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無論是民間口耳相傳的俗語、熟語,或者是文人雅士嘔心瀝血的大作里的成語、片語,都凝聚着前人的思想和感悟。雖然這些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有時會自相矛盾,譬如“事無不可對人言”與“逢人只說三分話”,如何理解及使用就要拿捏得很好。不過總的來說畢竟瑕不掩瑜,這些俗語或者成語用得好了,確實能起畫龍點睛之功效。然而由於時代的變遷,世情如轉燭,有些話現在看起來就不那麼準確,譬如“養兒防老,積穀防饑”這一句成語。這句成語大概最早見於宋朝陳元靚《事林廣記》卷九,創意卻可能要追溯到唐朝元禛的《憶遠曲》裡“嫁夫恨不早,養兒將備老”。這句成語可說深植於人們心中,一千多年來常被人們所引用,也以各種變體出現在各種文藝作品中。但是時至今日,這句成語所包含的理論基礎似乎不再那麼堅實。 先讓我們來探討“積穀防饑”這四個字。這四個字提醒人們要有危機感,要未雨綢繆,豐年裡要把穀子囤積起來,以備荒年的時候不致挨餓。現代人的儲蓄等同於農業社會裡的“積穀”,目的除了抗災還兼有“更上層樓”的冀望。可惜現代社會的“通脹”往往削弱了“積穀”的效能。於是人們嘗試開源,尋找投資的機會,希望通過“理財”達到增值的目的,鞏固“積穀”的成果。在有些地方,買房增值是新常態,於是不少工薪階層勒緊褲頭攢首期,節衣縮食還房貸,房子賬面上增了值,心裡也就踏實了。然而這房子不是硬通貨,難以隨時變現,於是有些聰明人把目光投向“理財產品”。選擇理財產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穩健增長的難得有暴利,回報高的往往伴隨着高風險,遠的有“雷曼兄弟”,最近的大概要數到東莞的“團貸網”了。有鑑於此,今時今日的積穀防饑比起過往要求更高,穀子存放在哪裡,怎樣存放都更為講究。至於“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的熟語更要時刻銘記於心。 當今社會現實中,我非常懷疑究竟還有多少人抱持“養兒防老”這種觀念。“養兒防老”滋生自農耕時代有它的社會基礎,那時人們在土中刨食,養兒育女,體能很重要。年紀大了,須得有兒子代勞才能起碼保持固有的生活狀況。由於“嫁出的女兒,潑出的水”也是那時的共識,撇開那些占少數的“敗家子”、“忤逆子”不說,兒子在養老方面的作用確實很重要。基於舊時的農耕以人力為主,由此又有了“多子多福”的觀念。其實這一切都圍繞着土地、農耕這兩大因素而萌發,當農耕時代向工業化、商業化轉型,這一切觀念自然而然地就發生了變化。舉個簡單的例子:兒子當了工人進了城,然後結婚生子,鄉中父母無人侍奉,為盡孝心想把父母接到城裡一起住,如此一來,原先住的兩居室要換成三居室,小兩口微博的工資應付不來,那叫做心有餘而力不足。再舉一個由於“只生一個娃”帶來的具普遍性的例子:山東男孩和山西女孩同在深圳工作,兩情相悅結了婚,兩家的老人分別住在山東和山西,像前面那個例子一樣,把四位老人都接到深圳來是不現實的。逢年過節勤加問候,手頭寬裕的時候回家看看已經很不錯。話雖如此,平常可能都還好,萬一老人有點傷病,鞭長莫及,那可就大費躊躇。不過話又要說回來,現如今異地婚戀雖然算不上小概率事件,畢竟只占一定比例。那麼讓我們再來分析一個和和美美的例子吧。一對中年夫妻,有工作,有房子,有孩子,兩家老人都健在,都有退休金,各自也有公房或者私房住着。節假日可以帶孩子上爺爺家,也可以去姥姥家,或者和爺爺、奶奶,姥爺、姥姥一起過,說得上是一幅和諧美好的景象。可是細細分析下來,構成這幅畫圖的基本要素是老人的退休金和居住條件,換言之也就是現有的社會保障。綜上所述,“養兒防老”的觀念基本上已經不存在現實的意義,取而代之的是適當的社會保障制度。年輕人為社會和個人創造財富的同時承擔合理的稅負,政府為老年人以及未成年人提供健全的社會保障,如此一來,大家都能安居樂業。雖然未必人人能夠時時刻刻享受兒孫繞膝的樂趣,起碼不用擔心“久病床前無孝子”的困窘。至於某些老人退休工資比在職人士還高,倉廩充盈,大有條件把後輩子孫“扶上馬,送一程”,那就更加不須做那“養兒防老”的夢了。
|