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旧文,去年中印洞朗对峙时候写的,以前没有开博客,现在Post出来,文章比较长,大约两万字左右,看来要分四次才能Post完 ——————————————————————————————————
1, 今天是农历七夕,耍赖两月之久的印度阿三忽然在洞朗撤兵,相互回家过情人节,作爱代替作战,总是遵循荷尔蒙优先原则,也符合强奸大国追求快感至上的地位。不论背后是否有妥协让步交易,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龙象双方到也立地成佛。同时,也辜负了七十多昼夜、诸多“运筹网络之中,决胜阿三千里之外”网友之一片苦煞丹心。不论如何,即便阿三不堪一击,但化干戈为避孕套(考虑两国人丁总和巨多,玉帛免谈,避孕为上),均为上位之策。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此次洞朗对峙,以及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作为一贯推卸责任、善于指责他人的红朝朝野,从来没有深刻反思自己的外交历史,以及开朝决策者的潜在心理轨迹;而是口诛笔伐,陈词滥调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帝国主义挑拨离间云云之怪圈。坊间各种版本的历史和现状原因分析,以及对策锦囊如过江之鲫。老夫也来凑个热闹,捋一捋事情的前世今生;不寻占卜来世,但求今生有谱。 2,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就广义而言,是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权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而国家边界的形成,就是这个群体赖以生存、生活的可以控制,或者历史继承的地域范围。狭义上的国家,也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文化语言相近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作为一个国家,基本要有文化,语言,宗教,血统,政权,等等诸多交集。或者按照中国粗旷的传统说法,同文同种。比如德国,是以德语语言以及日耳曼人主体为标志,被普鲁士名相俾斯麦在一个半世纪之前统一起来的。即便多种族、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美国和加拿大,其国家主体也是信奉基督教新教、操持英语的安格鲁萨克逊后裔。 3, 就历史上来说,印度只是起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一个地域,而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我们经常所说的,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实为概念错误,因为印度在日不落阳光普照之前,根本就没有以统一的国家形态存在。印度之所以成为国家,得益于被英国殖民。同样的,亚洲和非洲大陆,很多现在意义上的国家形成以及边界划分,也是欧洲殖民之产物。尤其是二战以后,诸邦寻求独立而形成。 在整个亚洲现代国家版图划分上,很多部分是继承了欧洲殖民遗产。欧夷东进以来,亚洲只有中国,日本,泰国(古称暹罗),弹丸之文莱,还有波斯伊朗没有完全被殖民,基本保持着国家的相对独立。这其中还不排除部分领土割让和丢失(比如台湾、港、澳等被割让或租用,还有伊朗的大片领土被俄罗斯攫取),当然也伴随着国家边界的历史变更。西亚的阿拉伯穆斯林诸国,在奥斯曼帝国一战中败北之后,悉数被英国接管,而后陆续独立出来。南亚次大陆及诸岛,部分先被葡萄牙,后大部分被英国殖民,东边缅甸邻居也被一并顺带囊入。印度支那之安南被法国殖民。菲律宾在麦哲伦环球探险发现后,宗主于西班牙,就连菲律宾(Philipines)的国名,也是以当时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King Philip II)而命名;美西战争西班牙失利,又被花旗接管。马来半岛及沙捞越也沐浴在日不落的阳光雨露里;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诸岛为荷兰后花园;弹丸之岛东帝汶在葡萄牙治下。 以上诸国,二战后,寻求摆脱欧洲宗主国,先后独立。在其被殖民之前的历史上,南亚,东南亚地区,基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以文化传统,种族血统,语言统一,宗教信仰,而形成的国家边界。比如,菲律宾诸岛,为几个王国的各自地盘;被殖民后,北方天主教化,穆斯林仍主导南部岛屿。而南亚次大陆,有阿萨姆、旁遮普、孟加拉、乌尔都、锡克、廓尔喀、泰米尔等一百多民族;印度教,穆斯林,锡克教等诸神争吵不歇,教派冲突不断,水火不容;还有不断变换大王旗的外来民族和番酋。那么,这些地域,一旦宣布独立,都是以继承前宗主国遗产为法理依据。 菲律宾继承西班牙,以及后来被的美国托管之遗产。这里值得提及的是,美国自从扩张成大西洋-太平洋两洋(coast to coast)国家后,并无兴趣为涉猎海外殖民地,而抛头颅、洒热血。西班牙在美西战争失败后,这位靠倒卖茶叶蛋起家,而先富起来的欧洲老妇,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也宣告搞导弹(新教主体国家)不如卖茶叶蛋(传统欧洲天主教国家)时代的终结。