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怡光的博客  
只为记下一点思考的痕迹,别无它图  
我的名片
怡光
注册日期: 2017-11-16
访问总量: 976,58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精英
· 盛夏话扁豆
· DIY(自己做):老人乐
· 隔壁的失败国家
· 在“凯特琳克拉克效应”的背后
· 30年一见的篮球明星
· 笑话还是真话?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转发及译文(4)】
· 有关主权信用评级的一些事实
· 中国抛售美国国债的真实意义
· 特朗普的起诉书揭示了国家安全的
· 人性的警句 – 省时又有用的伴侣
· 全球最理想的移民国家
· 美国是一个富裕的死亡陷阱
【转发及译文(3)】
· 隔壁的失败国家
· 自我的坠毁的原因
· 见证一项可能的世界纪录
· 脑残诗人的正义感
· 反对唐纳德•特朗普的
· 关于今年秋季新冠疫苗的对话
· 美国与谷歌之战
· 无知还是幽默
· 不屈的琴弓
· 如何驾驭熊市
【散文(9)】
【散文(8)】
【散文(7)】
· 精英
· 此时无声胜有声
【其他】
· 盛夏话扁豆
· DIY(自己做):老人乐
· 在“凯特琳克拉克效应”的背后
· 笑话还是真话?
· 不能坐在这样的人旁边旅行
【散文(6)】
· 打赌
· 人之将退,其言也哀
· 青豆
· AI的摇篮和它的孩子们
· 父母,你最便于伤害的对象
· 什么是职业之外的迷人世界?
· 人工智能医疗会推高大众的医疗费
· 为什么人们会滥用幽默?
· 京都之梦
· 关于自由的扎记
【转发及译文(2)】
· 回答“钱学森之问”的一项研究
· 银行风波和加息预测
· 厉害国告诉我们美国衰退的历史(
· ChatGPT 求医实例
· 拜登在间谍气球上的弱点保证了中
· 为什么美国不击落中国间谍气球
· 美国的政治暴力是否在增加?
· 惊人的历史重现
· 马友友谈巴赫
· 2022年美国退休的最佳和最差州排
【散文(5)】
· 习近平和普京握别之言更深的含义
· 小议旅游
· 我们早已生活在元宇宙中
· 中国的世界,美国的世界
· 人生为文糊涂始
· 思念的价值
· 一项挑战律师的DIY
· 手机 – 灵魂的遮羞布
· 中共二十大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意义
· 这就是活在中国的意义
【人物(2)】
· 30年一见的篮球明星
· 帕尔曼的小提琴
· 玛丽亚﹒杜埃纳斯和她的小提琴
· 西班牙的两位年轻天才
· 马友友获Birgit Nilsson奖
· 写在女儿生日卡上的话
【评论(3)】
· 独裁的顶峰
· 有哪国领袖想和习近平换位子?
· 想起了圣雄甘地
【评论(2)】
· 拥有美国科技股票的人应该读一读
· 媒体有必要这样报道枪杀的故事吗
· 别忘了去买这张解气的邮票!
· 看电影《国王理查德》
· 对中国足球1:3输越南的评论
· 想起了普里希别叶夫中士
· 课程思政 --人类教育的伟大创新
· 打砸抢进军到了这样的社区
· 美国人真的那么关心中国吗?
【散文(4)】
· 人道与狗道
· 驱王记
· 读《山恋》
· 朋友关系是如何终结的?
· 小戴的身内之物
· 为什么美国社会仇华比仇俄严重
· 什么是“NIMBY”和它对我们的意
· 强扭的瓜也甜
· 和朋友谈老年
【转发及译文(1)】
·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罪?
· 趣文共赏
· 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最好的录像
· 希特勒政治蛊惑的巅峰之作
· 剥夺俄国大富翁们的豪华游艇比你
· 一些乌克兰难民冒着战争的危险返
· 美国“能源独立”的真相
· 美国军事安全专家如何看西方对普
· 普京选择了永远的战争
· 下一次大流行可能始于恐怖袭击
【散文(3)】
· 邮票的今生和来世
· 房主的喜与愁
· 再无俄罗斯情结
· 一切可言的美都深深自卑
· 上海,浓妆与素颜
· 生活和生活的意义
· 诗是什么? —从泰戈尔到余秀华
· 不同的黑暗
· 为什么人们都往美国跑?
· 退休的最美妙之处
【散文(2)】
· 屋漏寄友 ― 谈财富与自由
· 曾文正会怎样做
· 不守规矩的快感
· 虚荣的魅力
· 音乐发烧札记
· 另样的修身养性
· 别错过了这一项世界之最
· 加州的棕榈树
· 人生的最后那些年
· 人性的忏悔与党性的控诉
【游记】
· 多伦多“加拿大之塔(CN Tower)
· 啊,班夫!
· 北加州的低收入老年公寓
· 纽约一日
· 荒原上的珍珠
· 俄勒冈的金秋
· 游啊游,游到天尽头
【评论(1)】
· 人民,不要被吓着!
· 缺了“孟晚舟精神”
· 谈专制制度和民主制度的自我修复
· 去你的绝对自由!
· 房市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一个新词在今天诞生 —— “中国
· 这就是我们来美国的原因
· 悼念李文亮
· 十月革命简史
· 凉风起天末,“老留”意如何
【人物(1)】
· 一个希望自己能活到 150 岁的人
· 为什么我希望在 75 岁时死去
· 一位神经科学家如何为死亡做准备
· 杜普蕾和她的音乐家朋友们
· 李泽厚的自勉铭
· 小提琴家祖克曼惹祸
· 又回图森 –记亚利桑那的三位老
· 撒向人间的爱
· 那些日子母亲还在
· 悼妈妈(岳母)
【音乐漫谈】
· 此生还有多少遗憾?
· 老琴易声记
· 大师和他的良知
· 他们在人间制造天籁之音
· 天才,凡人
· 夏夜话口琴
· 贵州强力集团
【小说】
· 踩脚 (微型小说)
· 无罪的邪恶
· 买枪记
· 丑人莫哭
· 贵族
【诗】
· 新年借古诗抒怀
· 岁末乘机从沪回美有感
· 后院务农有感
· 五月初五的 DIY
· 岁末抒怀
· 我浅浅地活着
· 老人啊,你不妨往后看 —2018
【散文 (1)】
· 琴源
· 此曲只应天上有
· 口罩,国民性,国民脾气
· 华丽的孤独
· 圣地亚哥的雨
· AI会怎样毁了你
· 桥边
· 窃书不算偷
· 琴缘
存档目录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1/01/2021 - 01/31/2021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8/01/2019 - 08/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他们在人间制造天籁之音
   



