这本书,别看只有270字,却是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那么在唐僧师徒过雪山的时候,《心经》可是派上了大用场。
在大雪山,猪八戒就开始抱怨,师父啊,那火焰山那么热,大雪山又这么冷。看看附近有没有什么妖精,拿着扇子快把这大雪山给扇走吧。
悟空道:你这呆子,没有妖怪,你还找起妖怪来了。依我看,这座雪山乃是大德修行的好地界,断不会有什么妖怪的。
还真让悟空说对了。
这座雪山就是佛祖如来上灵山之前修行的道场。
许多的大德隐士,都在此山中清修和苦修。
雪山道路崎岖,只能步行。
走着走着,唐僧脚下不知道被什么拌了一下,一下摔倒了。
定睛一看呢,呀!雪地里原来坐着一个人,看样子是给冻挺了。
悟空过来一看,说道:师父,是个头陀,早已经死了。
唐僧说,既然是修行之人,待为师念诵《心经》超度他一番。
唐僧就地打坐,对着冻僵的头陀开始诵读《心经》。
为了表达对《心经》的无上崇敬之心,不敢有丝毫删减,故全文诵读如下: “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接下来,奇迹发生了。
就在唐僧《心经》诵读声中,那个冻僵的头陀居然醒了。
这下八戒可高兴了。说道,师父,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
唐僧、悟空当然也非常高兴。
把头陀扶起坐好,头陀睁眼就说:请问,释加牟尼佛祖入世了?
唐僧说道:是入世了,可是又已经出世了啊。
头陀面色疑惑,自言自语道:燃灯祖师当时开示我,后世佛祖就应该在这座雪山入世啊。
唐僧说:不要急,慢慢跟我们讲讲你的故事吧。
原来,这个头陀居然是来源于上古时期的一个佛教信徒,他本来想追随燃灯古佛,希望成为燃灯的弟子。可是那时候已经到了上古佛教的末法时期。他得到燃灯古佛开示,让他等着下一个佛祖入世。并且给他指引了大雪山这个下任佛祖的道场。头陀于是就在这大雪山中入定了。
本来说,释加牟尼佛祖的确是在雪山中修行。就在他成佛之后呢,应该会佛光普照,这样整个雪山中有了感应,头陀也就会醒来了。可就在这个时候,也是非常巧,恰好孔雀在吃人。孔雀一口就把五六十里之内的人全吃到肚子里去,这其中也包括雪山中刚刚修行出关的如来佛祖。这样,佛祖上了灵山,而雪山中深埋的头陀却错过了一次佛光普照醒来的机会。
如今,唐僧通过诵读《心经》,无上感应力让头陀醒来。结果呢,如来佛祖也不再住世了,头陀说,那就算了,我继续等下一任佛祖入世吧。
唐僧说:下一任佛祖又是几十亿年啊。我看不如这样,你跟我修行吧。
悟空也说:我师父本是如来佛祖座下的二弟子金蝉子,也是大德高僧。你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头陀说,那也行,我就跟着你去西天取经去吧。
唐僧道:西天取经你就别去了,你年纪太大了些(大概几十亿岁?)。我看不如这样,你可以去东土大唐重新投胎,等我取经回来,你也应该成年,到时候,你做我的弟子可好?
头陀说:也好,一切就听师父安排。
唐僧说:你就去东土大唐皇家投胎。就在长安城中,最大的大红城墙的院子就是。
头陀按照唐僧的指示,圆寂了。他的魂魄,奔长安城而去。
2糊涂头陀迷失了本性:阴差阳错投错了胎
四维世界的时间是一个单行道。人生如白驹过隙,时光似过眼云烟。一转眼就是14年的光景。14年啊,唐僧终于完成了伟大的取经任务。
为什么取经一定要14年完成?
其实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告诉我们了,这个叫做“一藏之数”。一藏之数是多少呢?就是5048。
《西游记》中,这个数字经常出现。
大乘真经是“三藏”,就是5048的3倍,15144卷。迦叶、阿南传经时,从三藏中各挑几卷,所传经卷一共是5048卷,即一藏之数。再比如,猪八戒的九齿钉耙与沙僧的降魔宝杖的重量都是5048斤,都是一藏之数。
那么,按照农历一年360天计算,5048天恰好就是14年差8天!
