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消息指,华尔街精英受中方之邀,将于北京时间9月16日访华,并会晤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而此前9月6日午夜过后,预期之中的第二轮中美2,000亿美元贸易战在美国商界的反对声中悄然熄火,白宫并未对外公布最新关税措施。随即特朗普就中美贸易战所持立场频频放出狠话。在这一中美“新冷战”可进可退的战略僵持时刻,王岐山会晤华尔街高层,是出于什么样的战略考量?
上述邀请由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副总理刘鹤的前助手方星海发出,中方代表将包括央行行长易纲;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以及财政部副部长廖珉。受邀的美方高级管理层包括黑石集团(Blackstone)董事长苏世民(Stephen Schwarzman),以及花旗集团、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的负责人和美国前财长保尔森(Hank Paulson)。
但由于中国政府组织此次活动太仓卒,黑石集团将派总裁乔恩•格雷(Jon Gray)出席,高盛则派集团投行业务联席主管约翰•沃尔德伦(John Waldron)作为代表。保尔森则会缺席。
王岐山“出山”
自从中美贸易战爆发那一天起,因为深通财经金融,且拥有丰富的对美谈判经验和在美人脉,东西方媒体就一再呼吁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山”,亲自操盘中共对美经贸谈判。而此后王岐山一直“神隐”于中美关系迟迟未出,则成了笼罩中美贸易战的一大谜团。而此番华尔街精英访华成行,王岐山出面接见,足见被外界称为“中共第八常委”的王是无法“神隐”于中美关系的。
北京时间8月24日,王岐山在北京会见了日本的日中协会会长、前自治相野田毅一行。正是在该次会见中,王岐山首次谈到中美争端的实质。日本“共同社”8月25日报道指,谈及日益激化的中美贸易摩擦,王岐山表示,中美产生摩擦是极为自然之事,他并不认为这是贸易战。他还透露,正在分析美国国内局势及背景,以展开应对。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美贸易战,美国主要是针对中国制造业尤其是高科技制造业。而中国邀请华尔街高层访华,主要是出于进一步扩大中国金融开放的考量。而王岐山出面会见,多半也是因其熟悉经济金融以及对美事务,希望王岐山主导中美贸易战事务,是美方的“想象”,也是媒体的“想象”。因为以今日王岐山在中国政治架构内的“国家副主席”职位来说,他并非是主导贸易战的第一人选。
而应对和拆解美国对华“新冷战”,中共一方面展现强硬,中共意识到,无论中国被迫应战,还是忍让、克制,美对华贸易战都难以避免,而忍让、克制还会被美方视为中国软弱;另一方面,中共诉诸“剪裙边”战略战术。李克强和王岐山数月以来对欧洲日本展开外交攻势,习近平亦将出访俄罗斯,中国“一带一路”规划和中非关系亦次第展开。在美国国内,美国商界以及华尔街金融巨头们历来主张全球化,华尔街巨头和美国商界精英应邀访华,都是中共“剪裙边”的实际步骤。
当然,因为中美贸易争端势将长期化,中美大国博弈亦将长期化。中国要解决一系列内外危机与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中共加快推进国内改革,扫清一切发展束缚与障碍。没有各项改革的切实推进,没有自身发展壮大,一切都将成空。
谈判窗口开启了吗
美国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进行为期一周的公共征询,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截至9月6日24时的公众意见征询期内收到近6,000份意见。美国一些工商界领袖促请白宫不要启动这项规模庞大的征税措施,以免损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这一名单包括苹果公司、思科公司、惠普公司、英特尔公司、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等。 中美贸易战称2018年度世纪地缘政治最大事件 正是这一声势浩大的反对声浪,使得白宫推迟了原本将于9月7日凌晨对外公布的第二轮涉及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用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Larry Kudlow)的话说,美国将继续与中国就经贸议题展开磋商。
对自己亲自发动的中美贸易战遭遇挫折,9月7日,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在空军一号接受采访称,“我们讨论的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税措施)可能很快会实施,要看他们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取决于中国,”特朗普称,“我不想这么说,但在此之后,如果我希望,已经准备好很快对另外价值2,67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会让等式的两边发生改变”。