他们在人间制造天籁之音

几位小提琴大师的素描

 

耳边响起的是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n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紧接着两声朦胧的前奏,小提琴声蓦然撕开眼前那充满杂音,杂景,杂事的世界,一股纯净,透明的声音,把人带到一个安详,而又激动人心的天地。那声音,是不是我们常在冥冥中梦幻的天籁之音?

我曾询问过不下100位对音乐有兴趣的人,哪一种乐器的声音是你最喜欢的。百分之七十的回答是小提琴。如果说钢琴是“乐器之王”,称小提琴为“乐器中的王后”一点不为过。人们更喜欢小提琴的音色,是因为它更接近人声,连续音比间断音更容易给人以舒适感。

  小提琴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的祖先,据说是五千多年前出自印度的一种像乌龟壳的木制弓弦乐器,后来经波斯进入欧洲诸国而不断进化,大约在500年前出现在意大利时,它已初步接近现代小提琴的模样。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一下子把小提琴定格了,350年前意大利克雷蒙纳(Cremona)三大制琴师制作的琴,在今天仍然是没有人能超越的无价之宝。所以有人说,小提琴是人类工艺史上无从超越的作品,几百年来科学技术翻天覆地的进步,在小提琴上成了例外。

  把小提琴这个奇迹向世人展示,当然要有精通这个乐器的作曲家创造出优秀作品,但主要是靠演奏家把这些作品表达出来,直接送到人的耳朵里。

  有记载的小提琴演奏家,如群星璀璨,最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人物有两个。17世纪意大利小提琴家及作曲家柯列里(Arcangolo Corelli1653 - 1713)被称为“现代小提琴之父”,他为小提琴演奏及理论夯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小提琴家,当属19世纪意大利的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1782 - 1840),是他把小提琴演奏技巧发展到了顶峰,如果真有顶峰的话。他那无与伦比的小提琴技巧,使得当时有人这样求他,“大师啊,你拉错一两个音吧,这样我们可以知道你还是个人!”然而因为那个代候没有录音条件,帕格尼尼的天才只能在文字中去鉴赏,对听觉艺术来说,这是巨大的遗憾。但帕格尼尼又是个作曲家,他作的曲有记录在案。帕格尼尼为小提琴写的《24首随想曲(Caprice 24)》,把小提琴最复杂的技巧全面展现,是小提琴演奏艺术的代表作品,今天我们也可以从中窥视和想象一点帕格尼尼的演奏水平。据说和帕格尼尼同时代的演奏家,几乎没有人具备演奏《24首随想曲》的能力,至于帕格尼尼的演奏怎样,没有详细的文献记录。在今天,“拉过24首吗?”“24首拉得怎样?”这样的问话,成了判断一位小提琴演奏者是否达到相当高水平的标致。