所以,唐僧众人到了灵山的时候是差8天就到了一藏之数。如来让八大金刚护送唐僧师徒去大唐,然后回到灵山,前后时间正好8天,满足了一藏之数。
还有,唐僧法号就叫“唐三藏”,所以满足三藏之数。取经团成员中,唯有孙悟空似乎跟一藏之数没有关系,他的金箍棒是13500斤,跟他相巧合的是通天河的老鳖,岁数是1350岁。所以,恰恰是老鳖让取经团翻了船。
孙悟空才会说,盖天地不全,这经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应不全之奥妙也,岂人力所能与耶!
从这点上看,佛家讲究的是一个“不生不灭真如行满”,而道家讲究的是一个“天地不全万流归宗”。
这样看来,悟空实实在在是一个道教本体,所以他虽然修成了斗战胜佛,但保留了修炼“混元至仙”的灵根。
取经14年的真正原因就是讲究一个功德圆满。那么,14年过去了,那个投胎的头陀呢?也应该是14岁了吧。
唐僧回到大唐,安排好经书,就来找李世民要徒弟了。
唐僧进宫后,李世民问:御弟,今天怎么这么闲在?
唐僧就把雪山前情如此这般说了一遍。李世民不住点头。哦,原来还有这样一段奇遇。
唐僧就说:陛下啊,快查查某年某月出生的皇子吧。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没有那年出生的皇子啊。别说皇子,连公主都没有啊。
唐僧说:这不对呀陛下,不应该啊。要不你找管事房的来问问。
李世民说:朕的儿女哪年出生这还能记错吗?
唐僧一想,皇上说的也有道理。
既然皇宫找不到自己的徒弟,那就只好先这样吧。
等回到寺里,夜晚,唐僧打开智慧之眼,遍照京城。终于明白了。原来,当年那个头陀投错了胎。他是一个路痴,结果投到了尉迟恭的弟弟尉迟敬宗的家里。
3此子名叫尉迟基,字弘道。
唐僧终于找到了了自己的好徒弟。第二天,他就去拜访尉迟敬宗。
到了尉迟家,唐僧说明来意。
尉迟老英雄当然挺客气,因为唐僧是名人,又是御弟,大家都会敬让几分。一听说唐僧要让自己的儿子跟他去出家,尉迟敬宗面有难色,说道:也是我管教不严,这个小子可不像一个修行的材料。他是天天吃喝玩乐的这么一个人,我都管不了他啊。
既然没有谈妥,唐僧只好告别回去。扭头他就去找唐太宗了。然后告诉太宗皇帝,这个孩子只是暂时迷失了本性,等我给他打开智眼他就全明白了。我看不如这样,就让他代替您出家,这样他的父亲也就不好拦阻了。
就这样,皇帝带着秦叔宝、尉迟恭一起到尉迟敬宗家里当说客。
尉迟敬宗一看就明白了,替皇帝出家,不答应是抗旨啊。再说了,来了这么多大佬,不能不给面子啊。他就说行,把儿子叫出来商量商量吧。
原来,这个尉迟弘道是一个小花花公子,海上飘来拨浪鼓,浪荡江湖一个小玩闹。他是好吃,好玩,还好色。一说出家,他是死活不同意。后来大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这孩子明白了,不出家,就杀头。
既然这样,那就出家吧。他提出一个条件,出家也行,但要带着家里吃的玩的,还要带着女眷们。
唐太宗按照唐僧的嘱咐,不管什么条件,都先答应下来再说。
就这样,尉迟弘道终于答应出家了。
出家那天,尉迟弘道带着三辆马车,拉着厨子,美女,美食,一路上浩浩荡荡奔寺庙而去。
寺庙那头,唐僧派出许多僧人半路上敲锣打鼓地迎接,场面非常热闹。
就在这场欢迎仪式上,唐僧暗中做法,让尉迟弘道打开了智慧之眼,他才发现,妈呀!自己原来就是14年前西域雪山中的那个上古头陀啊?于是,他果断打发三辆马车回家去。自己一个人,跟着唐僧入了寺庙。
此后,唐僧给弟子起法号窥基。
后来,为了纪念窥基法师的三驾马车,历史上称其为“三车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