9月9日,特朗普又在Twitter发文,指摘美中贸易不公平,“美国被欺诈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值得注意的是,对美国政府这次公共征询结果、白宫未宣布新的关税措施,以及事后特朗普扬言对2,67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威胁,中国官方主流媒体罕见集体“缺席”报道。且北京时间9月7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北京接见了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董事长。再其后就是中国政府邀请华尔街高层访华。中美贸易战转折时刻已到,谈判窗口或将开启。
特朗普的艰难时刻
正当美国政府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进行公共征询期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弹劾特朗普的文章,更具爆炸性的是,该文出自特朗普现内阁高级官员之手笔。 《纽约时报》在编者按中写道:“时报今天采取了一个罕见的做法,刊登了一篇匿名观点文章。我们这样做是应作者——一名特朗普政府的高级官员——的要求,我们知道这位人士的身份,一旦被曝光,将会危及他/她的工作。我们认为,匿名刊登这篇文章是能向读者传达重要观点的唯一方式。我们也邀请你在这里提出关于这篇文章,或是对于我们审核过程的疑问。” 该匿名内阁官员文章从头到尾狠批特朗普,“他的政府中许多高级官员都从内部不懈努力,以挫败他的部分议程和最糟糕的倾向”,“我们的第一责任是对这个国家负责,而总统却持续以一种危及合众国健康的方式行事。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特朗普任命的人士都誓言要竭尽所能,在阻止他受到更多误导冲动的同时,维护我们的民主体制,直至特朗普下台”。
“鉴于许多人目睹了这样的不稳定状态,内阁中早有人悄悄谈起援引第25条修正案,这将启动一个罢免总统的复杂程序。但没有人想要引发一场宪法危机。因此,我们将尽我们所能,让政府走在正确的方向上,直到——不管以哪种方式——一切结束。”
中美关系的转折点
当然,仅仅是美国商界领袖们的贸易战反弹以及白宫后院起火,并不能使特朗普在对华贸易战轨道上彻底转向。特朗普上台后,已经把中国列为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在贸易、南海、台湾等问题上与中国的矛盾和博弈加深,遏制明显加强。这一倾向在美国国内也有着一定的民意基础。
美国战略学界形容中美关系甚至使用了“新冷战”这一表述。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刊发题为《美国对阵中俄:第二次冷战到来》的文章,从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多角度分析了“第二次冷战”的可能性。这代表了美国不少精英的看法。
曾为特朗普核心智囊的班农(Steve Bannon)则声称,中共十九大报告“实际上是在规划未来几年控制世界的主导地位。第一是制造业2025,将使中国在21世纪里统治全球的制造业;第二是一带一路,地缘政治的扩张主义;第三是5G网络,在科技技术上占主导地位;第四是金融技术,未来没人能够将中国和中国的体系从全球资金市场中赶出去;第五是开始用人民币,中国要让美元失去储备货币地位。” 中美贸易战中,呼吁王岐山“出山”声音此起彼伏 美国为什么执意走向中美对抗呢?中国外交部部长何亚非日前撰文《欧洲日报》称,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国发现中国这几十年的战略发展走向,与美方期待的方向相悖。美国前40年支持中国改革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化,是希望借助经济全球化,促使中国经济战略乃至政治制度向西方逐步靠拢。美国领导人曾预计,改革开放将促进中国经济市场化与政治开放,最终使中国接受美式“自由民主”思想和制度设计。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顶层陆续出台了1,500多项改革方案,但至今这些方案多半未能有效落地并推行下去,改革推进不力直至停滞,已经引发中国社会各界的不满和焦虑。
而经济学者对中国长周期增长的研究表明,在改革情境下,中国在2012年至2024年间仍有望达到7.8%的增长率,但是如果不改革增长率将只有5%。新一轮中国改革要瞄准提高城市化、国企、土地、人力资本等要素生产率未充分发挥的领域,要坚持通过改革使经济增长率达到潜在增长水平,避免走粗放式增长的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