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德國謝盛友的博客  
謝盛友 (You Xie)  
我的名片
謝盛友文集
來自: 海南島文昌縣
註冊日期: 2011-02-04
訪問總量: 4,060,711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謝盛友,德國政治家,基督教社會聯盟成員。
最新發布
· 什麼是俄羅斯的勝利?
· 歐洲抗美?
· 信靠祂的人,永遠有出路
· 美國強迫歐洲向右轉
· 中國商飛威脅歐美?
· 前列腺癌治癒,我好好地活着
· 巴伐利亞人基辛格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萬友述評】
· 什麼是俄羅斯的勝利?
· 歐洲抗美?
· 美國強迫歐洲向右轉
· 中國商飛威脅歐美?
· 西藏人與格陵蘭人
· 馬斯克利箭刺歐盟
· 中國誰來養老?
· 格陵蘭島屬於歐洲還是美國?
· 馬斯克挑戰新聞自由極限
· 中國大陸藐視德國
【人間小說】
· 誘因(微型小說)
· 赫爾穆特 (微型小說 )
· 微型小說: 父與子
· 謝盛友:馬丁廣場(微型小說)
· 謝盛友:盲(微型小說)
· 我做賊的經歷
· 謝盛友:醫生(微型小說)
· 謝盛友:賊(微型小說)
· 謝盛友:榕樹下(微型小說)
· 謝盛友:北京樓(微型小說)
【散文隨筆】
· 巴伐利亞人基辛格
· 參訪歌德故居
· 250年《少年維特的煩惱》
· 奧運健兒賽前禁慾並不明智
· 俄羅斯特務計劃謀殺他
· 北京來個小刺蝟
· “港語學”死亡 方言死亡
· 德國“帝國公民”是什麼公民?
· 悼念李怡前輩
· 中國人的自卑
【人在歐洲】
· 我兒子曾經是“國王”
· 奧地利向右轉?
· 中國人不如印度人
· 德國南部城市福希海姆
· 咖啡: 一言難盡
· 特朗普贏了, 歐洲輸了
· 德國城市埃朗根(Erlangen)
· 10月31日宗教改革日
· 德國城市施韋因富特
· 德國沒有措施吸引中國技術工人
【歐華文友】
· 悼念女作家簡宛
· 著名美籍華裔作家聶華苓逝世
· Der Mächtige Strom 《巨
· 歐華作協 2022年成績單
· 往事不如煙—悼祖慰
· 餐桌上的重要突破
· 歐華作協雲端會議圓滿結束
· 理想主義者出版人葉愷
· 永不消逝的張筱雲
· 餐廳只能外賣了
【華友之聲】
· 信靠祂的人,永遠有出路
· 前列腺癌治癒,我好好地活着
· 上 善 若 水 -- 敬悼齊邦媛教授
· 宗教無法提供快速而直接的答案
· 廣魯才英 文昌心伶
· 德國巴伐利亞州長接見
· You Xie schreibt Geschichte
· 遭遇“90後”
· China Fan Imbiss sucht Nachfol
· 25年前的今天,我的快餐店開張
【遙遠清明】
· 悼念老家老同學許振保
·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逝世
· 黃循財與其父母的點滴
· 鄉愁是一首輕輕的歌
· 德國前總統赫爾佐克逝世
· 心系文昌
· 我差一點成了宋玉蘭
· 椰子,撐起海南的唯美
· 蟬:故鄉行
· 祖屋乃故鄉
【本月刊載】
· 援助中國抗戰的“駝峰天使”黃歡
· 謝盛友:當婚姻受到懷疑
· 德國人對中國和中文的興趣
· 謝盛友:德國四大老報紙
· 謝盛友:我們融而不入當地社會
· 謝盛友:三次“認識”馮至
【兩岸關係】
· 誰敢動台灣不動產?
· 台灣將淪陷?
· 美國還會支持台灣?
· 台灣是誰的一部分?
· 他預測三五年內北京打台灣
· 賴清德獲得超過40%的選票當選
· “公主”吳欣盈競選台灣副總統
· 金門一姐陳玉珍
· 國民黨沒魂,賴清德“躺贏”?
· 台灣抵禦入侵的優勢和弱勢
【法治思考】
· 中國是全球最大記者監獄
· 尹錫悅下台後的韓國難以預測
· 戴耀廷 : 讓愛與和平占領香港
· 金磚幣R5能形成?
· 四通橋事件兩周年
· 林大衛是“囚犯”,不是罪犯
· 香港新聞自由每況愈下
· 奧威爾1984,中國《全面監視》
· AfD與極權主義
· 印花稅與房地產
【讀史札記】
· 唐朝武則天
· 如何看《浮士德》
· 卡特超前的大智慧
· 天主教在中國受到壓制
· 先後嫁給父子的楊貴妃
· 《平安夜》是如何寫成的
· 中國從未間斷的禁書史
· 媽祖信俗ABC
· 台灣人的認同迷惘
· 80周年: 誰說納粹不排斥中國人?
【往事回憶】
· 年輕人應當去下鄉找工作
· 甘地是希特勒的好朋友?
· 新的政治局有多少新三屆?
· 我們這一代不“躺平”
· 趙紫陽:我們欠老百姓太多
· 沉痛悼念金克爾
· 文昌著名小學之一茶園小學
· 糧票
· 謝盛友:蔣經國去世30周年
· 說不盡的海口第一樓
【八九那年】
· 我們都不要忘記六四
· 35周年: 我們為什麼記住六四
· 世界人權宣言與零八憲章
· 北京嚴防爆發第二次六四
· 六四、天安門—不能忘卻的記憶
· 中國第一良心軍醫蔣彥永
· 林培瑞: 我們為什麼記住六四
· 是人就永遠紀念六四
· 遭遇“90後”(2)
· 冷血屠城烈士英魂不朽
存檔目錄
02/01/2025 - 02/28/2025
01/01/2025 - 01/31/2025
12/01/2024 - 12/31/2024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07/01/2013 - 07/31/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王滬寧與溫家寶的簡單比較
   

