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俩地名“东四”,“西四”很有些名气,老北京人听着亲切,外地人听了迷糊,尤其是广东人,听这俩地名就生气。“冬天我到北京本来就怕冷,你还要我“冻死”。夏天你们北京又脏又热,我要冲个凉你就要我“洗死”,我很不爽啊,北京这地名太可恶了”。其实,“东四”,“西四”是遗留地名,原名是“东四牌楼”,“西四牌楼”,牌楼拆了,只好把牌楼俩字去掉。
“四牌楼”顾名思义,就是十字路口每各路口一面牌楼。1954年四座牌楼拆了后,根本没留下照片,五十年代后出生的人就没有四牌楼的印象了。进入网络时代后,八国联军和外国认拍的照片大量传入中国,现在四牌楼的照片在网上一搜就找到,但全是外国人在清朝或民国时期拍的。我把下载的照片分类整理发上来,让读者知道北京还有这么气派的牌楼。
这是老西四牌楼从南往北拍,柱子两边有戗柱支撑,高度也比较矮,东南角有消防队的火警观察楼。古估计是1928至1937年间拍的。判断东四还是西四牌楼看十字路口洞,西北角是否有二层拐角楼慈禧出城必走阜成门,这俩楼是为了保卫慈禧屯兵用的。现在这两座楼保留下来,但都重新翻盖了。从五十年起,东面的是工商银行,西面是新华书店。
下面这张还是南向北拍,是重建后的照片,木柱换成水泥柱,加粗,门洞增高,取消支撑戗柱。南北牌楼的横匾都是“大市街”。照片可能是日本人占领时期拍的。东西两座二层转角楼清晰可见。 ![](http://img0.ph.126.net/HnwB6lAvNDnK4JZeouZftw==/6632579594187702405.jpg)
老牌楼,从路中心向西拍,牌楼匾额“履仁”,后面的马路叫羊市大街,直通阜成门,老北京叫平则门。看见右边紧靠牌楼的小店没有,那是“二友居包子铺”卖炒肝,包子。1956年公私合营改名“西四包子铺”,1970年改名为“庆丰包子铺”,是现在大名鼎鼎的连锁店的老祖宗。 ![](http://img2.ph.126.net/zWUrAxEP5KFXEHMl570-5g==/6632327806024945766.jpg)
从羊市大街向东看,履仁二字清晰可辨 ![1495655121358052.jpg](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image/20170524/1495655121358052.jpg)
路口东的牌楼,匾额“行义”。这条马路叫马市大街。 ![1495655162762005.jpg](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image/20170524/1495655162762005.jpg)
东四牌楼和西四牌楼一样格局,只不过履仁牌楼在东,行义牌楼在西,与西四牌楼在中轴线两边对称。要判断哪个是东履仁,哪个是西履仁,只能从阳光照射角度和周边建筑来判断。这张照片是老木牌楼。看阳光和阴影应该是从南往北拍的。 ![](http://img2.ph.126.net/ipfusPtOdvewwzpvQGdjSQ==/6632255238257511890.jpg)
这是站在十字路口中心向北拍,看阳光是下午。 ![](http://img1.ph.126.net/T_XTImDfyCKI8_iYKRm0ng==/6632463045955159579.jpg)
这是从东向西拍路口东的履仁牌楼。 ![](http://img2.ph.126.net/sIy-wHs52-h7L9HSHiRU9Q==/6632311313350529180.jpg)
南向北,重建的新牌楼。 ![](http://img1.ph.126.net/zapyDyDd46WX-7SB4eOQNQ==/6632311313350529182.jpg)
南向北,老牌楼。 ![1495655234234770.jpg](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image/20170524/1495655234234770.jpg)
很可能是五十年代初的照片,西向东,远处是朝阳门。 东四比西四更繁华,民国建筑也多。 ![1495655395163625.jpg](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image/20170524/1495655395163625.jpg)
重建的东履仁牌楼,观火楼已经拆除,马路上有了汽车,看样式 是三十年代末期的。 ![1495655445860103.jpg](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image/20170524/1495655445860103.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