  帕格尼尼没有给我们留下音像资料,无形中拉远了他和现代音乐爱好者之间的距离。下面介绍的小提琴家,是群星中最为耀眼的几位,和帕格尼尼不同的是,他们都留下了大量的音像资料,我们可以随手拈来,欣赏比较,享受他们为人世间制造的非凡的声音。


                                             

亚莎海菲茨

        

海菲茨(Jascha Heifetz1901 - 1987)被认为是帕格尼尼以后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创造了很多记录,是各代小提琴家无法或没有达到的。这位出生于立陶宛的犹太小孩,3岁就跟父亲学小提琴,6岁时就当众演奏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技巧和表现力都极富挑战的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那是怎样一个神童!他8岁开始跟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创始人奥尔(Leopold Auer1845 - 1930)学习,11岁开始辉煌的欧洲巡回演出。苏联十月革命发生,海菲茨到美国定居,30岁后,他的名声在全世界登峰造极。海菲茨是演出时间最长的小提琴演奏家,从6岁开始直到197271岁,因右肩手术而退出舞台,他不间断地在舞台上演出了64年!他在世界巡演总共行程20多万英里,演出时间有10多万个小时。即便你是一个对音乐兴趣不大的人,看看这些数字,你会感觉到海菲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离别自己的出生地17年后,1934年,海菲茨受邀回苏联作了唯一的一次演出,万人空巷,人们不惜变卖家具或一些贵重物品,买票观看他的演出。

海菲茨超凡的技巧和音乐感染力,受到同代的音乐人,特别是他的同行们几乎一致的赞扬。下面是其中一些顶级小提琴家的评价:

斯特恩:“拉小提琴,只有达到我这个水平才能真正理解海菲茨有多伟大!”

梅纽因:“他是小提琴家中的小提琴家。”

帕尔曼:“海菲茨把小提琴演奏技巧推向了光芒万丈的顶峰。”

广受爱戴小提琴家,克莱斯勒听了他的演奏,说:“我们不如在膝盖上将小提琴打碎,回家耕田去吧。”

海菲茨演出的曲目难以想象地多,几乎包括了全部能见到的小提琴曲。许多当时属于非经典的作品,他都认真地研究,进行演绎。例如如美国作曲家格什温(George Gershwin1898 - 1937)写的一些小提琴曲,基本上没听见有人演奏或录音,但它们都在海菲茨的节目单上。

海菲茨除了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外,他还有极其良好的音乐理论修养,他在演奏上不断创新,不满足于简单演奏别人的东西。他花了很大的精力改编或再创作了相当多的小提琴作品,这在近代小提琴家中也是少有的。例如萨拉萨蒂(Pablo Sarasate),西贝纽斯(Jean Sibelius),布鲁赫(Max Bruch)的一些极有影响的作品,都是经海菲茨的发拙而生辉。

海菲茨在小提琴教学中也有卓越的成就。1972年,海菲茨因健康原因,停止了公开演出。从那以后,他以全部精力培养学生,直到他1987年去世。他的学生中,有很多出类拔萃的小提琴家,例如埃里克弗里德曼(Eric Friedman),和下面要介绍的帕尔曼。海菲茨的教学基地是洛杉矶的加州大学(UCLA),和南加州大学(USC),他在比弗利山庄(Beverly Hills)的家也是学生们的梦想乐园。

 

 

大卫奥依斯特拉赫

 

奥依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1908 - 1974)是出生于犹太家庭的苏联小提琴家,他的家乡是乌克兰的敖德萨。奥依斯特拉赫是一位由苏联培养出来的,东西方社会一致公认的音乐大师,近代最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我曾惊叹,苏联那样一个专制独裁的铁幕国家,怎么会造就像肖斯塔科维奇(Dimitri D Shostakovich),罗斯特罗波维奇(Mstislav Rostropowich),奥依斯特拉赫,这些世界上顶尖的文化艺术精英?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得从俄罗斯民族强悍的文化基因中去找。第一,这些艺术家成长的土壤是来源于苏联建国之前的丰富文化遗产,而不是来源于苏联的铁拳中;第二,由于俄罗斯民族强大的文化传统,使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并没有专那些不直接与政权冲突的文化艺术的政,相反,把它作为政权的一种荣耀或装饰。虽然,艺术家只要与官方意识形态一言不合,就会被批判或驱逐出苏联,但官方却不把传统的文化艺术当成敌人。反观中国的无产阶级专政,那是更为残酷得多的一种专政,它杀遍了东西方所有的文化和大师,这大概也是中国出不了文化大师的原因之一。