王滬寧與溫家寶的簡單比較

 

“三代帝師”王滬寧

王滬寧很可能是下屆總理第一順位候選人。

王滬寧1955年10月出生於上海,籍貫山東掖縣(今山東省萊州市),1974年被推薦到上海師範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外語系學習法語,後在上海社會科學院從事研究工作。1978年考取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碩士研究生,1981年獲法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王滬寧留校任教,歷任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師、副教授、教授,國際政治系主任,復旦大學法學院院長;期間,曾在美國愛荷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訪問學者。

根據中國官方公布的信息,1955年出生的王滬寧擁有法學碩士研究生學位和教授頭銜。他是學者出身,在90年代中期進入中央政策研究室,擔任政治組組長。他是第十六屆、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委員,從2002年起一直擔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他被稱作“中南海智囊”。

由於王滬寧連續輔佐了江、胡、習三代中共中央總書記,他被外界稱為"中南海首席智囊"。有報道稱,"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和"中國夢"這三代領導人的重要論述,都有王滬寧的策劃、參與。習近平上台後,王滬寧更是多次隨同出國訪問。

除了"比較有學問"外,王滬寧可能也會在其他方面對習近平有所幫助。很多關於王滬寧的報道提到,他善於"從領導人的角度看問題"。王滬寧在早期學術文章中就曾提出,中國應採取"集中"的政治模式、領導模式,而不是"分散"的領導體制。可以想象,這種"集中"模式非常符合一把手的心意。

王滬寧是學法語出身,後來做比較政治,對法國政體較有感觸。

王滬寧認為:

   1 “推行政治體制改革和推進民主政治,必須有統一和穩定的政治領導”

   2 “以黨內民主帶動和推進全社會的民主”

    3 “一定的政治體制必須適應一定的歷史—社會—文化條件”,“不能移花接木,也不能搞拔苗助長”

    4 “政治體制改革不能超過我國現階段的條件”

    5 “要以發展生產力為中軸來發展民主政治,也只有這樣,發展民主政治才是有效的”

 

“三朝元老”溫家寶

溫家寶1942年9月15日出生於天津,北京地質學院畢業,後分配至甘肅省從事地質工作,經推薦進入地質礦產部黨委工作。隨後在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連續三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時期,分別擔任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和主任的職務。

1989年5月(八九民運中期),部分學生於天安門前開始絕食抗議。據《李鵬六四日記》記載,在李鵬宣布戒嚴,準備實施武力鎮壓學生時,溫家寶表態堅決支持中央的決定,5月下旬,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趙紫陽為抵制軍隊戒嚴,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將事件移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解決,為此趙紫陽要求中共中央辦公廳立即電傳在美國訪問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里回國;而溫家寶並未執行命令,將電報提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否決,從而為延緩萬里回國和調集軍隊戒嚴起了關鍵作用。5月20日凌晨4時許,溫家寶以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的身份,陪同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趙紫陽到天安門廣場勸慰學生停止絕食活動。學運不久後演變為六四事件,趙紫陽因為在這場學生運動中的表現受到了黨內譴責並被撤職;而溫家寶並沒有受到影響,繼續擔任中央辦公廳主任直到1993年。1993年,開始負責農業和農村工作,出任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因六四事件被軟禁的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在2004年與姚監復的談話中指出溫家寶和胡錦濤都是好人,但不可能有大的作為,姚監復問趙紫陽原因何在,趙紫陽回答說,因為他們都是我們(黨)培養出來的人。他們上大學,當大學生,當研究生都是在共產黨50年代的政治教育下成長的。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