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零售商京東的創始人劉強東在美國涉嫌強姦一案有了最新進展。9月24日,路透社通過梳理報案女生與朋友交流的微信內容,還原了事發當晚的一些細節。如果報道屬實,劉強東的處境將不容樂觀。
在這批首次曝光的聊天記錄中,該女生告知她的朋友,劉強東在她“不願意”的情況下強行與之發生性行為。報道披露,女生在當晚宴會上喝醉,並開始察覺“這是個陷阱”;宴會結束後,劉強東將她“拉進車”,並開始“動手動腳”,她表示反對,但遭無視。性侵發生在該女生的住所,當時是8月31日凌晨;事後她保留床單作為證據,並接受了法醫檢查。 劉強東涉嫌強姦案發生後,中國輿論中有人將其與貿易戰相聯繫,猜測這是美國故意“醜化中國企業家” 當前情形對劉強東不利
報道在中國網絡上受到廣泛關注,隨後劉強東的刑事辯護律師吉爾•布雷斯波斯(Jill Brisbois)出面回應。她稱:路透社的報道與事實不符,“這些指控與我們希望在結案後向公眾披露的證據不一致,劉強東先生沒有違反任何法律”。
布雷斯波斯還說,她不能馬上向媒體公開相關證據,“因為我們尊重司法程序,並不想干涉司法程序”。
距離案件發生已經20多天,京東方面也一直聲明劉強東遭到“不實指控”。此前,劉強東的另一位律師約瑟夫•弗里德伯格(Joseph S. Friedberg)還曾表示:“有99%的幾率,劉強東不會受到任何起訴。”
但路透社的報道發布後,諸多關鍵細節讓更多中國網友開始相信,至少劉強東和該女生發生關係的可能性非常大。
目前,美國警方對劉強東一案的描述是“一級性犯罪:強姦既遂”(CSCR-1, CSC-RAPE-COMPLETE)。根據明尼蘇達州的法律,一級強暴罪只要最後被定罪,刑期至少12年起。這對劉強東而言非常不利。
有分析認為,如今唯一能夠幫劉強東脫罪的可能,就是女方承認當晚的行為是自願的,只是事後反悔。否則,劉強東被判強姦罪成立的概率很大。
不過,事實究竟怎樣,還需要美國檢方詳盡的調查。9月20日,美國明尼蘇達州亨內平縣檢察官麥克弗里曼(Mike Freeman)宣布,劉強東涉嫌性侵案的初步調查已經結束,目前案件已轉交給檢方。而檢方至今還沒有明確公布是否會對劉強東提起控告。
陰謀論遭中國網友調侃
隨着更多案情細節的披露,中國網友對劉強東的態度也在發生微妙變化,此前一些為劉強東背書的言論遭到調侃。某種意義上,這引發了輿論內部的反思。
劉強東作為中國新一代商業巨子,白手起家創辦京東,在10年時間裡完成上市,將其打造為全球知名的在線零售平台,市值約500億美元。和創辦阿里巴巴的馬雲一樣,他被認為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造就的商業神話之一。
在案件最初曝光時,有不少人感到吃驚,相信“劉強東不會做這樣的事”,“一定是栽贓嫁禍”。還有人將案件與正在進行的中美貿易戰相聯繫,猜測這是“華爾街資本埋好的輿論局”,目的是“醜化中國企業家,摧毀中國民營企業”。他們認為,劉強東不過是貿易戰的犧牲品,“不幸被流彈打中”。
中國內地歌手孫紫晴9月4日發布的一條微博,後來被廣泛傳播。她稱劉強東為“備受尊重的中國企業家”、“引領世界新商業的時代人物”,認為他是“中國社會正能量的貢獻者”,希望所有華人“不要當賣國賊,被外來別有居心的勢力、聲音所利用”,“繼續支持和看好中國京東以及創始人劉強東先生”。 如今,這些言論被中國網友重新翻出,與不斷披露的案件細節對照,斥之為“可笑”。
這些被稱為“陰謀論”的觀點,完全脫離具體事實,摻雜了過多的個人想象,還將事態渲染為國家、民族利益之爭,的確很難站得住腳。即使在發布之初,就受到不少批評和嘲諷。
不過,這並不能否認這些言論的危害性。這些觀點強行將個案與國家、民族利益掛鈎,希望擴大輿論影響,實質則是在煽動和綁架民意。就如近期中國遊客在瑞典“受辱”事件中一樣,一些中國官媒和網民無條件、無原則地為遊客辯護,即使真相越來越明晰,他們仍然不改強硬態度,結果使矛盾進一步激化。
關於劉強東案的討論,最終還是要回到法律和道德層面,對它的反思也更多是個案的反思。不可否認,如果劉強東強姦罪名被確認,必然會對京東造成巨大損失,但將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甚至國家利益強行嫁接顯然不妥。就中國目前的輿論形勢看,這樣不僅無助於釐清劉強東案的事實,也會對評估案件的真實影響造成干擾,甚至誤導決策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