奥依斯特拉赫6岁开始学小提琴,20岁登台演出,27岁开始在国内国际各种比赛中获奖。37岁获得斯大林奖,52岁获得列宁勋章,他演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留下了十分丰富的音响资料。

大气,大度,这是人们形容奥依斯特拉赫最常用的词。

奥依斯特拉赫的演奏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他人很魁梧,站在台上象一尊朴实,憨厚的神像,然而他手下流出的音乐却融进了人间的所有真情。他的演奏由早期的柔和,妩媚,抒情,明快的特点,发展为气贯长虹,质朴高尚,感情真挚的独特风格。他双手都有超人的技巧,但他认为这不是最重要的,他说,“我不演奏那些最困难的曲子”,他始终把音乐置于技巧的炫耀之上。

大度是人们对奥依斯特拉赫人格的评价。奥依斯特拉赫是一个十分谦虚,温柔,从容,诙谐的人,他多次表示,一生的最大愿望就是独自一人拉小提琴,和给人带来一点快乐。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和他有较密切的接触(在当时的苏联,这种接触受到严格限制),梅纽因曾问他是否考虑定居到西方来,奥依斯特拉赫真诚地回答,“我感谢我的国家为我作的一切,它把我培养成人,给了我最好的音乐教育和训练。我的家在那里,离开他们似乎就是对他们的不忠诚。”他真心要报答国家的培育之恩,因而他也无怨地被国家尽量地使用,他成了苏联对西方展示的重要名片,除了出国演出,他每年要在莫斯科音乐厅演出100余场。劳累过度,有几次心脏病史的他,66岁时在阿姆斯特丹一场演出后,死于心脏病。他不应该那样早离开他爱的世界和爱他的人们。

世界不会忘记他。1993年,德国天文学家将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行星42516号,命名为“奥依斯特拉赫”, 以纪念奥依斯特拉赫和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也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

 

 

伊扎克帕尔曼

 

出生以色列的美国小提琴家,帕尔曼(Itzhak Perlman 1945)是一个人间的奇迹。很多人一定见过频频出现在舞台上,银幕上,那位拄着双拐上台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四岁就因小儿麻痹症而双腿终生瘫痪,这种残酷的人生挑战谁人敢应,谁人能应?他敢。几十年的时间,他在这苍苍人世中,拄着双拐,收获了无以计数的奖项和荣誉,他是人们心中的“小提琴王子”。他的演出录像中,人们常常看到他拉得满头大汗,看到他肉体上的艰难,但也看到他在音乐世界里翱翔的那份自由和畅快,他那样自信地带给人们无与伦比的享受。帕尔曼的唱片一直身居“最高销售量”之列,他已获得15次格莱美大奖,他为Sony等全球最重要音像公司录制了数不清的传世之作。帕尔曼26岁时演绎的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几十年来无人超过,成为所有其他人演奏的判定标准。

我每次观看帕尔曼的音乐会,见他艰难地上台,放下双拐,接过提琴,心都被綳得紧紧的,觉得这个人这样弱又这样强,对他又怜悯又敬重。但是强者是不需要怜悯的,在公众场合,从来没有见到他要人帮助过,除了给他拿一下提琴。有一次,一位残疾女士感慨地对他说,“见到你没有自暴自弃,我太羡慕你了。”帕尔曼幽默地回答说,“太太,我的麻痹症仅仅是在腿上。”

帕尔曼从没有忘记自己走过的路的艰辛,他用自己的钱,在纽约,哈瓦拉等地筹建儿童医院,为残疾人事业作出了贡献,他是“美国国际残疾人善后组织”的成员。

帕尔曼在成功之前,得到过海菲茨的指教。帕尔曼回忆,海菲茨要他拉一段相当难的音阶,他拼着命拉了出来,受到海菲茨的赞赏。他说,“海菲茨的那双手,玲珑巧捷,是上帝专门造出来拉提琴的。而我这双大手,是做除了拉提琴之外的任何粗事的。”然而,上帝自有公道,把一位生来遭受了那样多躯体之痛的人,成就为这样一位大师。73岁的帕尔曼,是人们公认的,当今仍在世的最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如果你感叹不能得见帕格尼尼的真容,或错失了亲耳聆听海菲茨或奥依斯特拉赫的琴声的机会,在今天,你仍然还可以亲睹另一位同样伟大的演奏家的演出。帕尔曼常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巡演,我在圣地亚哥就有幸看过两场,但因为他年纪的原因,这样的机会一天天少了。不过他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New York)每季都有固定的演出节目,票价稍微贵一点,每张300美元以上,常常是一票难求。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