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糖糕儿的博客  
老是一个失去的过程,备老、养老、送老,一起体察和治疗  
我的名片
糖糕儿
注册日期: 2018-01-12
访问总量: 143,12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有毒的父母(2)划清界限
· 有毒的父母(1)应对
· 有毒的父母
· 国内老爸走失的65小时
· 老的细节(节选周大新演讲)
· 养老送终三年后记(终)处女与封
· 养老送终三年后记(11)既要睡也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有毒的父母】
· 有毒的父母(2)划清界限
· 有毒的父母(1)应对
【备老系列】
· 有毒的父母
· 国内老爸走失的65小时
· 老的细节(节选周大新演讲)
【独女回国养老送终三年记】
· 养老送终三年后记(终)处女与封
· 养老送终三年后记(11)既要睡也
· 养老送终三年后记(10)争风吃醋
· 养老送终三年后记(9)美人初老
· 养老送终三年后记(8)清明的星
· 养老送终三年后记(7)选择养老
· 养老送终三年后记(6)养老院的
· 养老送终三年后记(5)老小老小
· 养老送终三年后记(4)孝顺是个
· 养老送终三年后记(3)恨与愤怒
存档目录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1/01/2018 - 01/31/2018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养老送终三年后记(6)养老院的特权与非特权
   

----给为父母养老而不知所措的儿女们

  三年记里有网友讨论留言:老人也需要tough love(意为强硬的爱或者残酷 的善待,指通过对有状况的人施加某些限制或要求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来促进他们本人的福利。状况一般指对儿童、反叛期的青少年、上瘾人员等)儿女们照顾的时候应该努力保持理智,不能太感情用事,更不能完全顺着老人。

  这次春节正月十五不到,听说养老院元宵节有活动有礼物,老太太就要我送她回去。她的要求一下把我的眼泪说出来了,我求她:妈呀,你再多陪我两天呗。老太太红着眼圈叹口气:我想过了,多呆两天没有啥意思,回去热闹些。的确!我也就是腊月二十六到初五好好陪了她几天,其他时候都是给她做好饭,我就出去见朋友或人情往来了。老太太一个人呆在家里能干什么呢,反正过几天还得回去。

  车到养老院门口,老太太见到门卫时的高兴和兴奋,让我知道那就是老娘的生活了。回来的路上我哭得忍都忍不住,父亲没了,我无能让老娘寄居养老院,父母和我的那个家彻底散了。接下来几天我都在一种悲伤的情绪中,像失恋一样,走在路上想着想着就要落泪。但这时我也想起网友讲的tough love

  母亲一辈子身体不好,没有生过孩子,丈夫能干体贴包办一切。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来就不快乐也没什么活力,“神经官能症”很严重,现在想起来那可能就是抑郁,只是那会没有这个概念。退休前因为天天上班母亲状态还基本正常,退休后,父亲对母亲的悉心照料逐渐到无微不至。每天早上不管母亲什么时候起床,早饭一定是等她坐在饭桌前才盛出来,鸡蛋现剥热乎地送到面前。大家都说母亲命好,只有我知道,一个退休几十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的人,活得是多么阴郁消沉。白天不见人不劳作没有活动,晚上自然就睡不好,晚上睡不好早上起来情绪就更低落,身体思想和行为都非常负向,经常把死挂在嘴上。

  父亲的去世是个分界线,我清晰记得是父亲去世我赶回中国的第二天。那天早上不知情的母亲等我去告知,大家都很紧张,亲戚和朋友开车陪我去养老院,我要求养老院给母亲准备一个急救医生。还没等到养老院楼下,护士长就打电话,请我见母亲前先去院长办公室一趟。在那里,两位院长等着我,她们劝我先不要告诉老太太这个消息。因为老年夫妻一方去世,活着的一方两三年内生命都很容易出问题,更别说意志和身体都这么脆弱的我家老太太了。她们建议我说老爷子还在抢救,先用善意的谎言给老太太希望。我一下有点懵,让他们给我几分钟时间考虑,同时下去和等在外面车上的亲戚朋友商量。

  大家意见不一致,我又跟先生联系,他很坚定:骗过今天如何骗过两三年?老两口半个世纪夫妻,不告诉老太太是不对的,任何后果都得承受。决定之后我连忙安排各路朋友轮流来陪,因为我全天要忙父亲后事,不能留老太太一人在养老院。没想到之后整个过程老太太出奇地理性坚强,虽然哭得伤心,但我跟她商量后事安排她都理性回答,甚至还冷静报出农村亲戚的电话号码让我联系。下午她就劝来陪她的朋友赶快回家,说她想得开,那是她老头子解脱了。

  从那天开始,老太太的自我要求和管理开始苏醒,用她的话说就是打起精神来活人了。这次回去我发现,养老院从上到下的人跟她都很熟,我和朋友送她的东西,她分给大家。她和照顾她的护工,关系像母女一样。她经常还接受采访,和大学生自愿者聊天。朋友们去看她,她说:你们那么忙,不用来,过段时间给我打个电话就好。就连我给她打电话,她都会说:一周打一个就可以,不用打这么勤。还得让我操心天天接你的电话,又没啥事嘛。

   哈佛大学幸福课里讲过一个研究:在养老院,老人们被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不管什么需要都能满足,所有事情都无需他们动手,而第二组服务没有第一组那么周到,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时常都需要自己动手。一年半后研究人员再回来看,自己照顾自己的第二组,跟第一组比起来,老人们更有活力更快乐更独立也更健康。更关键的是一年半后,他们存活率比另一组高出一半。主讲幸福课的塔尔教授说到了一个“特权下的非特权”(under-privilege of the privilege)概念。大意是指获得特权反而会为特权付出特别高昂的代价。

   过去,父亲帮母亲解决了一切问题,生活对她没有有任何要求。这样的人生好像被随机分到了第一组,但这样的特权让我母亲变成了一个沮丧的废人,内心冲突巨大。没想到这个条件一般的养老院却激发了母亲最基本的生命活力,让她这个人内在和谐了起来。

  明白这个道理帮我走出了母亲回养老院头几天的沮丧和失落,也希望帮助那些因为要送父母去养老院而不安的儿女们,用更多的智慧和能力为父母奉献更高质量的生存条件,帮父母尽量实现他们自己的内在和谐,焕发他们最大的生命活力。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