这些海外殖民地,要么独立,比如古巴;要么移交美国托管,比如关岛,菲律宾,关塔纳摩;还有那位一直想被收为侧室的波多黎各,只是老美无性趣纳妾收偏,冷落这位其貌不扬的加勒比小丫鬟。 马来西亚继承英国殖民地盘,包括马来半岛和隔海千里的沙捞越;历史上的马来西亚本非一邦一主,也是十三个苏丹酋长的领地,独立后师从英国,命名联邦也,各位苏丹轮流坐庄。印尼继承的是荷兰殖民遗产;其实,印尼诸岛和马来诸酋,语言相近,主流同受穆斯林教化,文化同源,行伦相通,为何不能合并成一个国家呢?承传之宗主国不同也。同样的道理,弹丸小岛东帝汶,从地理、文化、语言、宗教上来说,也和印尼诸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虽被印尼霸占四分之一世纪,之所以能最后抗争独立,在法理依据上,东帝汶乃葡萄牙而非荷兰殖民之遗产。欧洲诸邦的殖民,划定这些亚洲国家范围和边界。 4,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南亚印度次大陆,本来就不是一个“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国家形态,而是诸多番酋小邦,语言文化纷杂,血统种族杂混,多样宗教纷争之地。以至于印度宣布从英国独立出来,不得不选择舶来品之英语作为统领的官方语言。还有独立时,信奉印度教为主体的印度和伊斯兰教为主体的巴基斯坦分治,也埋下印巴交恶的种子。相关文献,汗牛充栋,此处不再赘述。 阿三继承了大英遗产,同样也顺带了一个世纪前,英人麦克马洪划定的,以喜马拉雅山脉自然为界的印中藏边界。这个边界,也就是将大家吵吵嚷嚷的九万平方公里的藏南一并拿走,之后成立的阿鲁纳恰尔邦。除此之外,麦克马洪线还有东段缅甸的江心坡部分。麦克马洪边界划线,民国政府从来就没有给予承认。这个边界划线协议也是当时西藏噶厦政府,背着北洋政府,在两强之间走钢丝、玩平衡,企图借英人之手分离于天朝帝国而签署的。就像当初库伦的王公贵族一样,想借助苏俄之手寻求摆脱北洋政府而独立。没有想到,被苏维埃玩弄于股掌之间,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丢失了王公贵族的特权,换来了共产之蒙古人民革命政府。到头来,反而想借助民国政府帮助恢复其失去特权,怎奈生米煮成熟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而后,红朝入主中原,军队进驻藏区,实现了从明朝以来,中邦朝廷对青藏高原的实际控制。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先征服西藏,蒙人皈依藏传佛教,奉喇嘛为国师,建统领西藏的宣政院辖地。会同藏传喇嘛,一并灭南宋,问鼎中原。那时蒙元帝国,蒙古为上等公民,藏族次之,汉人为下等贱民。有趣的是,由于南宋被蒙元所灭,汉族中原这个战败者,反而额外得到了两块、本不属于汉族控制的国土:蒙古和西藏。也就是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时间,比瑞士最早的中部三州(Kanton),签订奠定瑞士联邦(Confoederatio Helvetica)的同盟契约,还要早半个世纪。自从蒙元被大明赶入大漠以后,由于青藏高原艰苦的地理条件,高昂军事控制成本,还有就是无汉人愿意进藏,等等诸多因素,历代朝廷只是象征性地派遣驻藏大臣,以示宗藩从属,彰显皇恩浩荡。这些进藏大臣要么被当地喇嘛贿赂腐化,沆瀣一气;要么和当地政府格格不入,水火对立。反正天高皇帝远,中邦政权没法长期实际掌控,西藏喇嘛们与天朝忽近忽远,玩起太极;但基本上也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山呼万岁,大行皇帝也乃藏民之在世菩萨。这种猫和老鼠之游戏,一直玩到共军进藏,政教合一的达赖政府再也玩不转了为止。
5, 就此,我们搁置一下中印过节,先看一看麦克马洪东线之缅甸。像印度次大陆一样,信奉小乘佛教的缅甸,近代也被英国殖民。英国在殖民缅甸之时,与晚清在接壤的云南多有边界过节。并且借故、乘势占领原属中国以及番属土司管辖的野人山、江心坡之地。麦克马洪线顺势东延至英属缅甸,而清朝及民国政府从来就没有承认这样的侵占。目睹英夷在二战中之无能表现,缅甸一直想脱离英国,同时也借侵缅倭寇之手。昂山素季的父亲,缅甸国父昂山将军,当初就是和日军联合,来抗击英军,也是中国支缅远征军的死对头。怎奈日军战败,几经周折,战后最终也独立成功。中缅之间由于英国殖民遗产,而留下的边界未决问题,自然就摆在红朝和缅甸新政府的桌面上来。弱小的缅甸,畏惧强邻。当时的缅甸总理吴努对红朝宰相周恩来,发表了“大象羔羊论”,大象般的中国是否发怒,无疑都会使羔羊一样的缅甸提心吊胆,尤其在悬而未决的边界划分上。出乎缅甸意料的是,红朝太祖先帝和周相恩来,在中缅边界划分上,不但拱手让出麦克马洪东线的江心坡地区,而且将本属中国且无争议之南坎,依照周相所说的,照顾缅甸人民的需要,一并相赠。当然了,红朝拱手相让、外赐的国土还有很多。比如长白山天池,原属天朝高山内湖,为了配合金氏王朝发源地之神话,让主体思想光辉能普照三千里锦绣江山,爽快地将半个长白山天池,交给了几代胖子;还有南海北部湾的“夜莺岛”,后被越南更名为“白龙尾岛”。等等等等,诸多实例,不胜枚举。也不知是哪座缅甸土司的祖坟冒了青烟,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两倍于台湾的地盘,着实让缅甸朝野感动万分,激动不已。但在国际法理实践上,已经用事实表明,红朝朝廷承认了麦克马洪线,承认了麦线之东段划分。当然了,红朝完全可以义正词严地辩解,根本没有承认过麦克马洪线,因为在边界划分上,没有完全按照麦线来运作,除了麦线所划归于缅甸的领土以外,还额外赠予根本没有纳入麦线版图,更无争议的天朝王土之南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